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931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D.如何适应新学校、新班级是我们初一新生眼下的当务之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卖油翁”“孝亲敬老”“回忆鲁迅先生”“最苦与最乐”“孙权劝学”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爱莲说》《登飞来峰》《贾生》《己亥杂诗》的作者都是宋代人。

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如“江阴”在长江之南,“衡阳”在衡山之南。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B.大量事实证明:

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二、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阅读是语文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试着完成以下任务。

(1)在这次活动中,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分析下表,概括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并试着提出一条改变现状的建议。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2)如果你的同学小明一直忽略阅读经典名著,你想帮助他改变认识,你该如何说?

三、名著阅读

8.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一位叫______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______”。

四、情景默写

9.默写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7)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诗词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诗中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巨大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的形象。

11.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1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圮于河

(2)湮于沙上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4)转转不已

14.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5.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文言文

揠(yà

)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

“今日病(病,累)矣!

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谓其人曰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1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B.沿河求之

C.其子趋而往视之D.以我酌油知之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2)苗则槁矣。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小题。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

“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

“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

“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

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

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

“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

“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我问:

“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路梨花处处开”。

19.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20.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

(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

21.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阅读《没有发芽的种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

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

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

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

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

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

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

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

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

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

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

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

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

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

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

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

真好看真好看哟。

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

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

我一看,说:

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

她说:

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

尽碍事儿,我扔了。

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

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

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

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22.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3.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25.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6.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给你怎样的感悟?

情感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7.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

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

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辨析能力。

读准字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看是否违背拼音书写规则,比如“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相连标在后;

i上标调把点抹”等;

②谨防误读形声字;

③改正习惯性误读;

④熟练掌握多音字。

A.“祷”应读dǎo,“斗”应读dǒu;

B.“裸”应读luǒ,“恶”应读wù

C.“沛”应读pè

i。

2.C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准确书写、辨析的能力。

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A项“班”应写作“斑”,“绸”应写作“稠”,“冲冲”应写作“忡忡”;

B项“锁”应写作“琐”,“茏”应写作“笼”;

D项“缈”应写作“渺”,“萃”应写作“瘁”。

3.A

试题分析:

叹为观止: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望文生义。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秩序井然:

经仔细整理或安排的。

家喻户晓:

形容人所共知。

4.A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要先熟知病句类型。

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

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

B.表述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是本学校领导还是别的学校的领导,不明确;

C.语序不当,“解决并发现”应为“发现并解决”;

D.语意重复,应去掉“眼下的”。

5.D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汉语知识的把握能力。

A项中的“警诫他人”是错误的,应是“警诫自己”;

B项中,“卖油翁”是偏正短语,“回忆鲁迅先生”是动宾短语;

“孙权劝学”是主谓短语;

“孝亲敬老”和“最苦与最乐”结构相同,是并列短语。

C.《贾生》的作者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诗人。

6.B

本题考查把握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调动平时对标点符号常识的积累,对各项标点符号逐一排查。

特别注意有引号、冒号、问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的地方。

B.“证明”的内容是“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是根据“证明”得出的结论,不包含在“证明”的内容里,所以应将“逗号”改为“句号”。

7.

(1)现状:

中学生热衷于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等类作品的阅读,而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低,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

建议:

示例:

举办倡导阅读文学经典的活动。

(2)示例:

小明,阅读优秀的文学名著可以陶冶情操,并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

我在阅读中就获得了许多好处,比如培根的随笔,不仅让我体会到透彻深邃的哲理,而且通过积累优美名句,丰富了我的语言,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所以,我建议你也多读一些名著。

(1)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和提建议的能力。

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

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

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

解答此题时,紧扣题干“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纵向比较,明显看出学生对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阅读的认同率远远大于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

提建议,一不可脱离材料,二不可脱离实际,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由学生阅读现状,可建议多读文学经典,还要具有可行性,因此可建议举办一些活动,来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他人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要分析情景,明确题意。

本题建议小明多阅读经典名著。

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

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

然后结合本文内容,可向他讲明阅读优秀的文学名著的益处,如在词汇积累方面的益处,在口语表达方面的益处,在写作方面的益处……;

注意语气要委婉,可以加上象征性的征询,如“你说对吧”“你认为呢”等。

语言表达要简明、通顺、连贯、得体。

8.凡尔纳尼摩诺第留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9.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双袖龙钟泪不干(3)惟吾德馨(4)不畏浮云遮望眼(5)不问苍生问鬼神(6)黄梅时节家家雨(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9)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本题考查对诗文名句的积累、记忆及理解能力。

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7)和(9)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和文学常识知识即可,要注意“园”“龙”“馨”“遮”“苍”“淤”“涟”“恋”等字的书写;

(8)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

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

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

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本题书写中要注意“朔”“雌”等字的正确写法。

10.高峻奇险

11.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说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

还可以看到诗人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奇异险峻的形象。

1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关键词;

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揭示其蕴含的哲理。

从理解诗意入手,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会当”,意即“一定要”。

运用对比的写法,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形成鲜明对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心胸气魄。

12.《阅微草堂笔记》、纪昀

13.

(1)倒塌

(2)埋没(3)颠倒、错乱(4)停止

14.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表面现象,而不了解深层本质的情况太多了,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5.道理:

(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实践出真知。

(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1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记忆能力。

要注意平时积累,记清作品、作者和体裁等文学常识。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

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圮”,本义即是“塌坏,倒塌”的意思;

“湮”,本义即是“湮没,埋没”的意思;

“颠”,古今异义,今义为“泛指物体的顶部”,古义为“颠倒、错乱”;

“已”,古今异义,今义为“已经”,古义为“停止”。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尔辈:

你们这些人;

究:

探究;

物理:

事物的原理;

是:

这;

木杮:

木片;

岂:

怎么;

为:

被。

(2)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但:

只;

臆断:

主观判断;

欤:

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译为“吗”。

1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

文章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最后。

本文的主旨句是:

先正确翻译句子,本句翻译为: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然后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分析可知,“可据理臆断欤”,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凡事要实践,不能主观推论,实践才能出真知。

参考译文: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

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

”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

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

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

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

16.⑴告诉,对…说⑵快步走 

(2)

17.A

18.⑴宋国有一个听说自己的禾苗不长而拔禾苗的人。

⑵禾苗已经枯萎了。

【分析】

16.本题考查对课外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的“谓”的意思是“告诉,对…说”,《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的“趋”的意思是“快步走”。

做题时要根据课内知识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7.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

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之”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之”的用法如下:

1.(动词)去,往,到;

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3.(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4.(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5.(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6.(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7.(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8.(助词)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A项中的“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CD项中的“之”,第三人称代词。

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