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434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气象信息网络Word文件下载.docx

1958年12月,中央气象局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立雷达测台风和雷达测降雨等计划,但由于受当时国家工业水平的限制,该计划没有完全实现。

1960年前后,气象部门先后从英国、日本引进了3部3厘米和5厘米小型雷达用于测雨。

以后又从军队调用改装843型10厘米雷达,在广东、福建等地进行台风观测,同时着手自行研制天气雷达。

1949年11月25日,经中央批准,确定了气象通信业务以利用国家电信网络为主、自设电台为辅的原则。

经与邮电部协商,气象电报的等级与防空警报同类,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气象情报集中的时效。

1950年3月1日,中央气象台通信组成立,组建了新中国第一组气象广播,采用莫尔斯电码方式,播发国内100多个台站和亚洲邻近国家的气象情报。

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了中央气象台与各大区气象台之间的气象干线电传电路,取代了手抄气象广播。

先后开通了省际电传电路(拉萨于1974年开通),实现了省级气象台的气象电传通信。

气象台站与当地民航、军队、高等院校和其他部门的气象台开通同城电传电路。

1957年4—6月间,先后开通北京—乌兰巴托—伯力,北京—平壤,北京—河内和北京—莫斯科国际气象电传电路。

2.建立天气预报与气候资料业务

1950年11月,军委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承担全国天气预报业务和对全国天气分析预报的指导任务。

当时,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大区气象台)也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至1953年,省会城市基本都建立了气象台,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1955年春,中央气象台成立了预报科,接替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

到20世纪60年代初,大部分专区气象台也建立了预报和服务业务。

1953年,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利用自然天气周期预报方法,试作我国的中期天气预报,制作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自然天气周期的降水预报,1954年开始向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

1958年以后,为了满足农业服务的需要,一些县气象站开展了单站补充天气预报。

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的省(区、市)气象台也开始制作本地的中期天气预报。

同时,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开始进行业务性试验。

1950年6月,军委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签订成立联合资料室的协议。

经过充分准备,联合资料室于1952年1月正式成立。

1952年5月,军委气象局成立资料室,负责对全国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整编、出版发行、技术指导和气象档案的储存管理等。

与此同时,各大军区也先后建立了气候资料工作机构,开展区域气候工作。

1955年2月,联合资料室撤销。

为尽快统一我国气象资料的记录格式和统计方法,1950年11月军委气象局制定了《气象测报简要》,1951年3月制定了《地面气象记录审核查询暂行办法》,1951年10月颁发了《高空风测报简要》和《高空风记录收集与审核暂行办法》,1954年1月开始,全国气象台站执行新的《气象观测暂行规范》。

同时,逐步开展了气候分析应用和资料信息化工作。

3.坚持“两个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

1953年4月,毛泽东主席指示,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

1953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签署转建命令,将气象部门从军事系统的建制转到政府系统,并明确提出在国家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时期,气象工作又须密切地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之一方面既为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1954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对各级人民政府、气象及相关部门,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中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

据此,中央气象局先后与铁道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部等签订了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暂行办法,与民航局签订了民航气象保障合同,与农业部等部门达成设立专业气象台站的协议。

1954年6月1日,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央气象局组织了第一批107个气象台站拍发危险天气报告。

根据中央关于“同意天气实况、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使用明码”的指示,从1956年6月1日起,国内各种气象报告取消加密,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在报纸、电台上公开对外发布。

1957年4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指出:

“为农业服务是气象工作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1958年7月9日结束的广西桂林全国气象会议提出了“依靠全党全民办气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组成全国气象服务网”的气象工作方针。

这是首次提出以农业服务为重点。

同年,中央气象局提出了气象为农业服务5项措施。

之后,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网迅速发展,气象预报下乡、农业气象试验和服务、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等迅速展开,在农业抗灾夺丰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1956年—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其中第二十二条就“加强气象水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会上,毛泽东主席说:

“人工造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气象工作者多努力”。

1958年我国在吉林首次进行飞机人工降雨抗旱作业,甘肃、北京、安徽、湖北、江苏、湖南、河北等地也相继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和消云、消雾试验。

1958年底召开全国第一次人工降水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工作。

专业气象服务开始起步。

为强化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工作,1954年7月中央气象局编发了《物候观测简要》并在全国12个站点进行试点,这是我国第一部农作物物候观测方法,有组织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也自此开始。

1960年1月,中央气象局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适时春播和战胜晚霜冻工作的通知》;

同年2月,与水产部联合召开沿海七省一市海洋水产气象安全工作联系会议,共商加强安全生产气象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同年6月,与水利电力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汛期水文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与林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林业气象工作的通知》等,专业气象服务陆续发展起来。

4.发挥科研在促进业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950年3月,中央气象台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气象系联合开展天气分析和预报研究,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发现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1954年,中央气象局成立了“气象技术革新及研究科学委员会”,并在相关部门成立了业务研究科组,推动气象技术革新及研究。

1956年3月,中央气象局制定了《十二年(1956—1967)气象事业发展计划建议》,在气象科学研究方面,对研究的重点学科、设立研究机构、培养研究干部等作了部署。

1956年8月,在中央气象台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兼有业务、科研双重任务。

1958年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与中央气象局的业务管理部门合并重组。

当时,全国从事气象科学研究的单位还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地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观象台、空军司令部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气象系和部分省(区、市)气象局的科研所等,全国气象科研体系初具规模。

1954年中央气象台就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的理论研究。

1959年首次作出“亚欧范围的正压500毫巴天气形势预报”,从1960年2月起,用正压过滤涡度方程模式作出24和48小时高空天气形势预报。

5.气象教育培训得到发展

1950年开始,在北京和各大军区设立了气象训练队,培训了大量初级气象人员。

同年4月,与清华大学合办气象训练班。

1953年12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气象干部学校”,诞生了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气象人才的专业学校。

1955年该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接着中央气象局又相继在北京、成都、湛江建立了三所中等气象学校。

同时,部分省、自治区气象局也相继成立省属气象中专学校。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北京气象学校扩建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设有大专和中专两个部;

并批准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

1963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定名为南京气象学院,归中央气象局建制。

1956年,中央气象局在北京开办了干部轮训班,面向全国气象部门轮训业务干部。

1960年,中央气象局和北京大学联合开办了气象大专函授班,在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成都气象学校分别设立了气象中专函授室。

从1953年开始,派出3批共10位同志到苏联有关院校学习;

1957—1959年,又分批派出了16位同志到苏联有关气象业务单位进修、提高。

6.探索适应事业发展的领导管理体制

1949年12月8日,军委气象局成立后,1950年提出“建立各级气象组织,整编和设置台站,制定基本制度和技术规范,收拾旧摊子,建立新业务”的工作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迅速建立军委气象局机关的各级组织机构,组建了各大军区气象管理处和省军区气象科,接管全国气象台站。

1950年3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气象台——中央气象台成立。

1953年8月1日,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系统建制转到政府系统建制后,全国气象机构仍保持了上下级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

在军事部门尚未建立气象机构之前,仍继续承担协助军事气象工作的建设任务。

1954年7月24日,中央气象局撤销各大区气象处的业务,同时将各省(区、市)气象科一律改为气象局;

将各大区气象台(南京除外)以及上海、广州海洋气象台分别改为成都、兰州、汉口、沈阳、上海、广州中心气象台。

1954年9月,政务院改国务院,中央气象局成为国务院20个直属机构之一。

从1955年起,逐步实现气象部门的垂直领导。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1959年2月中央气象局明确:

省(区、市)及以下气象机构由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并将民航、盐业、海洋气象台站移交相关部门管理。

经受干扰曲折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是新中国气象事业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受“左”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气象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错误地把“三个为主”(大中小结合,以小为主;

长中短结合,以中为主;

