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62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教学参考电子平台Word格式.docx

从天空到大地,从山峰到江河的思路设置的。

正如教材所示:

“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自然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

而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能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

本节有两个段标,其中段标1为“在自然中……”;

段标2为“在生活中……”。

在这两个段标中的内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学科渗透”的基本理念。

如,“在自然中……”的“彗星”、“夕阳西下”、“电闪雷鸣”、“地震火山”、“雪崩”和“龙卷风”等皆为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分支学科有关,并且也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其他学科有一定交融。

“在生活中……”的“倒饮料”、“水折筷子”、“拉链开闭”、“圆珠笔”、“冲浪”和“跳高”等皆为生活现象。

它们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技术发明、社会影响等关系密切。

教学建议:

1、课本中列举的光、声、热、电磁和力五个方面的事例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录音与幻灯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例如,每个事例采取讲故事加配录音的方法用磁带录制下来,同时将每个事例的主要情节用幻灯片制成画面,上课时,教师打开录音机和投影仪,同步配合,让学生边听、边看。

如果无条件,教师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

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蓬莱海面奇特日出”的材料,这里主要是使学生感到物理现象的有趣,并不要求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2、建议教师做一个模拟雷电现象的放电演示,从而引出“实验”这个概念。

学生小时候常玩的“把戏”即口中含水,再背着太阳方向喷出雾状小水珠,便可观察到彩虹,可告诉学生这种做法就是实验。

3、光的色散和隔掌吸钉的演示实验,效果很好,也容易成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起极大的兴趣。

光的复合较为难做,可演示光的色散实验后作为问题提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彩色照片。

4、通过本节的学习,主要应告诉学生学习物理,要注意对现象的观察,积极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

在本节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教师不必解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课时教案参考

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2、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活动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新教材配置的VCD

教具:

酒精灯、火柴、水、支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夹、大玻璃瓶、塑料薄膜、红墨水、小瓶子、细铁丝

学具:

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水、白色圆玻璃瓶、小漏斗、乒乓球、小纸盒、细绳等。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

观看

引起兴趣

新课教学

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

引导:

打开课本P2,观察图1-1到1-7,并讨论图中提出的问题

找几位学生解释自己知道的几个问题

讨论、观察

让学生解答更具说服力

打开课本P4,观察图1-8到1-10,并讨论图中提出的问题

观察并讨论

让学生自行解答效果更好

提问:

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的吗?

看谁说得多

回答

活跃气氛

演示新奇的物理实验:

(做一个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小孔是否漏水?

如下图1-1,向瓶里灌水,有何现象?

盖好瓶盖,又有何现象?

图1-1

 

参与探究活动——自己动手做趣味小实验

能将乒乓球吹飞吗?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如图1-2,你在另一端吹气,能把球吹飞吗?

试试看!

图1-2

请站起来:

请按图的姿势坐下,身挺直,两脚不许移到椅子底下,上身不许向前倾,你能站起身来吗?

如图1-3

图1-3

友好纸片:

如图1-4,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纸片会不会分开?

图1-4

旋转水车:

如图1-5,把水灌进盒子(下方四个角按同一方向各穿一个小洞的方形饮料盒)里,待装满水后,吊起小盒,有何现象?

图1-5

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参考资料

1、关于物理学

物理学一词源出于希腊文physics,意为“自然”。

物理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源泉。

在古代,物理学只是“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6世纪后,它才与哲学分离开来。

自从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它的研究领域就在不断地开拓着,逐渐建立起力学、光学、热学、电学、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学等物理基础部门;

每个基础部门,又不断地形成许多新的分支。

物理学的发展一般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即古代物理学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近代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

大约在七八世纪之后,中国和希腊形成东、西方两个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心。

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表面的观察和直觉获得的,基本上还处于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简单总结和思辨性的猜测阶段,实验的巨大作用还没有被认识到。

同时还由于社会对科学的需要十分有限,科学的社会功能并不显著,所以物理学的发展比较缓慢。

15世纪末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和技术的大发展。

席卷欧亚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起人们的探索精神,系统的观察实验和严密的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引进物理学中,导致了17世纪在天文学和力学领域中的“科学革命”。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健全,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叶物理学上一系列重大发现,使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机,从而引起了现代物理学的革命。

