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911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江县景星镇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占畜牧业产值的78%,占农业总产值的37%,群众靠养牛人均增收680元,比上年增加150元。

目前,农民正赶着黄牛奔向小康。

种植业结构内部调整成果显著,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我镇加大力度大搞绿色食品生产,共落实绿色食品生产面积35.26万亩,以绿色小米、绿色杂豆、绿色小麦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市场前景喜人。

我们在街基村严格按照绿色小麦的种植要求,试验示范了3000亩绿色小麦,绿博会期间很受欢迎,打出了绿色品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为今后的扩大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抗旱打井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

针对我镇“十年九旱”和水利设施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在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新打井158眼,使全镇机电井总数达到12782眼。

解决了人畜饮水和山地春季种地水源的问题,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发展后劲。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植树造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对有林面积少的地块,进行合理布局,去年全镇共造林4760亩,共完成幼林抚育12140亩。

而且新植林成活率均超过91%。

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把积极开展创建生态乡镇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按照建设“花园式经济强镇”、“商贸流通大镇”和省际大通道的目标,依据“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加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其在景星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二是加强道路建设。

2009年,共投资120万元,在镇内新修了总长度2000延长米的水泥路面,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总投资620万元,共修建通村公路29公里,方便了群众生活。

三是给排水工程进展顺利。

2009年投资100万元进行了排水工程建设,主街水泥路两侧修筑地下排水管道及砌筑排水明沟5000延长米,使主次干道排水畅通;

修建清淘井178眼,沉积井10眼;

清淘排水明沟24000米,投资10万元铺设自来水主管道,入户55户。

四是亮化工程有新进展。

投资70万元,建设休闲广场2500平方米,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以宽松环境为重点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9年我们引进客商投资兴建了农贸市场、商贸中心,共引进客商投资9100万元;

2009年龙江元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熟食加工项目,2010年元盛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立元茂肉牛养殖中心,年出栏肉牛15000头。

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充分发挥景星镇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市场优势,牢固树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的思维理念,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向非农领域进军的积极性。

以开辟外埠劳务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大就地转移规模,充分发挥大连、满洲里和大庆劳务输出站的平台功能,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搞好服务,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2009年全镇累计转移劳动力17158人,人均劳务创收3800元,可增收6500万元。

招商引资企业又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大大地拓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空间。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景星镇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风貌得到很大改善。

由于受城镇发展客观规律和现实发展条件的影响,景星镇部分城镇用地和功能布局在上一轮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发生了较大改变,城镇发展框架也在规划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为此,要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架设城镇框架,提高城镇品位,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城镇面积,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利用区位、交通、资源、现状工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充分体现道路交通是经济的动脉。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是景星镇目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景星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之一。

而景星镇道路建设是镇规划的五条对外交通轴线之一,它体现了该镇商贸文化特征,因此加快景星镇道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项目包括正阳街、北环街、建设街和新风街等十条道路,主要用于分流车辆,缓解景星镇交通压力,扩大景星镇城镇规模,服务于景星镇。

此项目是为配合近期景星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而推动景星镇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推进景星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有效形成城镇道路网络而建设的。

景星镇人民政府于2011年5月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我院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踏,在广泛收集各路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状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等资料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初选、踏勘、微调等过程确定了线路走向。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线路条件、交通量预测、建设规模、工程方案、环保、实施进度及招投标、投资估算、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等,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编制范围及依据

一、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论述、交通量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出评价。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计办投资[2002]15号);

3、《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包括《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4、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9号);

6、《龙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

7、《景星镇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龙政发〔2004〕32号);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

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1、《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3、《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2007]163号,第一册道路工程HGZ47-101-2007);

14、《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

1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

16、《黑龙江省交通厅关于贯彻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的补充规定的通知》(黑交发[2008]40号);

1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调查收集的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三、编制原则

1、整体协调原则

为不影响《镇总体规划》,有效控制景星镇的建设规模,规范景星镇内用地的规划、改造与开发,在《镇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满足景星镇道路系统的具体要求。

2、便捷系统原则

以现状道路网为基础,与用地布局相一致,明确道路系统的等级和功能,理顺景星镇内交通和对外交通的关系,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方便性和快捷性,形成一个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系统。

3、交通分流原则

运用交通分流实现景星镇内道路交通的合理性,合理组织景星镇内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人流系统和物流系统。

