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0137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编程程序,实现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返回后父子进程都分别循环输出字符串“Iamparent.”或“Iamchild.”5次,每输出一次延时1秒(sleep

(1)),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观察并分析运行结果。

然后将程序改为父子进程同步执行:

子进程循环输出字符串“Iamchild.”5次,然后父进程再循环输出字符串“Iamparent.”5次。

再次观察并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⒈实验内容1

通过进程实现及验证父进程及子进程的id号的命令

ps-lg

⒉实验内容2

⑴实现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返回后父子进程都分别循环输出字符串“Iamparent.”或“Iamchild.”5次,每输出一次延时1秒(sleep

(1)),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include<

sys/types.h>

unistd.h>

stdio.h>

intmain()

{

pid_tpt;

printf("

Helloworld!

\n"

);

inti;

pt=fork();

for(i=0;

i<

5;

i++)

{

if(pt==-1)

printf("

Forkerror.\n"

elseif{

Iamaparent.\n"

Sleep

(1);

}

else{

Iamachild.\n"

return0;

⑵父子进程同步执行:

elseif{

else{

}

【思考题】

⒈程序和进程的区别。

(1)程序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

通常进程不可在计算机之间迁移;

而程序通常对应着文件、静态和可以复制。

(2)进程是暂时的,程序是永久的:

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程序可长久保存。

(3)进程和程序的组成不同:

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4)进程和程序的对应关系:

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

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⒉Linux操作系统下有哪些进程类型。

交互进程;

批处理进程;

守护进程;

⒊进程创建函数fork和vfork的区别。

(1)fork()用于创建一个新进程。

由fork()创建的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副本。

即子进程获取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副本。

父子进程之间不共享这些存储空间的部分。

而vfork()创建的进程并不将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完全复制到子进程中,因为子进程会立即调用exec(或exit)于是也就不会存放该地址空间。

相反,在子进程调用exec或exit之前,它在父进程的空间进行。

(2)vfork()与fork()另一个区别就是:

vfork保证子进程先运行,在调用exec或exit之前与父进程数据是共享的,在它调用exec或exit之后父进程才可能被调度运行。

(3)vfork和fork之间的还有一个区别是:

vfork保证子进程先运行,在她调用exec或exit之后父进程才可能被调度运行。

如果在调用这两个函数之前子进程依赖于父进程的进一步动作,则会导致死锁。

⒋进程的退出函数有哪些?

有何区别?

C程序是如何被启动终止的?

exit函数;

return函数;

abort函数_exit函数。

exit和_exit函数用于正常终止一个程序

exit先执行一些清除处理.然后进入内核清除操作包括调用执行各终止处理程序,关闭所有标准I/O流

_exit立即进入内核

abort函数用于异常终止一个程序

exit是一个函数,有参数,把控制权交给系统

return是函数执行完后的返回,将控制权交给调用函数

实验二进程通信

⒈了解基于信号的进程通信机制。

⒉熟悉LINUX系统中进程之间软中断通信的基本原理。

一、信号

⒈信号的基本概念

⒉信号的发送

⒊对信号的处理

二、所涉及的中断调用

⒈kill()

⒉signal()

⒊wait()

⒋waitpid()

⒌lockf()

⒈带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

⒉GCC编译器

⒈编写程序:

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c键);

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process1iskilledbyparent!

Childprocess2iskilledby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processiskilled!

⒉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⒉对软中断信号的处理分三种情况进行:

(1)如果进程收到的软中断是一个已决定要忽略的信号,不做处理便立即返回。

(2)进程收到软中断后便退出。

(3)执行用户设置的软中断处理程序。

实验内容的参考程序如下,请仔细阅读、调试、分析,回答下述问题:

#include<

signal.h>

stdlib.h>

sys/wait.h>

voidwaiting(),stop();

intwait_mark;

intmain()

intp1,p2,stdout=1;

while((p1=fork())==-1);

/*创建子进程p1*/

if(p1>

0)

{

while((p2=fork())==-1);

/*创建子进程p2*/

if(p2>

{

wait_mark=1;

signal(SIGINT,stop);

