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2630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Word下载.docx

张伯起笑笑说:

“你刚才已经鞠过半个躬了,只希望向你讨还另外半个就可以了,不要再辛苦了。

”人们都讥笑他。

1.

(1)看见,看到

(2)又2.当时(在场)的人(都)讥笑他。

3.看见对方穿着粗布衣服;

得知那人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4.B

3、吉人辞寡

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

“向三贤孰愈?

”谢公曰:

“小者最胜。

”客曰:

“何以知之?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

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②谢公:

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③寒温:

说问候起居的客套话。

【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

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

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2104上海虹口二模】

(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

(2)多论俗事: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3.子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4.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羲之家的三个兄弟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琐事,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

三人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

“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愈:

较好,胜过)?

”谢安说:

“小的最好。

”客人问道:

“怎么知道的?

“贤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我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1.

(1)到……去,拜访

(2)议论,谈论2.A(吉人:

贤良的人。

)3.寒温而已4.寡言沉稳,处变不惊。

4、张溥钞书

(张)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②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注释】①张溥:

明代著名文学家。

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②沃:

浸。

【2014上海松江二模】

(1)日沃汤数次:

(2)以故名高一时:

A.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书烧掉。

B.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手稿烧掉。

C.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书烧掉。

D.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手稿烧掉。

3.文中能印证张溥“名高一时”的内容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写朗读一遍后,马上烧掉,再抄写,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灵敏快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1.

(1)热水

(2)原因,缘故2.B3.四方征索4.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5、晋假道于虞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大夫宫之奇⑤谏曰:

“不可。

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⑥也。

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

”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⑦虢,还反灭虞。

【注释】:

①晋献公:

晋国国君。

②垂棘:

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③虞(yú

):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④虢(guó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⑤宫之奇:

虞国的谏议大夫。

⑥德:

恩德。

⑦取:

攻占。

【2015天津河东二模】

(1)晋献公以垂棘之璧:

(2)还反灭虞:

假道于虞而伐虢。

3.写出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并指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晋献公用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向虞国国君借到攻打虢国。

虞国大夫官之奇劝阻道:

“不行,嘴唇失去了,牙齿也会受冻,虞国和虢国(就像唇齿一样)彼此相帮相救,而不是互施恩惠。

今天晋灭了虢国,明日虞国必然随之灭亡。

”虞君不听意见,收下美玉,让晋军借道通过,晋军攻占虢国后,返回时消灭了虞国。

1.

(1)用

(2)反:

通“返”,返回2.(晋献公)向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3.唇亡齿寒;

假途灭虢(或:

假道灭虢、假道伐虢)。

示例:

(1)很多事物都是利害相关的。

(2)贪图小利,而忘了根本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6、武昌九曲亭记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④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⑤,意适⑥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注释】①伏息:

平息。

②杖策:

拄着拐杖。

③乱流:

横渡江水。

④幅巾:

古代男子用绢束发。

⑤劳:

慰劳。

⑥意适:

心情畅快。

【2011吉林】

闻子瞻至:

2.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

3.本文记叙了子瞻谪居黄州时出游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

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

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

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往往就留在山上住宿。

1.听说,知道2.寄情山水(或热爱自然);

与山中人相处融洽(或:

山中人热情好客)。

3.示例:

身处逆境时可以通过寄情山水、结交朋友等方式来排解苦闷。

(或:

处于逆境中应该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7、远公讲论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

“桑榆①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执经登坐,讽诵②朗畅,词色甚苦。

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注释】①桑榆:

“桑树和榆树。

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树梢,因此借指日暮。

‚②讽诵:

朗诵;

诵读。

【2012山东济南】

(1)讲论不辍:

(2)执经登坐:

2.远公曰:

”他用

的劝说方式,教育弟子要。

远公(慧远)在庐山,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不断地讲授佛经。

弟子中有偷懒的,远公就对他们说:

“我像夕阳的光芒,照理不会照得太久远,希望你们如朝阳的光辉,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来越明亮。

”说完他手捧经书,做到榻上,背诵经文,响亮流畅,言辞神色都很恳切。

高足弟子们都对他更加肃然起敬。

1.

(1)停止

(2)通“座”,座位2.设喻说理(或:

比喻说理);

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刻苦勤学

8、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六一:

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

②顷岁:

近年。

③指擿:

批评指正。

【2105山东济南】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3.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经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

欧阳修说:

“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写得精妙。

世人担忧练笔的机会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

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

1.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2.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格外有意味。

3

(1)勤读书;

(2)多写作;

(3)不急于求成;

(4)多反省。

(答出2点即可)

9、刘宽仁恕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

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

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宽日:

“物有相类①:

事容脱误②,幸③劳见归,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量。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类:

类似。

②脱误:

疏忽失误。

③幸:

承蒙。

【2015山东滨州】

(1)宽尝行:

(2)乃就宽车中认之:

(3)何为谢之: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3.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宽字文饶,是弘农郡华阴县人。

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走近刘宽的车,认为驾车的牛是他丢失的牛。

刘宽没有说什么,下了牛车,自己步行回来。

过了一会儿,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

“我很惭愧,对不起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刘宽说:

“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疏忽失误,承蒙你不辞辛苦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宽宏大量。

1.

