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013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4619

+27+26+27

467246

+26

72

(3)提问:

后面的竖式和前面的竖式有什么联系?

你认为像后面一个竖式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可不可以先用19+26,再加上27?

……

请学生在课本第1页找到连写的竖式,自己完成笔算,算出得数。

(4)小结方法:

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

三、完成“试一试”

1.出示算式,说明是连减算式

引导:

可以怎样写竖式计算?

先相互讨论,在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

(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

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

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

四.组织练习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2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要求:

第1题写在书上,第2题前四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学生做,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问题,指名交流。

2.重点交流:

23+36+27和50-25-25,这两题你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吗?

同桌、前后简单交流后,全班交流:

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发现。

3.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第4题。

(1)自己读题,指名列出算式

(2)指名学生交流列式和结果,并要求口答。

(3)教师补充提问:

第3题:

根据这样的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但可以不计算。

第4题:

(1)

(2)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你是怎样学会的?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其余四小题。

板书: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运算

19+27+26=72

 

第二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3—4页例2、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1.使学生主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加减混合笔算的计算过程,体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感受知识的综合应用,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发展运算能力。

2.解并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

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用竖式怎样计算?

(让学生交流)

2.正确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56+15=90-22-25=50-18-12=38+42-33=

1.列出算式

呈现例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提问:

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

说明:

像这样的算式,有加法也有减法,叫加减混合。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2.竖式计算

问:

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把书翻到第3页,用竖式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你能行吗?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

指出:

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出得数。

3.完成“试一试”

出示算式。

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说明计算时如果哪一步时以前学过的口算,也可以直接口算得数。

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减法竖式)接下来你是怎样算的?

讨论:

在算出减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算要方便一些?

你是怎样想到口算的?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内容。

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

4.回顾反思

上面两道题是关于什么内容?

你通过计算这道题,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

(按算式的顺序算,竖式可以连起来写,能口算的可以直接用口算。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行两小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

说说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检查笔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明白题意:

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

为什么可以用口算。

再加减混合里遇到能口算的,旧可以直接用口算,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3.“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

让学生计算左边一列两题,指明板演。

每题中哪一步用的是笔算,哪一步用的是口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问:

根据什么求到第一个问题?

再根据什么求的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这里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5.“想想做做”第5题

(1)

(2)两个问题能颠倒吗?

也就是先求女生栽树多少棵,再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回顾思路:

如果这道题目只有一个问题:

女生栽树多少棵?

我们就可以先求出什么?

(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然后再用……(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男生栽树多少棵=女生栽树多少棵)

三.课堂作业: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你学会了什么?

2.完成作业

(1)“想想做做”第1题里自己没有做的三小题,第3题右边两小题。

(2)“想想做做”第5题列式计算在课本上。

板书:

第三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

第5页练习一第1——4题,思考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

2.使学生能选择笔算或口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一、揭示练习内容

1.回忆内容

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竖式怎样写要方便一些?

什么时候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方便一些?

(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

2.揭示课题

二、组织计算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出示题目,问:

这里的题你想用笔算呢还是用口算?

为什么想到都用口算?

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交流得数。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内容。

在计算过程遇到两位数或一位数,可以直接用口算,这样可以算得比较快。

2.练习一第2题

(1)完成第一行两小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情况和原因。

这两小题各在哪一步用了口算?

你根据什么想到用口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是什么,凡是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用口算,这样比较方便,可以算得快一些。

(2)完成第二行两小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你觉得这两小题哪里可以口算?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发现错误并分析原因。

(3)练习反思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有什么体会?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时要认真、细致,算好每一步。

两步都要笔算时,竖式可以连起来写。

计算时还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能用口算时可以用口算,这样可以算得快一些。

3.练习下面各题

(1)说说下面每题中哪里可以用口算

76-20+2844+8+3864-27-6

46+39-5053-9+4068+5-30

(2)计算下面各题

34+26+2345-37+59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你用口算了吗?

在哪一步用的口算?