/*接收到^c信号,转stop*/

waiting();

kill(p1,16);

/*向p1发软中断信号16*/

kill(p2,17);

/*向p2发软中断信号17*/

wait(0);

/*同步*/

printf("

exit(0);

}

else

signal(17,stop);

/*接收到软中断信号17,转stop*/

lockf(stdout,1,0);

Childprocess2iskilledbyparent!

lockf(stdout,0,0);

}

else

wait_mark=1;

signal(16,stop);

/*接收到软中断信号16,转stop*/

waiting();

lockf(stdout,1,0);

printf("

Childprocess1iskilledbyparent!

lockf(stdout,0,0);

exit(0);

return0;

voidwaiting()

while(wait_mark!

=0);

voidstop()

wait_mark=0;

⒈参考程序段前面部分用了两个wait(0),它们起什么作用?

作用:

wait(0)函数作用是等待子进程结束,父进程有两个子进程,所以两个wait函数。

⒉参考程序段中每个进程退出时都用了语句exit(0),为什么?

是为了让子进程正常自我终止,正常退出。

⒊参考程序的运行结果是什么?

⒋参考程序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为什么?

不符合。

原因:

p1,p2都会捕捉中断信号。

对于父进程,当它捕捉到中断信号时就会转向指定的函数stop();

函数,之后父进程被唤醒,从被中断处继续执行。

对于子进程,由于没有给它们指定的收到中断信号后的动作,就会执行默认的动作,结束自己。

所以当我们发出中断信号后,父进程按预计的方式正常执行,而p1,p2自己结束了自己,所以不会有预计的结果。

⒌参考程序该如何修改才能得到正确结果?

第一种方法:

在fork()语句创建子进程之前捕捉中断信号,既signal(SIGINT,stop);

第二种方法:

在每个子进程前添加忽略中断信号的语句,既signal(SIGINT,SI

G_IGN);

第三种方法:

打开两个界面,一个界面正常编译,另一个界面执行:

ps-a

ps-a|grepa.out

kill-sINT11313

实验三内存管理

⒈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

⒉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3.了解页面大小和内存实际容量对命中率的影响。

分页存储管理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片,成为页面或页。

在进程运行过程中,若其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而需要把他们调入内存,但内存已无空闲时,为了保证该进程能正常运行,系统必须从内存中调出一页程序或数据,送磁盘的对换区中。

但应将哪个页面调出,须根据一定的算法来确定。

通常,把选择换出页面的算法称为页面置换算法(PageReplacementAlgorithm)。

一个好的页面置换算法,应具有较低的页面更换频率。

从理论上讲,应将那些以后不再会访问的页面换出,或将那些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再访问的页面调出。

⒈最佳置换算法OPT(Optimal)

⒉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

⒊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

⒋最少访问页面置换算法LFU

⒌最近最不经常使用算法NUR

⒈带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

⒉GCC编译器。

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

●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m’+1;

●在后地址[m’+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执行320次指令。

2、将指令序列变换成为页地址流

设:

●页面大小为1K;

●用户内存容量为4页到32页;

●用户虚拟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拟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

第0条~第9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

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

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

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3、计算并输出下列各种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最佳淘汰算法(OPT):

先淘汰最不常用的页地址;

其中OPT为选作内容。

命中率=1–页面时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

在本实验中,页地址流长度为320,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的次数。

首先用srand()和rand()函数定义和产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计算出相应的命中率。

//****利用先进先出算法(FIFO)和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LRU)****//

string.h>

#defineNULL_110000

constintty=320;

intd[320];

//指令序列

intpage[320];

//页地址流

intp[32];

//内存页面

intque;

//缺页次数

inttime[32];

//记录页面距离上次被访问的时间

voidcreat(intleng)//leng为内存页面数量

que=0;

leng;

p[i]=NULL_1;

//让内存页面置空

time[i]=0;

//******先进先出算法

voidFIFO(intleng)//leng为内存页面数量

inti,j,k;

intn;

//n为要被替换的页面号,按0,1,2...leng,0,1,2...leng循环变化

creat(leng);