总之,按照《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确定路线等级、方案和道路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并提出建设的可行方案。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着重研究了镇的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镇总体规划》中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在广泛搜集资料、详细考虑所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依据交通量发展预测,研究论证道路设计方案及建设规模、标准等问题,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为本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镇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前景;

2、镇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规划,路网及主要相关道路;

3、交通量分析预测;

4、项目建设必要性;

5、建设条件与环境;

6、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7、工程方案研究;

8、劳动安全措施;

9、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项目实施方案意见;

11、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12、经济评价;

13、招标方案;

14、研究结论和问题建议。

第四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建设的必要性

1、是小城镇发展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省内沪昆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先后建成通车和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大交通环境的变化给许多小城镇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城镇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因此不断加大,景星镇在外围城镇不断快速发展的比较之下,由于发展战略没能适时改变而显得边缘化,城镇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城镇面临巨大发展压力。

2002年镇区赶集日增加及2004年力上并入景星,景星镇内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使镇区面临服务设施不足的考验,另一方面因镇区腹地范围扩大而使镇区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景星镇是江西省重点示范镇之一,具有一定政策倾斜和政府扶持,为景星镇城镇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自1997年以来,在上轮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景星镇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风貌得到很大改善。

城镇功能布局如交通设施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上一轮规划在西南方向,实施结果受外围大交通影响,布局在东南方向。

再者,随着中心路的建设,城镇框架已经突破了上一轮总体规划框架。

2、是推进镇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

根据《镇总体规划》,景星镇总体发展战略为:

依托外部大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乡镇经济联系,实行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大建制镇发展战略。

经济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

为不影响《镇总体规划》,有效控制景星镇的建设规模,规范景星镇内用地的规划、改造与开发,必须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交通不畅对镇建设造成制约的不利影响。

3、是全面提升镇建设水平和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需要

景星镇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围绕农业市场化、农民科技化、农村城镇化的目标,在稳定粮食面积基础上,不断巩固发展柑桔、油茶、棉花、畜牧、水产等农业经济,并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走活工业经济。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以农产品加工为先导,从抓小做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倾斜,政府扶持,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鼓励务工能人返乡创业,推动培育乡镇支柱企业,搞活乡镇工业,培植乡镇经济发展后劲。

传承景星镇民间艺术文化,高举“文艺之乡、体育之乡”旗帜,以文化、体育聚人气,依托景星古墟.继承景星赶集历史习俗,推动乡镇市场贸易大型化、专业化,带动市场繁荣,促进商贸、运输、房地产及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更好地指导景星镇的建设与发展,协调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景星镇建设有足够规模来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4、是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需要

该项目的兴建,可以加快景星镇扩大城镇建设的速度,调整沿线的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当地资源的招商引资开发步伐,这必将引起当地流动人口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为适应城镇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指导景星镇城镇建设和发展,建设镇建制镇道路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镇建制镇道路的建设是镇建制镇发展的需要;

是推进镇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

是全面提升镇建设水平和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的需要;

是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而且紧迫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交通量发展预测

本次研究中收集,调查了区域内近几年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资料,并进行了交通量现状调查和观测,根据确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区内规划路网,采用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景星镇道路未来特征年的交通量预测表小客车:

pcu/d

年份

2012

2016

2021

2026

2031

交通量(pcu/d)

2267

2962

4059

5964

7432

三、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城市道路设计规划》(CJJ37-90)及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主要技术指标

备注

正阳街

北环街

建设街、育才路、镇小路、玉峰路、酒厂路

文化路、新风街、园艺街

1

道路红线宽度

m

11.4

9.4

 

2

机动车道宽度

9

6

5

4

3

路肩

0.5

1.5

人行道(排水沟)宽度

1.2

排水沟盖板上面铺上预制彩色面砖当做人行道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Ⅲ级

设计速度

Km/h

30

20

7

路面类型

砼路面面层

拟建项目路线全长6641米,建设规模见下表:

拟建项目建设规模表

工程名称

规模

合计

道路全长

270

1655

2648

2068

6641

路基工程(找平、局部补强和压实)

m2

2430

9930

13240

8272

33872

路面工程

人行道(排水沟)

