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500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精选好题难题Word文件下载.docx

A.它易与氧气反应B.它遇水不反应C.它难溶于水D.它比水重

8、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9、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1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

12、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B、熟石灰C、二氧化碳D、硝酸钾

13、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中加入3gKNO3和12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4、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A、长江水B、矿泉水C、煮沸的水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5、下列用量不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的1/3D、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

16、使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一份高温煅烧所产生的CO2的质量()

A、一样多B、跟稀盐酸反应的多C、煅烧的多D、无法判断

+气体甲

17、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亮红色;

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气体E有剧毒。

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试推断:

(1)A、E的化学式分别为:

AE。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18、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区分B.各取少量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各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分别加入石灰水

1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④铜⑤自来水

⑥硫燃烧后的生成物⑦液氧⑧电解水后的生成物

20、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当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稀盐酸B、硫酸C、硫酸铜D、氯化亚铁

21、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22、下列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FeOB、Fe2O3C、Fe3O4D、FeS

23、在相同温度时,食盐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无法比较

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把少量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

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固体生成。

该粉末中肯定没有的物质是()

A、CaCO3B、Na2SO4C、BaCl2D、NaCl

25、27克铝箔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是()

A、约等于27克B、一定小于27克C、一定大于27克D、一定等于27克

2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空气、水、金刚石、氯酸钾

C、空气、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D、空气、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

27、已知铁、铜、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64、65,现有相同质量

的1g铁、铜、锌,其中含有原子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是。

28、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干冰冷藏的食品B、牛奶中添加氧化钙以补充钙质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

29、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试液后,再加热溶液,最后溶液的颜色为()。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

30、不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温度B、溶剂质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

31、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aCO3、Na2CO3、Ca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

A、稀盐酸B、水C、加强热D、CaCl2溶液

3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钡,将此固体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溶解,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外,出现的白色沉淀有部分溶于稀硝酸[信息:

Ba(OH)2属于可溶性强碱].则原白色固体内()

A.一定含有硫酸铵、氢氧化钡、碳酸钠B.可能含有氢氧化钡和硫酸铵

C.可能同时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D.一定不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钡

33、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

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34、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X

Y

Z

A

H2

N2

B

HCl

CO2

石灰水

C

O2

烧碱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35、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D.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36、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A.1类B.2类C.3类D.4类

3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3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全部

40、要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H2、CO、CO2,得到干燥的氮气(氮气不于下列试剂反应。

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浓硫酸②苛性钠溶液③灼热的氧化铜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

CO、CO2→

41、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右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

①关b开a;

②通入混合气体;

③收集气体;

④关a开b;

⑤收集气体。

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A.只收集到CO气体 

B.只收集到CO2气体  

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42、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

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A.500gB.400gC.200gD.100g

43、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44、A、B、C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若增加10gA,则反映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是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

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

2

45、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

下列框图是初中化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①的名称为: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I是蓝色沉淀,则B+稀盐酸→G的化学方程式为:

46、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

量关系如图20所示。

求:

(1)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

4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物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所取100g混合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

(2)实验结束后,将过滤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

48、某同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右图装置,用该装置对粗锌样品进行实验。

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测定。

(二)买粒用品:

托盘大半、药水瓶、铜网、钢丝、饮料瓶。

粗锌、稀盐酸、碱石灰(CaO和NaOH)

(三)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称量10.Og粗锌放在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120.Og

②将铜网插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119.8g

产生的H2的质量为  g,粗锌的纯度

为。

(四)问题探究:

不考虑空气中CO2和H2O对实验的影响。

(1)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若去掉碱石灰,则所测定的粗锌纯度(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

)。

(2)若只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填“能"

或“不能”),理由是。

(3)若将图中药水瓶改成直导管、粗锌换成纯锌,用原方案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则结果。

(填“偏大”、“偏小"

、“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