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9827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及理由汇总Word文档格式.docx

  人们一直在争论现在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要不要、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越过“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其实跨越一种发展阶段,实现一种社会制度不是我们说能就能、说不能就不能的,社会的发展不是少数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事情。

产生这种疑问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没有完全正确的把握和认识,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本质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正确的扬弃,是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生活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人类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缺点弊端可以达到一种实现人和生产力的彻底解放的效果。

  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显然,建立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缺点弊端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并不需要首先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只需知道资本主义的缺点弊端有那些,应该怎样避免或克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更加优秀和科学有效就可以了。

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况且,即便实现社会主义需要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那现在的中国经过30多年的私有经济大发展,到今天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也足以证明现在该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可以实现的时候了。

  一、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生产方式,然后才是一种社会状态和社会特征。

  我们要建设一个新社会,首先要认清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状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状态是同一种社会的不同的两个方面。

一定的社会发展状态是在相应社会制度的前提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表现。

要想实现一种还未实现的社会状态,就必须首先确立可以实现这种社会状态的社会制度。

而这种社会制度在上一种社会制度出现弊端之后,随时都可以实现的。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往往想到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如:

没有贫穷与失业、没有阶级分化、没有经济危机、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等等,却没有想到这些好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要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下,通过人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来实现的。

人们不去想方设法变革和完善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以实现这好处,却总是希望这些好处能够自动出现,这才是真正的空想和不切合实际。

  现实中的人们只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简单设想,以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国有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就可以万事大吉了,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实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了。

而当这种简单、错误、粗鄙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严重制约人民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时,却又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希望,而恢复和发展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来。

到现在社会主义不能得以有效实现完全是人们的这种错误态度和认识所致。

  现实中社会主义之所以无法战胜资本主义,无法有效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各种好处,完全是人们没有确立科学、有效、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所致。

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太过教条和天真了,岂不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可能选项而已,并不就是完善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社会主义国家要想成功建成社会主义,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客观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目标要求,对这些设想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分析,从而探讨出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才行。

  那种认为只有生产力极大发展到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思想意识极度文明,全社会可以各取所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时候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才可以消灭一切贫穷与失业等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思想,显然是非常愚蠢和错误的。

这些无疑都是一些社会状态,我们不去研究这些社会状态是否可能与科学,研究依靠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这些美好的社会状态,而只是不问因由,单纯的向这些超现实的社会状态去努力,显然是非常错误的。

这要么是资产阶级出于打击社会主义的目的,而把无产阶级的努力方向引至一种不现实的乌托邦式的幻想的陷阱,要么是那些社会主义的领导者根本不知道社会主义到底为何物的表现。

  这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的目标理想根本就与科学社会主义沾不上边。

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一系列缺点弊端的克服与彻底解决。

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缺点弊端根源于其社会制度、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力不够发达,也不是人民思想不够文明。

要想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缺点弊端,消灭剥削和压迫现象,实现劳动者的自由与解放,必须从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入手,而不能只是简单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简单的提高人民的思想水平。

  当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得以建立之后,人们预期的社会主义的种种美好目标没有得以有效实现,那必定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存在某种不足和缺陷。

我们所应做的是继续探讨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而不是本末倒置,不去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只是在存在缺点和不足的社会制度上单纯的发展生产力,并强硬的要人民都具有崇高的无私奉献的所谓共产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不是某种终极的美好目标,而只是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完善与发展运动。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不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而只是刻意的打造什么终极美好目标,显然是非常愚蠢和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曾对社会主义有过这种超现实的非常美好的憧憬和设想。

但也仅仅是基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有效克服了资本主义缺点弊端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远景进行的一种憧憬或可能性的预想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这种预想置于其科学与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目标之内。

而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必须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实现按劳分配,在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力发展而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一种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们没有对现实问题和这些高级社会主义的目标理想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就把实现这种不现实、不科学的高级目标当作社会主义运动和人民群众努力的目标方向是非常错误和危险的。

正是这种把遥远未来的,只是有可能出现的终极完美的社会状态和特征当作今天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方向,并以此来简单地设计今天社会主义的制度、政策、方针和路线的思想和做法,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入到了虚无和错误之中,陷入到不现实的空想之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左倾错误。

不但对人民的身心财产造成损失,严重阻碍人们和社会的发展,也破坏了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现实可信性。

  这种错误思维等于是要我们在一种后果实现后,再实现产生这种后果的前因;

是先实现社会发展状态,然后再实现产生这种社会发展状态的社会制度的一种本末倒置、颠倒事物发展前后顺序的极其笨拙的机械主义思想。

这是非常错误的,难怪社会主义事业无法得到有效实现,难怪会有许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信心。

  连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还没有予以正确的扬弃,人民连自己的生产与生活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怎么就要去研究这些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之后,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只是有可能出现的事情?

