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论文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评阅人(签章)
成绩
答辩组组长(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班级交通运输2013-17班(专本)(春季)学生姓名黄子豪
学号13822828
开题日期:
2015年3月18日完成日期:
2015年4月13日
题目铁路物流化货场的规划研究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物流这一概念的形成和物流管理科学的建立只不过几十年的历史,引入我国也仅仅十几年时间。
但是物流这一概念赖以形成的流通行业,却已历史久远,早在人类社会出现商品交换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覆盖最广泛的产业。
对于中国物流发展战略与物流体制改革也有待更加深入的探讨。
本文首先从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来揭示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有的物流体制,最后根据现有的物流体制中所反应出的不足,就加快物流体制改革的措施进行系统的分析:
加强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领导,建立权威的组织协调机构;
重视对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加快制定有管配套政策措施的步伐。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物流热从去年以来,一直没有减弱。
商品流通两大热点,一是物流,一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比物流热得多,但从去年以来慢慢降温。
因为大家发现,搞电子商务没有物流做基础不行,所以物流慢慢升温。
但理论界、实业界对物流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
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到底起多大作用,要看实践,不要搞数字游戏。
现在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正当其时,但不要刮风。
我非常同意国家领导人对物流的定位,即:
发展中国的物流业,是中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后中国流通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以现代物流为中心;
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还有就是把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十五规划的一个方面。
传统的观点认为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人们对这一传统观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近些年来,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应用和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包含交通运输在内的、包括了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诸环节的物流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已成为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新的思维与观念,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和探讨中国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中生产和流通被当作两个彼此隔绝的要素,运输也被分割成许多不能有机联系的过程。
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相互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被打破。
生产与消费,以及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的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将被“物流”综合在一起,形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宗旨、获取系统总效益最优化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行业。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
(共4周)
第一部分研究中国物流业背景意义(1周)
第二部分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意义(1周)
第三部分中国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1周)
第四部分加快物流体制改革的措施(1周)
评阅或答辩(周)
4、参考文献
[1]陈继红.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与生产接合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1
[2]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3]王小红.西安铁路枢纽综合性货场布局规划的研究[M].铁道货运,2011.
(2)
[4]陈宜吉.铁路货运组织[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刘德武.物流中心德规划设计[J].物流技术,2002,12.
[6]王晓博.火车站发展物流服务的探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3.3.
[7]何兴幽.基于铁路货运站的物流中心运营模式的探讨铁道经济研究[J].铁道货运,2004.1.
[8]谢如鹤.关于货场设计中参数选择的若干问题[J].铁道货运,2010.5
备注
年月日
审批人:
诚信承诺
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
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
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
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
2015年 4 月 13 日
目录
摘要I
引言1
第1章研究中国物流业背景意义2
1.1研究背景2
1.2物流体制3
1.2.1物流管理体制3
1.2.2物流研究体制4
1.2.3政策研究4
1.2.4实践研究5
1.3“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6
第2章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
2.1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7
2.2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7
2.2.1物流业发展现状8
2.2.2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11
第3章中国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13
3.1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13
3.2中国物流发展战略和目标14
3.2.1物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4
3.2.2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和目标14
第4章加快物流体制改革的措施16
4.1加强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领导,建立权威的组织协调机构16
4.2重视对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17
4.3加快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措施的步伐17
4.4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17
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摘要
关键词:
中国物流;
发展战略;
物流体制改革
引言
第1章研究中国物流业背景意义
1.1研究背景
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做了定位。
我们为什么把物流业定位定得这么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看流通成本在GDP中的比重。
美国的流通成本占GDP的9.5%,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而我国约占20~30%。
这反映了我国物流系统太落后,流通成本太高,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如果我们通过发展物流产业,降低流通成本在GDP中的比重,无疑这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看我国企业占用流动资金的多少。
我国工业企业包括流通企业,由于其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落后,大量流动资金被占用,周转速度很慢。
据统计,1992年,国有独资、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占用1万多亿元,周转速度为1.62次/年;
而到了1999年,国有独资、控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达31000亿元,周转速度降到1.2次/年。
如果1999年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达到1992年的水平,一年可以减少流动资金占用8000多亿元,也就是说1999年8000多亿元资金是无效的。
每年1.62次的周转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很落后。
大量资金滞留在生产企业,流转不动,说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积压严重,说明物流系统落后,费用支出大。
如果工业企业把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部分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块钱可以顶三块钱用。
