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82生产管理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x
《27882生产管理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882生产管理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生产管理的(C)P2
A.可持续发展原则B.均衡生产原则C经济效益原则D.合理性原则
(2)生产管理中,根据社会需要来组织企业生产,这体现的是(C)P3(09.4)
A.经济效益原则B.科学管理原则C.市场导向原则D.均衡生产原则
(3)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提出(B)P3A.绿色生产B.清洁生产C.节约能源D.环保产品
4.生产系统的构成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产品或服务三部分。
P4
5.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是(D)P4(09.4)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成本C.获取利润D.满足社会需要
6、生产管理组织主要形式有:
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虚拟组织结构。
P5
(1)由行政领导人执行,不设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的企业组织形式是(A)P5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2)适合中小规模、产品和技术较为简单稳定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A)P5(09.4)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3)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把企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另一类职能机构和人员。
P5
(4)既保证统一指挥,又发挥职能管理部门参谋指导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B)P5(08.7)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5)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的组织结构形式是(C)P6(09.7)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6)在总公司领导下,拥有相应的独立自主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种组织形式是B。
P6
A、直线职能制B、事业部制C、距阵制D、虚拟组织结构
(7)既有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横向管理部门,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垂直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是(D)P7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
(8)距阵制组织形式是将A两种形式的原理结合使用,其特点是双道命令系统。
P7
A.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B.职能制和事业部制C.直线制和事业部制D.直线制和虚拟组织机构
7、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
(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中,生产方式更新的主流是(D)P8
A.大规模流水线B少品种小批量生产C.多品种大批量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2)与传统的生产管理相比,现代企业管理的范围扩大了,除了生产系统内部的运行,还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置。
另一点是指(B)P9(07.7)A.人的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最重要方面B.服务业的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一部分
C.科技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范畴D.用户信息管理被看成是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
(3)有关生产管理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A)。
P9A、制造业B、不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
C、生产系统内部管理和环境管理D、医院、商场、餐馆也属于生产管理的范围
(4)生产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A。
P9A、CADB、CAPPC、CAMD、FMS
(5)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多样化,“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使生产计划更易实现。
P10
实施准时化生产方式,联机生产管理是属于生产管理模式的(D)对策。
A、概念更新B、计划创新C、组织更新D、控制创新
8、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B)P11。
A、决策职能B、生产管理职能C、计划职能D、协调职能
9、企业的生产发展战略属于(C)P11。
A.企业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D、行业级战略
10、生产管理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P11
(1)泰罗制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开始出现的阶段是(B)P12A、传统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现代管理阶段
(2)20世纪初,以泰罗制为指导思想建立了(A)P12A.工厂制度B.工序制度C.工时制度D.工程制度
(3)科学管理阶段,是以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为重点,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心。
