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042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述评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文的资料来源。

之一:

全省每年一届的论文评比,论文记录着全省音乐教师们四年课改中的实践与思考。

之二:

全省连续三届的“新课程新理念”中小学音乐教师赛课活动,能管窥出全省课改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之三:

2006年主要针对性于音乐新课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提供了较为全面而具体的数据。

之四:

利用培训教师、听课、督查等机会与各层面的音乐教师交流,收集到的一线教学情况。

之五:

全省针对于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成果,如,关于教学模式创新,关于音乐教学评价,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关于现代教学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等。

文章拟从以下最具代表性的四个方面来评述我省音乐课程改革:

关于教材、关于教师,关于教学,理性思考。

关于教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教育部最先通过了三套实验教材的立项,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版和湖南文艺出版社版。

这三套音乐实验教材均于2001年上半年通过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于2001年9月正式开始在全国实验区使用。

2002年又陆续有几套立项教材通过,到目前为止,全国音乐实验教材在10套以上。

最先立项的三套教材的质量和发行量,均排在前三位。

一、音乐实验教材的特点

综观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几套中小学音乐实验教材,大多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在文本呈现方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顺序编排等各方面都有创新,单元主题的结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内容、音乐游戏、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种理念体现在音乐实验教材中,主要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发展的联系。

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尽可能做到经典性与大众性、人文性与艺术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享受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探索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思考中学,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音乐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很相符,意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改变过去以知识结构的教材编写体系,代之以人文主题的教材结构形式,并降低了专业音乐知识的难度。

新的音乐实验教材改变过去以知识结构的教材编写体系,代之以人文主题的教材结构形式。

人文主题的教材结构形式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凸显音乐学科“以美育人、以情育人”的学科特色。

以湖南文艺版音乐实验教材为例,小学构建了“情境主题统整小单元综合”的新形式。

从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出发,构建新颖独特的、反映学生兴趣爱好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主题,力求通过生动活泼、丰富有趣、充满想象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

中学音乐教材采用“在单元主题观照下的学习领域整合”的编写模式,将音乐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统一于单元主题中,具有情境性强、涵盖面广的特点。

3、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可读性等特点,给教师和学生留有建设与创造的空间,成为了学生较为喜欢的读物。

一是音乐教材的综合性。

音乐实验教材编写时,将音乐教学置于艺术的大视野中,强化音乐与戏剧、舞蹈姊妹艺术的综合以及音乐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综合,让音乐艺术与多种艺术形态、多元文化形成连接。

拓展了学生审美视野和知识领域,扩大了音乐教学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动。

二是音乐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学习内容、活动设计、阅读拓展、评价等方面,给师生提供选择余地和创新空间。

音乐实验教材以“单元”的形式编排,每个单元的总容量相对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赋予教师较大的自己主权,为教师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音乐教材的可读性。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不仅是提供给教师的“教本”,更应成为学生的“读本”。

其“读本”的意义有二,一是体现在形式上,能吸引学生读,且学生能读懂的书;

二是体现在内容上,内容丰富、精彩且对学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书。

教材的呈现上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充分体现学生用书的特点。

教材的内容丰富,资料详实,“音乐书”本身就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也能使学生在“赏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实验教材的使用

1、各种版本的音乐教材在湘征订、使用情况调查

课改以前,我省基本上使用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根据《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的音乐教材。

到目前为止,还有一部分地区小学的六年级继续使用该版本音乐教材。

课改后,我省除了长沙市开福区、岳阳市岳阳楼区、湘潭市岳塘区、益阳市7个区县曾经选择综合艺术课程教材或现阶段还在继续使用综合艺术教材外,其他地市均选择了音乐、美术的分科实验教材。

现在湘使用的音乐实验教材主要有两套,即湖南文艺版和人民教育版,另外,人民音乐版和广州花城版的音乐教材也有小部分地区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各版本音乐教材在湖南各市州使用量的份额情况大至如下:

各版本音乐教材在湘使用量份额初步统计

湘艺实验版湘艺修订版人教版花城版其他版本

长沙80%10%10%

株洲52%31%17%

湘潭85%15%

衡阳8812%

永州92%8%

常德15%85%

张家界45%6%31%

娄底80%20%

怀化90%10%

益阳40%7%50%3%

岳阳88%12%

郴州20%80%

湘西80%20%

邵阳12%88%

2、教师和学生对音乐实验教材的认同度和基本印象调查

新教材以全新的面貌获得了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

2005年6月,笔者利用省级培训和下地市培训机会,针对全省各个层面两百多位实验教材使用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问到“你对所使用的新音乐教材的认同度”时,对教材非常满意的教师达到了19%,还有63%回答的是基本满意,只有18%的教师回答的是一般或不满意,其中,小学教师对音乐实验教材的满意度高于中学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

