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8417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5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版历年高考历史模拟题创新题易错高考题汇编含详细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万民法是继承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这部法律

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B、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C、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3、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2、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都推动了本国历史的发展,其共同点包括:

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②标志着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③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④推动了本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变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假如你是英国人,相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成为英国某一正当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4、《世界文明史》指出:

“《联邦宪法》(即l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甚至险遭审判,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总统在内的文官进行弹劾和审判权力的是:

①参议院②众议院⑧联邦法院④内阁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

6、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时,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

你认为他们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可以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B、法国总统可以经众议院同意解散参议院

C、美国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国会决议

D、不经德国皇帝批准,德国议会通过的所有决议都不能生效

第四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首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军歌中的“深入敌后百战百胜”的英勇军队是

A、工农红军B、新四军C、八路军D、解放军

2、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

“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约为2、3万件,其中很多是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一时段入藏的。

对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政局动荡和日本侵华是造成中国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B、英国政府对世界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C、英法联军利用侵略对中国文物大肆抢夺D、文物成为中英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

A、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 

 

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中国出现近代工业 

D、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

5、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

6、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B、《千古奇冤:

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

太原会战纪实》

7.蒋廷黻著的《中国近代史》写道:

“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

”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

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B.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

C.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与中国无关D.颇具聪明,有利于化解纷争

8、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9、美国公使贝田说: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

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

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该规定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的歧视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2、二战后美国官方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

抗战时期,在3年又1个月的援华空运中,美国空军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及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

美国政府援华主要是因为

A、抗日战争的需要B、中国战场的地位C、中共抗战的立场D、同盟关系的要求

3、右图为1939年5月延安《群众》杂志刊登的《中国共产这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的页面,中共对南京国民政府发起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作出了积极的响应,表示“基本上拥护此纲领”并结合实际作了新的解释和有益改造。

中共作出如此“积极的回应”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合呼国共两党党内合作方式的需要

B、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中共建立民生联合政府的需要

C、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能促使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符合坚持抗日和调动国人抗战激情的需要

4、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

“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

”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

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

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南北议和”的过程中制定的,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公布。

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为行使立法权的机关,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

临时大总统和内阁为行政机关;

法院是司法机关,行使审判权。

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

B、关于参议院、总统、国务委员、法院的规定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甚至复辟行为。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美国“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2、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红军长征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3、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写到: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通过这段文字可知曾国藩

①肯定《天朝田亩制度》②否定“圣库”制度③维护儒家正统思想④肯定资产阶段私有制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4、在中共“一大”做出的决议中,事后证明是错误的是

A、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

C、联合第三国际D、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农,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5、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共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实现“平均地权”的思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6、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道该材料的真伪。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7、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记录1945年的形势时写道:

“蒋介石的权力只限于西南一隅。

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

”“假如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

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因此我必须采取异于寻常的步骤。

①国民政府消极抗战②国民政府正全力挑起内战

③美国准备推行“扶蒋反共”政策④中共是抗日战争后期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下列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B、中国共产党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C、中国共产党撤离延安是为了更好地歼灭国民党军队

D、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但并没有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

①促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④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A、让人民当家作主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11、右图为2007年6月山东文物精品展期间展出的我国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文,现藏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从中所得的信息不包括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新路

C、五四运动促进该书出版D、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

12、20世纪30年代某年某月某日,国共两党在陕北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

“……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而致词: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匈奴未来,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一天应该是

A、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B、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四月五日

C、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D、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四日

13、有民谣道: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这首民谣是在1856年后开始流传的②反映了天京变乱的史实

③说明了农民阶级信仰的动摇④暗示了这场农民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军事电文:

“……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偷窃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

A、太平军B、北伐军C、工农红军D、新四军

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

“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6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

”材料中“共产党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

A、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B、当时中共的力量还很弱小

C、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并方式D、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2、1852年太平天国发表《奉天讨胡檄面四方谕》:

“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双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

”此材料表明

①太平天国运动声讨清朝统治的残暴和黑暗

②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较高的斗争策略水平

③“奉天”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④“讨胡”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在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1904年《江苏》杂志有署名“荆鸵”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屠戮胡人数十万的汉族人冉闵立传,颂其为“震古烁今,扭转乾坤”的“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

”这篇文章表明了当时

①民族主义以“排满兴汉”为主要内容②三民主义深入人心③革命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A、①B、②③C、①③D、①②

4、“革命行动而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吾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

”《孙中山选集》从材料中不可能看出孙中山

A、看到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B、认识到工农力量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C、为改组国民党作了思想准备D、将国民党改组为工农大众的政党

5、2009年12月28日湖南人网站发表《浅议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文指出,“毛泽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在于照顾和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其实行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切要害,对症下药,其调整政策的关键点在于不失时机,强力推进。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作出红军长征的决策实行战略转移B、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C、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D、发动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决战

6、毛泽东在1945年8月13日的社论中指出:

“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

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呢?

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结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抗战结束后人民渴望和平②二战后美苏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贸然挑起中国内战

③蒋介石集团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④中国共产党已做好了争取和平与武装反击的两手准备

第六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009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影片《建国大业》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下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关于新政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政协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这一制度的确立是民生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D、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是过渡时期的临时宪法

2、近来流传即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

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三通”客船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

不少民众认为,此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里金门就不再是孤岛了,不但可以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以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这有利于金门和台湾的稳定和发展②这便于两岸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往来③这有利于加快福建沿海地区的开发④厦门和都是中国近代开埠的第一批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3、1979年10月,邓小平曾说:

“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B.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C.我国的多党合作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各民主党汽派是参政党

D.这可以调动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

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新民主主义论》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总理说: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位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

B、中央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对国务院的工作都具有审议权

D、全国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第八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考题】

1、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A、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D、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联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约瑟夫·

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

顶部的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力量非常分散。

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颁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来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1、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4日在与日本明仁天皇、皇后会面时来了一个几乎呈九十度角的鞠躬,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批评奥巴马身为美国总统“不该向外国要人低头”。

下列是拟订好的新闻报道的标题,合适的是

A、违背1787年宪法的奥巴马B、进一步发展的世界多极化趋势

C、完全赞同日本风俗习惯的奥巴马D、金融危机下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丧失

1、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中“反法西斯‘的含义是

A、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1、“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为。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轰炸南联盟

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援助“自由国家”

2、俄罗斯历史学家阿纳托利*科什金认为:

“伦贝尔图夫(波兰)战俘营奇袭事件使斯大林产生了浓重的“美英阴谋论”倾向,他相信西方国家已经不需要苏联的合作而新上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彻底推翻了前任罗斯福的对苏友好路线,东西方之间的不信任和相互猜忌越积越深,最终在1948年西柏林危机中爆发出来,将整个世界卷入冷战漩涡中。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冷战”的缘起与波兰有关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C、当时苏美两国领袖出现信任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