//初始化内存页面

n=0;

for(i=0;

ty;

k=0;

for(j=0;

j<

j++)

if(p[j]==NULL_1)

break;

elseif(p[j]==page[i])//在内存中有该页

{

k=1;

break;

}

if(k==0)

que++;

p[n]=page[i];

n++;

if(n==leng)

n=0;

%-7.3f\t"

1-(float)que/ty);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voidLRU(intleng)//leng为内存页面数量

inti,j,k;

inttmax;

//存time的最大值

intt;

//t为要被访问的页面号

creat(leng);

k=0;

for(j=0;

if(p[j]==NULL_1)

elseif(p[j]==page[i])//在内存中有该页

k=1;

t=j;

if(k==0)

tmax=time[0];

t=0;

j++)//查找最久没访问的页面号赋予t

if(tmax<

time[j])

tmax=time[j];

t=j;

p[t]=page[i];

j++)//将每个页面time自增

time[j]++;

time[t]=0;

//将这次被访问的页面time清零

%-7.3f\t"

voidmain()

intm,i;

srand(10*getpid());

//用来作为初始化随机数队列的"

种子"

m=(int)((float)(ty-1)*(rand()/(RAND_MAX+1.0)));

//选0-319中一数

for(i=0;

i<

i+=4)//产生指令队列

d[i]=m;

//任选一指令访问点m

d[i+1]=d[i]+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m+1

d[i+2]=(int)((float)d[i]*(rand()/(RAND_MAX+1.0)));

//执行前地址指令m'

即选择(0,m+1)之间的数

d[i+3]=d[i+2]+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

m=(int)((float)((ty-1)-d[i+2])*(rand()/(RAND_MAX+1.0)))+d[i+2];

//选(m'

+2,319)之间数

i++)//将指令序列变换成页地址流

page[i]=d[i]/10;

PAGE\tFIFO\tLRU\t\n"

for(i=4;

=32;

i++)//内存从4页到32页

%2d\t"

i);

FIFO(i);

LRU(i);

程序运行结果:

⒈在内存页面较少(4~5个)的情况时,各种页面置换算法的命中率有何差别?

FIFO算法和LRU算法命中率都在55%左右,相差不大。

⒉在内存页面为7~12个页面时,各种页面置换算法的命中率有何差异?

FIFO算法命中率在59%-67%,LRU算法命中率在60%-70%之间,相对来说,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效率更好一些。

⒊在内存页面为25~32个页面时,各种页面置换算法的命中率有何差异?

两种算法命中率都在80%-90%之间,当内存中中页面数逐渐增加时,访问的都已装入内存,从而命中率都较大。

实验四文件系统

1、熟悉Linux文件系统的文件和目录结构,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基本特征。

2、掌握命令行方式下文件操作命令和程序中文件操作函数的使用方法。

3.、掌握Linux文件系统的加载和卸载方法。

1、带Linux操作系统的PC机

2、GCC编译器

1.熟悉Linux下的文件操作命令,如查看文件系统的分区和设备文件、查看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创建文件夹、复制文件、更改文件权限等,观察Linux文件系统的特点。

2.对比实验一的文件拷贝代码,利用不同的文件操作函数实现文件的输出和拷贝。

3.实现对光盘的加载和访问,然后卸载设备。

4.加载Windows文件系统,实现对Windows数据的访问和共享。

实验内容:

1.df:

查看文件系统的状态信息,显示各分区容量、硬盘占用空间、目前剩余空间及挂载点等信息

du:

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mkdir:

创建文件夹

cp:

复制文件

chmod:

更改文件权限

2.

(1)#include<

#include<

FILE*fp;

charch;

charfname[30];

Pleaseinputthefilename:

"

scanf("

%s"

&

fname);

fp=fopen(fname,"

r"

if(fp==NULL)

Can’topenthefile!

while((ch=getc(fp))!

=EOF)

{putchar(ch);

fclose(fp);

(2)#include<

unistd>

FILE*fp=NULL;

FILE*fq=NULL;

fq=fopen("

/root/c_code/test/t.c"

"

a"

fp=fopen("

/etc/passwd"

)//打开文件

while((ch=fgetc(fp))!

=E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