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807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机组运行优化调整小结文档格式.docx

7、锅炉运行氧量优化调整试验

在300MW负荷下,由于引风机出力限制锅炉运行实际氧量基本维持在3.0%左右运行,另外由于煤质波动造成运行氧量波动较大,300MW负荷下锅炉运行氧量优化空间较小。

在240MW负荷下锅炉氧量由4.89%降到4.12%,送、引风机厂用电率下降0.05%,锅炉效率约提高0.46%,机组供电煤耗下降约1.79g/kW.h;

在180MW负荷下锅炉氧量由6.04%降到5.53%,送、引风机厂用电率下降0.09%,锅炉效率约提高0.22%,机组供电煤耗下降约1.09g/kW.h。

通过锅炉运行氧量优化约使机组供电煤耗平均下降约0.9g/kW.h。

8、煤粉细度优化调整试验

从#2锅炉燃烧情况来看,飞灰可燃物含量较高,一般飞灰可燃物含量在5~6%。

通过对煤粉细度的测试发现,各台磨煤机煤粉细度相差较大,A、C磨煤机煤粉细度R90=10~11%,B、D磨煤机煤粉细度R90=15~16%,其中D磨煤机煤粉均匀性较差(R200=4.8%,n=0.66)。

采取按煤质挥发份调整煤粉细度,将磨制烟煤的A、B磨煤机煤粉细度调整为R90=13~15%,磨制无烟煤的C、D磨煤机煤粉细度调整为R90=8~10%。

煤粉细度调整后,锅炉飞灰可燃物下降到250MW时4.1%,300MW时4.8%,飞灰可燃物平均下降0.8%左右。

9、锅炉配风优化调整试验

在300MW负荷兼顾锅炉效率及汽温的前提下,分别进行了锅炉二次风按“正塔形”、“缩腰形”、“倒塔形”和煤粉分布按“均等”和“上大下小”试验。

煤粉分布对锅炉汽再热温影响较大,对煤粉的燃尽影响较小;

二次风配风方式对锅炉汽温影响较小,但对煤粉的燃尽有一定影响。

兼顾煤粉的燃尽及再汽温,二次风配风采用“缩腰形”,煤粉分布采用A、D层相对较大B、C、E层相对较小的燃烧方式较好。

10、再热汽温试验

在300MW负荷、额定汽压、烟气挡板50%和100%开度情况下,锅炉主汽温度能够达到532~537℃,再热汽温只能到509~511℃。

通过该试验对锅炉在现有煤质条件下运行性能进行摸底,为进行锅炉全炉膛热力计算和锅炉受热面调整改造提供依据。

 

汽轮机方面

1、缸效计算及分析

项目

单位

数值

主蒸汽温度

534.344

主蒸汽压力

MPa

16.579

调节级压力

11.509

调节级温度(DCS)

484.35

调节级效率

%

65.3%

高排温度

327.9068

高排压力

3.598

高压缸效率

82.47

再热蒸汽温度

524.05

再热蒸汽压力

3.208

中排温度

332.08

中排压力(连通管)

0.8623

中压缸效率

92.96

取过桥流量(3.2%)后的中压缸效率

91.94

五抽温度

242.7

六抽温度

166.8

原设计值

85.79

93.02

五段抽汽温度

238.7

六段抽汽温度

140.5

由计算结果可以知,高缸效率比设计值低3.3个百分点,这时CV3开度在18%左右,调门的节流缸效影响较小,这时调节级的效率也较高。

引起高压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级间漏汽引起的。

中缸效测试缸效为92.91%,接近于其设计缸效。

但由于过桥漏量的影响,中压缸缸效虚高,考虑到3.2%的过桥漏量,实际的中压缸效率为91.94%,比设计值低1个百分点左右。

低压缸的效率不可以直接测量得到,但通过将五抽和六抽的温度同设计值比较可以知,五抽温度较设计值高5℃左右,六抽温度较设计值高26℃。

这说明从低压缸进汽到五抽级间效率不高。

特别是从另一半缸,从进汽到六抽级间漏汽较严重。

级间效率低约影响低压缸效率2%左右(不计六抽到排汽的效率的影响)。

由于缸效偏离设计值,影响热耗170kJ/kWh,计煤耗6.8g/kWh。

2、过桥漏量及汽封漏汽分析

2.1过桥漏量

降主汽温度

降再热温度

Mpa

16.740

16.810

503.41

537.63

主蒸汽焓

kJ/kg

3297.17

3394.63

11.5900

11.7100

调节级温度

462.5900

480.0000

调节级焓

3253.64

3299.76

热再热压力

3.4000

3.3300

热再热温度

524.04

513.18

再热熵

7.2413

7.2207

热再热焓

3505.79

3482.10

混合焓(N2=5%)