P12(07.7)
11.生产系统的布置包括工厂选址、生产单位的配置、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等几方面。
P14
12、对一个企业来说,选择工厂的位置是建立、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
13、厂址的选择一般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选位,然后选取具体的地址。
P15
14.厂址选择的程序—般分为准备阶段、现场勘察阶段和确定方案阶段。
P15-16(08.7)
15.选址的方法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定量选址方法有分等加权法和重心法两种。
P16(08.4)
(1)当产品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占较大比重时,用(C)选择厂址。
A、分等加权法B、综合评分法C、重心法D、经济批量法
(2)按分等加权法,甲、乙、丙、丁四个厂址的得分分别是95、104、86、80分,(B)是可以选择的较佳厂址。
A.甲B.乙C.丙D.丁
16、生产单位的构成:
基本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生产服务单位、生产技术装备部门、附属生产单位。
P18
(3)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工具车间属于(B)P18A.基本生产单位B.辅助生产单位C.生产服务单位D.附属生产单位
(4)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热电站属于(D)P18(09.4)A.基本生产单位B.附属生产单位C.生产服务单位D.辅助生产单位
(5)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检查站属于(A)P18(09.7)A.生产服务单位B.辅助生产单位C.基本生产单位D.附属生产单位
(6)仓库是属于生产服务单位这类性质的生产单位。
P18(07.7)
17.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企业产品、企业规模、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企业的环境条件。
(1)(A)在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
P18A.企业产品B、企业规模C、企业的生产专业化水平D、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2)产品的品种往往决定着企业所应配置的生产车间。
P18(08.4)
(3)一个企业生产单位构成最终是由企业的功能决定,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
P19
(4)一般来说,企业的协作范围越大,通过协作取得的零部件、工具及动力等越多,则生产车间的组成就越简单。
P19
(5)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高,数控设备、加工中心等高精设备拥有率企业其生产单位的组成则(B)。
P20A、复杂B、简单
18、企业生产单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小而全、大而全。
许多大型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思想,设置单位一应俱备,这种企业生产单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称为(A)P20A、大而全B、小而全C、综合化D、多样化
19.关于厂房建筑、设备、设施如何安置的相互关系问题称为(A),即工厂总平面布置。
P21(08.7)
A.厂区布置(狭义厂区布置)B.车间布置C.厂址选择D.生产单位的布置
20、厂区布置的目标:
流程的畅通、高效率的使用空间、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劳动效率、提供良好的环境。
P21
(1)在厂区布置,以使材料、半成品的流动方向无交叉倒流,这是厂区布置的目标(A)P21
A、流程畅通B、高效率的空间使用C、良好的灵活性D、提高劳动效率
(2)对于厂区平面布置来说,总目标是通过从厂区平面布置提供的服务中达到什么目的?
(D)P21(07.7)
A.投资费用最少B.环境保护最好C.物料流程畅通D.获取最大效益
21、厂区平面布置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B)P23A.确定各组成部分的面积B.确定目标C.收集资料D.确定各生产单位间的相互关系
22、车间布置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车间总体布置,二是车间的工作地布置。
P24
23、一般企业的工作地(设备)布置主要形式有:
产品布置、工艺布置、定位布置、综合布置和成组技术布置。
P25
(1)按照某种产品(或零件)的加工顺序来排列各种不同的机床设备和工作地,是产品布置,也称为工艺流程布置或对象专业化布置.
(2)适用于大批量、标准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的设备布置形式是(D)P25(08.7)
A.定位布置B.综合布置C.工艺布置D.产品布置
(3)汽车行业、食品行业常用的设备布置形式是(B)P25(08.4)A.定位布置B.产品布置C.工艺布置D.综合布置
(4)把同一类型的设备和工作地集中进行布置以实现一定的工艺功能,是工艺布置。
(5)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设备布置形式是(D)P25(09.7)A.定位布置B.产品布置C.综合布置D.工艺布置
(6)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产品不动,设备按作业顺序移动,是定位布置。
(7)适用于加工对象难以移动,加工件数少,工序时间长等特点的设备布置形式是(A)P25(09.4)
A.定位布置B.产品布置C.工艺布置D.综合布置
24、在进行工作地布置时常用的三种布置技术和工具:
设备布置草图、样板布置、模型布置。
P26
(1)用塑料或厚纸板制成与实务成一定比例的样板来模拟布置和设计工作地(设备)的布置技术称为(B)P26
A、设备布置草图B、样板布置C、模型布置D、立面布置
25.当今企业面临的生产环境是产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形成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
P28(07.7)
26.生产过程是从准备生产开始,直到把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P29
28、生产过程的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P29
