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Word下载.docx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洋思抓教学质量的态度是:
理直气壮抓质量,不屈不挠抓质量。
他们抓质量的手段和措施很多,但关键的一条就是:
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个原则:
那就是解放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
蔡校长把洋思经验概括为三句话:
(1)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2)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
(3)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
这三句话的核心就是人人都能学好,洋思中学的一句口号叫抬起头来走路,充分体现了人人都能学好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洋思人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坚定有力的八个大字写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也烙在洋思人的心坎上。
从校长,到教师,到学生,都坚信这八个大字,而且洋思人说起这句话时,总是充满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十几年如一日,他们努力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终于成就了洋思中学这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
实质:
全过程让学生学。
“先学”第一、介绍学习目标。
(一分钟左右)
激学;
包括激态和激趣。
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学生状态和教学内容设法调动学生。
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的激发。
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主要通过投影等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
(目标的根据是:
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情、考纲)
第二、自学指导。
(两分钟左右)
通过投影明确告知学生:
A.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
B.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
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
这种自学方法的日积月累为极大地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C.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第三、学生自学。
这个环节很重要,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对教师发现的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和教师安排的练习。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学困生情况。
第四、学生练习。
自学后,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用题来检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
A.检测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差生,上黑板做题或抽问回答,同时允许尖子生在掌握本课内容的前提下,超前地学,尤其是奥赛题,尖子生在后教部分可以照顾。
B.检测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的翻版,切忌离题万里,注意跨度不要太大,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自学方法,解决问题就行。
类似题的检测可以及时地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四个环节即“先学”18分钟左右完成,第三、四环节是学生学学生练,第一、二环节是先学的辅助环节。
(这个环节,目标明确,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练习等。
独立学、限时学、考试的学,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教师是引领方向、方法,教师是观学:
腿、眼、耳、脑勤。
嘴和手不勤)
“后教”:
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即:
讨论、互动、交流、帮助、提升。
要注意三个明确:
明确教什么,明确怎么教,明确教以后达到什么要求。
A.教什么,顺学而教,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存在共性的规律性的典型意义的问题。
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那里,为什么错,无错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好了思维和解题的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的过程;
B.怎么教,“兵教兵”是一个很好的教的方法,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教师再教。
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学生帮解决的问题,同学记忆是最深的,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
总之是兵叫兵、兵练兵、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同桌、小组的作用。
C.明确教的要求,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必须教出方法,教出规律,错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大容量、多媒体更能有效地解决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
这个环节还不是教师完全教,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问题。
后教的三个层次;
A.互教:
会者教不会者;
教师尽可能的调动已经掌握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B.班教:
即全班教。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达到在相互讨论中掌握知识。
C.导教:
即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通过以上环节任然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解决。
这个环节教师教的时间依学生疑难多少来定,多则多讲,少则少讲。
但讲授时间宜限制于15分钟以内。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学”贯穿教学全过程
“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不少于15分钟)
A.作业要典型,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分层次出题,(大容量、多媒体更能有效地解决适应高考应试的需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一般都是必做题,选做题,附加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B.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
当堂完成的好处,一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能力的培养,自己去做。
二是可以直接反馈信息。
三是可以有效地减轻课后学生的负担。
四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课后许多活动课的内容。
课堂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明线就是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在学和练,暗线是就是每一步都有教师在指导、引导,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它不是放羊式的。
哪一位把这两跳线结合得好,谁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还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高效发展。
正如洋思中学的校歌中所唱的那样,“播下了智慧和希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以上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基本模式,在这三个环节中,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的不同,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2、关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认识
(1)先学:
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这种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
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流于形式等。
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追求目标;
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这种先学是有序的,非放羊式的;
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自由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独自学习、有针对性学习,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制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2)后教:
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
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
课堂上教什么?
以学定教:
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解决。
在后教中,教师不凭自己的经验确定教什么,也不刻板的按照教案确定教的内容;
因为,教案是经验的总结,它可能落后于课堂,而课堂是新的、动态的。
教师教的内容应该完全依据学生在自学过后的情况来确定的;
注意学生是表面会还是实质会?
是只会做题,还是按规律做题?
课堂上怎么教?
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可能的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
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深刻。
而老师应在学生都不能解决问题的状况下才出现。
老师的出现也不是大包大揽的讲,也是“兵教兵”,“老兵教新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
讲对了,教师肯定;
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
讲错了的,教师更正。
“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也延伸到课后。
洋思在安排学生座位时,都是让后进生和优秀生搭配在一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
优秀生要想帮助别人,自己就要理解充分,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
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的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当然,为保证“一帮一”落到实处,他们还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3)当堂训练:
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理解。
是为了达成目标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过程。
当堂训练,象考试一样训练。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做到“堂堂清”。
当堂训练的练习分为三个层次:
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堂堂清”的内容清的就是必做题。
3、教学策略:
(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
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4、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
(1)有人认为,一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学生主要是自学,能紧张吗?
所有到过洋思听
课的人都会看到课堂上学生不闲着,特别紧张。
课堂效益很高,学生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
(2)课堂效益表现以下七能:
a.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b.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d.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e.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f.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g.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3)学生自主学习从上课到下课,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每一节课都象参加中考一样答每一道训练题。
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每堂课下来,学生说:
真累!
