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练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练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练含答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对视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突然说:
“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
”
接着,他又问:
“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于是,我望着他说:
“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他又问。
“知道。
”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又做鬼脸儿……”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他又问我。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
这些词语有两种意思:
A.就是视觉的眼睛里;
B.有“心目中”的意思。
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
________
②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③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④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⑤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
(2)短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
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
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
请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划分出来。
(3)作者说: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句中的“这一点”是指________。
(4)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我明白了什么的道理。
【答案】
(1)A;
A;
B;
B
(2)第一部分:
有一天.……他又问我;
第二部分: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什么样子;
第三部分:
最后一段。
(3)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4)提示:
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即可。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一词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归为一段。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⑴①A;
②A;
③A;
④B;
⑤B;
⑥B;
⑵第一部分:
⑶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⑷提示: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2)此题考查给文章分段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
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
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
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
“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
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
”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选择合适的一组关联词语填到横线上。
因此……
只有……才……
因为……
无论……都……
①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②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2)填空:
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答案】
(1)因此;
只有;
才
(2)鲁迅;
爱因斯坦;
毛姆;
跳读法;
“总分总”三步读书法;
乐读
(3)只相信书上的东西而不去实践,不如不看书。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故选“因此”;
②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
故选“只有……才……”;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1)因此、只有、才
(2)鲁迅、爱因斯坦、毛姆、跳读法、“总分总”三步读书法、乐读(3)只相信书上的东西而不去实践,不如不看书。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
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
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
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
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
“嘣”!
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
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充耳不闻:
________②惊心动魄:
________
(2)写出这篇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3)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
写出你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
写在下面吧!
(1)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
(3)猎人心里十分震撼。
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
(4)略
【解析】【分析】⑴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⑵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⑶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⑷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⑴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⑵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
⑶猎人心里十分震撼。
⑷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⑵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⑶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
友情不应两败俱伤
余显斌
①十五岁时,正读初三,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班长。
那种感觉,只有三个字:
爽歪歪。
②当上班长,得发表任职感言。
③我站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说,这一刻,我很幸福,我发誓,我会带着全班,夺得全校的文明班级称号。
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④可是,铁姐们儿朱芷却没鼓掌,假装睡着了。
⑤下课,张逸跑到我跟前白着眼道“班头,那样的狗屁死党,踹了。
”当时,张逸是副班长,所以,我们俩志同道合。
⑥张逸另一个对朱芷不满的原因,是朱芷拿了她的一支笔。
⑦那支笔很好看,是张逸书法竞赛时得的。
可是,不久就不见了。
也就这时,我发现,朱芷也有这样的一支笔。
⑧于是,我悄悄告诉了张逸。
⑨当时,我的心里暗喜,觉得自己班头在望了。
⑩是的,朱芷当时也想竞聘班长。
她曾私下里对我说:
“莫颜,让我们公平竞争吧。
”说着,指头一弹,“嗒”的一响。
那一刻,我心里一沉,知道自己一定会输,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朱芷都比我突出。
我想当班头,特想当班头,那多出彩啊。
我想,我得盯紧了,赶紧找找朱芷的死角,给她致命一击。
朱芷落选后,每次见我,态度都冷冷的。
我当然不能,因为我是班长,是全班的领导,领导得大度。
一次,我赶上她,特意套近乎道:
“朱芷,我们一块走吧。
”朱芷轻轻一笑,没回答。
张逸后来说:
“忌妒。
”还说,我当选班长,全班53票,唯一少朱芷一人。
张逸从大局着想,喟然长叹:
“有这样一个爱拿别人东面的人,班头,我们想当文明班级,不可能的。
”说完,她悲天悯人地摇摇头。
本来,朱芷偷笔的事,张逸准备上报老班的,被我拦住了。
张选狠狠哼了一声,说饶了她一次。
事后,没在班上宣传,仅限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说说罢了。
即使这样,对朱芷仍然十分不利。
不利的表现,第一,她竟选班长失败。
第二,大家都冷着她,好像她身上有细菌一样。
她从大家旁边走过时,大家都纷纷让开。
她无法在班上呆下去,转到了另一个班。
她走时,大家没人理她,也没人去送。
外面,只有小雨在不停地下着。
张逸的笔,后来得知,是她小弟弟拿去了。
一次,她回家写作业,小弟弟看见那支笔漂亮,偷偷拿着跑了,到小区的小朋友们面前显摆。
显摆结束,不见了,怕张逸修理她,就咬着指头没敢告诉张逸。
当张逸把这些告诉我时,中考刚刚结束,天气炎热的火一样。
我气坏了,质问她:
“怎么不早说?