648

3972

6355.2

4963.2

15938.4

四、路线方案

该项目包括正阳街、北环街、建设街、育才路、镇小路、玉峰路、酒厂路、文化路、新风街和园艺街,其中正阳街西起育才路,东至东升路,道路路面宽度为9米,道路全长270米;

北环街西起中心路向东经前程路向南拐至正阳街,道路路面宽度为6米,道路全长1655米;

建设街西起中心路向东经东升路向南拐至正阳街,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道路全长1405米;

育才路南起正阳街,北至北环街,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道路全长443米;

镇小路北起正阳街,南至园艺街,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道路全长250米;

玉峰路南起建设街,北至北环街,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道路全长150米;

酒厂路东起北环街,西至碾景路,道路路面宽度为5米,道路全长400米;

文化路南起园艺街,北至北环街,道路路面宽度为4米,道路全长743米;

新风街西起碾景路,东至东升路,道路路面宽度为4米,道路全长743米;

园艺街西起育才路,东至东升路,道路路面宽度为4米,道路全长250米。

道路总长6641米。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2007]163号,第一册道路工程HGZ47-101-2007)、《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和《黑龙江省交通厅关于贯彻执行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的补充规定的通知》(黑交发[2008]40号)进行编制。

根据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67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52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8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6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00万元,其余资金由镇人民政府筹集。

六、工期安排

经综合分析,本项目施工工期安排在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总工期为18个月。

项目实施计划见表。

实施计划表

年限

项目

2011.6~2011.8

前期工作及报批、工程设计、招投标

2011.9~2012.11

路基整形、路面摊铺、沿线设施、竣工验收

七、经济评价

本项目仅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评价结果各项指标见表。

国民经济评价成果表表1-5

折现率(8%)

内部收益率EIRR(%)

回收期N(年)

效益费用比(EBCR)

净现值ENPV(万元)

16.95

1.59

282.60

12.30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1-6

EIRR(%)

投资变化

0.8

1.0

交通量变化

15.76

13.99

12.06

14.13

10.08

12.26

10.32

8.10

由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表可见,当交通量减少20%,投资增加20%的情况下,经济内部收益率8.10%仍大于社会折现率8.0%,说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经济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应争取早日建成,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八、节能评价结果

经测算该项目竣工后,营运20年内总计节约燃油消耗量为628万升,其中深圳大道节约燃油消耗量为362万升,百丈峰大道节约燃油消耗量为266万升。

九、问题和建议

1、该项目是在原有砂石道路上进行改造,应尽量依据利用原有道路地形进行设计,这样有利于利用地形,节约工程造价。

2、该项目施工时必然对现有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建议项目业主提前与有关部门协调,制订交通疏导措施,以达到既利于施工又不对城镇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

第一节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

一、龙江县概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1、概况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经122°

24′~123°

37′,北纬46°

43′~47°

40′之间,海拔153~310米之间,地势东低西高,属丘陵地区,构成地貌为山丘,漫岗和平原,地貌单元属于第四系高河漫滩地。

龙江县由西北向东南分三条宽带状分布,规律性明显西部属半山区,平均海拔270米,中部丘陵区,海拔200~270米,东部为平原区,平均海拨140米。

该地处雅鲁河流域内,雅鲁河纵贯龙江县全境,在东南部注入嫩江。

当地地下水储量极为丰富,地表水位在7.5米以下。

境内一江十一河,河流总长426公里,地下水储量20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2.58亿立方米,地下水质无色透明,硬度小于5毫克当量。

该地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地耐力20吨以上/平方米。

龙江县所处区域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

龙江县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性气候,风力较大,多西北风,全年平均风速3.6米/秒;

平均降水量446mm,无霜期120~135天,日照2700~280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652.1毫米,年太阳辐射量在110~130千卡/m2。

冬季漫长而严寒干燥,夏季温热而多雨。

年平均气温:

3.5℃

最冷月平均气温:

-18.9℃

最热月平均气温:

23.9℃

极端最低气温:

-38.1℃

极端电高气温:

37.6℃

年平均降水量:

450mm

日最大降水量:

82.6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2867h

年平均无霜期:

144d

最大冻土深度:

2.15m

年平均风速:

3.4m/s

主导风向:

西北风

2、主要经济指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1.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0.9%。

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0075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加了6151元。

财政收入实现3.7亿元,比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