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物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物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物理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倒车雷达
超声波清洗机D.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
8.(2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
B.测量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C.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
9.(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5cm
10.(2分)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在纸锅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到火上加
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
B.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C.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
D.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11.(2分)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主要是由于( )
A.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B.冻肉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所致
C.冷库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D.冷库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12.(2分)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进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
下列关于瓶内空气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D.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13.(2分)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图中关于该记载解释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B.
D.
14.(2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15.(2分)如图甲所示的是水在0~20℃范围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京冬天某地区的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t1~t5,表示对应区城的温度)。
A.t1>t2>t3>t4>t5
B.水在0~4℃之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C.水在4℃时密度最小
D.湖中最下层水的温度不可能高于4℃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
A.钢尺发出的声音是由钢尺的振动产生的
B.钢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前后两次实验钢尺发声的音调是相同的
D.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钢尺发声的响度将变大
17.(2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如图所示。
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反射
B.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8.(2分)如图是根据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象。
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5g/cm3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的大
C.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D.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大于水的密度
19.(2分)如图所示的是有些商店还在使用的一种案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不过两臂长度不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将游码放到秤杆左端的零刻线处
B.称量时应通过调整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C.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秤盘的质量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盘中槽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0.(2分)人类借助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看到了人眼所不及之处,实现了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的探索。
图中的甲和乙是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望远镜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三、实验解答题(共48分,22、31题各2分,30题3分,21、23、28、29题各4分,24、25、26题各6分,27题7分)
21.(2分)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
22.(2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23.(2分)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24.(4分)某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v/(m.s﹣1)
v/(m•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0℃)
346
大理石
3810
水(常温)
1500
铝(棒)
5000
分析表中的信息可知
(1)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 (选填:
“大于”或“小于”)气体中的声速。
(2)声速的大小可能跟 因素有关,依据是 。
25.(6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阳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并调节游码的位置。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视线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选填:
“A”、“B”或“C”),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95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
26.(6分)某实验小组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该组小阳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40
42
44
46
48
50
53
56
59
(1)请将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图中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 (选填:
“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第2.7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
(3)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你认为 (选填:
“小红”或“小阳”)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理由是 。
27.(6分)小阳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圆形光屏,EF是空气与水的分界线,NM垂直于EF.实验时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折射光OB与OM的夹角。
(1)请你写出小阳所探究的问题 。
(2)请你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如果一束光沿BO射向水面时,可以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 。
28.(7分)小阳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如图1中甲所示,由此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阳将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左侧,光屏置于凸透镜的右侧如图1中乙所示。
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 高度。
(3)接下来小阳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此时他可以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 cm刻线处,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烛焰清晰 (选填:
“倒立”或“正立”)的像。
如果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照相机拍出图2中甲中的照片后再去拍出图2中乙中的照片的过程,他应将蜡烛向 (选填: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移动,同时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移动。
(4)小阳继续利用该实验装置模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他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正确的位置后,应从 (选填:
“蜡烛”或“光屏”)一侧观察烛焰所成的像。
29.(4分)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
小阳用这些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小阳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全②中的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 ,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3)接下来,小阳拿走绿棋子,将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处,从物体一侧透过平面镜观察白纸,小阳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物体的像;
为了证明物体所成的像是虚像,接下来他应该 。
30.(4分)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AC、AB间的距离s1、s2。
②将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C的时间t1。
③将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AB的时间t2。
④将小车从斜面上B点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经过BC的时间t3。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通过s2的平均速度v2将会 (选填:
“偏大”或“偏小”)。
(3)小车通过全程s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s2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4)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vBC= (请用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31.(3分)小阳利用两支发光亮度完全相同的激光笔和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光束2代表的是法线,光束1和光束3分别是入射光和反射光。
(1)为了更加清楚的观察到激光的传播路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当看到 的现象时,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在实验过程中,小阳发现光束2的亮度比光束1强,原因是 。
32.(2分)物理课上小阳按照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为了证明塑料袋膨胀是由于袋内酒精发生汽化现象导致的,而不是袋内空气受热膨胀所致,需要在甲步骤前补充的实验步骤是 。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3.(4分)阅读《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一样,仍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月球车)组成。
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成功依赖于探测器上的三大光学装备﹣﹣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
其中,激光测距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是嫦娥四号落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眼睛”,堪称确保探测器安全着陆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装备。
在嫦娥四号着陆器距离月面15千米高度时,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每秒向月面发射两次激光脉冲,在月球表面接近真空的环境下,激光几乎可以毫无损失的到达月球表面。
激光测距敏感器通过测量月面回波脉冲信号与激光发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获得嫦娥四号着陆器相对于月面的精确距离。
当嫦娥四号到达距月面100米的悬停位置时,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开始工作:
采集月面的三维图象,将高于月面15厘米的石头或低于月面15厘米的坑识别出来,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城。
如此精细的扫描成像工作,在短短几秒内就完成了。
此外,嫦娀四号携带的月球车(玉兔二号)装载了“红外眼”﹣﹣红外成像光谱仪。
其工作原理是将一束包含不同频率的红外线照射到月面物质上,当物质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后,相应频率的射线被减弱。
通过比较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吸收光谱)分析岀月球表面物质的成分。
激光测距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共同构成了嫦娥四号的“三双眼睛”,助力嫦娥四号高效精准的完成月球探测任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三大光学装备中,能够识别月球表面平整程度,确保探测器降落在安全区域的是 。
(2)在嫦娥四号落月过程中,激光测距敏感器开始工作时,向月面发射一束激光脉冲, s后可以接收到该激光脉冲的月面回波信号。
(3)利用超声波回声测距也是一种重要的测距方式。
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 (选填:
“能”或“不能”)使用回声测距。
(4)红外成像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光学装备,请你再列举一个应用红外线的实例:
。
五、计算题(共8分,33题3分,34题5分)
34.(3分)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该桥是中国境内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桥隧全长55km。
某人驾驶小轿车匀速通过该桥隧汽车行驶时速度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求汽车通过该桥隧的时间。
35.(5分)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
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
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
假设
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kg,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求:
(1)该零件的质量;
(2)该零件减少的质量。
(ρ钢=7.9×
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ρ=2.4×
103kg/m3)
2020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物理
参考答案
1.【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在物理学中,
A、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A符合题意;
B、公里也就是千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米/秒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2.【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表面积大小,温度的高低,和空气的流动速度。
这里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根据相关因素作出判断。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可以减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减慢液体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可以减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减慢液体的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液体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慢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
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教室周围多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
D、在图书馆禁止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D。
【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4.【分析】要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属于熔化。
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C不符合题意;
D、雪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D不符合题意。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固态→熔化液态;
液态→汽化气态;
气态→液化液态;
液态→凝固固态;
固态→升华气态;
气态→凝华固态;
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
5.【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
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都是静止的,故ABC错误、D正确。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6.【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平静水面上小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铅笔好像被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7.【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清洗一些精密的器件等,符合题意;
D、B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在传递过程中,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8.【分析】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
A、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错误;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故B错误;
C、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随着科学的发展,误差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故D错误。
【点评】要掌握误差和错误的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9.【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正确;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故B错误;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g,故C错误;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即200cm,故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0.【分析】
(1)水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物体要燃烧首先要达到物体的着火点。
AB、用纸锅烧水时,纸锅、水开始吸热温度升高,当水达到沸点时,吸热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D错误。
【点评】此题用纸锅烧水实验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特点即吸热、温度不变。
解决此题主要抓住两点:
①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②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11.【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主要是由于冷库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故ABD错误;
C正确。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分析】瓶内气体膨胀,体积增大,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密度发生变化。
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放入热水中,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瓶内空气膨胀,体积增大,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故C正确。
【点评】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相对来说,气体体积受温度的影响更明显。
13.【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