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
一是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
二是评定公司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公司政策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
ISO14040对LCA的定义是:
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方法。
LCA突出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时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生态衡算”等。
产品的生命周期有4个阶段:
生产(包括原料的利用)、销售/运输、使用和后处理,在每个阶段产品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环境。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办法,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它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治理中国工业污染的重要战略,也是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问答
1.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的产生背景
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1)环境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2)环境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
环境规划学产生的背景:
(1)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2)人类、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3)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人类就不断进行着改造自然的活动,甚至与自然环境作斗争,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改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包括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能力)
(4)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损坏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
(5)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过度的和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
(6)如何为协调入类、环境和发展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7)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协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环境规划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2.环境规划的作用
(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3)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4)有效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
(5)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
3.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关。
4.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5.环境规划的原则
(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原则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系统原则
(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6.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4)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7.环境规划的类型
(1)按规划期划分
长远环境规划:
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
中期环境规划:
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
5年环境规划:
一般称五年计划。
(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经济制约型:
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
协调型:
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环境制约型:
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日本。
(3)按环境要素划分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水污染控制规划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4)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8.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1)环境功能区划
(2)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
(3)环境评价和环境预测
(4)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及决策
(5)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6)环境规划方案的管理
9.环境规划的一般程序
10.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如何理解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理论基础:
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11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确定和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应考虑现有的管理、防治技术和人才结构问题,要分析现有经济水平能够提供多少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12环境预测和环境评价在保护环境和环境规划中有何意义?
环境调查和评价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工作。
环境评价的目的是
(1)了解区域环境特点和环境承载力;
2)找出环境中现存的问题;
(3)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环境预测是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目的是掌握未来环境问题之所在,以便在规划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13以大气或水为例阐述环境规划的基本过程.
大气环境规划的一般程序
14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v1、节水、降耗、减少排污
v2、调整工业结构
v3、强化污水治理
v4、加强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减少面源污染
v5、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建设
v6、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水源
15什么是A值法?
P值法?
A-P值法?
A值法是以地面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值,使用简便的箱模式而实现的具有宏观意义的总量控制;
是对以往实行的P值法的修改。
P值法:
根据烟囱有效高度估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P值法是用烟囱高度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率。
所谓的A-P值法是指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16大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大气环境综合措施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2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3加强绿化
一、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一)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
(二)集中供热(三)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
(四)实施清洁生产(五)控制移动源的排放
17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化技术方法
(1)市场价格法
----根据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产量或利润的变化来估计环境效益和污染损失
●污染造成了减产,减少的产量在市场上价值多少――污染造成的损失。
●污染影响了品质,减少了销售收入――污染造成的损失。
(2)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
---用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和工资收入减少来估算污染的损失。
●生病――医疗费;
●死亡――按正常寿命计算少拿工资数额
●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和正常退休相比少拿的工资收入;
(3)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为执行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种可行方案所损失的可能获取的收益
(4)资产价值法
●用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效益或损失;
如城市大气污染…
(5)工资差额法
――用污染地区和清洁地区工人工资支付的差异,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效益或损失
●污染地区工人的工资要高一些,高出部分的工资额→污染损失
●治理后环境好转了,工资下降,工资少支出部分→污染治理产生效益的一部分
(6)防护费用法
――用防治污染措施的费用来估算污染造成的损失
●某项目或工程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防治污染而采取措施所花费的资金,可以估算为项目污染造成的损失。
(如公路噪声)
(7)恢复费用法
用恢复遭破坏的环境资源的费用作为环境破坏的损失
(8)影子工程法
――人工建造一个工程用以代替原来遭破坏的环境资源的功能,这费用→环境破坏的损失
18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功能.
结构组成:
1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DBMS)2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MBMS)
3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MEBMS)4人机接口单元(DGMS)
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1)查询
为了满足用户需要,在开发区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设置灵活多变的查询方式为用户服务。
如采用多种适合决策者理解和使用的形式,包括:
数字、图形、表格、文字等,向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及用标准评价模板评价的结果信息。
(2)评价预测
分析环境影响诸因素,如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变化情况;
分析评价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通过监测数据,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预测
(3)模拟
在用户或系统提出方案后,系统提供模拟功能给用户,利用有关模型、数据、知识做出预测,模拟现行系统的运行是系统模拟功能的一项最主要的任务。
它可以让用户看到决策执行后的结果,从而修改或选择新的决策方案。
(4)绘出分析地图
对同一区域的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特性进行特征叠加,以建立分析地图。
该地图不仅直观表示环境功能分区,而且生动反映模型计算结果。
19环境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环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特征。
环境管理的特点
(1)区域性
(2)综合性(3)社会性(4)环境决策的非程序化特点
20环境管理的类型
(1)从环境管理范围划分:
流域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行业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
(2)从环境管理属性来划分
资源环境管理、质量环境管理、技术环境管理
(3)从环保部门的工作领域来划分
计划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监督管理
21环境管理的模式
区域管理模式
行业管理模式
区域与行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2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质量管理
(2)生态环境管理
23环境管理的手段
(1)法律手段
(2)经济手段(3)行政手段(4)技术手段(5)教育手段
24环境管理的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3)监督职能
(4)协调职能(5)指导职能(6)服务职能
25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如何理解其在环境规划和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1)“人地”关系理论
.