(1)曾经

(2)走近,靠近(3)道歉2.我很惭愧,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3.刘宽是一个宽容(或:

宽宏大量)、忠厚的人。

10、范文正公贬饶州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

“君,长者,何自陷朋党?

”王曰:

“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

”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王待制质:

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②顾:

表示轻微的转折。

③望:

奢望。

④厚:

丰厚。

【2014山东聊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朝廷方治朋党:

(2)顾质何敢望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初,范文正公被贬到饶州,朝廷正惩治朋党,士大夫们都不敢前去与他告别,只有待制王质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

大臣们责问他说:

“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陷阱朋党里面去?

”王质说:

“范公是天下的贤人,而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

如果让我成为范公的朋党,那范公给予我王质的就太丰厚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吓得把脖子缩了起来。

1.

(1)治理,惩治

(2)怎么,哪里2.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

3.正直磊落;

敢作敢当。

11、释盗遗布

陈寔①,字仲弓,为太丘长。

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

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注释】①陈寔:

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

【2014浙江宁波】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

(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寔,字仲弓,是太丘县令。

一天,有个小偷趴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训诫他说:

“不好的人,本性不一定坏,但养成习惯,就难以改变了(“习以成性”现为成语,字面意思为“长期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性格”。

),梁上那位就是这样。

”小偷听到后,不一会儿就跳了下来,跪在地上认罪。

陈寔说:

“从你的外表看,不像是坏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

”于是赠给他四丈布(端:

布帛的长度单位,一端为两丈,也有说六丈),要求他改正。

此后,这人再也没有偷盗过。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D(“盗”意为“偷盗”。

)3.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4.

(1)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可看出他宽宏大量。

(2)陈寔对梁上君子的偷盗行为并不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可见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

12、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

清静寡欲,没有奢望。

②淫漫:

荒淫,怠惰。

③险躁:

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

④多不接世:

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2015山西】

1.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

理由:

2.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

(用原文词语填空)

君子的品行,依靠内心的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看轻世俗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静心,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消磨,最终成了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人大多不能被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在破房子里,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所以我很喜欢。

2.淫慢险躁

13、书不可不成诵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①司马温公:

司马光死后谥号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

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专心。

②绝编:

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

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迨:

等到。

⑤倍通“背”,背诵。

【2015天津塘沽二模】

(1)众兄弟既成诵:

(2)独下帷绝编:

3.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学习经验?

司马光年幼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研讨学习(讲习:

研讨学习),别的兄弟已经能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那样专心刻苦,一直到能够背诵为止。

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都,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很多!

1.

(1)已经

(2)独自2.(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3.本文讲了司马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用力多者收功远;

书不可不成诵;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

14、楚庄王问詹何

庄王问詹何①曰:

“治国奈何?

”詹何对曰: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

“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

“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

”楚王曰:

“善。

选自《列子·

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

古代哲学家。

②社稷:

指国家。

③身治:

自身修养好。

④末:

末节,次要的事情。

【2014天津】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含义。

(1)詹何对曰:

_________

(2)故本在身:

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庄王在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庄王问詹何说:

“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詹何回答说:

“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楚庄王说:

“我得以成为祭祀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守住它的方法。

“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也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差而国家却治理的好的事。

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来回答。

”楚庄王:

“说的好。

1.

(1)回答

(2)根本,基础2.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3.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15、陈格勤市场米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

主人问客何来,曰:

“陈太守。

”“是湘潭陈公邪?

”曰:

“然。

“是廉吏,安用钱为?

”还其值,问寓何所。

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

“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

地名,今河北通县东。

②槛槛:

车子行走的声音。

【2014上海徐汇一模】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

_________

(2)还其值: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3.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格勤的敬重。

4.信函中“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

”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格勤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格勤被抓入北京,除夕那天到潞河买米。

米店主人问客人从哪里来?

他回答说:

“我是陈太守。

”米店主人:

“你是湘潭的陈公吗?

”他回答说:

“对。

”米店主人说:

“你是廉洁的官员,在我这儿怎么需要付钱呢?

”于是归还了陈格勤的米钱,并问他住在哪里。

第二天,陈格勤听见门外有车辆驶过的声音,原来是米店主人给他送了十石米,还有一封信函,信上说:

“天子一定会再次起用您,您应当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要辜负了天下人对你的期望。

1.

(1)进入

(2)交还,归还2.B3.馈米十石4.保持廉洁的品行

16、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伐:

夸耀。

②施:

散布,摆放。

【2014山东威海】

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盍各言尔志?

2.谈谈你对文中三个人的“志”的理解。

(1)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回:

(3)孔子: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

孔子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

”子路说:

“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有点,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希望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

“老者得到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

1.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

2.

(1)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

可以看出他重义气,轻财物。

(2)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

可以看出他希望加强自我修养。

(3)老者得到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

可以看出他希望所有人都得到关照。

17、长生猪

胡御史牧亭言:

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

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

既而憬然省曰:

“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

世无不可解之冤。

”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

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弭(m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