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
【解析】试题分析:
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密度比水小,A正确;
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该碱是氢氧化钠,B正确;
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得不到铜,钠比铜要活泼,C错误;
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D正确,答案选C。
考查钠与水反应的有关实验判断
4.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的实验现象与下列性质的叙述无关的是( )
A.铝表面可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
B.铝的熔点较低
C.Al2O3熔点高,酒精灯不能将其熔化
D.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解析: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看到的实验现象是铝熔化但不滴落,原因是铝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熔点较高的Al2O3薄膜,薄膜内部低熔点的铝虽熔化但不能滴落,可见该现象与铝能与酸或强碱溶液反应无关。
答案:
D
5.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析】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的有颜色,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错误;
B、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有颜色,故B错误;
C、观察灼烧含钾元素的物质时,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错误;
D、NaCl和Na2CO3都含有钠元素,灼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D正确。
6.人造空气(氧气与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
标准状况下,5.6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2.4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是( )
A.1∶1B.2∶1C.1∶4D.2∶3
【解析】本题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分析: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0.25mol,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0.25mol,设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氦气的物质的量是y,则根据二者的物质的量、质量得联立方程式:
x+y=0.25和32x+4y=2.4,解得x=0.05和y=0.2,则氧气与氦气的质量比=(32g/mol×
0.05mol):
(0.2mol×
4g/mol)=1.6g:
0.8g=2:
1,故选B。
解题时注意根据体积和质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7.下列各反应所对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与H2O反应:
Cl2+H2O===Cl-+2H++ClO-
B.向NaN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5NO+2MnO+3H2O===5NO+2Mn2++6OH-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SO刚好沉淀:
H++SO+Ba2++OH-===BaSO4↓+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硫酸:
Ba2++SO===BaSO4↓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H2O=H++Cl-+HClO,A错误;
酸性条件下,有H+离子参加反应,不能有OH-离子生成,应该生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NO2-+6H+=2Mn2++5NO3-+3H2O,故B错误;
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沉淀完全,需满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SO42-+
Ba2++OH-═BaSO4↓+H2O,C正确;
向
Ba(OH)
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同时发生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明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B中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氢氧根离子。
8.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g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4NA
B.HBr的电子式为H+[∶]-
C.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D.3.4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
【解析】本题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电子式的书写等知识。
A.根据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以及过氧化钠中含有2个阳离子和1个阴离子;
B.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需要标出所带电荷;
C.对于共价化合物元素化合价绝对值+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8,则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
D.根据氨气的物质的量以及1个氨气中含有3个N-H键。
78gNa2O2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个Na+离子和1个O22—离子,78g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分别为NA、2NA,故A错误;
溴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溴原子形成了一个共用电子对,溴化氢中氢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溴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用小黑点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则溴化氢的电子式为
,B错误;
BCl3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外层有(3+3)=6,分子中B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C错误;
3.4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0.2mol,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N-H键,所以3.4g氨气中含有0.6NA个N-H键,故D正确。
解题时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电子式的概念及书写原则。
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mL1mol·
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解析】分析:
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
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
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详解:
A.常温常压下,124g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
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mL1mol·
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反应2SO2+O2
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10.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mol·
L-1的是( )
A.将0.5mol·
L-1的NaNO3溶液100mL加热蒸发掉50g水的溶液
B.将80gSO3溶于水并配成1L的溶液
C.10g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溶液
D.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与计算。
加热蒸发掉50g水后的溶液体积不是50mL,则溶液浓度不是1mol/L,故A错误;
80gSO3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得到1molH2SO4,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故B正确;
10gNa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溶于水配成0.25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C正确;
标况下,将22.4L氯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D正确。
解题时,注意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指溶液体积,物质溶于水溶质变化的情况。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此物质分子式为C5H8
【解析】本题考查烃的结构与性质。
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根据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判断;
C、根据饱和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判断;
D、根据氢原子守恒解答。
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
分子中的8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正确;
由于分子中4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
戊烷比螺[2,2]戊烷多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D正确。
选项B与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mol甲烷和1mol庚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
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
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
×
2=
mol和
3=
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C.重水为
,其中
含有1个中子,
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
水为
没有中子,
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