(1)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等属于生产(D)P29(09.4)A.服务过程B.基本过程C.辅助过程D.技术准备过程
(2)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企业基本产品的是(B),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
P29(09.7)
A.技术准备过程B.基本生产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提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
(4)原材料、半成品和工具的供应、保管工作属于(D)过程。
P29A.生产技术准备B.基本生产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
(5)生产服务过程不包括(B)P29A.原材料供应工作B、为职工提供娱乐等生活服务活动C、半成品的保管工作D、产品的理化检验
29、生产过程的组织要求: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协调性)、均衡性(节奏性)、适应性、经济性。
P30(09.4)
(1)企业及其各个生产环节在相等的一段时间内生产相等或递增数量相等的产品,这是属于生产的(B)特征。
P30(07.7)
A.比例性B.均衡性C.连续性D.适应性
(2)生产过程各阶段、环节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是生产的(B)P30A.连续性B.协调性C.均衡性D.适应性
(3)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能及时地满足市场变化的要求,是生产的(D)性。
P30A.连续B.协调C.均衡D.适应
30、生产类型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分为:
订货生产方式、存货生产方式。
P31
31、生产类型按生产方法(特点)分:
合成法、分解法、调剂法、提取法。
(1)下列属于合成法生产方法的是(D)P31A、钢铁厂B、煤矿C、焦化厂D、纺织厂
(2)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分解成多种产品,台炼油厂,这种生产方法属于(C)P31A、合成法B、调剂法C、分解法D、提取法
32.生产类型按产品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可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1)区分生产类型的最基本的标志是生产过程中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
P31
(2)产品品种少而稳定,生产的每种产品长期重复,每种产品的产量大,工作地长期完成同种产品的一、二道工序,专业化程度很高,这属于(A)生产类型。
P31A.大量B.单件C.成批D.混合
(3)产品品种很多,每种产品的产量很小,工作地要负担很多道工序,很少重复,专业化程度很低,这属于(B)生产类型。
A.大量B.单件C.成批D.混合
(4)在下列四种生产类型中,适应品种变化能力最强的生产类型是(C)P31A.大量生产B.大量大批生产C.单件生产D.单件小批生产
33.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主要有工艺专业化原则、对象专业化原则、综合专业化原则。
P32(09.7)
(1)工艺专业化原则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划分车间的。
P32
34、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零件的移动方式有三种:
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P34
(1)每批零件只有在前道工序全部完工后,才整批地转送到后道工序上加工是(A)移动方式。
P33A.顺序B.平行C.平行顺序D.简单
(2)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之后,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加工,此移动方式是(D)P34A顺序移动B简单移动C平行顺序移动D平行移动
(3)既考虑相邻工序加工时间的重合,又保持该批零件在工序上加工的连续,是(B);
批量大,工序时间长,宜采用(B)移动方式。
P34(08.4)A.顺序移动B.平行顺序移动C.平行移动D.简单移动
35、准时生产方式(justinTime)是由的一家汽车公司首创的一种管理方法(B)P36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
(1)准时化生产的诸多手段是围绕进行(A)。
P36A、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B、零废品C、零库存D、准备时间最短
(2)“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是指(C)生产方式。
P36A.定额B.定量C.准时D.准确
36、是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前提条件。
(C)P37A、弹性配置作业人员B、质量保证C、生产均衡化D、生产同步化
37.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
P42
38、总体计划包括计划期的总量计划与进度计划。
P42
39、生产能力计划的特性:
战略特性、风险性、生产能力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1)以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为目标的主要是(B)生产能力计划。
P42A.短期.B.中期C.长期D.远期
(2)生产能力的长期计划的特点是计划的主要内容与有关(B)P43A、流动资产B、固定资产C、设备回收期D、平均利润率
(3)市场预测主要考虑需求量和供应量。
P42(09.4)
(4)生产能力定量上的不确定性是由于的影响(D)P43A、品种结构B、设备开动率C、管理因素D、A+B+C
40、企业基本建设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称为设计能力。
P43
41、随着工厂的规模扩大,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不变的是(A)P44
A、单位可变成本B、单位固定成本C、单位研究和开发费用D、单位管理费用
42、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工厂的规模扩大时,由于产量增加,会使平均成本降低。
P44
43.生产能力的柔性是指生产能力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包括柔性工厂、柔性生产过程和柔性工人三个层次。
P45(08.7)P45
44、企业生产线从制造一种零件简单方便地调整加工另一种零件,而且调整成本非常低,称为(B)P45
