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2109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3综采工作面专项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一、803综采工作面基本概况

(一)煤层及地质

11号煤层位于位于太原组中部,9号煤层下7.61~19.93m,平均15.20m,煤层厚6.00~6.30m,平均6.18m,含2层夹矸,结构较简单,在井田内除北部风氧化带外属稳定可采煤层,位于大同煤田向斜构造南部西翼南缘,根据钻孔和井下揭露,本区构造总体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一般为l°

~3°

,在井田东南部发育有次级的褶曲构造。

在井田西部有一条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60m、延伸长600m、落差15m一20m的正断层,未发现陷落柱。

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

(二)瓦斯及煤尘情况

矿井煤层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6m3/t。

其中,采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2m3/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8m3/min。

矿井达到90万t/a时,为低瓦斯矿井。

11号煤层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O.48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23.93MPa/s,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20g/m3,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850℃,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340℃,火焰长度15mm,岩粉用量70%,结论为有煤尘爆炸性。

11号煤层吸氧量O.54cm3/g,自燃等级II,倾向性为自燃。

二、外因火灾的防治

(一)加强井口管理,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各井筒井口、井口房附近20m范围内严禁使用明火及非防暴电器设备。

(二)803工作面进行电、气焊工作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中的有关规定。

1、指定专职瓦检员和安检员在场检查和监督。

2、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洒水。

工作地点应至少备有2个8TCCM干粉灭火器。

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3、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4、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作业区队带班人员及瓦检员在工作地点至少检查1h,只有在不出现任何隐患后方可撤离。

5、803综采工作面、5301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及其他回风巷道和瓦斯涌出不稳定的巷道严禁使用电气焊作业。

6、综采队要加强油脂及相关物品的管理。

如机械油、乳化油、棉纱、布头和纸张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中,定点存放。

严禁随意泼洒剩油、废油,每次使用过的油脂、棉纱、布头和纸张等有专人收集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

7、803综采工作面机巷皮带输送机头必须至少配备4台灭火器材,工作面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范围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8、综采队要定期检查803工作面机巷胶带输送机的托辊和机尾滚筒,发现托辊不转或者机尾滚筒不转必须及时处理,防止胶带跑偏引起摩擦起火。

9、井下供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综采一队要保证803工作面风、机两巷电气设备的完好。

严禁使用失爆电器和电缆,消灭电气火灾,机械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或者超负荷运转,严禁甩掉机电设备的保护装置,防止产生电气火花或者引起电缆着火。

10、井下任何人员发现井下有着火迹象或发生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三、工作面初采期间(距工作面开切眼100m范围)防灭火措施

(一)管风防火

1、加强通风管理

1)通风区要加强采区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采掘、机电、运输各区队必须加强本单位职工的教育,教育职工爱护井下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设施完好。

2)803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空区有悬顶面积超过10(2×

5)m2时,综采队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强制性放顶,使采空区垮落严实。

3)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控制803综采工作面风量,防止风量过大向采空区供氧,同时加强内部漏风管理,减小803工作面风、机两巷的风压差。

2、加强803工作面浮煤的管理

1)工作面开切眼范围内的所有硐室必须清理干净,无用硐室及时进行封闭。

2)803综采工作面初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的煤柱,严禁留顶煤,要及时清除液压支架间浮煤,采空区不得遗留浮煤。

否则进行严格考核。

(二)利用人工检测、束管监测和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监测

1、人工检测

1)加强803综采工作面有害气体的检测,认真进行火情预测预报。

通风科指派专人每周对803综采工作面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各取气样一次。

利用地面色谱仪进行分析,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通风科要加强803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管理,瓦检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巡回路线进行检查。

每天分夜、早、中三班,每班对803综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和上隅角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查。

检查路线为:

803综采工作面机巷→803综采工作面→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803综采工作面回风流。

检查过程中必须对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等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汇报通风科值班领导及矿调度室,由通风科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3)瓦斯检查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及班中汇报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井下现场交接班,杜绝空班、漏检、假检,做到瓦检手册、瓦检牌版、瓦斯调度台帐“三对口”。