在同一次调查中,我们要教师谈谈对新教材的看法,可从新教材的优势和有待改进之处两方面来谈。

新教材得到的肯定之处,频度排前五位的是:

一是教材的呈现形式新颖、美观。

二是教材的内容丰富、生动,纳入了许多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教学内容。

三是教材设计了较多的学生乐于参与、便于操作、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四是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

五是教师用书指导建议详实,配套资源丰富,给教学带来了便利。

新教材有待改进之处,频度排前五位的是:

一是教材中的说明文字少了,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的理解也难了,教学中不好把握教材。

二是小学教材教学内容过多,中学教材教学内容过少。

三是教材配套资源的滞后,给教学带来不便。

四是教材中的错误率高出了教材的基本要求,把好教材编校质量关。

五是学生较喜欢和关注的“流行音乐”相关内容进入的内容少,形式不灵活。

同时,我们也利用下学校督查的机会,对湖南省各层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新课程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设计了关于音乐实验教材内容。

在问到“你是否喜欢新音乐教材”时,有98%的小学生回答喜欢,89%的中学生回答喜欢。

这也充分证明学生对实验音乐教材的认同度是较高的。

三、音乐实验教材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音乐实验教材的使用,促进了我们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多样,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但通过我们对新教材的实践,新教材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在此提出教师们在音乐实验教材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利今后教材建设。

1、人文主题式教材编写结构带来的缺陷。

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知识。

而以“人文主题”为编结构中,很难达到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的理想境界。

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能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出现,新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出现了不系统、不明确等现象,致使教师们上课时,对这些内容不知如何教学和取舍,成为了音乐学科课改以来的一个教师经常探讨而又不得要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同时,“人文主题”的教材编写结构使一些经典的音乐教学内容难以入选教材。

“人文主题”的不具系统性给音乐教材“主题”设计带来随意性。

“人文主题”不像学科基础知识那样具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和难易梯度,在教材编写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音乐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机融合进“人文主题”的内容框架之中,使之更趋合理、有效、系统、严谨,需要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加以认真探讨。

2、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音乐学习内容的缺失。

与传统音乐教材相比,现行的实验音乐教材在这块已有所改善,就拿“通俗音乐”这块内容来讲,有些教材开辟了专门板块,吸纳一定数量的健康的通俗歌曲,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引进了一批获奖的优秀儿童歌曲,还有一些优秀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歌曲,等等。

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普遍反映的情况是他们感兴趣的、身边的、生活中的音乐太少了,主要表现为所占的比重太小、选择的内容太窄、纳入的形式太灵活。

3、音乐教材传统配套资源的缺乏。

对音乐实验教材的配套资源的开发,也受到了各出版社的高度重视。

《教师用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内容上、呈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使之指导性、实用性更强。

音乐教材的配套资源还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发了适合多媒体教学条件使用的集多种媒体于一体的音乐教材的配套课件,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轻松与便利。

遗憾的是,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兴奋,这些资源也只能对一小部教师的教学有利,而对于大部分的学校音乐教师而言,只能“望资源兴叹”,无法将之用于常规的音乐教学。

有两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一是由于学校对于音乐学科的不重视,亦或是资源的征订过程较为繁琐,很多学校出现的音乐教材配套资源滞后或缺乏的现象。

二是由于受学校条件的限制,一些好的配套资源,如光盘课件等用不上。

如,原来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磁带,现在以课件、光盘替代磁带,所以磁带的质量没有原来好用,质量不过关,这是一线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还有一些传统的资源,如挂图,歌单等,也被先进的课件所替代,造成了“先进的资源用不上,用得上的传统的资源没有”。

4、音乐教材编校质量存在的缺损。

自课改实验教材发行并实施以来,对课标教材中的错误过多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在报刊杂志、网络上都可以看到为此而生出的声声责问,或激烈的抨击。

对有些出版社出版的个别学科教材的错误问题的责难,可以说达到了声势浩大的程度。

至于课标音乐教材,对于教材错误率问题反映,虽没有这样引起广泛关注,但从一线教师的调查中获悉,现行的音乐实验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错误率发生方面应该说是“进了一大步”。

大到音乐知识性错误,小到字词标点的错误,在各版本的音乐教材中都“时有发现”。

据一位一线的音乐教师统计反映,某资深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仅一课就出现了缺反复记号、缺休止符、缺小节线、缺连线、错字等错误,共十一处之多。

另外,音乐教材中的错误还有出现在与之配套的音响资源上,在教师使用的过程中,教材中的内容与音响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也很普遍,这些都会给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

5、音乐教材选用中的缺位。

这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且教材的选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的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选用。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在各套教材的选用权上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或结合点。

教材选用的发言权,过于集中于教育行政部门,而对于对教材有着充分了解的教研员和一线的教师,却很少有话语权。

同时,受教材“捆绑”发行影响,使教材的自主选择成了空话,且音乐学科只是主科的附带学科,出版社等对这种附带学科的培训、配套资源上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致使教学的开展较为困难,教学研究的指导也难以进行。

