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03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和答案Word下载.docx

C.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D.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

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

13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A)的探索

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B.人的心理活动C.个体的生命过程

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14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C)

A.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B.反对迷信

C.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

D.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15(B)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

A.猪、牛、羊、狗等B.汽车、轮船、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

C.砂、石、土等D.水、阳光、空气等

16在认识某些可直接通过观察来达到教育目标的内容时,由于幼儿园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提供给儿童观察的条件时,则可以(D)

A.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B.通过种植和饲养来进行

C.通过散步和采集来进行D.通过观察图片或借助于电教媒体来进行

17教师在选择和编制游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

A.游戏的科学性B.游戏的趣味性C.游戏的活动性D.游戏的规则

18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C)

A.种子发芽实验B.“变色花”实验C.摩擦实验D.蚯蚓翻土实验

19科学游戏旨在(D)

A.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B.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C.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D.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20“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C)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2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B)

A.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B.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C.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D.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22下列不属于电教媒体的特点的是(D)

A.具有形象生动性B.具有时空宽广性C.具有媒体的多样性D.具有直接性

23下列观察记录的形式中,不属于天气记录常用的形式的是(A)

A.绘画式B.表格式C.插袋式D.转盘式

24“奇妙的口袋”、“听一听谁在叫”这类游戏属于(D)

A.活动性游戏B.情景游戏C.排列游戏D.感知游戏

25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B.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26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A)

A.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B.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D.可自选活动时间

27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C)

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

28在下列活动科学活动中,能够最大强度地激发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是(B)

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

2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C)

A.封闭性B.自主性C.开放性D.互动性

30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B)

A.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B.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D.都有固定的场所

31下列都可供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组材料是(C)

A.锤子、钳子、温度计、尺、纸盒、纸杯、饮料瓶等

B.气味瓶、让儿童通过触摸分辨物体的“魔箱”

C.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磁铁、指南针、三棱镜、手电筒、滑轮等

D.鸟类标本、昆虫标本,儿童自己收集的树叶、种子、动物骨骼、昆虫世界、无土栽培的植物等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中,不是一种实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的一种特殊资源是(D)

A.人力资源B.材料资源C.自然资源D.信息资源

33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C)

3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B)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心理环境D.物质材料

35科学知识的来源是(A)

A.探究的过程B.前人的经验C.科学家的论断D.自己的思考

36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

37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A)

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B.有严密的逻辑性

C.有较强的程序性D.有明确的目的性

38适宜于秋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观察(A)

A.雾和霜B.落叶树C.彩虹D.冰

39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

A.太阳的结构B.太阳能发光、发热

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D.太阳黑子

40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

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

41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

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

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

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B)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

43儿童在“玩水”活动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

这一感受属于科学教育的(D)

A.过程B.结果C.原理D.问题

44关于间接指导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A.间接指导一般不直接干预儿童的探索过程

B.间接指导主要表现为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和提供

C.间接指导旨在让儿童实现“自我指导”

D.间接指导仅适合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45在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发挥动力作用的要素是(A)

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

46让城市的儿童认识压路机,让农村的儿童认识拖拉机,这样的考虑体现了科学教育内的(C)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47有关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C)

A.了解灯的发展历史B.制作不倒翁C.了解基因工程D.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

48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D)

A.“它是什么?

”B.“它们一样吗?

C.“你们愿意参加吗?

”D.“你刚才发现了什么?

49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A.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B.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享受科学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

C.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记忆一些科学术语

D.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尽快地得到科学结论

50儿童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这属于(B)

A.正式量具测量B.非正式量具测量C.比较测量D.观察测量

51关于教育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D)

A.教育评价是一种测量过程B.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测量过程

C.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D.教育评价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

52记录儿童的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称为(C)

A.情境观察B.行为检核C.事件详录D.现场调查

53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C)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54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A)

A.初级科学概念B.抽象科学概念C.科学经验D.科学理论体系

55“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B)

A.大班目标B.中班目标C.小班目标D.托班目标

5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C)

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

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

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

57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A)

A.雾和雪B.昆虫C.彩虹D.小草

5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B)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

59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

A.气温的变化B.四季的成因C.雨、雪现象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60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A.可操作性B.针对性C.层次性D.灵活性

6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D)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

A.数学经验B.认知能力C.动作技能D.情感态度

62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B)

A.游戏法B.操作法C.比较法D.讲解演示法

63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B)

A.小班B.小班到大班C.小班到中班D.中班

64(D)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

A.口头数数B.按物计数C.说出总数D.按数取物

65等差关系存在于(C )

A.数的组成B.序数C.相邻数D.数的运算

66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C)

A.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C.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67书写数字是结合(A)教学进行

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

68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B)关系

A.可逆B.大小、多少C.传递D.等差

69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D)

A.智力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C.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D.思维能力

70教师可采用( A)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A.任务分析B.问卷调查C.观察D.谈话

71(A)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72认读数字一般是结合(C)教学进行

73相邻数中存在(D)关系

7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A)

A.活动目标的制定B.动内容的选择

C.操作材料的准备D.活动过程的安排

75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B )进行

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中班

76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往往开始于:

(A)

A.对操作材料的兴趣B.对活动过程的兴趣C.对活动结果的兴趣D.对活动内容的兴趣

77书写数字是结合(A)教学进行

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

78数的组成中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中存在(B)关系

A.互换B.互补C.函数D.等差

79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B)

A.分类B.对应C.排序D.比较

80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B)进行

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中、大班

81把游戏运用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这种做法是(B)。

A.不合适的B.合适的C.说不清楚的D.完全错误的

8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A)。

A.活动B.读书C.家庭教育D.自学

83组织儿童把水果、蔬菜、飞禽、走兽、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等同类性质进行分类,看谁的速度又快又准确,这是科学游戏中的(C)。