A、柔性工厂B、柔性生产C、柔性转移D、柔性工人
45、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
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以原料处理为计量单位、以投入量为生产能力计量单位。
P45
(1)钢铁厂的计量单位主要是(A)P45A.产出量B.投入量C.原料处理量D.装机容量
(2)炼油厂以一年加工处理原油的吨位作为它的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是以计量单位(C)。
P46
A、产出量B、投入量C、原料处理量D、设备使用量
(3)航空公司的计量单位主要是(B)P46A.产出量B.投入量C.原料处理遥D.装机容量
(4)一架飞机有150个座位,某次航班只有100位乘客,以投入量来计算的生产能力是座(C)P46A.100B.50C.150D.125
46.计划期企业所需总台时数与企业有效台时数的比率,反映了(C)P48(07.7)
A.零件加工周期长短B.零件加工序多少C.企业生产能力D.加工工艺差别
47、某企业计划期有效台时数为24000台时,计划期企业所需台时数为22200台时,尚富余1800台时,则设备的负荷率(222000/24000×
100%)=92.5%。
P48
48、确定智力开发方针、人才招聘、职工培训的战略安排属(A)P49A、长期B、中期C、短期
49、合理配备临时调动加班属(C)生产能力工作计划。
P49A、长期B、中期C、短期
50.在产量优选的方法中,当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时,此时的产量称为盈亏平衡点产量。
P53(07.7)
51、某厂生产一种产品,销售单价是15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850元,企业固定成本为2600万元,若该企业想获利其产量必须A。
P53A.大于40000件B.等于40000件C.小于40000件D.条件不充分难以确定
52、对需求稳定的企业,进度计划只需按编制(B)。
P56
A、图解法B、生产工作日平均安排C、线性规划——运输模型D、盈亏平衡分析法
53.用线性规划模型作进度计划需要假定生产成本等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P58
54.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之一是要把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合理地组织协调起来,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P62
55、流水线条件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生产节拍和(在制品占用量定额)等。
P64
56.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成品合格为止,处于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的毛坯、零件、部件和产品的总和称为(A)P64
A.在制品B.半成品C.产成品D.加工品
57.流水线上最重要的工作参数是(D)P64(08.4)A.产量B.质量C.速度D.节拍
58、企业以产品作为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分配生产任务的计算单位称 为计划单位(A )P68A.产品B.部件C.零件组D.零件
59、生产配套性最好的计划单位是(D)P69A、产品B、部件C、零件组D、零件
60、编制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为每个车间正确地规定每一种制品的出产期和出产量。
P69
61.大量流水线生产企业分配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有在制品定额法和订货点法。
P70(08.4)
62、企业生产销售系统库存量由三部分构成:
在途存货、周转库存和保险库存。
P72(07.7)
64.企业生产销售系统在途库存量是4800单位,周转存货是3000单位,保险库存为3750单位,则系统所需总存货为(C)。
P73
A、7800B、6750C、11550D、8550
65.在周期性重复生产条件下,批量、平均日产量和生产间隔期之间的关系是(A)P74(07.7)
A.日产量不变,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成正比B.日产量不变,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成反比
C.生产间隔期不变,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成反比D.批量等于平均日产量除以生产间隔期
66.如某企业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为O.05,设备调整时间为30分钟,工序单件时间为10分钟,那么最小批量为(C)P75(07.7)[n=30/(10×
0.05)=60]A.3B.600C.60D.200
67、若某企业全年生产数量为10000件,生产准备成本为25元,保管成本12.5%,产品成本1元,则最佳每批生产量为(B)件。
P75
A、500B、2000C、2500D、2325
68、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每批零件只有在前道工序全部完工后,才整批地转送后道工序上加工的方法称顺序移动方式。
P77
69、加工一批零件,有四道工序,单件工序时间分别是15、5、10、20分钟,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是分(B)P77
A、200B、110C、140D、80
70.产品生产周期就是每个工艺阶段生产周期与保险期之和。
P79
71.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产品的数量和生产进度进行控制。
P83
72、生产过度控制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和工序进度控制。
(1)对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控制,是(B)进度控制。
P83A.工序B.生产C.投入D.出产
(2)对产品开始投入的日期、数量和品种是否符合生产作业计划要求的控制,是(C)控制。
A.工序进度B.生产进度C.投入进度D.出产进度
(3)对产品出产日期、出产量、出产均衡性和成套性等的控制,是(D)进度控制。
P83A.工序B.生产C.投入D.出产
(4)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的每道加工工序的进度所进行的控制,是(A)进度控制。
P83A.工序B.生产C.投入D.出产
73.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在制品实物和帐目所进行控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