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精密、大型仪器的创制以及物理学思想的变革,使物理学理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况。

研究对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观到微观,深入到广垠的宇宙深处和物质结构的内部,对宏观世界的结构、运动规律和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的认识,产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和发展。

2、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磁场中的指极性制成的。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管子·

地数篇》中记载:

“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淮南子·

说山训》中记载:

“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慈石即磁石,我国古代无“磁”字,在汉以前都把磁石写作“慈石”,即慈爱的石头,用以比喻慈母对子女的召引。

最早的指南针是用一块天然磁石,琢成勺子的形状,使勺柄指向南极,勺头指向北极。

“勺”放在标有24个方向的铜制的光滑的底盘上。

勺底呈球面状,与光滑的底盘摩擦阻力很小,能在底盘上自由转动,指示方向。

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指南仪器,称为“司南”,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历史。

“司南”造成“勺”状,是模拟“北斗星座”而来的,“勺”柄相当于北斗星柄部的三颗星。

由于“司南”在使用时要放在“底盘”上,所以有人称“司南”叫“罗盘”。

又因司南是天然磁石琢制而成的,在琢制过程中因受震动而容易失去磁性,而且使用时也不太方便,所以难以推广。

到了北宋初年,人们掌握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指南针的制造也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

3、造纸术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用竹和木片替代龟甲与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

甲骨和竹简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仅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宫廷贵族中用蚕丝做原料织成丝绵纸写字,称帛书,但价格昂贵。

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等造纸法造出的纸写成奏折奏报朝廷,皇帝看后很赞赏,后来封他为尤亭侯,于是人们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后来,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12世纪起,欧洲也仿效中国的方法造纸了。

4、印刷术

印刷术最早起始于隋朝雕版印刷,经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粘性的胶泥,做成方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单字,放在窖里烧硬,形成活字,从此活印刷使印刷术进入一个新时代。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13世纪后,活字印刷传到朝鲜、日本,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字,这样,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术便在欧洲推广开来。

5、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究竟是谁发明的,尚无定论;

但火药与炼丹有关则是肯定的。

炼丹的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再加上烧炼用的木炭。

炼丹方士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熟悉了这些材料的性能,他们从偶然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发现,将这三种材料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会燃烧,甚至爆炸。

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三个火药配方,可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药成分的记载。

它们跟现代火药的配方很接近:

硝石75%,硫黄10%,石灰岩15%。

火药燃烧后会产生很多气体,这些气体在高温下体积急剧膨胀1000倍以上,由于这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因而产生了爆炸。

三国时有位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

开辟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现在的爆竹、礼花等都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到了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在军事上,起先是造火炮,即用抛石机把火药点着抛射出去,烧伤敌人,后来改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扎上细小的定向棒,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大约在公元1225~1248年间,我国的火药制造术传到了波斯、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几十年后又传到欧洲。

6、天空怎么会出现几个太阳

天空出现几个太阳的实质是一种海市蜃楼现象。

我们知道,光在密度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

但当它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便会发生弯曲。

在海面上,当低层大气的温度远低于高层大气时,大气密度便由海面向上迅速变小,由于太阳发射出来的光线发生弯曲的原因,在太阳上方便会出现了它的“像”,这就是所谓“上现蜃景”;

当低层大气的温度远高于高空大气温度时,低层大气密度便远小于高空大气密度,这时会看到太阳下方还有一个太阳的“像”,这就是所谓“下现蜃景”。

蓬莱地区的地理条件独特,暮春夏初季节,四周气温迅速升高时,海水温度仍很低,致使低层大气的密度远大于高层大气的密度。

太阳升起时,当人站在离海面的一定高度观日出时,便会看到两个太阳。

7、宇宙起源与彗星

宇宙起源假说之一:

大爆炸理论。

宇宙在零时刻时密度为无穷大的物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此便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世界。

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

除地球外,还有其他行星,如: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彗星一般是由头和尾组成。

头的中心是彗核,彗核的外面包着彗发,彗发的外面再包着彗云。

彗尾有直的,也有弯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彗尾长短不一,最长的有几亿千米,有的彗星则没有彗尾。