A.感知游戏B.情景游戏C.分类游戏D.活动性游戏

84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里为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而创设环境一般有科学角、科学桌及(B)。

A.天然水池B.自然角C.沙坑D.野生植物园

85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因在于(C)。

A.儿童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B.是幼儿园工作安排的需要

C.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因在于D.是家长的需要

8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A)

A.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B.教师组织科学知识教育

C.家长参与科学教育D.儿童自己收集科学教育的材料

87“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C)

A.知识方面B.方法方面C.情感个性方面D.技能方面

88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

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

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

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89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C)

A.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B.参观奶牛场C.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D.了解动物园中的人工喂养

90学前儿童最难理解的科学教育内容是(D)

A.沙、石B.土C.水D.空气

二填空题

1.真正的主动探究是幼儿__积极主动___地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_不断强化____或___调整__幼儿对客观事物原有的认识的过程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结果要引导幼儿获得__广泛的科学经验___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__多方面的_____

4.探索过程是幼儿用__科学方法___,与探索对象___相互作用__的过程。

5.科学是科学探索__过程___与___结果__的统一,是__知识信息___与__创造性思维___的结合。

6.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___再造的创造水平_____。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实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__根本指导______和____方向____。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帮助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___多样性_____的经验,

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这些事物的初级科学概念。

9.科学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让儿童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儿童的__整体发展_,尤其__良好个性品质_的发展。

10.教师对于科学的___关心____和__主动_____态度可以极大地感染幼儿,促使幼儿好奇心的产生和发展。

11.只有当幼儿对事物表现出浓厚的__好奇心_____时,他才能有进一步探索的___欲望____,从而获得有关的经验和知识。

12.STS教育即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__紧密联系_____来看待科学,以整体的、社会的、人文的____价值观___来看待科学。

13.幼儿可以探索的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内容包括:

___气候和季节____现象;

___常见的物理____现象;

____简单、安全的化学___现象。

14.根据生态学的观点,我们在进行有关自然环境的内容的教育时,不仅要向儿童展示自然环境的__多样性_____,还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中各个成员之间的___广泛的、动态的______联系。

15.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是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应体现_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______,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又应体现___传统文化的特色_______,以发扬光大民族的优秀文化。

16.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特别要体现____人___与___自然____的和谐。

17.儿童对水的认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水的__物理性质的探索_____,二是对水的__生态意义的认识_____。

18.制定散步活动计划,要___粗____而__灵活_____。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师和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为完成教育目标所采用的___.具体方式____和___手段____。

2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一般可分为____个别物体和现象的___观察、___比较____观察、_长期系统_观察三种类型。

21.种植和饲养是儿童学科学的一项___实践活动____,是儿童探索___生命科学____的重要方法。

22.在儿童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___适当提示____和___提问____,是领导好实验活动的重要环节。

23.长期系统观察一般在引导儿童观察、探索事物的____生长___、___变化过程____时运用。

24.在整个非正规性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都要以__热情_____、__平等_____、___尊重____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儿童。

25.在幼儿园中,儿童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主要是指在科学发现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桌或科学角,以及室外的饲养角、种植园地中开展的____科学探索活动___。

26.儿童在偶发性科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获得生动、具体的__科学经验_,更能形成对周围世界的__敏感_和__关注____。

27.教师的参与不是__代替_____儿童自身的学习,而是在儿童的水平上___参与____活动。

28.教师应给予儿童充分的活动机会,通过____提出有质量的问题___,引发儿童的感知、操作、探索、思考和表达等活动。

29.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

___活动课题____的设计、__活动目标_____的设计、___活动材料____的设计、__活动过程_____的设计等几个方面。

30.所谓活动目标,是指儿童通过科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31.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应具有___开放性____,而不是__固定_____、__唯一_____的。

32.活动准备工作包括:

___知识____准的备、___情感____准的备、___材料____准的备和___空间环境____准的备。

33.所谓间接指导,就是教师为儿童提供各种科学探索的___机会____,让儿童自己进行__探索_____。

34.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指标应以幼儿的___科学精神和品质____与___科学探究能力____为核心。

35.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既要评价___幼儿所获得的发展____,又要评价__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_____。

36.评价教师的方式是以经常性的教师___自评____和教师间的__互评_____为主,以检查性的__他评_____为辅。

三名词解释

1.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前儿童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学前儿童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3.前学科概念是指幼儿在感知和经验的表象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

它既区别于具体的经验,也区别于真正的抽象概念。

4.科学经验是指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通过亲自操作,凭自身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它可以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认识,如对植物的形态认识,也可以是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5.普通性目标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具有普通性,模糊性,规范性。

6.行为目标强调以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7.生成性目标指的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8.表象性目标指的是每个有而在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象。

9.科学性和启蒙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科学的原理,不违背科学事实;

同时科学性又应和启蒙性相结合,即提供给幼儿学习的科学内容应是一种粗浅的科学知识,以此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启示儿童的科学学习,而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

10.广泛性和代表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以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多变性,和自然科学知识本身的广泛性;

同时又应是有选择地、能代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结构,为儿童今后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11.地方性和季节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

12.时代性和民族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应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又应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发扬光大民族的优秀文化。

13.STS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张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14.幼儿科学游戏就是能够让幼儿获取有关科学学习经验的游戏活动。

15.演示-操作式先由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演示,然后让幼儿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进一步观察,获得发现。

16.自由—引导式教师通过材料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可以先进行自由的探究,然后教师在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活动。

17.正规性科学活动是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有步骤地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1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课题的设计、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材料的设计、活动过程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