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0099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Word格式.docx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过程

描述

发言

记录

《蜗牛》教学设计(初案)

主备何彩迎

班级三1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听:

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

    问:

你们见过蜗牛吗?

会唱这首童谣吗?

    板书课题:

蜗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

    学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

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

   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抽读字、词卡片。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

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痕:

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

     稍:

与“梢”区分。

     袋:

右上面不要加点。

与“代”区分。

     畏:

下面左边不要加撇。

     免:

与“兔”区分。

     熟:

与“热”区分。

     悉:

注意读音是一声。

在词里读轻声。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

    

(2)重点观察位置。

看看怎样写紧凑。

    (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

   2.听写字词。

   3.学生互查,改错。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

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

默读,画出相关语句。

 三、朗读感悟:

    指名发言:

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

    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板书:

总是藏不肯出来

     [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

 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

  “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

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会立即把头缩回去。

     理解“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等词语。

   3.板书:

    “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

   4.总结:

出壳前、出壳、回壳。

——胆小

   5.体会作者感受:

     所以作者才怎样想?

     出示课件:

     嘿,真是个胆小鬼!

     齐读这一句。

   6.连读3、4自然段。

     板书设计

     蜗牛

     出壳前总是藏不肯出来

     出壳探、东张西望、直到、

     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胆小鬼

     回壳轻轻、立即

第三课时

   研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教学步骤:

    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观察,了解到蜗牛实在是胆小。

下面我们再随着作者感受一下他的敬佩之情从何而来?

  二、研读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

    

(1)不怕难——垂直向上。

(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

(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

(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

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

   6.小结:

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

  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1.引导思考:

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

不写可以吗?

   4.小结:

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

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四、资料交流:

    你们收集了哪些关于蜗牛的资料?

    展示资料: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蜗牛

蜗牛           我

    

 不怕难——垂直向上。

(慢极了)   不耐烦

 不怕重——壳重。

(喘气)几十分钟  担心摔坏

 不怕摔——掉下再上。

(挪动)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何彩迎:

在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

指导朗读时,我采取范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和讨论、理解相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

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

唐继林:

何老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

并在活动中改善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欧阳美云:

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课后很多学生饲养的蜗牛都产下了卵,孵出了小蜗牛。

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

徐美玲:

何老师善于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讨论

结果

《蜗牛》教学设计(定案)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二、谈话导入:

  三、朗读感悟:

     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

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

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

     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

     “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

     [此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

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想象、表演、比较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

]

          蜗牛          我

   不怕难——垂直向上。

   不怕重——壳重。

(喘气)几十分钟 担心摔坏

   不怕摔——掉下再上。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

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捉蜗牛、画蜗牛、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

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审核

何老师善于在教学中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2017年10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