因此工业企业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物流是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两个根本转变就不能实现,粗放式经营就不能转变为集约式经营。
第三,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做基础。
电子商务对流通来说确实是一场革命。
电子商务把地球变小了,所有的商品买卖都可以虚拟成一个大的商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买到世界上任何一种商品。
因此,它将流通业的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改变了、打乱了。
但是电子商务必须由物流做基础。
不管是BtoB、还是BtoC,都需要将网上订的货送到用户手里,这个问题需要物流来解决,而且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解决。
世界500强中相当多的企业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解决它的供应链与销售问题。
很多跨国公司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分别有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他服务。
他们希望通过一个物流企业,把所有的供应链问题都解决了,这样就省事了。
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做不到。
因此电子商务发展再快,没有物流做基础是不行的。
从我国来看,发展电子商务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第四,城市的现代化必须改造城市的物流系统。
现在很多城市人流、物流混杂,交通、仓储、流通加工等都集中在城区,城市污染严重。
国外在城市建设中,都把物流系统重新规划、重新改造。
例如日本就把城区里的流通加工、仓库等等重新设计、规划,放到郊区交通发达的地方,建成物流中心,叫流通团地。
我国的所有城市都面临重新规划、设计城市物流系统的问题。
表1-1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结构分析
行业市场分析
行业组织分析
行业成长性分析
行业环境是对企业影响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环境
行业结构分析主要涉及到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等内容。
一般来说,主要是行业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竞争程度的分析。
主要内容涉及行业市场需求的性质、要求及其发展变化,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的分销通路模式、销售方式等。
主要研究行业对企业生存状况的要求及现实反映,主要内容有:
企业内的关联性,行业内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规模经济水平,组织变化状况等。
是指分析行业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发展方向。
当然,这些内容还只是常规分析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分析中,还有不少一般内容和特定内容。
例如,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应动态地进行行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尤其是结合行业周期的变化来看公司市场销售趋势与价值的变动。
1.2物流体制
1.2.1物流管理体制
物流体制改革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物流发展的方向问题。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物流是始终存在的,但是由于“纵向体制”的影响,在建立物流管理体制时往往忽视物流系统的存在,而过多地依照纵向行政管理原则来对物流进行调控。
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物流是一体化的经济运行过程,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都具有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内在联系、同时,这种内在联系又是建立在以市场运行机制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
从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来看,物流管理的分散化,严重影响了物流的发展,如涉及物流系统的各环节——运输、包装、储存信息等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内贸局、工商总局、外经贸部、信息产业部以及军队后勤系统等进行管理。
1.2.2物流研究体制
物流管理体制的分散化限制了物流系统的发展。
同样,在研究体制上由于纵向行政体制的影响,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物流研究、管理机构。
虽然物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分别在其行政体系中有具体行业的研究机构,但研究领域仍只局限在本行业,行政隶属关系、资料的匮乏,限制了对物流全系统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一些物流研究团体尽管召开过一些全国性的研讨会,但从与会者的隶属关系看,大多成为系统内部的研讨,很难在全国造成影响。
由于这一原因,使得我国目前还未成立诸如美国或日本那样全国性的学术或行业团体,更谈不上对企业进行咨询指导以及输出物流管理;
在研究资料上,虽然已有多部物流研究论著及杂志,但全面反映物流系统全貌的年鉴、手册以及行业标准等尚未面世,这也成为物流研究、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1.2.3政策研究
物流政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国外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物流产业的重要性,并加大国家宏观的调控能力,在政策、税收等各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日本早在60年代就已着手对全国范围的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进行规划研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调整政策。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几年前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保持日本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去年,在产业再造计划中,又将物流产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
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目前物流业划分不明确,物流行业管理职责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进程。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协调、规划物流产业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前景,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1.2.4实践研究
作为物流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我认为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研究
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发展,生产与流通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
物流已不仅发生在流通领域,生产企业的内部物流、采购物流等同样对企业的利润会产生重要影响。
但由于我国的物流体制的原因,研究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流通领域,而忽略了对生产企业物流的研究,或微观物流研究投入不足等,使这部分研究相对滞后。
2.流通企业物流研究
流通企业包括物资流通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一般储运企业。
流通企业物流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的流通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物流企业终究会进入中国,现在的流通企业将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如何重组、改造目前的流通企业:
使之成为现代综合物流业,占领市场,应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3.物流结点研究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的各项功能和物流形态组成。
物流形态是由线(LINE)、手段(CARRIER)和节点(NODE)组成。
线是指公路、铁路、空路、海路等;
手段是指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
节点则是指车站、集散中心、仓库、港口、机场等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对生产、流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流通领域则出现了物流合理化的动向。
而如何有效的利用点与线的关系,如何加速建设流通节点,特别是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设计、建设、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机能,成为物流合理化的巨大源泉。
在我国物流的早期研究中,很多人侧重于对线的功能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节点的研究,这也是影响我国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4.消费者物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也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特别是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物流提供了新的商机。
