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北省江汉平原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届湖北省江汉平原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北省江汉平原高级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
拿什么标准说耳、目是“高等感官”?
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
“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美感之说相容?
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
口腹有同嗜而艺术趣味却往往随人而异。
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
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
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快感同为实用的,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
至于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可以生美感也可以不生美感。
所以就美感说,罗斯金所称赞的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对于实际人生距离太近,不一定比希腊女神雕像的价值高。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
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个道理一经说破,本来很容易了解。
但是许多人因为不明白这个很浅显的道理,遂走上迷路。
近来德国和美国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人就是如此。
他们拿一些颜色、线形或是音调来请受验者比较,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然后作出统计来,说某种颜色是最美的,某种线形是最丑的。
独立的颜色和画中的颜色本来不可相提并论。
在艺术上部分之和并不等于全体,而且最易引起快感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美。
他们的错误是很显然的。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不属于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谈的一项是()
A.通常人所认为的“美”就是指“愉快”,就像一幅画在一个小孩或未受艺术教育者面前受到的评价一样。
B.罗斯金曾告诉他人说,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C.《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会获得罗斯金的青睐,却不会失去艺术上的美感。
D.英国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虽然替它们勉强定义其区别,却又与事实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罗斯金测量艺术作品是否“美”的标准,是血色鲜丽姑娘身上所具有的引诱性,但是艺术作品的“美”对于实际人生没有引诱性,可知罗斯金对“美”的评价是错误的。
B.作者在文中引用时髦的英国老太婆的话,是为了说明不管是“低等感官”还是“高等感官”,都能获得美的感受。
C.看血色鲜丽姑娘,有的人会产生美感,有的人不会产生美感,而欣赏希腊女神雕像则会普遍产生美感,所以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感价值更高。
D.作者以“提灯寻影”为喻,提着灯是寻不到影子的,灯光达到的一刹那就是影子消失的那一刻,那么由反省变为直觉的时候也就是美感态度失去的时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耳、目这样的“高等感官”得来的,有些也只是快感,而“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中提到的味觉、触觉等感觉也并非不能产生美感。
B.“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指的是审美过程是“无所为”的、无功利的,而正是在这种纯粹的境界中才能达到了“审美”这一“有为”目的。
C.文章最后强调,个人好恶并不是评价美的准则,“实验美学”犯的就是这一类的错误,由此强调美感不是快感。
D.与“反省”不同,“直觉”就是意识不到自己在欣赏,是“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而愈是沉浸在欣赏中,“直觉”的美感就愈容易消失,得到的就是“快感”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亨,合肥人。
父用,请老,亨嗣职。
洪武二十五年,应募持檄谕鞑靼,至斡难河。
战真定,先登,进指挥使。
袭大宁,至刘家口,诸将将攻关,成祖虑守关卒走报大宁,得为备,乃令亨将劲骑数百,卷旆登山,潜出关后,断其归路。
急攻之,悉缚守关者,遂奄至大宁。
入京师,迁中府左都督,封武安侯,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留守北京。
时父用犹在,受封爵视亨。
永乐元年,充总兵官,帅武成侯王聪、安平侯李远备宣府。
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
规画周详,后莫能易。
三年二月召还,旋遣之镇。
七年秋,备边开平。
明年,帝北征,命亨督运。
出塞,将右哨,追败本雅失里。
大军与阿鲁台遇。
亨帅众先,大破之。
论功为诸将冠。
其冬仍出镇宣府。
十二年复从北征,领中军。
战忽失温,追敌中流矢却,复与大军合破之。
二十年复从出塞,将左哨,帅卒万人,治龙门道过军,破兀良哈于屈裂河。
将辎重还,击破寇之追蹑者,仍守开平。
成祖凡五出塞,亨皆在行。
仁宗即位,镇大同。
在镇垦田积谷,边备完固,自是大同希寇患。
宣德元年召掌行后府事。
已,仍镇大同,转饷宣府。
招降迤北部长四十九人,请于朝,厚抚之,归附者相属。
九年二月卒于镇。
亨严肃重厚,善抚士卒,耻掊克。
在大同时,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
赠漳国公,谥忠毅。
妾张氏,自经以殉,赠淑人。
子能嗣,传爵至明亡。
(节选自《明史·