3493.78

3473.42

混合熵

7.23

7.21

中压缸排汽压力(DCS数据)

0.8700

0.8600

中压缸排汽温度(DCS数据)

325.84

319.06

中压缸排汽焓

3110.15

3096.06

理想排汽焓(N2=5%)

3074.21

3061.63

理想排汽焓(N2=0%)

3083.04

3068.02

理想焓降(N2=5%)

419.57

411.79

理想焓降(N2=0%)

422.75

414.08

实际焓降(N2=5%)

383.63

377.36

实际焓降(N2=0%)

395.64

386.04

中压缸效率(N2=5%)

91.44

91.64

中压缸效率(N2=0%)

93.59

93.23

上图两条线的交点为(3.214,92.16),可以知道中压缸过桥漏量为3.214%(占再热蒸汽流量的比例),实际的中缸效率为92.16%。

过桥漏量高于设计值2%。

1.2轴封漏汽量

轴封的漏量不能直接测量得到。

但轴加的温升直接反映了轴封漏汽量的大小。

轴加的进口温度为42.7℃,轴加的出口温度为46.4℃,轴加的温升为3.7℃。

而设计值为0.5℃。

1.3对热耗的影响

过桥漏量和轴封漏量影响热耗50kJ/kWh,计煤耗2g/kWh。

3、回热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1号高加

#2号高加

#3号高加

#5号低加

#6号低加

抽汽压力

5.853

3.483

1.591

0.279

0.048

抽汽温度

395.000

328.000

453.000

243.000

166.000

饱和温度

274.855

243.589

203.477

139.755

106.546

进水温度

245.672

204.659

176.405

105.743

87.237

疏水温度

245.723

211.045

182.290

112.854

91.545

出水温度

270.990

132.454

上端差

3.865

-2.083

-1.182

7.301

0.803

设计上端差

-1.700

0.000

2.800

影响热耗

9.592

-2.068

-0.978

2.829

-1.801

上端差影响热耗

7.600

下端差

0.051

6.386

5.885

7.111

4.308

设计下端差

5.500

-0.459

0.122

0.114

0.054

-0.073

下端差影响热耗

-0.200

端差共计影响热耗

7.400

由于测点不全,没有对#7、#8低加的端差进行计算分析。

由#1—#6加热器的端差共影响热耗29.75kJ/kWh。

其中#1号高加上端差较设计值低5.7℃,影响热耗9.6kJ/kWh,计煤耗0.38g/kWh。

4、机组内漏情况分析

漏点

阀杆温度

#5低加危急疏水调整门前手动门

83

主蒸汽5%启动串级疏水一次电动门/二次电动门

169/128

#3高加启动疏水调整门前手动门

120

除氧器事故放水电动门

135

计内漏量影响热耗20kJ/kWh。

5、机组热耗水平

由于没有准确的流量计量装置,不能准确测得机组的热耗。

但由缸效、轴封泄露和回热系统的分析,共计影响到机组热耗250kJ/kWh。

机组THA工况下设计热耗为7928kJ/kWh,机组在设计参数(主汽16.7MPa/535℃,再热535℃,背压5.39kPa)下运行,只考虑以上方面的影响,机组的运行热耗在8178kJ/kWh左右。

由于低压缸后几级的运行情况不是很明确,再加上小机效率偏离设计值,小机进汽量大,也会影响到机组的热耗。

所以机组的实际运行热耗在8200kJ/kWh左右。

6、小机效率测试

工况

泵组

A

B

试验负荷

300MW

给水泵进口压力P1

1.260

给水泵进口温度

173.500

给水泵进口焓

734.770

给水泵出口压力P2

19.300

19.400

给水泵出口温度

176.900

给水泵出口焓

759.364

759.419

给水泵进口流量

t/h

555.212

548.626

小汽机进汽流量

26.102

25.454

小汽机进汽压力

0.800

0.822

小汽机进汽温度

334.000

小汽机进汽焓

3128.501

3128.039

小汽机进汽熵

7.356

7.343

小汽机排汽压力

kPa

11.895

11.805

小汽机等熵排汽焓

2324.230

2320.158

给泵入口水平面垂直高差Z1

M

1.000

给泵出口水平面垂直高差Z2

抽头出口水平面垂直高差Z3

给泵入口给水密度ρ1

kg/m3

894.107

给泵出口给水密度ρ2

901.828

901.888

给水泵扬程

m

2047.892

1936.805

给水泵有用功率

KW

3098.364

2895.535

给泵总有用功率

给水泵效率

80.085

75.570

给水泵轴功率

3868.866

3831.585

小机理想功率

5569.712

5457.345

小机效率

69.463

70.210

泵组效率

55.629

53.058

小机的设计效率为79.98%。

7、测点数值参照表(试验测点)