彗核是彗星的主要部分。

它是固体,呈球形,含大量的冰,还含有干冰、尘埃、甲烷、氨和少量的金属等。

由于含冰最多,所以有“肮脏的雪球”之称。

这雪球差不多是整个彗星的重量,直径最大的有100km,最小的只有几百米。

中国民间将彗星叫做“扫帚星”。

“彗”在中国语言中有扫帚的意思,在古希腊语言中有“毛发”的意思。

世界公认中国是对彗星观察和记录最早的国家。

中国古书《淮南子·

兵略训》中记录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它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根据埃德蒙·

哈雷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曾在圣赫勒纳岛建立一痤临时天文台,以此观察天象。

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是他对“哈雷”彗星出现时间的准确预言,哈雷的预言在其死后17年准确应验:

1759年、1835年1910年哈雷彗星如期出现。

8、太阳

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表面叫“光球”,光球外面是色球层,色球层的外围是日冕层。

这三个层面合起来构成了太阳的大气层。

光球上经常出现一些漩涡状的气流,像一个浅盘,它的中间凹进去好几百千米,这些漩涡状气流像大小不等的、形状很不规则的黑窟窿,这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太阳黑子”。

其实太阳黑子并不是黑色的,一般也有四五千摄氏度,但是与光球相比,它的温度要低1000~2000℃。

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没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当太阳黑子群具有漩涡结构时,这预示着太阳将发生剧烈的变化。

太阳的直径为140万km,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没有固态表面,不会像地球那样整体自转。

太阳里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

它的外壳大部分是气体,密度很小,但是越往里面,物质密度越大。

9、雷鸣与闪电

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雷电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

积雨云常常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

夏天午后,近地面的空气被太阳烤得很热,热空气上升,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就容易产生积雨云。

在积雨云中或云块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正、负电荷,空气对流得愈厉害,云翻滚得愈猛烈;

云的上下部聚集的电荷就愈多,在云块之间或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和电位差;

当电场强度很大时,就能把阻隔在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空气击穿而产生放电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闪电。

在闪电经过的通道上,空气温度猛烈陡增,空气受热和水滴汽化后会猛烈膨胀,发出巨响,这就是雷鸣。

这种自然现象曾经长期使古人恐惧不安,他们以为触怒了天神。

10、地球与地震、火山

古时候,由于观察手段所限,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后来,人们发现船只在离岸航行时先消失船身,后消失桅杆。

由于这样的一些事例,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圆的。

地球由外向内分三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类似于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

地壳是地球的外衣,也叫岩石圈;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3%,有上地幔和下地幔之分;

在距地面2900km以下为地球的核心——地核。

地壳运动使岩层扭曲而形成断层,断层形成时,会引发地震。

在地层深处,岩石因高温而熔化成黏稠的液状,称为岩浆。

这些岩浆喷出地面所形成的山就称为火山。

11、龙卷风

龙卷风(图1-2)有时称为旋风,外形近似漏斗,它通过地表或海面时,产生的破坏力极大,是人类所知的最激烈和最具破坏性的天然风暴。

龙卷风内部强大的上升气流有时可将汽车或树木举起,带到数百米外。

它快速移动的漏斗状旋风对建筑物的破坏尤其严重。

当龙卷风通过房子时,建筑物周围的空气会被吸起,使屋外的空气压力小于屋内,造成房子爆炸。

龙卷风形成前,天空会出现一片雷雨云,其中一个区域的云特别黑且稠密。

此区域的空气会快速旋转,然后形成漏斗状的云向下延伸,到达在面,就会掀起大片的尘土及其他物体。

12、拉链

拉链只是一个小小的发明,但是整个世界都离不开它。

它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

1893年前后,美国工程师惠特科母、贾德森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申请了专利,这就是早期的拉链。

拉链这种连接方式与传统的连接概念完全不同。

人们习惯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费时也不牢固。

人们发现拉链的确是一种方便好用的东西。

拉链的品种层出不穷,其使用的材料除了金属外,还发展到了塑料。

人们不仅将其应用于衣服、提包上,其他行业也使用它。

13、圆珠笔

美国人劳得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小圆珠代替笔尖书写的人,并于1888年得到圆珠笔的发明专利。

由于他发明的圆珠笔比起1884年发明的自来水笔较为逊色,所以50余年后,圆珠笔又有了新的进展。

现代的圆珠笔是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于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的。