然而,课外无作业,无压力,学生都特别轻松。
对于这样的课,学生课上感到特别紧张——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
课后感到特别快乐——学得快、学得好,有一种成就感。
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紧张了,教师的教才会高效,学生的学才会高效。
由此,紧张成了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志。
5、教师的作用:
(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
学生会的不教;
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
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洋思人认为:
如果把课堂比作战场,教师就是策划、组织的指挥员,要把打仗的权利交给学生。
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教师就是导演,把演戏的权利还给学生;
如果把课堂比作赛场,教师就是教练员,把比赛的权利让给学生。
6、“兵”教“兵”:
(1)“兵”教“兵”。
在洋思中学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
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座位,就是好的差的相结合)
(2)“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后。
洋思的学困生比较多,在课堂上,这些学习的“困难户”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
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
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
而学生多半是寄宿的,平时都生活在一起,洋思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了“一帮一”的活动,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
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3)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三、洋思中学的“三清”运动: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实行“三清”
到洋思中学来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所谓“教不好的学生”,有的学习成绩在原来学校甚至是倒数第一。
2001年,洋思初一收了200多名两门功课不足120分的学生,有几十名还是个位数;
初二收了200多名插班生,其中也有几十名学习成绩是个位数的学生。
即便是对这样的学生,洋思也没有丧失可以教好的信心。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洋思人有三个做法:
之一,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
2001年他们将初一200多名两门功课不足120分的学生,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两个分校20个班级,并分别与分校长、班主任签定“目标教育责任状”,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优者奖,劣者罚。
之二,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
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到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
之三,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
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板演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还是这些学生。
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以炽热的情感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同学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
每堂课自学后的提问,要从最后一名叫起。
“最后一名学生”有了进步,自然水涨船高。
在洋思,我们随手翻看了初一英语最近的一次检测,初一20个班,1000多名学生,多数都是100分,没有一个90分以下的;
最好的班与最差的班平均分相差还不到1分。
学科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差生的学科”,学校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差生的学校”。
实行“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堂堂清”:
要求学生课堂上必须尽力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日日清”:
对课堂上完成的练习,教师在课后及时批阅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找相关的的学生个别辅导。
“周周清”:
每个星期的周末,对部分学生的一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三清”清的内容:
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比如:
课堂练习的必做题、英语单词、基本背诵内容、基本公式、规律等。
“三清”清的对象:
学困生。
开始学生数量可能比较多,但在这个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的过程中,人数越来越少。
关键是,教师要把这个工作做扎实,并坚持不懈。
“三清”时间保证:
自习课、活动课、课间、及周末的晚上。
“三清”管理方式:
洋思中学每一位教师都承包的有后进生转化任务,而且有相应的管理和奖励措施。
具体实施中,采用“金字塔”的方式:
教师负责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班干部,班干部负责小组长,小组长再负责“一帮一”帮扶对子的优秀学生,再由他们负责学困生。
在每个周末的下午,进行班班互清。
道理说起来并不深奥复杂,但真正按照这个要求并能持之以恒做下去,实在是难,很难。
洋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
“三清”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的保障。
否则,课上留下一大堆问题,课后再怎么努力,时间、精力也不够用,“日日清”清不了,“周周清”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
为了小组的荣誉,课上,无论是自学、讨论,还是知识检测,小组内成员都互帮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马虎;
课后,对堂堂清不了学生,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例题、习题、单词、背诵段落,一一助其过关。
一次“清”不了,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由老师帮助其“清”。
“周周清”同样不可或缺,他们实施周五验收制度,主要验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
单周验收数学,双周验收英语。
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
验收英语时,只凭课本,让接受验收的学生把两周所教的单词逐一朗读,逐一听写,错一个就在课本上那个单词旁边做上记号。
验收数学肘,也是凭课本,让被验收的学生逐一讲书上的概念、例题、习题。
验收完,在表上填上正确率。
“清”不了的内容,由任课老师利用双休日帮助落实补救措施,再接受验收。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感到有了责任,于是一起铆足了劲,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现在,“三清”已内化为洋思的一种学习习惯,学生学习自觉主动,“清”不了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对待学困生的口号是“闲则生非”扩充事例:
1、一个差生的一天
2、业务副校长的讲话:
高效的课堂:
学生的高效:
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绽放生命的色彩①分数的高效,②素质的高效,训练成习惯,习惯自然成。
③全面高效,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不遗弃。
“让每颗子弹在没死的学生头上开花”④全程高效,每一分钟高效,讲不会的,会的不讲,让45分钟都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口号是死马当活马医——逼上梁山,“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相信孩子能变化,没有相信就没有教育,教育从相信开始。
“逼上梁山”方法是“榨干最后一滴血”——挖掘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座金矿,自我挖掘,他人挖掘,相信人的潜能无穷无尽,差生叫潜能生、希望生、可能生。
教师做到:
恐吓诈骗煽风点火。
讲激发潜能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曾说:
“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
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洋思人认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
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
教师要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做”中学。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洋思课堂教学的又一特点。
在洋思中学,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
但自学并不只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学生自学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
每节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
许多人到洋思听课,往往只注意到一堂课教师讲了几分钟,或者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学,却没有注意到在洋思的课堂上学生都学得特别紧张。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紧张,是洋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结束语:
教师做三种人:
毛泽东:
不冲锋打仗刘伯承邓小平董存瑞黄继光
(让学生打仗、与问题斗争。
在打仗中学会打仗,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练就本领)
张艺谋:
导演不能代替演员巩俐章子怡(表达权、表现权、表演权还给学生)
袁伟民:
赛场比赛心动行动激动在比赛中提高技能提高水平。
(课堂就是赛场,小组比同桌比,全员比、全程比、全面比、全心比)
总之,教师是组织者、谋划者、引导者、激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