4.做练习一第3题

学生计算,把每次计算的得数填写在括号里。

三.完成思考题和作业

1.练习总结: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2.讨论思考题

(1)出示图:

从第一行拿几个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就同样多?

追问:

从比第二行多的个数里拿多少到第二行,就能使两行同样多?

(2)思考题: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小组里讨论。

三种方法。

3.布置作业:

第4题

第四课时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第6-8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2.使学生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并了解把两种不同个数物体摆得“同样多”的不同途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

师生每人准备12个红红圆片、12个蓝圆片和24根小棒。

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

1.比一比

出示图片:

一行苹果和一行梨,苹果10个、梨7个,一一对应地排列。

提问:

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么说?

(用多3个、少3个描述个数关系)

你是怎样看出苹果比梨多3个的?

用虚线把苹果分为7个和多的3个两部分,指出:

这里分成的7个,是和梨同样多的部分,3个时比梨多的部分。

2.说一说

同桌互说:

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苹果比梨多3个,梨比苹果少3个,还能换句话说吗?

3.引入新课

比较两种不同个数的物体,可以先找出同样多和多的两部分,直接看出多了多少或少了多少。

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例题3,说说知道了什么?

提出问题: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1)引导操作探索

请小朋友用红圆片代替小军的彩珠,蓝圆片代替芳芳的彩珠,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

红8蓝12.

比较:

小朋友能比一比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的多谁的少,和大家说说你比较的结果吗?

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

现在知道芳芳的彩珠比小军多4个,小军的彩珠比芳芳少4个。

那怎样让两串彩珠变成同样多呢?

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知道,与学生合作交流。

(2)交流理解

组织学生交流摆成“同样多”的方法,结合交流进行演示,使绝大多数学生理解怎样想的,初步感悟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方法一:

小军的再穿4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追问:

为什么小军的再穿4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

芳芳的去掉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为什么芳芳的去掉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

把芳芳的移动2个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

为什么?

移多补少

谁还有别的办法,使这两串彩珠同样多?

说明:

只要使两串彩珠同样多,都是可以的。

如:

芳芳拿走3个,其中1个给小军。

再如:

芳芳的添上2个,小军的添上6个。

3.整理方法,感悟关系

想一想,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哪些方法?

4.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间的关系。

说说可以怎样让两行小棒同样多。

2.“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1题

这里的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

独立思考,完成下面填空。

交流练习结果。

为什么明明只要送给大力10张,两人张数就同样多?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生说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哪两个问题。

(1)题要怎样算?

让学生填写算式并交流。

鸡和鸭比一比,谁的只数多?

看第

(2)题想一想,鸡卖掉哪一部分,剩下的只数就和鸭同样多?

求卖掉多少只实际是求什么只数?

把算式填写完整。

交流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两边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

引导说出不同的方法。

四.回顾总结,概括内容

今天学习的时解决怎样的问题?

通过什么活动学会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现在知道这类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吗?

想一想,再和大家说一说。

第五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第1—5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通过直观操作,联系加、减运算的含义,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时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操作感悟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说明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借助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课件

谈话:

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

(一对一摆)

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板书:

(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决第1个问题。

启发:

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

反馈提问:

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

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学生列出算式后,问: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第2个问题。

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比较两题:

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

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

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汇报答案。

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拓展练习

4、“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四、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

数补第5页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六课时练习二

第11页练习二第1~5题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

一、计算练习

1.揭示课题。

我们这学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还有加减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练习这些内容。

2.练习计算

(1)出示:

85-27-3945+29-36

学生计算并指名板演,然后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

(2)思考练习二第1题

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

(3)思考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出示题目),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明确分别是:

机动课

教科书第2页想想做做3、4,补充习题第一页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连加、连减的竖式笔算

教学光盘

一、复习

1、口算(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

47+328-957+690-8

67-3045+651-987-30

指名交流并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4

观察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特点?

特别是第2小题,让学生想一想最容易填的方框是哪一个?

填这个方框时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3、补充习题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4、补充习题2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想法。

5、补充习题3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四、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