张逸白着眼睛,很丧气地说,自己也是刚刚知道的。
我们说完,都站在太阳光下不说话,只有树上的蝉儿在一声声地叫,知了,知了!
叫得人直想流泪。
老班也是此后听我说的,她一方长叹:
“那次学校奖励的笔,是一个制笔公司赞助的。
”老班接着解释说,公司老板就是朱芷的老爸。
一刹那间,我明白了,朱芷为什么有那样一支笔。
其实,她当时可以申明啊,为什么就忍了下去?
我发了信息给她,询问原因。
不一会儿,接到回信:
我们是朋友,如果我申明,大家一定会怀疑你是为了竞争班长,故意诬陷我,你怎么办呢?
言外之意,既然有一方要受到伤害,就让自己去承担吧。
那一刻,我泪水流出,第一次:
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友谊,就是一方受到伤害时,宁愿遍体鳞伤,也要让朋友全身而退。
这一切知道的还不算晚,因为,高中,我和朱芷仍可以在一起。
(《作文与表达》2014年10期)
1.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说着,指头一弹,“嗒”的一响。
(2)只有树上的蝉儿在一声声地叫,知了,知了!
2.本文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请从文中摘录一句话作答。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朱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那一刻,我泪水流出,第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你认为“那一刻”,“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内心独白。
1.
(1)运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朱芷得意的神情,表明她对竞选班长成竹在胸。
(2)点明季节,渲染炎热烦闷的氛围,烘托出“我”和张逸心烦意乱、不知所措的心态。
2.友谊,就是一方受到伤害时,宁愿遍体端伤,也要让朋友全身而退。
3.朱芷宁可自己被误解也不愿意“我”受到伤害,说明她是一个重视友情,顾全大局的人。
4.略
6.
孙子的麦收
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
谁的电话?
真是添乱。
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
成了家,有了孩子。
“爷……”
“哎……是孙子哟。
”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啦!
”孙子高兴的喊。
大老刘一听,恁小的孩子能收麦?
上哪收麦?
城里有麦子?
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
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
还有小蠓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收麦?
累不累?
”“一点也不累,好玩着呢!
好玩?
收麦子好玩?
割麦子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的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镰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割亩把地。
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这不是旅游吗?
“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这一问难住大老刘啦,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
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不少了,他想着。
“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颗麦子。
”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割那么多,累吗?
”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记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
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咋错了?
”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子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稞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
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
“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只一会儿工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
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
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
大佬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
“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
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
“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的笑了。
1.请用合适的词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接到孙子电话时→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
2.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
3.阅读下列两句话,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
⑴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写人物?
⑵简要分析加点词的内涵。
呆住了:
脸红了:
4.读完本文你感悟到了什么道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7.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
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
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
若坐三轮,只需三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
“五元。
”车夫说。
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
“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
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
车夫说:
“上来吧,就收你三元。
”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
“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
”我说:
“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
”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随后,他立即补充道:
“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
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
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
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
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
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
“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已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
“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
“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
”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
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
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着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
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
“你真不容易呀!
”他自豪地说:
“这算啥呀!
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他说:
“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
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
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
“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
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
“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
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的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
“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
”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
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
你太老实了。
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本文中“我”在坐独腿车夫的车的过程中,有许多打动“我”的,令“我”的情感发生变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这些情节及“我”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