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9198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NRC2支架预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南绕城高速公路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

承包单位:

冀通路桥建设合同号:

NRC-2

监理单位:

通达工程监理

宏业交通建设监理

市南绕城高速公路

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冀通路桥建设

市南绕城高速公路NRC-2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四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66-2008)

4、《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

6、《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1.2编制原则

⑴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⑵要求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

⑶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二、工程概况

本桥为市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环互通上一座跨线桥,中心桩RK28+331.45,交角75°

,桥梁上部结构为3*35+4*35+4*3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45钢混组合梁+3*35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35+36.65+35)+(35+36.65+35)现浇箱梁+65+65钢混组合梁+3*35+3*30+3*25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

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台,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第七联现浇箱梁宽度为变宽度,梁高2.0m,翼缘板宽200cm,翼缘板厚20cm,底板厚22cm,顶板厚25c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

三、支架系统结构

本工程箱梁模板采用优质覆膜竹胶板,竹胶板长方向沿桥纵向铺设,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

在上托座调整好后铺设顺桥向15×

15cm方木,铺设时注意使其两纵向方木接头处于U型上托座上,接着按25cm间距铺设横桥向10×

10cm方木,根据箱梁放样中线铺竹胶板做为箱梁底模。

本联现浇箱梁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

支架钢管采用φ48、壁厚2.7mm焊接钢管,要求钢管表面无锈、光滑、无裂纹,具有出厂合格证。

支架钢管所用钢材均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支架搭设布置为:

现浇箱梁腹板位置横桥向1.2m围按60×

60布置立杆采用碗扣脚手架,碗扣脚手架立杆上下设可调顶托和底托。

水平联接杆上下间距60cm。

梁端处支架3m围按60×

60布置,布置横桥向60×

纵桥向60cm立杆。

其他部位按60×

90布置,水平连接杆上下间距120cm。

为确保梁体整体稳定性,支架须按要求设置一定的剪刀撑。

横桥向、纵向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支架通过扣件与碗扣架的立杆相连,由于支架高度在7m以上,横桥向从底到顶,每隔4.5米立杆连续设置一道横桥向剪刀撑;

支架四周外侧及腹板底从底到顶,每隔5排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

剪刀撑的斜杆和地面夹角为45°

在支架底部、顶部、中间位置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

斜杆每步应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宜≤150mm;

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的情况时亦可采取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应牢固。

斜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处设2个扣件,两端扣件位置距端头不小于10cm。

四、预压目的

⑴测试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支架预拱度,作为箱梁支架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⑵通过模拟压重检验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消除基础沉降及搭设支架非弹性变形。

五、支架体系预压监测点的布置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每跨向1/4跨、1/2跨、3/4跨、及前后两支点处设置支架沉降观测截面,每个观测截面沿横桥向对称设置3个观测点,从而形成一个沉降观测网。

观测点采用吊尺法测量,即在观测点位箱梁底模底部打入一铁钉,测量时将钢卷尺吊在铁钉上进行观测。

另外对应于支架沉降观测截面,在地基处理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同样设置地基沉降观测点,以测量在预压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

观测点布置图

六、支架预压方案

1、预压相关数据 

RK28+331.45西南环互通跨线桥第七联现浇箱梁18-19跨:

跨径35米,梁宽度为渐变加宽,梁高2.0m,翼缘板宽200cm,翼缘板厚20cm,底板厚22cm,顶板厚25cm。

(1)预压面积:

541m2 

(2)设计重量:

1364.4T 

(3)砂袋 

每袋重:

1.3T(实际秤量)

每袋堆放占用面积:

1=1m2 

2、预压方法 

支架预压顺序与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致。

箱梁砼的浇筑顺序是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最后浇筑顶板。

堆载顺序如下:

支架预压采用袋装砂土堆积法,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与模板之和的110%,其荷载分布与横梁重量分布情况一致,即从横梁中心线向两侧用吊车吊装、人工堆码。