郑亨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B.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C.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D.亨至边/度宣府万全怀来形便/每数堡/相距中择一堡/可容数堡士马者/为高城深池/浚井蓄水/谨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老”是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类似的用法还有“乞老”“乞骸骨”“告老”等。
B.“迁”的词义丰富,可以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表示表示贬谪,在本句中指“升迁”。
C.“世券”又称铁券。
古时帝王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
D.“赠”是根据功劳,给予在世或者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荣誉称号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亨作战勇猛,和忽失温作战时,郑亨追击敌军时中飞箭受伤,但他还是与大军联合击破敌军。
B.郑亨战功显赫,他跟从明成祖作战,受封武安侯,与阿鲁台作战时,他的功劳也是诸将第一。
C.郑亨深受君王信赖。
他长期镇守宣府、大同等地,明成祖五次出塞,郑亨都随军出征。
D.郑亨执政有方。
在镇守大同时,他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使边备完固,从此大同不再有寇贼之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至,夜举火,昼鸣砲,并力坚守。
(2)镇守中官挠军政,亨裁之以理,其人不悦,然其卒也,深悼惜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
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
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9.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道难》中借鸟儿惊飞林中悲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写未来情,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历史的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
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压在信封里的钱
申弓
那一年,老主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将我装进一个信封里,然后贴上8分钱邮票,将我投入信箱,我经历了飞机汽车的长时间颠簸,最后来到了新主人的家。
虽说10元数额不大,可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啊,试想,8分钱一个鸡蛋,我可以换成100多个鸡蛋呢。
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塞进窄窄的信封里,混混沌沌地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更可恶的是,这天,当新主人从邮差手中接过信封后,随手一撕,还差点将我撕裂。
不过我还真感谢他这一撕,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
阳光那么灿烂,天那么蓝,水那么清,空气那么新鲜,我原以为,从此我就不再与黑暗作伴了。
可谁知道我想错了。
主人不知道是兜里钱多了还是出于什么,心事沉沉,对我不屑一顾。
严格地说,只是用那带着浓烈烟味的食指和中指将我夹着抽出来一下。
准确地说,还不到三秒钟,便又默默无声地将我塞回了那个信封里,随手将装着我的信封塞进了书柜里,身上还压上重重的一本书。
于是,我又回到了黑暗之中,而且被那重重的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沮丧地在逼仄和黑暗之中跨越世纪,躺了足足35年。
35年哪,它可以使婴儿变成了大人,可以使大人变成了老者,甚至可以由沧海变成桑田。
35年里,我的那些兄弟们,在活跃的市场里遨游,由一元变成十元,再由十元变成百元,百元变成千元,千元变成万元,一个个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也十分无奈,谁叫我这么不走运!
我热切地期待着主人将我释放出来。
那一年,主人陷入了困境,晚上听到他和女主人在吵架,知道他的钱包里已经山穷水尽了。
我听得出来,是主人生意亏损了,好像是工厂倒闭了,主要是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失误。
我想,是该我出山的时候了。
可是等呀等呀,主人就像是将我遗忘了一样,连压在我身上的书本也没动一下。
不但没动,我发现这段时间,主人发疯一样地买书,天天将新买回来的书往柜子里放,直压得我连呼吸都感到了困难。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扰,主人潜心读书,虽然跟女主人时有口角,可也没啥大碍,慢慢地,好像他们又弥合了。
男主人的工厂东山再起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这晚,他在写字,女主人走进来念:
财源广进,这四个字好!
男主人又刷刷地写了一张:
这个更好,鸿运高照!
看得出来,主人已经度过了难关,生意走上了正轨,是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
还真有点说不清。
可有一个是肯定的,我只有继续压在书缝里,直到终老。
那一年,全民炒股,多少人一夜暴富,看得出来,主人也加进了这个行列。
我想,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
而且有幸的是,主人被套住了,他的钱包又瘪了,甚至那一天女主人问他要10元钱买早餐,他也拿不出来。
主人在愁苦,我心里却乐:
你越是没钱就越是要想到我吧。
可是我又错了。
主人彻底地将我忘记了。
后来发生一件事真让我痛苦欲绝,男主人因为炒股被套,无法解脱,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来。
女主人在哭,而我却没能出来送他一程。
呜呜,主人一去,我重出江湖便更没指望了。
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轻了,一位爱好集邮的年轻姑娘将信封拿起,两只纤指伸进来,将我夹了出来:
妈,快来看,这里有一张钱!
