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137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的内涵和外延Word文档格式.docx

为了获得安全的原始含义,先从词意和典故考虑,查阅了相关工具书,得到安全如下的描述:

(1)安全在希腊文之中的意思是“完整”,而在梵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受伤”或“完整”,在拉丁文中有“卫生”(Salws)之意。

(2)“安”字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太平、安全、安适、稳定等,可谓无危则安;

“全”字指完满,完整或指没有伤害,无残缺等,可谓无损则全。

为了获得安全的真实含义,从安全的科学层面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得到了安全以下的定义:

(1)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设备或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

(2)安全是指在外界条件下使处于健康状况,或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率活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

(3)安全是一种心理状态。

即认为,指某一子系统或系统保持完整的一种状态。

(4)安全是一种理念,即人与物将不会受到伤害或损失的理想状态,或者是一种满足一定安全技术指标的物态。

凡此种种,要想用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把复杂的安全内涵表述清楚是异常困难的。

这犹如“最优化问题中寻找最优解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一样,难以走出这个局部区域”。

因此,应当从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安全概念。

3对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认识

采用自然辨证法定义技术创新哲学的思考方式,不从正面去解释技术创新是什么,而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回答它。

笔者就是从安全的子系统:

文化、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伦理与外延(信息网络安全等)来回答安全的本质。

3.1 安全是一种文化——安全文化

文化可以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所以,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认识安全文化,那么,安全文化就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从事生产、生活、生存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地从事一切活动;

预防;

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

为建立起安全的环境和与之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

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文化所涉及的范畴包括:

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厂矿的安全生产、核电站的社会性安全、全民的防灾减灾思想意识、公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安全。

安全是一个包括物质的、意识的巨大的系统工程。

3.2安全是一门科学——安全科学

1993年7月我国国家标准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把安全科学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工程与技术门类之中,称之为安全科学技术,被确定为综合类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安全科学是研究系统安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说,研究事故与灾害的发生机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方法,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人类生活各个领域里的危险,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保障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自身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技术体系。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在安全科学的体系结构中,处在安全科学的工程技术层次上的是各类安全工程技术。

安全科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特点就是安全的观点,或者说安全科学是从安全的着眼点或角度去看整个世界,正如自然科学从物质运动,社会科学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去考察世界一样。

但是安全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等各门科学有关。

因此,安全科学是一门跨门类、综合性的新兴横断科学。

3.3安全是一门技术——安全技术

生产、生活和生存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或危险的因素,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会造成生产、生活和生存被动或发生各种事故。

为了预防或消除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影响和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而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称为安全技术。

安全可称为技术,在于要消除各个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技术的层面去实施或考虑,或者是说以技术为主,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借助以达到劳动保护之目的。

安全技术与安全科学可以从自然辩证法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说明,安全科学着重于安全的规律,发现、探索、认识其本质,从而掌握好安全,使之为人类服务;

而安全技术更侧重于安全的应用,研究事故致因因素,从而转危为安。

因此,安全技术丰富了安全科学,安全科学又指导和推动了安全技术的发展。

可见安全技术对安全生产、生活和生存是何等的重要。

3.4安全是一门管理艺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人对物的管理,又有人对人的管理,还包括人、机、环境三者的多元复杂的矛盾问题。

这就表明现代安全管理必须围绕预防事故这个中心课题,变纵向为横向综合;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安全状况指标化;

推行事前预测;

推行反馈原则进行安全评价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

管理首先是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的自觉活动。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激励人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

而人的意识、价值观、认知、信念等都是管理的基础。

安全管理本身包括教育方法、法律建设、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

现代安全管理应是系统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使其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就犹如5个分散的指头握成一个拳头,使之能产生更大的合力。

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和流通,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得到迅速推广。

因此,所谓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劳动者人人主动参与安全工作。

3.5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由“政治立国”进入了“经济立国”的时代,法制手段和经济手段起着主要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安全领域有专家、学者提出安全经济这个新名词。

安全经济首先是基于对人类安全活动需要经济作为基础的理解。

比如,无论是生活中或者生产中,实现安全条件需要经济的投入。

如何高效、合理地投入?