人们都还不会走,就想去跑了,这不摔跟头才怪!

  在没有成功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前,我们根本就没必要探究什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不是基于现实问题的所谓理想的现实可能性问题,更不能简单和幼稚到以实现这些高级目标理想,依据这种未来社会不一定会出现的事物来决定和判断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理论和行动。

  共产主义首先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而且主要是生产方式、社会制度上的扬弃。

实现社会主义首先要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缺点弊端。

只有首先建立一种比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更好的社会制度,从而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缺点弊端之后,再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社会发展,人类才有可能逐步发展到这些高度理想化的所谓共产主义状态。

我们不可能等到社会发展到这种超然状态之后才去实行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才去扬弃资本主义,才去克服资本主义的缺点弊端。

  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的一些发展状态还没有实现,不等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不能实现。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只要生产力有需要,人民有需求,而且人民有足够的认识,是随时都可以实现的。

只要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有充分的认识,知道其缺点弊端何在,怎样去解决和克服,那么以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实现。

因此,如果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制度,而可以直接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的话,完全可以建立一种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适合于自己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新的社会制度,而不需要去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这一课;

更不能盲目超前,在没有成功克服资本主义的缺点弊端之前,就去实现所谓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目标。

  一切应取决于人民的实际利益需要,最符合人民现实利益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就是应该可以实现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1卷,284页)。

因此,如果中国能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能够直接带给人民群众比资本主义社会好得多的实际利益,为何还要补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课?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来说,有没有都没关系。

但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就必然要存在阶级分化,存在贫穷与失业,存在残酷的阶级斗争,这是需要我们很好把握的事情。

中国近30年的改革实践已经证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能促进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并不适合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今日中国社会表现严重的贫富差距、贫穷和失业等等问题的存在和各种潜藏的危机,无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

中国必须高屋建瓴,创新出真正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来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生产力水平早已达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程度。

  所谓实现社会主义必须经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的说法,其根据不过是生产力不够发达。

根据马克思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马克思看来,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是无法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因此,当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没有实现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时,许多人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不够发达?

  其实,马克思之所以认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只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会充分暴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缺点弊端,才能使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成为一种人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才能有高度发达的工人阶级,才有足够推动社会主义得以实现的现实力量;

另一方面,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才能出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苗头和趋势,才能发现更先进、更适合于人和生产力发展的新事物,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得以被认识并得到验证,从而社会主义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显然,早在马克思活着的年代,生产力就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的程度了。

因为在马克思活着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制约生产力发展,不能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

基本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规模庞大的工人罢工,大量的贫穷与失业等等都说明人类社会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来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造就大量的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的力量已经明显强大到可以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程度。

而且,已经出现了生产资料社会化、社会生产分工协作化、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等新社会的新事物、新趋势。

只需探讨这些新事物对于克服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就可以找到可以有效替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就是社会主义得以实现的良好时机。

  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初步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与特征,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下一系列贫穷和失业、经济危机、剥削和压迫、战争与动乱等社会弊端的产生根源与解决办法。

所有人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的、必然的出路和选择都指向一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生产方式。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等等在晚年的时候经常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以亲自参加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实现。

这都证明,至少在当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就已经达到工人阶级可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获得解放,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程度了。

  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只有全世界的发达国家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才叫实现。

也只有世界的无产阶级同时开展革命运动,才能抵抗世界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

显然,马克思认识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已经达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程度,却低估了特定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而把社会主义的实现置放在了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足够工业基础,都有比较发达的工人阶级力量,从而可以同时取得社会主义的成功之上。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回答第十三个问题:

这种定期重演的商业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时也明确指出:

“大工业只要还是按照现今的原则经营,就只有依靠每七年出现一次的普遍混乱才能维持生存,每次的混乱对全部文明都将是一种威胁,它不但将无产者抛入贫穷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

因此,或者必须消灭大工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是承认,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须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来领导”。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的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起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造成一切贫穷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些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却正是消灭这种贫穷和这些有害的动荡的因素”。

“因此,以下各点便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的证明:

(1)现今的一切贫穷灾难,完全是由于不适合于时间条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2)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这一切贫穷的手段已经具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216页)

  显然,恩格斯这里所指的“新的社会组织”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在这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

“用建立新社会制度的办法来彻底铲除这一切贫穷的手段已经具备”。

因此,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恩格斯活着的年代生产力就已经发展到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程度了。