分三次水平加载,第一次试压重60%,第二次为90%,第三次全部加完110%。

加载时,从横梁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

每级加载完成后,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

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支架预压前将全部碗扣用铁锤打紧。

在支架预压过程中,为避免引起荷载变化,每级加载完成后使用彩条布对预压材料砂袋进行覆盖。

在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每个观测点在每一次加载(卸载)完了及全部加载完(卸载完)均要观测,全部加载完成后每间隔24h观测一次,用水准仪测出各断面点在堆载前、堆载后及卸载后支架的标高、地面沉降变化,加载110%预压荷载并持荷24小时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

全部加载完成后的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预压合格,可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压。

①、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

②、连续三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累计小于5mm;

卸载6h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

支架预压完成后,卸载可一次性完成,卸载时应对称、均衡、同步进行。

卸去砂包后,把模板清洗干净,并涂刷优质脱模剂,重新测量标高,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

具体方法为:

(1)第一次加载布设约629袋,即横向16袋,纵向30袋,每袋重1.3T,计818T。

(2)第二次加载布设约315袋,即横向16袋,纵向30袋,每袋重1.3T,计409T,共重1227T。

(3)第三次加载布设约210袋,即横向端头位置每端横向16袋,纵向30袋,每袋重1.3T,计273T,共重1500T。

(4)卸载过程与加载过程相反,按加载反向程序依次卸载,以防出现偏压失稳等不安全因素。

七、预压监测

布设好观测杆后,按加载及卸载步骤分别测量各级荷载下的监测点沉降量,并在卸载后全面测量各监测点的回弹量。

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

(1)支架安装完成,荷载加载前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测点标高为H0。

(2)第一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1,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3)第二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2,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4)第三次加载完成,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标高为H3,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加载进行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5)持荷观测 

持荷观测是支架“加载预压”的最重要一环,加载完成后应持荷观测24h,并做好记录,测点标高H4,通过持荷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总变形量。

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进行紧急疏散处理。

(6)卸载完成观测 

卸载完成后,对各观测点进行测量、记录各测点标高H5,通过卸载测量可推算出支架模板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量与残余变形量。

八、数据分析与整理

测量人员用专用表格对每次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整理、修正,得出系统变形量。

根据测量出各测量点标高值,计算出各观测点的变形如下:

(1)永久变形(即非弹性变形)δ1=H0-H5。

通过试压后,可认为支架、模板、方木等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

(2)弹性变形δ2=H5-H4。

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3)根据H1、H2、H3的差值,可以大体看出持续荷载对支架变形的影响程度。

观测必须全过程进行,若发现变形量异常立即停止下一步工作并作应急处理,查找原因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

九、调整底模标高

对于已进行预压区段,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δ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预拱度按二次抛物线线形通过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进行设置。

调整底模标高公式为:

底模顶面标高=梁底设计标高+δ2的平均值。

十、支架预压控制要点

1、试压前将支架再一次检验。

2、测量点的标记必须牢固不滑移。

3、测量前认真校验水准仪,测量时前后视距尽量相等,每次测量最好在同一位置架设仪器,一个测站测完。

4、均匀加载。

十一、支架预压应急措施

如果在预压过程中,出现地基沉降过大、支架局部失稳现象,采取如下措施:

⑴立即停止加载,并开始卸载;

⑵支架上部、下部人员赶紧撤离支架,避免因支架失稳产生局部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⑶检查沉降、失稳现象产生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对支架薄弱部位进行处理。

十二、预压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⑴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用品。

⑵现场统一指挥信号,分工负责。

⑶预压所用机械专人负责。

⑷加载时遵循从中间向两侧进行原则,严禁偏压加载造成失稳。

⑸在预压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预压时间并要及时通知测量组做现场跟踪观测未经观测不能施工下一级荷载。

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观测,并对预压结构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⑹每加载一级都要测试所有标记点的数据。

如发现局部变形过大或异常问题要及时汇报。

十三、环保及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建立健全环保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它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妨碍;

减少施工引起的扬尘等;

工程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生产生活废水按规定排放、处理。

规章制度健全、场地整洁有序、施工管理规、企业形象统一、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