功率

MW

298.27

237.158

主汽压力

15.826

3.611

2.813

再热压力

3.241

2.518

一抽压力

4.509

二抽压力

2.709

三抽压力

1.231

四抽压力

0.749

0.575

五抽压力

0.213

六抽压力

47.518

20.532

七抽压力

-0.138

-0.649

八抽压力(绝压)

30.707

25.360

真空压力(绝压)

10.16

7.956

除氧器进水压力

1.046

0.843

大气压(绝压)

100.04

99.944

11.568

8.768

中排压力1

0.837

0.654

中排压力2

0.87

0.693

凝泵出口压力

1.598

1.213

最终给水压力

18.673

17.469

主汽温度

534.780

再热温度

532.035

528.481

326.164

311.603

337.83

337.656

#1号高加疏水温度

233.091

最终给水温度

270.99

256.050

#2号高加出水

232.849

#2号高加疏水温度

199.421

#3号高加出水温度

194.791

#3号高加疏水温度

182.29

172.022

#3号高加进水

167.358

#6号低加出水

99.615

#6号低加疏水温度

95.702

#5号低加出水温度

125.441

#5号低加疏水温度

104.409

二抽温度

324.731

311.431

一抽温度

390.154

372.459

三抽温度

447.996

447.532

四抽温度

338.645

338.813

244.586

247.724

168.483

172.676

轴加入口温度

45.234

40.927

除氧器下水温度

173.103

163.580

#8号低加疏水温度

31.79

32.729

#7号低加疏水温度

68.146

62.092

#7号低加出水温度

81.268

凝泵入口

45.492

39.253

轴加出口温度

47.306

44.137

小机A进气压力

0.841

0.680

8、定-滑-定优化运行曲线

优化后运行压力对照表

负荷

主汽流量(DCS显示)

300

16.7

900

260

775

250

730

240

16.1

700

220

15

650

200

13.8

590

180

12.5

535

150

10.5

460

100

310

在250MW以上机组处于定压运行区域,在250MW以下负荷,机组开始滑压。

此时的CV5的开度在45%左右。

相对热耗变化一览表

主汽流量

GV5

GV6

GV3

主汽温度,

高缸效率

小机进汽流量

相对热耗变化

1

kJ/kWh

264.33

786.20

100.00

36.00

0.00

15.54

534.45

0.8022

44.16

263.30

776.79

26.60

16.51

533.20

0.7889

47.57

2.94

206.75

598.19

39.20

14.35

536.65

0.7748

37.37

-13.10

202.83

589.05

57.00

7.00

13.68

534.05

0.7845

36.89

206.24

597.80

14.5

13.78

535.74

0.7869

37.39

-8.99

194.33

561.31

31.40

14.14

535.92

0.7586

37.49

3.59

223.11

645.01

18.5

14.96

535.69

0.7877

39.86

24.90

216.82

625.44

46.30

14.69

534.60

0.7812

38.62

37.73

217.84

629.85

36.10

15.24

535.01

0.7719

40.15

25.84

222.31

648.62

26.0

14.34

533.63

0.7942

38.34

243.21

711.60

22.5

15.96

535.94

0.7882

43.80

15.18

243.31

715.96

28.1

15.21

535.91

0.7895

41.50

244.55

708.41

15.4

16.35

535.16

0.7875

44.59

17.72

237.19

686.92

50.00

15.93

534.78

0.7910

43.69

43.40

186.12

542.45

17.00

16.58

534.80

0.7470

48.74

-32.41

182.32

542.87

30.50

14.08

535.35

0.7519

40.48

-24.21

182.54

542.79

40.60

12.90

534.79

0.7755

36.77

3.84

185.27

556.60

12.91

535.30

0.7843

37.70

(“加黑”为机组经常运行方式,“斜体”为优化后的运行压力)

9、调门流量特性曲线分析

单阀流量特性曲线

调门开启顺序及重叠情况

由调门开启曲线可以知道,在上个阀门打开50%左右时,下一个阀门开始开启。

由单阀的流量特性曲线可知,阀门打开50%的情况下,调门的流量相对比例为97%左右。

所以调门的重叠度为3%。

此调门重叠度对调门节流损失没有太大影响,且在调门开关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负荷波动情况,建议维持此调门重叠度。

10、给水泵运行方式优化

一个背压影响1.67g/kWh的供电煤耗,1%的厂用电折合供电煤耗3.4g/kWh。

但是考虑到电和煤之间的价格差异,电以0.46元/kWh计算,煤以1100元/t计算,则节约1%的厂用电经济上等同4.063g/kW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