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0925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高中政治学业水平《经济生活》考试题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共性

货币产生即有;

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

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货币的其他职能

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考点4:

金属货币与纸币

1.货币形式的发展:

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2.纸币

(1)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优点: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3)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考点5:

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

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

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

支票

区别

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功能

优势

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能减少和避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类

按发行机构划分,可分为银行信用卡和非银行信用卡;

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和借记卡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联系

都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都具有现金结算不具有的优越性,如更高效、实用、安全等

考点6:

外汇与汇率

1.外汇:

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

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正确认识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本国货币汇率下跌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结论

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意义: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7:

货币与财富

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取之有道;

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指导我们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二、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9:

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量:

商品价值的大小

(1)类型:

(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

(2)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3)价值量决定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处于不利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处于有利地位

(4)价值量决定给商品生产者的启示

促使商品生产者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2.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和使用价值数量的关系

考点8:

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2.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关系

考点10: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商品生产领域)。

第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领域)。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注意】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考点11: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

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

W的价格↑需求↓→W1的需求↑

互补品:

W的价格↑需求↓→W1的需求↓

考点12: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产量(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三、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13: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2.客观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其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3.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详见考点16)

考点14:

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不同:

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不同: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15: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

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1)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2)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16:

消费心理

类型

特点

评价

态度

从众心理

消费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

利:

形成流行趋势;

商家可以利用消费者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弊:

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对国家和个人均不利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有利于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要考虑代价和是否得到社会认可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值得提倡

考点17:

做理智的消费者

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消费原则

要求

反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超前消费、滞后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购物要理智

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戒奢从俭

铺张浪费、骄奢淫逸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考点18:

生产决定消费

1.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考点19: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第一,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出现和成长。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20:

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要性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重要性

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途径)

(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4)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21:

公有制为主体

1.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途径)

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推行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考点22: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地位(详见考点23)

考点2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注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

1.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方针: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五、企业与劳动者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考点24: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企业的含义:

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地位: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企业的类别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划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4.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5.公司的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6.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考点25:

公司的类型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26:

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组织机构的优点: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考点27: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无形资产)。

考点28: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1.企业兼并及其作用  

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2)作用:

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2.企业破产及其作用  

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二)劳动者

考点29:

劳动光荣

1.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广大劳动者从事多种形态的劳动。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光荣属于劳动者。

考点30:

劳动与就业

1.劳动与劳动者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就业

(1)为什么要扩大就业?

  

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第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第三,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怎样扩大就业?

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每个劳动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平等就业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3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见上)

考点32:

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内容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1)党和政府

①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②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制度。

(2)劳动者

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

【注释】

1.储蓄存款的机构: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2.储蓄存款的分类: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储蓄存款的流动性、收益性与风险性

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考点33:

利息、利率和本金

1.利息

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

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2)取决因素:

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3)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

利率×

存款期限。

2.利率

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2)表示方法:

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

(3)换算关系:

年利率=与利率×

12=日利率×

360

考点34:

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的业务

(1)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

(2)其他业务: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考点35:

(二)股票

1.含义: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2.性质:

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包括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3.偿还方式:

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

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

4.收益与风险: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1)股息或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

(2)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3)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5.作用:

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36:

(三)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要素: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要素组成。

3.分类及特点:

发行者不同

收益大小不同

风险程度不同

流动性强弱不同

国债

中央政府

较小

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

中等

较强

企业债券

企业

较大

较弱

考点37:

(四)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经营主体:

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3.分类: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4.订立原则:

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考点38:

(五)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1.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高风险高收益;

低风险低收益;

2.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认清各种理财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分配制度

考点39:

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40: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