女主人迈着龙钟的脚步来到书房,从姑娘手中接过我,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
妈,我们有钱用了!
还用什么,过去这10元钱,可以买到100多个鸡蛋,现在连10个也不到了,还是留着做个纪念吧。
不,妈,从信里知道,这张钱是爸爸年轻时的一位年老朋友,临终前仓促间还给爸爸一笔钱的余款,在他遇车祸危急时刻爸爸曾用仅有的一笔钱救活了他的生命。
令人惊叹的是,为承载这张钱,信封上却不意间留下一枚价值无比的邮票,妈,这是一张猴票……如今可买下数不清的鸡蛋;
而就这张十元钞版本,收藏价也已很昂贵,决不是100枚鸡蛋价格可比的……
这些鸡蛋,也就像是当年那100
枚鸡蛋,经过35年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硕果累累。
姑娘又重复一句。
这是你爸爸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
女主人抚摸着我,泪流满面……
(选自《小说选刊》2015年第11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是30多年前一笔归还的善款的余款,小说借“我”的遭际,折射了三十多年间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命运的跌宕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B.本文对“我”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长期被冷落压抑的沮丧痛苦和无奈,对被释放的期待,被认可的欣喜等复杂的心理。
C.对男主人公写字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东山再起后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我”的“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的感慨则“意味深长”。
D.本文对女主人虽然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明,她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虽与丈夫偶有口角,但她爱家人,心地仁慈,这从她的三次流泪可以看出。
E.本文善于设置悬念,首尾呼应,情节委婉曲折,带有传奇色彩,无论是“我”的遭遇还是新主人的人生经历,都波澜起伏,结尾更是出人意料。
(2)小说中的“我”在故事叙述方面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
析。
(6分)
(3)“我”的新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说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人物?
(6分)
(4)小说结尾处写到当年的纸钞和邮票都成了昂贵的珍藏品,给接济者一家带来了意外的生机,有人认为这种处理不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李大钊与他的“青春中华”
1916年5月,年仅27岁的李大钊在结束了两年多的留学生活后,从日本回到祖国。
为了进一步施展政治抱负,在反袁斗争中威望空前提高的原进步党人梁启超、汤化龙和蒲殿俊在北京创办了《晨钟报》,邀请李大钊主持编辑工作,担任编辑部主任。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第一份《晨钟报》面世。
李大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
李大钊在文中向国人第一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张——创造青春之中华。
他说,《晨钟报》的使命就是“青春中华之创造”。
这是他当时的理想,也是他对国人,首先是对青年的号召。
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出路就是要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青春的国家。
《晨钟之使命》一文是李大钊第一次正式地向社会提出他的“青春中华”宣言,正式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呼唤。
随后,他又陆续在《晨钟报》发表了10余篇短文,大多都是围绕激发青年这一主题的。
但李大钊阐述“青春中华”思想最早的文章,却不是《晨钟之使命》,而是另一篇完成更早并且后来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之作——《青春》。
《青春》一文最早发表于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
写作《青春》时,李大钊虽远在日本,但一直非常关心国内的斗争局势。
在反袁斗争的高潮期,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信一定会胜利。
李大钊在《青春》中指出,中华这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巍然屹立了几千年,创造了罕有的人类文明,这是历史事实,是不容否认的。
但是,到了今天,它“衰老”了,“僵化”了,被以前的文明所束缚,背上了包袱。
他号召青年勇往奋进,与旧传统割裂,去创造理想的中华。
1918年10月,李大钊在北大的同事杨昌济教授领着一个高个子青年来到位于红楼的图书馆,想找份工作。
通过交谈,李大钊觉得这个青年言谈、见识非同一般,就安排他当助理员。
这个青年就是毛泽东。
在北大期间,毛泽东一边工作,一边旁听哲学和新闻课,并想找名流请教。
当时已是学界权威并已名满天下的李大钊,对这位只有中等师范学历的属员的时常登门请教,不仅有问必答,还经常推荐新书。
多年后的1949年,中央领导机关自西柏坡进入北平,毛泽东无限感慨地说:
“30年前我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
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李大钊一直被认为是青年的挚友和导师,在《青春》一文中,李大钊说,能够担负再造青春中国重任的必定是青年,因为只有青年才具有青春的活力。
他认为,青年一方面应当不断摆脱已成的各种观念的束缚影响,每天都保持无拘无束的青春活力;
另一方面应当放弃对金钱、权力的追求,摆脱机械生活的负担。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回天再造之精神”,有“拔山盖世之气魄”。
