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5466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8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Word下载.docx

Keywords

StudentRestaurantmanagementsystem;

MIS;

Design;

Realization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1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MIS)概述2

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2

1.2MIS的结构、特性。

2

1.2.1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2

1.2.2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2

1.3实施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3

1.4MIS系统的建设3

1.4.1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4

1.4.2应用系统开发技术4

第二章学生餐厅管理系统需求分析6

2.1系统背景6

2.2系统需求分析6

第三章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8

3.1系统结构设计8

3.1.1系统主体目标8

3.1.2系统结构层次设计8

3.1.3系统实施规划9

3.2系统工作流程设计9

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1

3.3.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的原则11

3.3.2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11

3.4数据库设计12

3.4.1学生餐厅管理系统E-R图13

3.4.2基于SQLServer2005的C/S模式的数据库设计13

3.4.3系统数据库表设计14

3.4.4创建表间关系16

3.5界面设计16

3.5.1界面要求16

第四章学生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实现19

4.1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19

4.1.1开发平台的选择19

4.1.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19

4.2系统主要界面20

结论22

参考文献23

附录一24

致谢32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当下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日趋繁杂.许多大型高校拥有多个校区,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和教工食堂,这些食堂的地理位置分散,又要实现统一的协调管理,就不得不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网络管理模式

由于当前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食堂管理工作成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如何有效在提高食堂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学生食堂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概述,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特性、设计以及实施进行了概述。

然后对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阐述高校食堂管理工作流程,分析高校食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存在问题。

在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过程中,选择了系统开发工具,本系统是采用C/S模式的一个MIS,开发平台选用了VisualStudio2005作为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SQLServer2005。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MIS)概述

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

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电子数据处理EDP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各级管理者的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事务处理工作。

MIS涉及到企业信息系统中的许多子系统,以分析和管理已有信息为基础,根据该领域内管理决策人员提供的信息,运用一些确定的决策模型进行自动求解,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现在,MIS的范围很广,凡是涉及到对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都可以称为MIS。

在企业应用方面,大到ERP,小到各种财务软件、商务软件等都属于MIS的范畴。

任何地方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有信息,如果形成系统就形成MIS。

计算机设备使MIS更有效,尤其是现代社会,MIS已和计算机设备不可分离,因此一般来说MIS就是计算机MIS。

MIS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等硬件成份,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包等软件成份。

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内容。

1.2.1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图1-1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2.2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

1.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管理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计算机系统只是工具和辅助设备。

2.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

3.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计划,生产和销售的统计等。

4.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5.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

因为系统的工作方法、管理模式和处理过程是确定的,所以系统能够稳定协调地工作。

6.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因为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的直接对象是数据信息,只有保证完整的数据资料的采集,系统才有运作的前提。

7.设计系统时,强调科学的、客观的处理方法的应用,并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1.3实施MIS(管理信息系统)的益处

1.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在企业内部改善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通畅程度,使得企业的运行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与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地进行进一步加工,使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充分,更具科学性,更好地把握商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3.有利于企业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1.4MIS系统的建设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提高经营决策水平、生产能力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

MIS的建设有五部分组成:

人员、规程、数据库、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

人员是指企业的业务人员和MIS开发人员;

规程包括MIS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规章制度、企业业务流程和运作的规章制度;

而数据库既要存储企业的业务数据,也要存储描述数据的数据、描述对数据如何加工、以及加工和数据的关联关系的数据,这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数据——元数据(Metadata)。

数据库是MIS的核心,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是MIS的开发与运行环境,人员和规程是MIS的使用环境。

运行环境强调了MS是一种技术系统的特征,而开发使用环境则强调了MIS是一种社会系统的特征。

不论是政府部门、机关团体,还是企业、行业,MIS的建设应该是指五个组成部分的开发建设,这是完整的MIS建设概念。

从大量的MIS建设经验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低层方法论在保证应用项目的开发质量和效率方面是重要的,但在确保全企业MIS的成功建设主要靠高层方法论的正确性与有关工具的实用性。

高层方法论保证MIS的体系结构和基础环境,一旦实施就属于MIS的先天品质,不足之处就不能改动或很难改动,所需代价太大;

而低层方法论保证的是项目级或程序级,影响面较小,较易实施。

而且这方面的理论、工具也很活跃,系统的开放性就体现在这里。

1.4.1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建设MIS时,要重视总体设计。

鉴于MIS的系统特征和数据特征,目前比较成熟的工程化的方法是基于信息工程的面向数据的方法。

在这个方法里,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源来对待,并看作是支持所有的应用项目的基石。

