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348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0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部教案共9个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

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

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论证方法:

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式:

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1)立论:

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加以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2)驳论:

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

驳论的方法有:

(1)驳论点(直接批驳):

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2)驳论据(间接批驳):

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3)驳论证(间接批驳):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

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记住:

驳论完后,作者一定会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二阶段:

自主探究

1.说说这篇文章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本文属于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

可是,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2.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的论题属于什么句式?

有什么作用?

(2)画出文中的关键句,找出在段首、段末或衔接之处安排的一些句子,分别说明它们在表达和结构中的作用。

(3)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认为它错误,是因为一部分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即这失去的其实是“他信力”;

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而对此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第三阶段:

合作探究

1.诵读第1一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所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继而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

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辨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同时,我们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定要有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2)“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从这段文字也可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

2.品读第6—8段,讨论探究:

(1)作者是如何立论的?

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7、8段热情歌颂了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2)“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个:

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

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

第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多媒体显示: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发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斗号召。

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到12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学生请愿运动。

许多热心的青年前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

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难坐,露宿了几日,他们才坐到南京。

刚到达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受过训练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地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

(摘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第四阶段:

检测小结

1.分析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积累并仿写。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请为下面的两个似乎有些矛盾的名言找论据,证明它们各自的合理性。

(1)我之所以有所创造,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尽信书不如无书。

检测小结答案:

1.句子中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仿写略)

2.略

 

从立论文和驳论文的特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明晰课文重难点。

分段探究梳理课文内容,并进行恰当延伸,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1.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放映电影《阿Q正传》的片段)同学们,这是由鲁迅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改编的影片片段,故事通过阿Q的命运表现了鲁迅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审视和热切关注。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民主自由的战士。

(投影鲁迅像)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

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做人、作文的方法。

1.课文的前半部分是怎样反驳对方的?

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直接反驳了对方的观点。

2.课文的后半部分与前面反驳的思路相同吗?

不同,后半部分是通过确立一个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简洁地反驳敌论点的。

1.揣摩第1段,思考其中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

为什么?

不能。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

它们准确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2.学生齐读第9段,研讨以下问题: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状元宰相”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鲁迅曾评述这些御用文人:

“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

他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在当时,这股力量指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3.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1)指所有的中国人。

(2)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指广大人民。

(5)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

4.揣摩下列加线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见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华盖集·

最先与最后》)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2.阅读鲁迅的《文学和出汗》,比较这篇文章与课文的异同点。

文学和出汗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

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是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

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没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

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

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

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

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

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今人,未来的人……

如果生物真会进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

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

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

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那小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是香汗多;

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

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敌论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敌论立论的基础;

再抓住敌论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置敌于死地。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不同点:

《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批驳层次

揭示谬论先揭示谬论论点,再揭示谬论论据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用直接批驳法摆事实批驳谬论的论点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确立与谬论相对立的观点

拓展延伸,活动学习

1.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展示中国大国形象的图片),再次感悟民族自豪感。

小结:

祖国是那个你无论在哪里都惦记的地方。

祖国是那个虽不完美但别人都不可触碰的地方。

废墟中崛起,救亡中重生,一代代英雄豪杰为你的尊严拋洒热血,一辈辈仁人义士为你的荣耀鞠躬尽瘁。

八十几年后,祖国有我们,我们同样会用心跳起龙的舞步,用生命托起龙的脊梁!

中国威武,祖国万岁!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手抄报,并评比出最佳手抄报。

第五阶段:

以“看,今天的民族脊梁”为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由于年代久远、用笔隐晦、内容生疏、寓意深刻,鲁迅的文章历来难以解读。

这篇驳论性杂文也是一样。

因此,在教学之前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首先将驳论文的有关知识给学生讲授清楚,因为学生刚接触驳论文,对此还不是很了解。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写作目的,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然后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成功之处:

一是抓住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二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如文中的“求神拜佛”,其本质是什么?

“中国的脊梁”除文中所指的四种人外,还有哪些人?

学生回答得很到位。

三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其学习的热

用播放电影片段的形式导入新课,并自然衔接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以理解重点词语为抓手,进一步梳通课文内容。

设置类文比较阅读,更进一步理解鲁迅杂文的特点。

通过第一个活动共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通过手抄报评比,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等。

18.怀疑与学问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4.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5.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的过程,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的过程,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理解论证内容。

导入新课

(举例导入)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

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

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

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以及创造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故事导入)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叫顾颉刚。

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

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

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

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

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

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这就是做学问。

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预习交流,学情诊断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注意相关字形。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

ng)

虚妄(wà

ng)盲从(má

ng)停滞(zhì

2.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腐草为萤:

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

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

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二)了解背景

交流课下搜集的顾颉刚的有关信息及写作背景资料,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然后班内展示。

(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相关内容。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

《宝树园文存》分为“学术编”“教育编”“边疆与民族编”“文化编”“政治及其他编”五编。

顾颉刚一生所写文章,除收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顾颉刚民俗论文集》以外者,均收入此文存。

宝树园原系顾氏先祖所建花园,先生苏州故居即建于此园旧址,故以名集。

(三)预习质疑

组内交流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提交到全班共同探究。

(较难的可以在合作探究环节解决。

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从中心论点入手。

层层理读,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的精神。

2.为了论证这一论点,作者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两个:

(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课文的思路后,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

论证第一个分论点,即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3、4段):

论述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第5段):

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第6段):

论证第二个分论点,即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质疑交流,合作探究

(以同桌为单位,结成学习师友小组,围绕着如下问题,对每一部分进行研究学习。

“师”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友”听,指导“友”理解每一部分的论证内容。

(一)第1、2段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可以说本文的总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的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强。

(二)第3段

1.怎样理解这一段话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

因果关系:

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②而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

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

③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

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2.第3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

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而对于此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了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述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

对于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述,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第4段

1.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