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230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基础会计电子教案三Word文档格式.docx

(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反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类,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明细科目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二级、三级科目等。

如:

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甲材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车间;

应收账款——A公司,库存商品——甲产品

★三级科目之间的关系是:

性质上,三者是统制和从属关系;

金额上,三者是相等关系。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记账单元,对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进行连续系统记录的一种工具,它由账户名称和账户结构两部分组成。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1、联系: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而账户又是按照会计科目所规定的内容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2、区别:

①会计科目只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存在结构问题,因此不能连续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结存情况,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能连续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结存情况;

②会计科目是国家财政部通过制定会计制度而统一规定的,账户则是由企业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在账簿中自行开设的;

③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纪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设置账户的目的是用来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所以账户不但要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必须具有便于记录经济业务的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账户名称、账户方向和账户金额。

账户名称就是会计科目,它规定了账户的核算内容;

账户的方向是指在账户的什么地方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加和减少,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其中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

账户金额是指账户中记录的各类数据,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2、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丁字形账户、骨干账户)

左方账户名称右方

账户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取决于各账户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

3、账户基本结构的正规格式:

账户名称

凭证

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4、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

账户发生额,是指记录一定会计期间经济业务引起资金运动的增加和减少金额,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余额,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发生额合计数相抵后的差额,包括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账户发生额和余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增加额的方向相同。

(如:

“应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元,本期增加发生额为12000元,期末余额为6000元,则该账户的本期减少发生额为8000+12000-6000=14000元)

第三节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方法

(一)记账方法的概念及种类

1、记账方法的概念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特殊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规定的账户中予以登记的方法。

它包括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大类。

2、单式记账法

·

单式记账法,是指将每一项经济业务,只作单方面登记,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记录的方法。

单式记账法的特征:

一般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各项人欠、欠人的往来款项,对实物资产的增减业务不作登记。

用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设备一台,只登记“银行存款”账户减少50000元,而不登记“固定资产”账户的增加数)

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内容不全面,无法反映账户之间数字上的平衡关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书P42〉

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至少在两个账户中相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

对记录的结果可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其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能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

能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

复式记账法按所采用记账符号不同的分类:

(1)增减记账法→6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改革记账方法时提出

(2)(资金)收付记账法→是在传统收付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6-97年在我国预算会计中采用

(3)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我国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中国境

内的所有企业会计核算时都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为适应借贷资本家管理的需要,产生了借贷这一对矛盾的概念,借贷两字分别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变化;

到了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在其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威尼斯复式簿记法,标志着借贷记账法的初步形成;

16世纪,借贷记账法已遍及全欧洲;

我国运用借贷记账法始于1908年创办大清银行之时。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记录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自从应用于会计以后,随着时代演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而仅仅是代表了两个记账符号,用以指明应记入账户的方向。

“借”和“贷”在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中都有双重含义,各自都既能反映增加,又能反映减少,一般地,以“借”表示资产、费用和成本的增加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数;

以“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数,资产、费用和成本的减少数。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是指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还应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借贷必相等”是指记入账户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账户贷方的金额。

(3)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借贷记账法下,除了设置资产和权益类账户外,还可设置一些双重性质的账户,如“其他(购销)往来”账户等,用以既反映资产又反映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这类账户的性质不固定,一般只能根据其余额来判断,若余额在借方→属于资产类账户,余额在贷方→属于负债类账户。

3、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1)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借方账户名称贷方

账户分为借贷两方,究竟哪一方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登记减少数,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书P44)

(2)不同性质账户的基本结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性质的账户: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

↓↓

收入、费用(成本)性质的账户: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

具体账户的结构和格式见〈书P48〉

综合账户的T型账户结构图:

资产增加资产减少

费用增加费用减少、转出

成本增加成本减少、转出

负债减少负债增加

所有者权益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减少、转出收入增加

利润减少利润增加

(三)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

1、确定并编制会计分录

(1)确定会计分录的意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考虑的问题是:

应在哪些账户中登记?

应登记在账户的哪一方?

各账户中登记的金额是多少?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便于进行错账的查找,在把经济业务记入账户之前,首先应编制记账凭证,在记账凭证上把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金额和账户的对应关系加以确定,即编制会计分录,然后再据以记账。

(2)会计分录的概念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在记账凭证中明确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一笔完整的会计分录,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三要素:

账户的名称、记账的方向和记账的金额。

(3)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分录:

一借一贷

复杂分录:

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一般不能编制)

※自学〈书P52-54〉例题中会计分录的书写和正确编制。

※2、登记账户

登记账户即过账,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后应将其数据记入各有关账户中去。

(包括:

过入期初余额和本期借贷方发生额)

过账以后,一般要在月末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称为结账。

结出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和期末余额)

3、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概念

试算平衡,是指为了验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原理,对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进行汇总、试算,以检验其正确与否的一种专门方法。

(2)试算平衡的内容

发生额试算平衡

理论依据: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内容: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解析:

由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遵循借贷记账规则,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以相等的金额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因而,当一定会计期间内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

余额试算平衡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全部账户期初(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期初(末)贷方余额合计数

期末时,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一般有借方余额,表示期末资产总额,而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有贷方余额,表示期末权益总额。

因而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即资产额)应与所有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即权益额)相等。

(3)试算平衡的方法

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会计人员每一会计期末,在全部经济业务都已登记入账并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以后,可以将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过入试算平衡表,并计算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借、贷方合计数,以验证账户记录是否存在发生额及余额的平衡关系。

(4)试算平衡的结果

试算平衡只是通过账户借贷方金额的平衡与否来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基本方法。

若试算不平衡,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若试算平衡了,也并不意味着账户记录完全正确,因为有些账户记录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如发生重记、漏记、错记账户或记反借贷方向时→试算结果仍然是平衡的。

因此,为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除试算平衡外,还应采用其他的专门方法对会计记录进行日常或定期的复核。

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库存现金

10000

1200

银行存款

1350000

350000

433000

1267000

应收账款

300000

120000

180000

其他应收款

原材料

1400000

25000

1425000

库存商品

240000

固定资产

6000000

6180000

短期借款

600000

200000

150000

550000

应付账款

80000

32000

5000

53000

应交税费

20000

实收资本

8600000

8680000

管理费用

1000

合计

9300000

790400

9303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