处理过程也很重要,有关处理之间的数据交换应该通过数据库来进行,所以是结构化的、公用的,从而也是高效的和完整的,最大限度消除有害的冗余和不一致。

总体设计要在总体上有效地控制、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因此必须完成;

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其中数据模型应是主题数据库,提交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信息分类编码对照表;

物理系统的概要设计。

1.4.2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应用系统开发是在总体设计指导下的子系统开发,这时各个子系统功能明确、界面清晰、数据环境确定,这就是自顶向下规划和自底向上的实现,自顶向下的规划是数据环境的统一,达到信息的一致性,要完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自底向上的实现则应体现数据为中心的原则,数据设计和处理设计同步,首先应完成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进而带动程序模块设计(即面向数据的过程)。

在稳定、有序的数据环境下,提倡使用第四代(4GL)语言,在系统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快速应用开发(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PAD)。

应用系统的程序开发应规模开发,防止“各自为政”的个体开发,强化应用系统程序的分析、设计,采用成熟的面向对象的方法,重点解决程序的可重用度问题,关键技术是可重用部分的识别和设计。

如果前台开发工具单一,采用类库技术;

前台开发工具多样化,但使用统一操作系统,宜使用组件技术;

若异构环境,那么就要考虑JAVA技术了。

无论那一种情况,均可购买商品化类库/组件软件,并注意积累自行开发的有个性类库/组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资源增多,系统的可重用度提高,就能实现少编程或无编程开发,真正的RAD就成为可能。

第二章学生餐厅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背景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也逐渐增大。

2.2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系统需求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清楚程序要实现的功能。

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开发者和提出需求的用户之间建立一种理解和沟通的机制。

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也是由开发人员和用户或者客户一起完成的。

通过和学生餐厅工作人员的沟通,系统需求如下。

(1)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登陆应该有权限管理,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

权限决定了用户的工作职责。

(2)系统可以创建、编辑和删除餐厅的菜单并且可以快速查询某个菜单的具体信息。

(3)顾客就餐时,可以添加桌位编号、人数、菜单等营业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客人调整营业信息,系统自动计算消费金额进行结算。

(4)顾客订餐时能够添加预定人、电话、菜单、人数等预定信息,并且可以随时取消修改预定信息。

能够对预定信息进行统计计算消费金额。

(5)饭菜外卖时,餐厅需要进行外卖管理,把送外卖的员工编号等信息添加到外卖管理中,并能够对外卖信息进行编辑统计;

如果客户取消外卖,系统可以删除外卖信息。

外卖服务员在送外卖前系统能够计算出金额。

(6)如果添加新员工,系统需要能够添加新的员工信息;

如果员工的基本信息有变化,系统需要能够编辑员工的信息;

如果员工离职,系统能够删除员工信息并对员工进行存档。

(7)能够提供菜单、预定、外卖以及员工的查询功能。

(8)具有财务处理功能,能够对营业额进行各种统计。

(9)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有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要求简单方便。

(10)有很好的可扩展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新功能的添加,维护简单。

(11)有良好的安全性,应用系统时需要通过身份验证,后台有操作记录以及自动定时备份数据。

第三章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设计

3.1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是系统需求的设计实现,担负着整个系统的指导和依据任务,该部分直接决定系统的成败,因此具有关键的作用,主要从系统主体目标、系统层次结构、系统的实施规划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3.1.1系统主体目标

通过学生餐厅管理系统实现菜单管理、营业信息管理、预定管理、外卖管理、员工信息管理以及财务帐单相关统计处理等,使人工管理中的一些定性的、随机的成分转变为定量的规范的管理,保证学生餐厅在前后台营业的全过程的决策性和可预知性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

3.1.2系统结构层次设计

所谓的层次的结构设计,就是指从计算机系统软件实现的角度考虑,对系统的数据库访问层、业务逻辑层、系统表示层、信息通信等几个结构性方面进行总体设计[1]。

(1)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

(2)功能层(业务逻辑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

在应用设计中,一定要避免“进行一次业务处理,在表示层和功能层间进行多几次的数据交换”的笨拙设计。

(3)数据层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

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

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其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原来的数据层作为DBMS已经独立出来,所以关键是要将表示层和功能层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程序,并且还要使这两层间的接口简洁明了。

3.1.3系统实施规划

三层C/S应用的开发必须遵从以下原则;

保护已有投资;

降低应用系统的风险;

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

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5]。

开发出的三层C/S应用系统必须是:

功能丰富且具有高可用性;