只不过由于对“新的社会组织”的认识还不够科学与成熟,而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入而已。

  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只有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具有较为具体的现实意义,才有条件予以推行。

因此设计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是他们的任务,他们不可能去详细研究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问题,而只能做一种简单的设想而已。

  而当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的人们却没有突破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简单的理论设想,只是简单错误地把国有计划经济制度当作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致使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没有成功建成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甚至没有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正常需要,最终导致了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和失败。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也指出:

“如果说阶级的划分根据上面所说具有某种历史的理由,那也只是对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社会条件才是这样。

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

的确,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这样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不仅某个特定的统治阶级而且任何统治阶级的存在,从而阶级差别本身的存在,都将成为时代的错误,成为过时的现象。

所以,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

这个阶段现在已经达到了。

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精神的破产甚至对他们自己也未必是一种秘密了,而他们的经济破产则有规律地每十年重复一次。

在每次危机中,社会在它自己的而又无法加以利用的生产力和产品的重压下奄奄一息,面对着生产者没有什么可以消费是因为缺乏消费者这种荒谬的矛盾而束手无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三卷439页)

  在这里,恩格斯也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可以消灭阶级的水平和程度,指出“这个阶段现在已经达到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贫穷和失业、贫富差距、经济危机、劳资纠纷等等社会弊端和问题显然都是生产关系不适于生产力发展,无法有效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和表现。

这时,阶级的存在本身已是一个“多余”、“过时”的现象,它本身就代表一种弊端,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消灭阶级,从而消灭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贫穷和失业、经济危机等,已是人类社会继续发展进步的基本目标和客观要求。

只有以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和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些弊端才能被消除。

  恩格斯在《卡尔·

马克思》一文中也明确指出:

“历史的领导权已经转到无产阶级的手中,转到这个由于自己的整个社会地位只有用完全消灭任何阶级统治、任何奴役和任何剥削的方法才能解放自己的阶级手中;

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3卷42页)

  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来实现的。

生产力是人民的生产能力,是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人民和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现有生产关系不能够有效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就是生产关系需要变革和可以变革的时候。

这时,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去寻求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从而生产关系得到改变。

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明确认识到至少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达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程度。

  可以说,今日中国社会私有经济的大发展就是由今日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

在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那种国有计划经济的生产关系出现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改变现存生产关系。

但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可以取代或改进原国有计划经济方式,从而能更好满足人们利益需要的,就只有私有经济。

于是,私有经济就得以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在国有计划经济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情况下,不让人民发展私有经济,就等于不让人民群众继续生活下去,不让社会继续发展下去。

失去人们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是假的,都是没用的,不可能存在下去的;

而只要是被人们所认识到的,适合于人们和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够得以实现,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但是,今日中国社会对私有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不等于说实现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并不等于说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可以改变私有经济生产关系的程度。

私有经济方式历时已有300多年的时间,其自身存在的缺点弊端显然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人民群众至今仍深陷于贫穷与失业等等资本主义缺点弊端的煎熬之中而无法自拔。

克服资本主义的这些缺点弊端,建立一种更为先进的没有这些缺点弊端的生产关系,早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虽然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早已为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和物质条件,但人们却并没有充分、科学、有效地认识到具体可以替代私有经济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什么,人们才会不得不以私有经济方式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国有计划经济的实践让人们对社会主义充满失望,这无疑严重滞缓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现和实现。

而当人们充分认识到可以有效替代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生产关系时,就将是私有经济的消亡和真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实现的时候。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

“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2卷,83页)

  那么至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么?

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了吗?

人类提出的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任务是能够解决的么?

  一种生产关系之所以能灭亡是因为社会的人民想让它灭亡,而之所以人民想让它灭亡是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与缺陷,认识到有更好的生产关系可以取代它。

显然,现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是这样。

越来越严重的贫穷与失业、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等等缺点弊端的存在已经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希望以更好的生产关系取代它。

这一任务的提出本身就表明人类能够解决这一任务。

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和差错而已。

而这种失误和差错显然是可以得到有效克服和解决的。

这种偏差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科学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体是怎样的而已。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将逐步显露,社会主义的实现仍将按部就班地得以到来。

  显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早已达到可以和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程度。

而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成功,完全是在于社会主义还处于完善、发展和磨合时期,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点失误和挫折而已。

但是,人类的思想意识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人们要么忍受这些弊端,要么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成功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现在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已不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也不是积累物质条件的问题,而是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可以有效消灭阶级对立、可以消除贫富差距、可以解决贫穷与失业问题,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