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
8=5:
4,选项C错误。
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
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各种粒子或微观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先计算物质基本微粒中含有多少个需要计算的粒子或微观结构,再乘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结果。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
D.氧化钠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a++2O2-+2H2O===4Na++4OH-
【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强弱电解质等知识。
1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
L−1KI溶液:
Na+、K+、ClO−、OH−
B.0.1mol·
L−1Fe2(SO4)3溶液:
K+、NH4+、NO3−、SO42−
C.0.1mol·
L−1HCl溶液:
Ba2+、K+、CH3COO−、NO3−
D.0.1mol·
L−1NaOH溶液:
Mg2+、Na+、SO42−、HCO3−
A项,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
C项,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
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
A项,I-具有强还原性,ClO-具有强氧化性,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与ClO-不能大量共存;
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C项,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
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选B。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
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
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
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
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
⑤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各“剂”在应用过程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臭氧柜里臭氧作餐具的“消毒剂”
B.热纯碱溶液常作厨房的“洗涤剂”
C.活性铁粉在食品袋中作“去氧剂”
D.小苏打常作制糕点的“起泡剂”
【解析】A.臭氧柜里臭氧作餐具的“消毒剂”,臭氧表现氧化性;
B.热纯碱溶液常作厨房的“洗涤剂”时,其表现碱性;
C.活性铁粉在食品袋中作“去氧剂”时,其表现还原性;
D.小苏打常作制糕点的“起泡剂”,其表现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气体。
本题选C。
16.在下图点滴板上有四个溶液间反应的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反应:
Fe2++2H++H2O2===Fe3++2H2O
B.b反应:
HCO+OH-===CO+H2O
C.c反应:
H++OH-===H2O
D.d反应:
Al3++3NH3·
H2O===Al(OH)3↓+3NH
【解析】A.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H2O2=2Fe3++2H2O,故A错误;
B.氢氧化钠过量,则铵根离子也参与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HCO3-+2OH-=CO32-+H2O+NH3•H2O,故B错误;
C.醋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离子反应为CH3COOH+OH-=CH3COO-+H2O,故C错误;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
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17.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3ClO-===N2↑+3Cl-+2H++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
NH>
Cl-
C.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用再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6mol电子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2NH4++3ClO-═N2+3Cl-+2H++3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以此来解答。
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故A正确;
2NH4++3ClO-═N2+3Cl-+2H++3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则NH4+为还原剂,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则生成Cl-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NH4+>Cl-,故B正确;
由2NH4++3ClO-═N2+3Cl-+2H++3H2O得出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曾酸性,所以不能直接排放,故C错误;
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molN2,转移(3-0l×
2×
1mol=6mol电子,故D正确。
把握反应中Cl元素和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试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8.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再次合成117号元素,其中有5个X,1个X。
下列关于X和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两种核素
B.互为同位素
C.中子数分别为176和177
D.X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76.5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A.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D.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
X和
X中子数分别是176、177,C正确;
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117,故两种核素的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19.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
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下列方框中对应的物质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u2O3+□+□
□+□+□( )
A.Na2S2O3、H2O、Na2S4O6、Au2O、NaOH
B.Na2S2O3、NaOH、Na2S4O6、Au2O、H2O
C.Na2S4O6、H2O、Na2S2O3、Au2O、NaOH
D.当1mol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8mol
Au2O3是反应物,则Au2O一定是生成物,其中Au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成+1价,化合价降低,则必然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即Na2S2O3(硫元素为+2价)是反应物,Na2S4O6(硫元素为+2.5价)是生成物。
根据反应前后硫原子守恒有2Na2S2O3→Na2S4O6,根据钠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缺少钠元素,所以NaOH是生成物,再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水是反应物。
由关系式:
Au2O3~Au2O~4e-,所以当1molAu2O3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选A。
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20.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弱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粒子半径:
R2->
M+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非金属性B<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3BO3<H2CO3,A错误;
金属性Mg>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为Mg(OH)2>Be(OH)2,B错误;
C、N、O属于同一周期,且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错误;
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M+在下一周期的前方,R2-在上一周期的后方,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序数M>R,则粒子半径:
M+,故D正确。
熟悉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21.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D.原子半径
【解析】图中表示碱金属的某项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或升高。
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A、B、D符合图像关系;
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答案选C。
22.下列物质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
HF>
H2S ②还原性:
HI>
HBr>
HCl
③熔沸点:
AsH3>
PH3>
NH3 ④酸性:
HNO3>
H2CO3>
HClO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①F、O、S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氢化物的稳定性:
H2S,故①错误;
②非金属性Cl>
Br>
I,则氢化物的还原性:
HCl,故②正确;
③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则NH3的熔沸点变大,所以熔沸点:
NH3>
AsH3,故③错误;
④HNO3为强酸,H2CO3和HClO为弱酸,H2CO3的酸性大于HClO,所以酸性:
HClO,故④正确,所以答案为B。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元素周期律。
23.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Y的周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