2、束管检测

803综采工作面发火情况的预测预报主要依据KSS-200型矿井火灾预测预报束管监测系统完成。

每天分三班,每班分两个循环,每循环2小时对井下各路测点进行监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抽气泵将井下各个测点的空气通过气体采样器、束管抽到地面监测室,然后对气体成分通过气相色谱仪加以分析后,即得出各个测点的CO、CO2、CH4、C2H6(乙烷)、C2H4(乙烯)、C2H2(乙炔)、N2、O2等气体的浓度,从而掌握气体浓度及其变化规律并对井下自然发火起到预测、预报作用。

802综采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设置及管理要求

1)监测点的布置

(1)分别在803综采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上隅角各设置1个监测点;

在803采空区测定范围距工作面150m左右,约50m各设置一个测点,保持采空区内部进、回风两道各三个探头同时监测;

(2)803综采工作面进风巷监测点的采样器安设于距803综采工作面机巷向里10~15m处,采样器悬挂位置距帮≮200mm,距顶≯300mm;

(3)803综采工作面回风流监测点的采样器安设于距回风口向里10~15m处,采样器悬挂位置距帮≮200mm,距顶≯300mm;

(4)803采工作面上隅角监测点采样器悬挂于悬挂于距切顶线向外1m范围内,距帮≮200mm,距顶≯300mm;

(5)采空区监测点采取将采样器与束管直接装入岩芯埋管并留入采空区的办法进行监测。

为方便采样器采样,在埋管的顶端2m安装花管(打若干小孔,以利于采集气样)。

(6)由信息监测中心负责对进风巷、回风流、上隅角和采空区的束管探头按标准安设到位,并由综采队负责将其随着803采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设。

信息监测中心负责每天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监督综采队的移设工作,如移设和维修不及时,对责任人按规定进行处罚。

2、安全监测监控

1)安全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井下采用KJ78N安全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主要监测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的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温度、以及环境参数等,通过通讯电缆将数据传送到地面中心站主备机进行数据处理及监控。

2)安全监测设备布置

(1)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安设CH4、O2传感器;

803综采工作面安设CH4、CO、温度传感器;

803综采回风流中设CH4、CO、温度及风速传感器。

(2)803综采工作面的CH4、CO、温度传感器吊挂在距工作面上出口5~10m范围内,上隅角的CH4、O2传感器利用专用吊架吊挂在切顶线向里1m的顶板上,回风流的CH4、CO、温度传感器安设在距风巷口10~15m范围内。

(3)803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上必须安装机载式甲烷断电仪,当工作面甲烷浓度超限时,控制切断采煤机、转载机、工作面及机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控制电源。

(4)传感器采用专用吊架吊挂在顶板上,CH4、CO、温度传感器的吊挂位置:

距帮≮200mm,距顶≯3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5)各传感器工作参数

①甲烷传感器工作参数:

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1.3%、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

当甲烷气体超限时控制切断803综采工作面及回风流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803综采工作面回风流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

当甲烷气体超限时控制切断803综采工作面及回风流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②CO传感器工作参数:

报警浓度≥24ppm。

③温度传感器工作参数:

报警温度≥260C。

④便携式氧气O2报警仪工作参数:

报警浓度<18%。

3)系统安装

(1)803综采工作面风巷监测线由+980m水平803风巷绕道P5000扩展器接出至803风巷、上隅角和工作面。

(2)803综采工作面机巷监测线由+980m水平P5000扩展器接出至803机巷。

4)管理规定和要求

(1)由监测中心按规定每7天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对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进行1次调校,每7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每月对CO传感器进行1次调校。

调试、校正工作定期进行,确保监测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如发现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通风区、监测中心值班领导及矿调度室,由通风区及监测中心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2)设置的各类传感器采用挂牌管理,内容包括监测地点、传感器类型、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调校日期和管理人员,各类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及时进行检修,检修后必须用标准气样进行校正。

(三)加快回采速度防止自然发火

遵循集团公司矿井防灭火管理“快掘、快安、快采、快撤、快闭”原则,803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不得小于3m/天。

四、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1)通风科加强教场坪矿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的完好,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

各区队必须加强本单位职工的教育,教育职工爱护井下通风设施,确保通风设施完好。

2)803综采工作面开采期间采空区有悬顶面积超过10(2×

5)m2时,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制性放顶,综采队必须采取措施,使采空区跨落严实,以减少进入采空区的漏风。

3)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控制803综采工作面风量,合理配风,既要满足工作面风量设计要求,又要防止配风量过大导致采空区内部漏风增大;

