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747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病理学复习重点综述Word下载.docx

3、植物病害有几种,及各自的特点: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所致,包括真菌、卵菌、细菌、寄生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线虫及原生生物;

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缺陷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或由于生长在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环境中而直接引起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前者不传染、无病征;

后者能传染,多数具病征。

4、如何区别病害、虫害、伤害:

病害:

有病理变化过程;

伤害:

机械损伤,无病理变化;

虫害:

造成虫伤,可在被害处发现虫体或虫类。

第三章

附着胞:

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附着在寄主表面,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附着枝:

在菌丝两侧长出1-2个细胞的耳状结构,起吸收养分和固着菌体的功能。

吸器:

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假根:

真菌菌体的特定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枝的根状菌丝,可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疏丝组织:

疏松结构的组织,菌丝体是长形、相互平行排列的细胞,具相对独立性易识别。

拟薄壁组织:

由紧密排列的多角形、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菌丝细胞组织构成。

菌核:

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交织而成的一种休眠体;

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

 

菌索:

由菌丝组织形成纠缠在一起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的根相似。

子座:

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容纳子实体的垫状结构或头状结构,在子座上形成产胞机构。

整体产果:

营养体全部转变为一个或多个繁殖体结构,在同一个体上不能同时出现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分体产果:

营养体仅部分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继续行使营养体功能。

子实体:

真菌的产孢机构。

广义概念指菌类中任何产生孢子的结构,通常指高等真菌中高度组织化的产生有性孢子的结构。

无性繁殖:

是指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

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

游动孢子:

鞭毛菌的无性孢子,形成于菌丝或胞囊梗顶端膨大的孢子囊内,原生质割裂,一般具2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无细胞壁。

胞囊孢子:

接合孢子的无性孢子,形成于孢子囊内,有细胞鞭,无鞭毛,原生质割裂。

分生孢子:

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产生在单枝或有分枝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面。

有性繁殖:

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子囊孢子:

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生在子囊内,每个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一般着生在子囊果内。

担孢子:

担子菌的有性孢子,典型担孢子是由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经过核配减数分裂后形成外生孢子。

真菌生活史:

指真菌的有性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单主寄主:

真菌只在同一寄主植物上寄生就可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转主寄主:

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转主寄主。

多型现象:

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以上孢子的现象。

粘菌:

根肿菌归在原生动物界,提升为根肿菌门。

卵菌、丝壶菌为藻物界。

其他真菌:

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拉丁双名制命名法:

属名+种加名+定名人,前两者为斜体。

学名:

根霉属

Rhizopus

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黑粉菌属

Ustilago

盘梗菌属

Bremia

布氏白粉菌

Blumeria

青霉属

Penicillium

根肿菌属

Plasmodiophora

白锈属

Albugo

白粉菌属

Erysiphe

镰孢菌属

Fusarium

腐霉菌属

Pythium

木杆菌属

Xylella

赤霉菌属

Gibberlla

柄锈菌属

Puccinia

霜霉菌属

Peronospora

韧皮部杆菌属

Liberobacter

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腥黑粉菌属

Tilletia

假霜霉菌属

pseudoperonospora

第四章:

两游现象:

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

层出现象:

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第五章:

荚膜:

具明显边缘,稳定附着于细胞壁外,具固定形态,植物病原菌一般不产荚膜。

鞭毛:

源于细胞质膜,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着生在细胞表面的细长、波形弯曲的丝状物,由鞭毛丝、钩状体和基体组成。

细胞壁:

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

间体:

也称中间体或中心体,是原核细胞中与质膜结合的膜状物,起“拟线粒体”的作用,是原核生物独有的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

含有原核结构的一类微生物。

一般是由细胞壁和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裹细胞质所组成的单细胞生物。

原核:

一条高度折叠,有规律缠绕的环状双链DNA,由于其不含组蛋白,故称为细菌染色体。

质粒:

某些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独立转移、自行消失,是一条环状闭合的小分子双链DNA,游离存在于细胞质中。

芽孢:

是细菌生活周期的特定阶段形成的休眠体,一个细菌只能产生一个芽孢。

菌落:

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细菌群体。

菌苔:

由较多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的群体形态。

菌系:

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单个菌落繁衍的后代。

种:

以一个模式菌系为基础,由一些具有许多相同特征的菌系组成的群体,是细菌分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

亚种:

(种下分类单元)在一个细菌种内有些菌系的特征与模式菌系的特征基本相符,但有较少表型或遗传的特性不同,而这些特征是稳定的,就将这些菌系称为这个种的亚种。

二分裂:

分裂时菌体先稍微伸长,细胞质膜自菌体中部向内延伸,同时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母细胞从中间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DNA在细胞分裂时先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地分配到子细胞,质粒也同样自身加倍并均匀分配于两个子细胞。

,例如杆菌的无性繁殖。

分离物:

由一个病害标样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

粘/黏质层:

没有明显外缘,结构松散并能向环境基质扩散,与荚膜构成胞外多糖。

RLO-类立克次体BLO-类细菌XLB-木质部难养菌PLB-韧皮部难养菌

MLO:

在形态上和动物菌原体极其相似的微生物,称为植物类菌原体。

L-型细菌:

将能有效生长和增殖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称为细菌L型。

生物变种:

同一种内不同菌株对某几项生化或生理反应相同的菌株群。

血清变种:

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的菌株群。

噬菌体变种:

对某几种噬菌体具有相同敏感性的菌株。

致病变种:

在种以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别来划分的组群。

是种和亚种一下的分类单元,是指一个菌系或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菌系,与同一个种或亚种的其他菌系在致病性方面(包括危害症状、寄主范围)有区别,也可以有生物化学、血清学或其他非致病性方面的区别,但在分类上这些区别与致病性区别相比是次要的。

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

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细菌以及菌体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质膜包围的植原体和螺原体。

2、原核生物的主要特征:

没有真正细胞核,DNA分散在细胞质中形成核质区,无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核蛋白分子小--70S。

3、简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属和种的分类依据:

菌体形态特征、运动性、革兰氏染色反应、芽孢或外生孢子特点、对氧的需求、能源及营养利用、细胞壁成分分析、脂肪酸分析、核酸分子杂交和rRNA序列分析等。

(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性状、遗传性状、致病性)

4、DNA中(G+C)mol%含量变化范围在2%~5%之间是同种类的不同株系;

超过10%的一般视为不同的种和属。

第六章:

病毒:

由核酸分子与蛋白质外壳镶嵌结合成的和蛋白分子,是一种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增殖的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病毒特征:

无细胞结构,病毒粒体是蛋白分子;

病毒体内只一种核酸--DNA/RNA;

只能在适当的寄主细胞内进行增殖;

不具酶系统,在寄主细胞内不具生命特征;

其侵染由核酸完成。

病毒形态:

多数为球状、杆状、线状。

少数为弹状、杆菌状和双联体,还有些病毒成丝线状。

多分体病毒:

遗传信息(多组分基因组)存在于多条核酸链上,分别包被在多个病毒粒体内的病毒,如苜蓿花叶病毒。

病毒组分:

核酸,蛋白质

核酸类型:

正单链RNA--+ssRNA,具侵染性,可直接翻译;

负单链RNA---ssRNA,不具侵染性,无mRNA功能,必须先转录成互补链,才可翻译成蛋白;

双链RNA--dsRNA,核酸为两条互补RNA链,其中一条链具有mRNA作用;

单链DNA--ssDNA,双生病毒科,复制先从基因组单链DNA合成双链DNA,再以常规途径转录生成mRNA;

双链DNA--dsDNA,核酸为互补双链DNA.

