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义 讲解部分 第2篇 主题3 第2单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义 讲解部分 第2篇 主题3 第2单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讲义 讲解部分 第2篇 主题3 第2单元 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c的化学式是__NaOH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Fe+2HCl===FeCl2+H2↑__。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复分解反应__。
5.[2019·
杭州模拟]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是__BaSO4__(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Na2CO3、MgCl2__。
(3)无色滤液2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Na+、H+、Ba2+__(填离子符号)。
(4)上述实验可知还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应改进的方法是__将上述实验中的过量稀盐酸改成稀硝酸(合理即可)__。
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考点1 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
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__二氧化碳__来进行。
2.二氧化碳的产生:
人和动植物的__呼吸__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__燃烧__以及微生物的__分解__作用等都会产生__二氧化碳__进入大气中。
3.二氧化碳的消耗:
绿色植物通过__光合__作用将大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和水转变成__有机物__。
4.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考点2 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主要途径(a)
氧循环
1.氧气的来源:
绿色植物__光合作用__制造__有机物__,除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都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2.氧气的消耗:
人和动植物的__呼吸__作用、微生物的__分解__作用、燃料的__燃烧__、其他氧化反应(如铁生锈、食物的腐烂)等都要消耗__氧气__。
3.氧循环的主要途径
4.在自然界中,碳循环与氧循环是两个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__光合作用__是一个关键的“桥梁”。
由于碳、氧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保持了大气中__二氧化碳__和__氧气__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考点1 知道一般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举例说明(b)
1.反应①通常是金属(除金外)与__氧气__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如3Fe+2O2
Fe3O4。
2.反应②通常是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__可溶性__碱。
如Na2O+H2O===2NaOH。
3.反应③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和__还原剂__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的冶炼)。
如H2+CuO
Cu+H2O。
4.反应④通常是__不溶性__碱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
如2Fe(OH)3
Fe2O3+3H2O。
5.反应⑤通常是超活泼金属(K、Ca、Na等)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和氢气。
6.有时金属也可以和非金属(除氧气外)反应生成化合物。
考点2 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c)
考点3 会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b)
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考点1 知道一般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举例说明(b)
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
酸
1.反应①通常是非金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如C+O2
CO2。
2.反应②通常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3.反应③通常是不稳定的酸分解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水。
如H2CO3
H2O+CO2↑。
考点2 能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c)
【考点延伸】
1.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
2.以某物质为核心的网络图
以O2为核心 以CO2为核心
以HCl、H2SO4为核心 以NaOH、Ca(OH)2为核心
3.物质转化规律(八圈图)如图所示。
(1)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这种物质的制备。
(2)应用
①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
②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③某类物质的可能制法。
(3)在设计具体反应时,还应特别注意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如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
(4)若离子间发生反应,能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①产生气体:
CO
、HC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NH
不能与OH-大量共存;
②生成沉淀:
Ba2+、Ca2+等不能与SO
、CO
等大量共存;
③水生成:
H+与OH-不能大量共存。
类型一 理解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典例1[2019·
台州]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跟踪训练1[2018·
连云港]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D )
选项
甲
X
A
O2
H2O
B
CO2
CaCO3
C
Fe
Fe3O4
D
NaOH
NaNO3
类型二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典例2[2018·
杭州]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其部分流程如下:
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规定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_Na2SO4(可溶性硫酸盐)或稀硫酸__;
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_洗涤表面附着的BaCl2,使废弃物达到处理标准__。
跟踪训练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 )
A.Na+、Mg2+、CO
B.H+、Cu2+、NO
C.NH
、Fe3+、SO
D.K+、Ba2+、Cl-
类型三 物质的推断与鉴别
典例3[2019·
绍兴六校联考]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
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乙:
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
丙:
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
丁: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D )
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
【点悟】 物质的性质是鉴别物质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
在解决鉴别、推断等题目时,务必清晰有关盐的溶解性规律、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各类重要离子的性质、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跟踪训练3[2018·
泸州]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去):
(1)X的化学式是__CO2__,图中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_使焦炭完全反应__。
(2)①~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①②__。
(3)Zn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与PbCl2溶液反应。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
__2ZnS+3O2
2ZnO+2SO2__。
(5)结合表中数据设计:
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__将粗锌放在一容器中高温(保持温度907~1749℃)处理,收集的锌蒸汽,冷却后可得纯净的锌__。
物质
Zn
Pb
沸点(℃)
907
1749
4827
(6)反应②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示如图,计算产生Y的质量。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设生成Y的质量为x。
C+CO2
2CO
12 56
30g x
=
,x=140g。
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不加思考致错
典例4[金华中考]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__。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BaCl2、HCl__。
跟踪训练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NH4HCO3_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FeCl3、CaCO3__。
(3)取
(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
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Na2CO3__,一定不含__Na2SO4__。
(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
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__。
【点悟】 鉴别物质必须分析物质是否可以大量共存,也必须分析加水溶解后产生沉淀和所得滤液的颜色。
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
一、什么是离子共存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即各离子相互反应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等难电离的物质。
因此,想使溶液中的各离子能共存,就必须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二、相关知识
1.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
与H+、HCO
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气体,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与OH-反应生成H2O和NH3,NH
与OH-不能共存。
(2)有水产生
如H+与OH-反应生成H2O,H+与OH-不能共存。
(3)有沉淀产生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
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
2.部分盐溶液的特殊颜色
含Cu2+的盐溶液——蓝色
含Fe3+的盐溶液——黄色
含Fe2+的盐溶液——浅绿色
含MnO
的溶液——紫红色
3.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硝酸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于水。
氯化物除银、亚汞——氯化物除氯化银、氯化亚汞外均可溶于水。
硫酸盐除钡和铅——硫酸盐除硫酸钡、硫酸铅外均可溶于水。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4.碱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钡碱,氨水溶。
三、常见题型
1.无额外条件限制的离子共存
典例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C )
A.Na+、Ba2+、Cl-、SO
B.Ca2+、H+、K+、OH-
C.Mg2+、SO
、NO
、Cl-
D.H+、Cl-、Na+、CO
2.颜色陷阱的离子共存
典例6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 D )
A.Cu2+、SO
、K+
B.Na+、、Ba2+、SO
C.Fe3+、K+、Cl-、SO
D.Mg2+、SO
、Na+、Cl-
3.酸碱性陷阱的离子共存
典例7[2019·
杭州模拟]“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某造纸厂因违规排放废水被相关部门责令关停、整改,经测定该厂废水的pH=1,则在该废水中还能大量检测出的离子可能是( C )
A.Ag+、Cl-、SO
、Na+
B.OH-、K+、NO
、Ba2+
、Al3+、NO
D.Na+、CO
、Ca2+、Cl-
4.多个陷阱的离子共存
典例8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C )
A.NH
、K+、SO
B.CO
C.Na+、K+、SO
D.Cu2+、K+、Na+、SO
5.隐含条件的离子共存
典例9[2018·
南充改编]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Ba(NO3)2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
则原固体一定含有__K2CO3__,一定不含有__K2SO4、Ba(NO3)2和CuSO4__,可能含有__KCl__。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
__另取原有固体,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NO3溶液后,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沉淀,则含有KCl,否则无__。
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