李大钊一生清廉。
北京大学当时规定,教授每月“初级为240元,随后可以加到280元”。
这样待遇,按当时普通生活标准,至少可以供养四五十口人的生活。
但是李大钊却“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生活十分简朴。
省下来的钱大部分用于活动经费,或是接济贫困学生。
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常为生活费发愁。
最后,北大校长蔡元培不得不关照会计科说:
每月发薪时要先扣除一部分,亲手交给李夫人,免得李家“难为无米之炊”。
李大钊早年就读于袁世凯创办的北洋法政学堂,一度拥护袁世凯。
后来信奉过康梁的改良主义。
到日本留学后,由于结识了章士钊等人,受其影响很大,转而支持革命民主主义。
回国后又追随陈独秀、胡适,从事新文化运动,并在这一过程中,率先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他一个人身上连贯地反映了20多年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和主要社会思潮的变迁。
李大钊一生朋友很多,论敌、政敌亦不少。
然而,他的论敌可以攻击他的信仰、言论、文章,但不会攻击他的人品;
他的政敌,可以夺去他的生命,但不敢攻击他的人格。
胡乔木评价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完人”。
(摘编自蔡如鹏《李大钊与他的“青春中华”》)
相关链接
①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XX百科)
②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
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一文中向国人第一次阐述了他的理想主张,并号召青年无畏困难与障碍,追求进步与自由,建立一个青春的中国。
B.早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就洞察到了革命发展的乐观形势,发表了最早阐述“青春中华”思想的《青春》,号召青年去创造理想的中华。
C.李大钊认为,青年人只有与旧的传统、旧的思想割裂,不计名利,轻轻松松地生活,永葆青春的活力,才能够担负起再造青春中国的重任。
D.李大钊早年就有政治抱负,一直紧随时代潮流,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近代中国20多年历史发展和主要社会思潮变迁的见证。
E.文章详写李大钊在北大期间关心、爱护、引导毛泽东的事例,突出他对青年的巨大影响,甘当铺路石的精神,为建造青春中华所作的努力。
(2)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晨钟之使命》一文有何积极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3)作为一篇为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写的传记,本文有哪些突出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胡乔木评价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完人”,你怎样理解这一评价?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官员的法律素质再次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部分官员表现出与“赔偿法”“拆迁法”等基础法素昧平生的一面。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C.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的意义在于,我们虽然缺乏自主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可以向先进国家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陈寅恪先生上课喜欢旁征博引,话语里还时不时夹杂一些所引史料的国家的方言,这使得很多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听讲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巴马成功连任后发表胜选演讲,对支持者表示感谢。
他说:
“现在经济正处于复苏期间,十年的战争即将结束,我们的竞选也已经将告尾声。
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我会成为最好的总统。
B.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的初生之犊,无照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对“星二代”的抨击。
C.“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传开后,前来探望的热心群众摩肩接踵,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护她的休息和治疗。
D.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再到现在引发民间热议的吴英案,最近,废除死刑这一原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法律命题,开始在普通民众层面引起了争议。
1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包容需要接受,包容拒绝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同样是一种气概。
包容还体现在各种体制的大融合上。
过去我们曾一味强调发展国营和集体经济,而忽视人为私营经济的发展。
结果,国营、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最终冲破了思想桎梏,一些中小型国营、集体企业纷纷改制,个体、外资、合资等各种私营企业如般不断发展壮大。
A.以至抑制步履蹒跚势如破竹
B.以致遏制举步维艰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