病毒粒体结构类型:

1)螺旋对称壳体。

蛋白质亚基沿中心轴呈螺旋状排列,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

2)二十面对称壳体。

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正多面体的角或边排列,进而形成一个封闭的蛋白质的鞘。

3)复合对称壳体。

仅少数病毒壳体为复合对称结构。

壳体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包装有病毒核酸的头部通常呈二十面体对称,尾部呈螺旋对称。

具有复合对称结构的典型例子是有尾噬菌体。

病毒侵染:

吸附--侵入--脱壳--复制--装配--释放

植物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

胞间运转和长距离运转

胞间运转:

病毒在植物叶肉细胞间的移动,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转移。

长距离运转:

病毒在侵入后,先在薄壁组织中增殖和运转,然后进入维管束组织的韧皮部或木质部很快的运转。

(接种叶--韧皮部--根部--植株顶部--扩散到全株)

局部侵染:

病毒局限于侵染点周围的扩展,形成局部坏死枯斑。

全株侵染:

由侵染点向外扩展到其他部位,乃至全株。

少部分病毒可进入花粉、种胚。

病毒分布不均匀,一般在旺盛生长的植物分生组织很少有病毒,如茎尖、根尖。

植物病毒病害观察不到病征,症状表现受温度影响大,常发生高温或低温隐症现象。

传播途径:

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

介体传播类型:

1)昆虫介体,蚜虫、叶蝉、飞虱、粉虱等;

2)土壤中的介体,真菌--持久性病毒、线虫--非持久性病毒;

3)螨类介体--循回性病毒;

4)菟丝子传播,嫁接传毒。

非介体传播:

1、汁液传播;

2、种子传播;

3、嫁接传播

植物病毒介体传播根据传播时间分为:

3类,非持久性病毒,半持久性病毒,持久性病毒。

植物病毒6大类群:

ssDNA、dsDNA、dsRNA、-ssRNA、+ssRNA、ssRNA

植物病毒稀释限点-DEP:

病毒在病株组织的榨出液中,经若干倍数的稀释后仍能保持其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倍数,用10-1等表示。

体外存活时间--LIV:

病毒在病株组织的榨出液中,置于20~22℃室温下,能保持其侵染力的最长时间。

亚病毒:

一类不具有完整病毒结构或功能的分子生物,包括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核酸等。

类病毒:

无外壳蛋白包被的小分子环状单链RNA,单独具侵染性,能够自我复制,致病或不致病。

卫星病毒与卫星核酸的异同:

同:

均为亚病毒,存在于病毒基因组外,缺少独立的复制能力,需要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其核酸,或由辅助病毒提供外壳蛋白来包被核酸.

异:

卫星病毒有外壳蛋白,卫星核酸无;

卫星核酸可用自己的核酸编码外壳蛋白,卫星核酸为编码能力。

第七章:

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 

Heterodera 

孢囊(异皮)线虫属 

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属 

Xiphinema 

剑线虫属

Radopholus 

穿孔线虫属 

Ditylenchus 

茎线虫属 

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 

Tylenchorhynchus 

矮化线虫属 

Anguina 

粒线虫属 

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

简述植物寄生线虫生活史:

即由卵孵化出幼虫,发育成成虫,交配后再产卵的发育循环。

线虫幼虫一般有4个龄期,完成1个世代一般需要20d~30d。

多数植物寄生线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可以发生多代,有的1年仅发生1代。

植物寄生性线虫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蜕皮一次,脱去原来的角质膜而形成新的角质膜,口针更新。

蜕皮一次,增加一个龄期。

幼虫一般由4个龄期,第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

所以以卵内孵化出的幼虫已是脱皮一次的二龄幼虫,最后一次蜕皮形成成虫。

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虫随即死去,有些雌虫可孤雌生殖。

简述植物寄生线虫生长发育所需生态环境特点:

湿度:

需要在湿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干燥空气中很快死亡;

温度:

生长发育适温20~30℃,致死温度40~50℃;

pH值在4.7,线虫几乎不繁殖

保持水生习性,好氧型,土壤为其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土壤温度高线虫活跃,养分消耗快存活期短。

虫体构造: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组)和体腔(充满体腔液,有消化、生殖、神经、排泄系统)。

消化系统构造:

口针--食道--中食道球--(后食道球)--食道腺(消化液、唾液)--肠--直肠--肛门

生殖系统:

♀:

1-2条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阴门,阴门和肛门分开,单独开孔;

♂:

1-2条精巢--输精巢--泄殖腔、腔内有一对交合刺

论述线虫对植物致病危害的特点:

致病性:

A、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损伤对植物生长发育具一定影响;

B、线虫分泌物是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最主要的原因:

刺激寄主细胞增大,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

刺激细胞分裂,使寄主组织形成瘤肿和根部的恶性分枝;

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导致植株矮化;

溶解中胶层,使植物组织细胞离析,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造成植物组织溃烂坏死。

危害特点:

植物线虫比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更有主动侵袭植物的能力和自行转移危害的特点;

一些线虫还能诱导、传带病原真菌、细菌、病毒,造成复合病。

植物线虫主要的分类鉴定依据有哪些?

答:

(1)最直观、常用的是形态学分类,包括体形、角质层结构、头部和尾部等外部特征,消化系统如口针、食道、食道腺开口、肠、肛门,生殖系统如雌虫卵巢、输卵管、阴门,雄虫精巢、输精管、交合刺、引带、交合伞。

其次,还有遗传学、生理生化(同工酶、蛋白质和血清学分析)、分子以及生态、行为、地理分布等性状,也开始用于线虫学分类鉴定。

植物线虫的主要寄生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

主要寄生类型:

外寄生:

仅以口针穿刺进入而线虫虫体不进入植物内部的方式,可分为:

迁移性外寄生如长针线虫属、拟长针线虫属、剑线虫属,定居型外寄生如针线虫属、轮线虫属。

内寄生:

线虫虫体全部进入植物体内的方式,可分为:

转移型内寄生如短体线虫属,定居型内寄生如根结线虫属。

半内寄生:

线虫部分虫体或某个阶段进入植物体内的方式,可分为:

转移型半内寄生即先营外寄生再进入组织内寄生如粒线虫属,定居型半内寄生即虫体前端伸入植物组织内而后半部虫体露于植物体外,如半穿刺线虫属。

简述植物抗根结线虫病的主要方式。

(1)根外抗性: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线虫缺乏吸引力,甚至有排斥作用;

(2)抗侵入:

线虫虽能达到植物根系,但不能侵入;

(3)抗繁殖:

线虫可以侵入,但发育慢,大多数线虫不能完成生活史,例如根结线虫(巨型);

(4)毒杀作用:

线虫侵入过程或侵入后趋势过程中,植物产生有毒的物质抑制甚至杀死线虫。

第八章:

寄生植物的寄生性:

植物依附于活的寄主植物,从寄主植物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

生理小种:

在病原物种或变种内,对植物不同的品种具有寄生致病能力的类群,它们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寄生致病特性上有差别的类群。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引起病害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对营养物质的争夺。

寄生性和致病性的不同点:

寄生性是指寄生物和寄主之间的营养关系上的联系;

而致病性则表示病原对寄主的破坏作用。

全寄生:

寄生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菟丝子,列当和无根藤等。

半寄生:

寄生性植物与寄主植物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又称水寄生,如槲寄生、樟寄生等。

第九章:

病害循环:

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亦称侵染循环。

(病原物越冬--病原物接种体的释放--传播--侵染过程--病害的初侵染,再侵染)

植物病程: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过程,即病原物与寄生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侵入并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发生致病作用并表现出症状的过程。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

休眠、腐生、寄生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

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病株残体,土壤及粪肥,昆虫介体温室或储藏室

接种体传播的方式及特点:

气流--最常见;

雨、水--重要;

介体--昆虫特别是蚜虫、叶蝉和粉虱是最重要的病毒介体,昆虫和风决定了传播病原物距离的远近;

种子和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

人为因素--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侵染过程:

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侵入途径:

直接侵入--真菌、卵菌和线虫最常见的方式;

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锈菌-伤口/病毒-微伤口

环境条件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

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主要因素,湿度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孢子能否萌发和侵入,多数需超时,高湿条件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病原菌的侵入率;

主要影响萌发和侵入速度;

光照:

对于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真菌,光照可决定气孔的关闭,因而影响侵入。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真菌、细菌、病毒的不同

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的扩展方式各有不同:

有些真菌--主动扩展;