他们改进了圆珠笔芯的墨水供给系统,利用毛细作用使圆珠湿润。

美国商人雷诺兹看到了比罗的圆珠笔,为了不侵犯比罗的专利权,他参考了劳得的发明,把比罗的圆珠笔利用毛细作用供给墨水改为利用重力供给。

1949年,美国化学家西奇配制了一种黏度很高、快速干燥的圆珠笔专用油墨。

到1951年,世界上圆珠笔的销量超过了自来水笔。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一、学习目标:

1、观察一些自然现象,体会自然界的神奇,说出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2、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3、说出物理学研究什么,确认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二、学习指导:

1、自然神奇:

自然界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是自然现象,例如: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满天星斗与哈雷彗星交相辉映、电闪雷鸣、火山爆发、地震、雪崩、龙卷风等,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现象,也是物理现象,上述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分支学科有关,并且也与天文学、地质学等其它学科有一定交融。

2、生活中的神奇:

生活中的神奇是人们按衣、食、住、行等需要而人工制造设置的,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类神奇,人们司空见惯,而当仔细探究时,却发现这些看似平常的神奇却蕴藏着人类非凡的智慧。

例如:

倒饮料、水折筷子、圆珠笔、冲浪、跳高、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冰箱、VCD等,这些皆为生活现象,也是物理现象,它们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技术发明、社会影响等关系密切。

3、物理学:

生活在自然之中,每天都要面对力、热、声、光、电等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及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的科学叫物理学。

4、一些自然或生活中的神奇的解释:

(1)、电闪雷鸣

电闪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在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

雷电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常常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

夏天午后,近地面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热空气上升,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就容易产生积雨云,在积雨云中或云块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正、负电荷,空气对流的越利害,云翻滚得越猛烈,云的上下部聚集的电荷就越多,在云块之间或大地之间就会产生很强的电压,当电压很高时,就能把阻隔在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空气击穿而产生放电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闪电,在闪电经过的通道上,空气温度猛烈陡增,空气受热后和水滴汽化后会剧烈膨胀,发出巨响,这就是雷鸣。

(2)、面对高耸入云的雪山大声喊叫,可能导致雪崩的原因是什么?

高耸入云的雪山上一年到头覆盖着皑皑白雪,而且又经常不断的下雪,每下一层雪,积雪层就加厚了一层雪。

积雪越厚,下层所受的压力就越大,下层的雪就被压得密实起来,变为雪状的冰块。

同时,不断增厚的积雪使底层的热散发不出来,因此,积雪底层的温度常常比积雪表面的温度高很多,再加上底层的雪所受的压力又较大,这样底层就会有一部分冰雪化成了水。

高山积雪层的底部有了水,就好象给冰雪层涂上了润滑油,使冰雪层随时都可能滑下来。

人在高声喊叫的时候,会发出多种频率的声波,通过空气传递给冰雪层,往往会引起雪层发生强烈的振动而塌下来形成雪崩。

(3)放入水中的筷子,似乎被水折断了,这是为什么?

光线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里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的时候,却改变了方向,由于视觉的作用,人们总习惯沿着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去确定位置,故看到了筷子在水中被折断了的现象。

5、学好物理的方法

要学好物理应做到:

注重观察;

敢于提出问题;

对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大胆猜想;

认真做好实验;

注重知识的应用;

善于与同学教师交流;

勤奋好学。

自然界、生活中的神奇处处、时时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同学们要养成认真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的好习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有条件的话可自己动手做实验证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否正确,如有不懂的问题应与同学、老师交流或查阅有关书籍或到互联网上查看,有些问题一时不能得到解决,也不要气馁,有待今后的继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科学家研究问题时的方法和经历,从中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有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释疑解难:

问: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答: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是由宇宙的基本物质星星组成,宇宙中有很多星系,银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在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由太阳及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土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组成,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教材中的“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是什么意思呢?

这些问题已涉及到宇宙的起源与结局,科学家们还在探索,我们学了物理以后可以和他们一起探索。

四、自我检测:

1、有下列现象:

泥石流

山洪爆发

热水瓶能保温

在高大建筑物上安避雷针

看很小的东西用放大镜

大海是蓝色的

在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在上述现象中,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自然界、生活中的神奇,你还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

五、课外空间:

医生给病人打吊瓶时,药瓶上插有两根管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