功能要能跨应用系统;

系统要能跨平台运行。

通过前期调研和初步的系统分析,确立了系统的基本架构,架构按照标准的三层开发结构,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良好的维护性能,同时,使用三层结构,对数据的访问,通过数据访问层和连接池技术,大大提高信息运行效率。

根据系统架构和系统实现的主体目标,规划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如下:

(1)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工作流程的设计。

对学生餐厅的一个工作过程进行拆分和细化,抽取其中的核心公共流程,从学生餐厅提供的服务出发,到学生餐厅的前期准备和计划,最后进行财务汇总和分析。

(2)进行详细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设计的流程和分析结果,对系统的功能细分,包括系统底层支持模块,业务逻辑功能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等。

对每个功能从数据流的进出和实现关系进行设计和分析。

(3)设计详细数据库结构。

(4)系统软件程序的实现。

这是系统的内核实现阶段,运用计算机语言,根据系统三层模式架构和设计分析,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的实现。

该部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系统地软件结构,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

(5)系统的应用。

在硬件网络环境下,对系统发布使用,建立服务器,安装调试。

3.2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工作流程设计是在学生餐厅原有工作流程基础之上,进行抽象和提取,去掉一些繁琐的和不必要的过程,保留原来的主要部分,同时根据需求分析,加入一些比较好的工作流程,综合组织一个相对实用的工作流程。

本章节主要从主题业务流程和几个相对主要的功能流程进行阐述,并对后续的功能设计进行铺垫。

该部分在系统分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流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功能的详细设计,包括各种数据的流转和输入输出,因此,在设计工作流程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对学生餐厅所有业务规则和上传下达数据进行搜集和统计,形成最终的流程设计。

学生餐厅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项目的流程状态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学生餐厅工作人员管理服务状态和进行进度控制等工作,以达到科学高效的流程优化,实现整个学生餐厅系统的信息共享,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保证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学生餐厅管理信息系统从菜单管理、营业信息管理、预订管理、外卖管理、档案管理、日常人事管理等不同角度来管理服务所处状态、质量监督工作,以便各部门负责人可以及时了解和控制具体服务情况等各方面的准确数据。

对学生餐厅管理信息系统与外卖、预订、营业情况、预决算、等子系统之间密切的数据传递进行管理。

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3.2所示:

图3-1系统业务流程图

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的原则

模块是程序中能逻辑分开的部分,设计中独立的最小单元。

模块通过程序实现后,对于编译、与其它单元结合以及嵌入来说都是可识别的。

模块的独立性要求在指定模块的功能和设计中,要使模块内部队信息(过程和数据)对于无需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不可存取,也就是要求保证达到信息的隐藏。

因此,进行模块划分时需注意模块的独立性原则。

模块划分的具体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内聚性

内聚性是信息隐藏概念的延伸,它表示模块所执行的诸任务在功能上互相关联的程度。

在划分模块时,要求功能模块具有高的内聚性。

(2)低藕合度

耦合度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的量度。

在划分模块时,为体现模块的独立性,应使模块间具有低藕合度。

(3)精简适宜,繁简得当

在对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的时候,应本着精简适宜,繁简得当的原则进行。

如果模块划分过小,通用性差,就会造成程序量过大,使程序修改非常困难;

如果模块划分过大,通用性太强,则会导致程序逻辑过于复杂,从而使程序维护很困难,所以适当划分模块功能十分重要

3.3.2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根据用户调查分析,“学生餐厅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有九大功能模块,分别是:

用户管理、菜单管理、营业管理、预订管理、外卖管理、员工管理、帐单管理、查询、退出系统模块。

图3.3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图3-2系统功能模块图

3.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8][9]。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收集数据

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收集数据。

通常,我们也把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称为需求分析。

确定目的之后就需要根据目的收集有用的数据。

在着手收集数据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查用户的实际需求,然后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

调查用户需求的方法有很多,如查阅记录、访谈、开调查会、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或回答相关问题等。

(2)建立概念模型

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以及完成数据收集后,就进入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二阶段——建立概念模型。

这一阶段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设计时,一般先根据应用的需求,画出能反映每个应用需求的E-R图,其中包括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的类型。

然后优化初始的E-R图,消除冗余和可能存在的矛盾。

概念模型是对用户需求的客观反映,并不涉及具体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表达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而不考虑具体实现问题。

(3)建立数据模型

完成上一阶段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与具体计算机软、硬件无关的概念模型。

接着我们就可以着手建立数据库模型了,这是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要将概念模型中得到的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模型。

(4)实施与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