(2)管理科学理论
(3)教育学理论
(4)环境伦理学理论
(5)法学理论(环境权和环境安全理论)
(6)生态经济学理论
(7)经济学理论
(8)生态学理论
(9)三种生产理论物质生产子系统(物质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环境生产子系统)
(10)界面活动控制论
(11)冲突协同理论
26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标准是有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的总称。
(1)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2)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
(3)执法依据;
27我国环境标准的构成
(1)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3)基础和方法标准
28环境审计的作用
环境审计又称环境、健康和安全审计,它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分支,是指由审计机构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承担的环境管理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监证的独立性专门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9城市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2)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0开发区的环境管理方法。
①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
②环境规划实施的主体必须兼有行政职能和经济职能;
③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
④以发展高新技术项目为主,实行清洁生产的原则;
⑤将环境管理手段纳入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原则。
31农村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农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通过全面规划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又要保护和建设好农业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持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和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流域水体的多样性
流域水体功能的多样性
流域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33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一)企业的外部环境管理
1.企业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
筹划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2.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
对污染源的管理环境审计
3.企业自身环境管理体系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
(二)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
生产过程产生污染物的末端治理
推行清洁生产
建立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34全球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35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环境委员会;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管理措施;
1、国际环境合作:
<
北京宣言>
;
里约宣言>
21世纪行动议程>
2、环境保护条约:
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双边环境条约、区域性环境保护条约
3、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36如何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环境规划的管理――对环境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协调和调整
现实中环保行政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环境规划目标是一致的
37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浸占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
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污染地表水体;
4.污染大气;
5.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
38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一)减量化法
1.城市固体废物
2.工业固体废物
(二)资源化法
物质回收
物质转换
能量转换
(三)处理、处置方法概念: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变为适合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处理、处置方法:
1.热处理——焚烧法等
2.化学法:
(中和法、氧化还原、化学浸出)
3.分选法:
风力分选、浮选、磁选、筛分
4.填埋法:
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
5.固化法:
6.海洋处置:
39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是什么?
环境规划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有预见科学决策活动,其科学理论与方法必然丰富而极其扩展性的。
环境规划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为解决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而产生。
它是环境科学与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
(1)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由理论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基础三部分内容所组成。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2)作为工作领域的环境管理学
从客观实际出发,作为工作领域的环境管理学,面对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包括了环境科学的全部实践内容。
40什么是环境?
谈谈你对环境概念的理解。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又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人类就不断的与自然环境作斗争,进行着改造自然的话动。
由于人类的力量较弱,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较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不严重。
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损坏也越来越严重,造成了一系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终于引起了人类的觉醒。
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类过度的和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
41何为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有几种类型?
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高增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
1、环境污染
(1)酸雨——成因、现状
(2)温室效应——成因、现状
(3)臭氧层破坏——成因、现状
(4)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越境转移
(5)海洋污染
(6)水体污染
2、生态破坏
(1)生物多样性减少——成因、现状
(2)森林破坏——成因、现状
(3)土壤资源破坏——成因、现状
42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拥有正确的环境意识,人们才能从内心真正愿意采取保护环境的行动。
如何把教育学原理运用到环境教育中,也是环境管理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因为环境教育的实施只有符合教育学原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环境教育的内容、层次、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环境教育的目标、环境教育的改革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4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内涵是什么?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定义表达两层意思:
一是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以满足全人类的基本需要;
二是发展是要有限度的,不能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增长;
(2)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必须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必须切实承认并充分体现出环境的价值;
44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
a、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
b、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可更新速度;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林业、渔业等领域提出;
c、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超过其可更新替代物的开发速度;
d、污染物的排放不超过环境容量;
可持续发展主要关心的是环境和自然资源问题
→ 需要通过环境规划实现
4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
环境保护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实现,因为现代的发展早已不是仅仅满于物质和精神消费,同时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的重要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三、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解决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根本出路在发展科学技术。
六、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普遍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46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是什么?
阐述其内容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三十二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基本方针。
三同步: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前提,预防为主)、同步实施(关键)、同步发展(目的);
三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重申了这一基本方针,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阐述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三同步”方针,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实现“三效益”统一。
47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有哪些?
(一)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采取防范措施,不产生或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
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主要目的是促使污染者承担治理其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