图资群结合,以群为主)的技术原则上升为政治原则推行,削减天气图,一些重要观测项目中断,有些台站甚至造成观测资料的严重缺测,科技人员被下放到干校、农村,气象学校停办,气象服务处于不正常状态,拉大了与国际上本已缩小的差距。

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气象人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受干扰,坚持工作。

这一阶段气象事业在以下一些领域仍然得到发展。

1.天气雷达网初具规模,卫星云图广泛应用,卫星气象和气象卫星事业开始发展

1968年组织了“711”型天气雷达(波长3厘米)的研制生产,1969年定型。

这是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种专用天气雷达。

从1970年到1975年,中央气象局和各省(区、市)先后购置了近130部“711”天气雷达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局地灾害性天气监测。

1976年9月,“713”雷达(波长5厘米)设计定型。

到1980年,建成“713”雷达站26个,“843”改装型雷达站8个,其他进口雷达站3个,天气雷达网已初具规模。

1969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指示:

一要搞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二要采取各种办法接收利用外国卫星传送的气象情报。

6月,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APT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样机并投入业务使用。

到1972年前后,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台基本上都配备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开始接收国外的气象卫星云图。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1969年10月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卫星气象小组,1970年5月成立由中央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空军司令部、第二炮兵部队等单位参加的卫星气象筹备工作组(代号为“311组”),开始酝酿发展我国卫星气象事业。

1971年7月1日,中央军委批准中央气象局组建卫星气象中心站(以701办公室作为代称),进行卫星资料应用研究及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

1972年3月,《关于气象卫星研制问题的报告》经叶剑英副主席批示,决定走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协调发展的技术路线,独立自主发展我国气象卫星。

197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大总体协调会上,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FY-1),并确定了第一颗星的基本指标。

这一阶段,探空站建设进一步加快。

1963年“59”型探空仪生产定型后迅速投入业务,到1969年全国建立了122个探空站,探空观测全部使用国产“59”型探空仪。

2.气象通信能力进一步提高

20世纪60年代初,省以上气象情报实现有线电传方式传输。

1970年1月我国第一组气象移频电传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

1973年7月19日,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等批准《关于中国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通信系统的请示报告》,1976年开始修建北京区域气象通信枢纽工程大楼(北京气象中心大楼)。

8月与日本日立公司签约,引进两台M-160Ⅱ型和1台M-170计算机系统,建立北京区域气象通信枢纽,简称BQS系统。

1972年后,北京—莫斯科、北京―伯力、北京―乌兰巴托电路先后改为卫星信道;

1977年12月1日开通北京―东京的5条75波特卫星气象电路;

1980年开通北京―奥芬巴赫的国际主干电路。

我国成为全球气象电信系统主干线电路网上的重要节点,北京气象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通信枢纽,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3.气象科研教育的进展

这一时期,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气象科学研究取得进展。

在原有基础上,研究领域向热带天气方向扩展,加强了对热带天气现象和规律的研究。

应用气候研究也扩展到风能、太阳能和大气污染等领域,在气候、气候变化、山区气候等方面的研究也陆续开展并取得不少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同时,还开辟了雷达气象、卫星气象、自动气象站等新的科研领域,加强了强对流天气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气象院校停课4到6年。

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湛江气象学校及绝大多数省属气象学校都被撤消。

1972年南京气象学院和成都气象学校虽恢复招生,但未能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

4.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

1969年12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总参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局合并问题的通知》,1970年1月中央气象局、总参气象局合并,仍称中央气象局,并保留总参气象局的名称,属解放军总参谋部建制;

1973年5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调整气象等部门体制的通知,决定中央气象局重新划归国务院建制,由农林部归口领导。

两局分开后,省(区、市)和地、县各级气象部门仍归同级革命委员会建制。

此外,1964年毛泽东主席约见竺可桢等人谈话时指出,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外,应加“光”与“气”(日光和气候)。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气象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了为农业的服务。

坚持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服务,农业气象及其服务体系得到了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与农业气候区划取得许多成果。