同时减小803综采工作面风、机两巷的风压差,确保803综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的CO不超限。

2、加强塌陷区的管理

技术科每周安排专人检查803综采工作面地表塌陷区,建立地表塌陷区检查、填充记录,落实责任。

及时安排人员充填地表塌陷区的裂缝,杜绝内部漏风,防止因地表塌陷造成采空区漏风。

3、加强803综采工作面浮煤的管理

803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的煤柱和严禁留顶煤,要及时清除液压支架间浮煤,采空区不得遗留浮煤。

检查过程中必须对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温度等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汇报通风区值班领导及矿调度室,由通风区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803综采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设置及管理要求

在802采空区测定范围距工作面150m左右,约50m各设置一个测点,保持采空区内部进、回风两道各三个探头同时监测。

(4)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监测点采样器悬挂于悬挂于距切顶线向外1m范围内,距帮≮200mm,距顶≯300mm;

(6)由信息监测中心负责对进风巷、回风流、上隅角和采空区的束管探头按标准安设到位,并由综采队负责将其随着803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及时移设。

井下采用KJ78N型安全监测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主要监测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的甲烷、一氧化碳、氧气、温度、以及环境参数等,通过通讯电缆将数据传送到地面中心站主备机进行数据处理及监控。

②CO传感器工作参数:

(1)803综采工作面风巷监测线由980m水平803风巷绕道P5000扩展器接出至803风巷、上隅角和工作面。

五、803综采工作面上、下隅角设置导风帘的管理措施

(一)803综采工作面上、下隅角导风帘设置标准

上隅角的导风帘设置标准:

为达到稀释冲淡有害气体的效果,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挂设导风帘,导风帘为1.8×

8m。

其中导风帘沿803综采工作面倾斜向上挂设,距切顶线与煤柱各留设0.5m的距离。

下隅角的导风帘设置标准:

为了减少向采空区供风,导风帘设置在下隅角,导风帘为1.8×

14m。

其中导风帘的一端紧贴巷帮,另一端紧贴液压支架后侧。

(二)导风帘的管理办法

1、导风帘由综采队上、下隅角工作人员按上述标准进行挂设,由当班安检员、瓦检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2、在割煤、移架接近导风帘时取掉导风帘,导风帘范围内割煤结束或移架过后,立即挂设导风帘。

移刮板机时随同移设,其它工序均要保持导风帘挂设使用,以冲淡和稀释上隅角CO浓度。

3、803综采工作面上、下隅角设置的导风帘由通风区用胶质阻燃风筒制作并交付综采队使用。

4、综采队必须加强对导风帘的管理,不允许丢失导风帘,否则,严格进行考核。

六、收尾期间(距工作面停采线100m范围)的防灭火措施

803综采工作面收尾期间防灭火措施另行编制。

七、其它防灭火措施

(一)803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管理作为教场坪矿防灭火工作的重点,通风科要有专人负责,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总工程师汇报。

(二)在803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严格执行每天三班检查制度,每班将803综采工作面的CO浓度、CO2浓度、CH4浓度、空气温度作为重点检查,每班检查的数据要有记录,并做出803综采工作面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报表报通风区领导和矿总工程师审阅。

(三)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四)803综采工作面风、机巷必须按照设计要求敷设消防洒水管路,并保障正常使用。

(五)必须按照冲尘周期及时清扫803综采工作面风、机两巷机电设备电缆、巷帮上的煤尘。

在803综采工作面正常生产时,综采队必须将风巷的防尘幕网、净化水幕打开。

八、各项措施实施要求

(一)瓦斯检查员每班不少于2次检查803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的CO、CO2、CH4、O2浓度及温度变化情况,将结果上报通风区、总工程师、矿长审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超过24PPm后,对上隅角设置导风帘;

工作面及回风流中CO浓度超过8PPm时,对下隅角设置导风帘。

(三)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必须对工作面风、机巷采取退锚措施,防止老塘侧顶板悬吊距离过长,造成采空区漏风严重;

无法退锚时,要采取强制放顶或构筑砂袋墙的方法进行隔离。

(四)在工作面的上、下隅角要设置(严禁入内)的警示牌,防止人员误入导致人员缺氧窒息。

(五)通风科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机动掌握自然发火情况,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

通风科

2015年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