另外,受教材引进竞争机制的影响,教材更换频繁,造成教材中的衔接问题,出现了小学、初中版本不一致,甚至一年换一个版本教材教学的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混乱,致使教学体系不严谨。

关于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先进的课程理念必须借助于课堂教学才能彰显其教育功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勤于探索,大胆尝试,诸多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自主而有效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选择等各方面,均有所突破,取得了丰硕的课改成果。

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还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有待于我们在深化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探讨、修正、改进与提升。

本文拟从课程理念层面、具体实施层面及其问题思考等三个方面来谈谈课改后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变革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1、确立了全新的教学观念

一是新师生观的确立。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能及时转换自身的角色,教师不再处处以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成为一个善于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新目标观确立。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追求达到的预期或现实的目的与标准。

音教师们能充分理解三维目标设置的意义,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学科特点。

三是新教材观的确立。

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材使用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能站在以发展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为本的角度来审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把握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本质

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传统音乐教学中过份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学的方式也以传授和机械训练为主,不能体现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

课程改革后音乐学科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教学视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将音乐教学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使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如,故事导入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物创设情境、表演体验情境、多媒体课件营造情境等等,将音乐学习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主动体验的氛围。

这是对音乐教育“愉悦性”原则的实践,也是“以审美为核心”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充分体现。

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

新理念观照下的音乐教学,一反传统音乐教学中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强调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重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凸显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

在教学的内容上强调以音乐为本,关注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在教学方式上通过聆听体验、表现体验、创造体验等多种音乐审美体验形式,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较好地实现了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对于基础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将音乐知识与技能视为音乐教学的全部内容,使基础音乐教育趋向专业化,学生在音乐课堂感受不到音乐的美,而更多的是音乐教师枯燥的讲授音乐知识或机械的技能训练,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与“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相悖的。

课改后的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与技能”由传统音乐教学中学习内容的全部成了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老师们在寻求音乐知识技能学习与审美学习的有机结合点,采用一种“渗透式”的方式,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渗透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来积累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3、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作为基本理念提出。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课堂音乐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认识音乐,获得审美的满足,并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音乐实践能力主要指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音乐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赏、唱、奏、演、创造等等,课改后的音乐教学中,特别重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充分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机会。

在欣赏教学中能够“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采取听、想、视、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乐曲折情感和内涵,在感受、体验与表现中积累欣赏经验,提高欣赏水平。

在歌曲教学中强调歌曲的表现,通过乐器伴奏、律动参与及综合表演等形式,创设课堂表演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表现歌曲,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音乐表现技能,提高音乐实践水平。

同时,还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的平台,参与演唱、演奏、舞蹈及综合性的艺术创编与表演活动,还“音乐”于“舞台”,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来感受与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语言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

同时,音乐学习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在音乐教学的欣赏、表现、创作等教学活动中都伴随着创造的行为,在音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课改后的音乐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充分体现。

个性化是创新的必由之路,教学中能尊重学生个性,一首乐曲允许有独具个性的体验与理解,一首歌曲鼓励有多种参与表现方式,教学中能营造了很好的创新环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展示个性,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普及性”特点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对音乐课程性质、价值、目标定位不准确,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音乐教育专业化和音乐教育特长化的倾向,出现了重音乐活动开展轻音乐课堂教学、重音乐特长学生培训而轻全体学生普及教学等现象,异化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偏离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将“面向全体”作为音乐教育基本理念提出,也是强化音乐教学“普及性”特点的体现。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对音乐课程性质、价值、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中音乐教学“普及性”的基本特点,将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渠道,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

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

在教学内容上,降低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难度,强调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特点,加强了音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中重视全体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5、体现了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传统音乐教学中,将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当成“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技能训练课”,过多地注重了音乐学科本位的学习,忽略了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学生不能深刻地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宗旨。

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

音乐与相关艺术和文化的融合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了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相关文化联系,如用线条表示出音乐的发展、用辨色块形式体验音乐的情绪、用画图的形式表现音乐的形象等等,将音学与美术两门艺术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与感受音乐。

特别是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时,能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能将音乐置于相关的文化背景之中教学,这种融合性的音乐教学,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还能揭示音乐的社会功能,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让音乐学习走进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人文性也是人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同时注重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也是课改后音乐课人文属性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能够把握音乐学科的审美本质,突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普及性与人文性,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创了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崭新局面。

二、中小学音乐各领域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音乐教学领域是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对音乐课程内容所作的“课标式”表述,实质上就是指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将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一领域又由若干相关内容组成。

这四大内容领域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虽然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但每个领域又是相对独立的内容板块,都有各自侧重的教学范畴及其独特的教学方式。

近两年来,笔者对湖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四个领域的具体教学实施情况做了比较深入、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