同时,在海洋、水库、江河防汛、森林火险等专业服务领域相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后,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72年2月24日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唯一合法代表。

自此以后,中国参与WMO的活动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新中国气象事业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战略转移的部署,实施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上来。

30年来,气象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贡献突出、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气象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这一时期,根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重大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拨乱反正,调整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3年是气象部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组织上、业务上进行了拨乱反正,端正了业务指导思想,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改革了领导管理体制,制定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率先实行对外开放,为新时期气象部门改革开放和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解放思想,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气象部门工作重点转移的方案。

1979年12月19日至1980年1月5日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了这个方案,明确提出要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此,气象部门一直抓住这两个重点不动摇,取得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功。

在拨乱反正,批判极左思潮中,气象部门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思想影响。

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气象部门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气象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纠正了一度存在的错误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期气象工作方针:

积极推进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准确及时地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农业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

这一方针于1982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1984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建国以来气象工作基本经验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气象部门的思想,标志着拨乱反正已基本结束,新的发展阶段开始起步。

(2)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

1978年以前,全国气象部门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形成的冤假错案共1145起,各种遗留问题9923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大力平反冤假错案,使一批领导干部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

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从“五七干校”、农场、工厂、农村陆续“归队”。

1979年4月28日,中央气象局党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政策,正确处理和解决“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若干遗留问题的意见》,并于4月30日召开了落实政策大会,公开为在“文革”中受到批判处理的干部职工进行平反昭雪。

以后又对“文革”以前被错误批判处理和划为“右派”的同志进行了平反昭雪。

至此,气象部门冤假错案已全部平反,历史遗留问题也已基本解决。

(3)进行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气象部门的改革首先是从领导管理体制开始的。

198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认真总结了前几次领导管理体制变动的经验教训,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确认气象工作应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0年3月,中央气象局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提出这一改革分两步走:

第一步,1981年以前,省以下气象部门逐步改为以省(区、市)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第二步,全国气象部门自上而下地改为以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国务院于1980年5月17日以国发〔1980〕130号文批准了这个报告。

在完成了第一步体制改革之后,于1982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第二步调整改革的报告》。

全国气象部门的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于1983年底基本完成,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还积极进行了机构改革。

1980年1月17日,国务院以国发〔1980〕19号文批复了中央气象局机构编制报告,确定中央气象局行政编制288人。

同日,中央气象局党组根据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决定局职能机构设8个部室,名称由处改为部室,允许在部室下再设处,并明确了干部配备原则。

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参照国务院部委司局的级别配备,机关部室领导按低半级的原则配备。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以〔82〕国函字163号文明确将中央气象局更名为国家气象局,列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并将机关职能机构的名称由部室改为司室,确定国家气象局下设8个司室,行政编制260人。

省以下气象部门也进行了相应的机构改革。

在这一阶段,还对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气象服务、科研、教育、人事干部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调研。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同年5月,在原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气象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同期,还在京外组建了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并筹建了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各省(区、市)气象局先后恢复、成立了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北京大学等院校的气象科研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和加强。

1978年,经国家批准,成都气象学校扩建为成都气象学院,恢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南京气象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同时,各气象中等专业学校也开始恢复。

1984年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升格为以培养大学本科为主的高等学校。

至此,气象部门已有南京、北京、成都三所气象高等院校和兰州、南昌、湛江三所全国重点气象中专学校。

(4)顺利实现新老干部交替,推进“干部四化”建设

1983年前后,气象部门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按照干部“四化”方针,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业务技术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使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高风亮节,愉快地从领导岗位退出,为推进领导班子“四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截至1983年底,29个省(区、市)气象局和三所直属院校的领导班子平均人数由5.9人减少到3.6人,平均年龄由58.5岁下降到49.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13.6%上升到54.7%。

领导班子的这一跨越式变化,为此后全面推进气象部门的改革和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特别是老局长饶兴同志曾两次向中央组织部报告,主动要求退出中央气象局局长岗位,为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带了好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