细菌、病毒和部分没有主动扩展能力的真菌--在通过繁殖增加病原物数量的同时,依靠寄主细胞的分裂、细胞质的外流、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运输进行扩展;

病原物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扩展范围不同:

多数真菌菌丝可在植物各个器官组织中扩展,或以胞间菌丝在细胞间生长,或以胞间菌丝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上生长;

多数细菌先在胞间组织生长繁殖,破坏细胞壁后进入细胞生长;

病毒和类病毒侵入植物活细胞。

潜伏侵染:

有些病原体虽然成功侵染,但不马上表现症状,只有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或者到了寄生植物成熟期才表现症状的现象。

影响潜育期的因素:

与所致病害类型、环境温度、寄生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病原物致病性有关。

许多由真菌、细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及病毒引起的病害,发病部位包括少数几个细胞或植物的一小部分的现象。

系统侵染:

病原物从侵入点扩展和侵入到整个植物的大部分或所有感病植物的细胞核组织的现象。

第十章:

病原物的致病作用机制:

与寄主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造成植株生长不育;

产生致病酶类,破坏寄主植物的细胞核组织结构;

产生致病毒素,造成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凋萎坏死;

产生过量的生长调节物质,致使寄主体内激素平衡失调;

产生多糖类物质,致使植株维管束堵塞,引起萎蔫现象。

第十一章:

植物抗病性:

植物抵御病原物侵染以及侵染后所造成损害的能力,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和选择的结果。

非寄主抗性:

当一种植物接触到非自身的病原物时,常常会表现出持续抵抗这种病原物的非寄主抗性。

寄主抗性:

寄主植物对其病原物表现的真正抗性。

表观抗性:

在某些条件下,有些非常感病的植物或其某些品种可能未受到侵染或被侵染后没有症状,表现为抗病,是本质感病的植物所表现出的抗病现象,包括避病、耐病。

避病:

遗传上感病的植物由于避免或减少了受侵染的机会而表现出的抗病现象。

耐病:

植物遭受病原物侵染后,在产量和品质方面不受严重损害的性能。

过敏性反应:

侵染点周围寄主少数细胞迅速死亡而遏制病原物扩展的一种特殊现象。

第十二章:

病害流行:

短时间内病害大量或大面积发生的现象。

病害的预测:

依据流行学原理和方法估计病害的翻身时间和数量,以指导病害防治或病害管理。

病三角: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条件是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三要素,以“病三角”来描述三者关系。

植物病害流行的成因有:

(1)大面积集中种植感病寄主植物,

(2)具有大量强致病性的病原物,(3)有利的环境条件。

避免病害流行必须认识病害流行规律,消除病害流行的成因,如避免病原毒性小种上升成为优势小种,增强植物抗性等。

如多样性种植,多个品种轮换种植等就是避免病害流行的主要措施。

此外,依据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

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

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

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如何从病害流行的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机制?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寄主、病原和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大量种植同一抗病品种时,寄主遗传背景单一,迫使病原物朝向克服寄主抗性的方向进化。

这一进化过程实质上是病原物的无序突变,寄主起着筛选的作用,将那些不能引起侵染的病原群体排除在外,而将那些能引起侵染的突变了的个体保存了下来,并为其提供足够的食物,当这些突变的个体逐渐形成很大群体时,且有良好的发病条件时,抗病品种最终就会大量感病,而失去了抗病作用。

多样性种植控制病害流行的机制在于:

1)种植的作物或品种多样,遗传背景不一,对病原物的选择压较小,使病原物各类致病类群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没有明显的优势类群;

2)相同遗传背景作物或品种在空间上相互隔离,不利于病原的相邻传播,减缓了病害流行速度;

3)某些作物间或品种间能诱导另一方产生抗性,从而减轻病害;

4)不同作物或品种相邻种植,造成不利于病害流行的小气候等等。

如何理解大多数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人为因素造成?

如何避免人为造成的病害流行?

在自然生态系中,如原始森林,很少见到某一种植物病害造成流行的现象。

而在农业生态系中,植物病害流行是司空见惯的事。

这主要是由于在农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