安全经济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安全经济学的观点来运筹安全管理,必将成为一种符合客观的实用模式。

从安全效益的角度,可以把以提高生产与以增加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安全性投入进行对比分析。

前者是指为消除和控制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专门采取安全措施的投入,它将对生产、生活产生某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后者除了产生生产、生活效益外,还会产生安全效益,并且往往决定企业的基本安全程度。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很难区分某一项投入是生产、生活性投入还是安全性投入。

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应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投资的作用,减少事故经济损失,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3.6安全是一种伦理道德——安全伦理

伦理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人们的信念或信仰,也是规范行为的准则。

安全可以认为是观念、思维,意识。

安全伦理主要表现为:

“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念,“预防为主、安全为天”的意识;

安全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与幸福的伦理观念;

安全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安全系统是控制系统,生产系统是被控制系统的辨证观念。

应该建立:

“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遵章光荣、违章可耻”的意识;

“珍惜生命,修养自我,享受人生”的意识;

自律、自爱、自护、自救的意识;

保护自己,爱护他人的意识;

消除隐患,事事警觉的意识。

实践证明,要使人从被动(要我安全)到自觉(我要安全)地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但从科技、管理、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来认识安全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使社会(企业),使每个人从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等方面,从群体到社会建立起对安全的理念和响应。

因此,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和健康的宗旨是安全的出发点,也是安全的归宿,更是安全伦理的体现。

安全伦理就是每一个合格公民对安全进行理性思考和自主选择的方法论。

以安全理性或法制为手段进行社会调控在过程之前必须经过安全伦理思考的判断和估量,在过程之后又必须进行安全伦理价值的评价。

当然,安全是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生命、财产,在道德观念中应该提倡使他人生活得更好、更安全。

安全作为伦理的理解就很清楚了。

3.7安全的外延——信息网络安全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正快步走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如政府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

然而就在网络技术向各个领域快速渗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个关键问题——信息网络安全,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信息统领全球,信息主宰国家命运,信息广泛渗透各个部门、领域的时代,着眼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说是致命危险的。

传统意义的安全即使做得很好,但是面对新形式安全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对信息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是对安全更新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如今的安全理念都是与信息网络挂钩的。

在传统的安全观下,引申出当今的信息网络安全观,的确是对安全理念的一次深刻性革命。

目前,对信息网络安全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可以归结为对信息网络安全的概念不清。

有的认为信息安全就是“杀杀病毒,最多再加上设置命令”。

有的认为信息网络安全就是“七分技术,三分管理”等等。

笔者参考了相关的资料,现介绍信息网络安全的定义:

保护网络信息资源,使其不受意外的或蓄意的(XX)破坏、更改和泄露,包括暂时的,其目的是保证网络信息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诚然,安全的外延还应包括高科技生物技术安全、高科技材料安全等内容。

这方面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如何能使其安全地造福于人类,这也是当今安全工作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应用马克思主义动态的、永恒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安全,安全所涉及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即安全会有更多、更新的内容向外延伸出去,就犹如安全这棵参天大树会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同时,这也展现出安全的生机和活力。

4结论

安全是没有时空局限的,安全的子系统也是无限的。

从科学学、哲学的观点,安全是动态的、发展的。

基于目前对安全认识的局限,笔者只列举了6个内涵和一个外延。

从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安全的本质,可以使安全的定义更科学、完备,从而形成正确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科学观,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保护人类的生息繁衍和社会发展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罗云等.安全文化百问百答[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8:

3—25;

51~52

2安全科学技术词典[M].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12:

1~3

3张景林等.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5):

6~9

4曲和鼎等.安全软科学的理论与应用[M].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1.10:

19~23

5罗云等.安全经济学导论[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6:

7~23

6韩永飞,杨富春,李宗鹏.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

(一),2002.2:

33—35

7韩永飞.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网络安全

(二),2002.3:

24

(作者系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系摘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