因为电子商务的完成只是流通中商流形式的结束,只是一种无形交易,离商品到消费者手中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物流完成其实物的转移,完成其流通的全过程,而这种物流形式的特点在我国的物流研究中还是空白。
另外,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诸如搬家、快递、临时储存等领域,家庭内部物流形式,废弃物物流等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利用。
5.物流管理技术
物流技术是物流管理的重要保证,而物流合理化又是企业追求的目的。
虽然过去我国的仓储、运输、包装、装卸等技术的研究比较发达,但物流技术对物流合理化的影响,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而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企业发展的关键。
6.网络经济对物流的影响
物流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保障,而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也推动着物流业向现代化转化的进程,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的物流产业刚刚兴起,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还相对落后,作为物流产业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升其技术含量,如何把传统物流业改造成电子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也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3“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坚持“政府规划,市场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激励,管理规范”的原则,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物流业,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建设新设施的有机结合,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物流保障。
(2)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努力提高物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第2章目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技术发展状况有关,并且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有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物流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至1965年)。
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不久,物流处于起步阶段。
表现为:
在生产和流通部门建立了为数不多的储运公司和功能单一的仓库;
运输业处于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
搬运和仓储环节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
停滞阶段(1966年至1977年)。
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物流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物流理论的研究和物流实践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
较快发展阶段(1978年至199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有关物流学术团体在此期间相继成立,对我国物流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人们开始以系统的观点对它们的作用进行研究。
第四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
1991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出新的物流需求,我国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建设,促使其向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方向。
2.2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这些方面来看,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所有的工业企业、流通企业和城镇,的确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向前推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础性的工作。
物流的基础性工作量很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在做一些基础工作,其中《物流术语》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今年4月17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将于8月1日起实施。
《物流术语》共计145条术语及其定义,例如什么叫物流、什么叫物流中心、什么叫第三方物流,这样就规范了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基本概念,以适应物流业迅速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们还要制定和完善物流的标准化体系。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集装箱、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等等,都迫切需要标准化,与国际接轨,不然难以参与国际竞争。
我们还在编制全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名录,通过这个名录可以很快找到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
正在建立物流专家的人才库,在人才库中,全国物流专家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专家设计过哪些物流项目、有过哪些著述等做到一目了然。
这些工作需要大家配合。
二是推动工作。
第一是制定物流发展产业政策。
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发了一个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这是政府部门关于发展物流产业的第一个文件,非常重要。
这个文件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同时也是产业政策,下一步关键是要具体化。
第二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的成熟度决定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第三是培育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
第四是推进城市与企业物流的改造,建设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
三是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人才培训也是一个基础性工作,但我把它单列出来,无非是因为矛盾突出。
物流业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匮乏。
我们现在办这个培训班、搞远程教育,以后还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跟国外合作搞培训,其目的就是推动我国物流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通过培训与教育,不但要让经营者了解什么是物流、物流的地位与作用,还要知道怎样实际操作。
现在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实际操作的人才太缺。
我接触到的为企业物流搞设计、为企业建物流信息平台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大多是从国外回来的。
所以我们的培训除了要请国内的专家之外,还要请外国专家讲课。
可以请国外著名的跨国公司的专家来培训班和研讨会讲物流案例和解决方案,帮助培训中国的物流人才。
外国的物流系统不能照搬,但是相当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学习。
2.2.1物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物流业也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了较大发展。
主要表现在:
改革了流通管理体制和流通组织形式,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
加强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
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
(1)交通、通信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
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到199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5.7万多公里,其中复线1.9万公里,复线率达33.1%;
电气化铁路1.2万公里,占总里程21%。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771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约2万公里。
内河通航里程11万多公里,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已达133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49个。
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186万公里。
输油输气管道总长约204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