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17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练二十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Word下载.docx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解析】pen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4.【2016海南卷】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

5.【2016北京卷】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

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

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

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6.【2015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

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

【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种群1中AA=64%,Aa=32%,aa=4%;

种群2中AA=36%,Aa=48%,aa=16%;

则二者合并后,AA=50%,Aa=40%,aa=10%;

所以A=70%,a=30%;

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2×

70%×

30%=42%。

所以选C。

7.【2015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所以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有可能引起外来物种入侵,不利于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C错误;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大,抵抗稳定性高,不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

8.【2015山东卷】玉米的高(H)对矮(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

p<

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且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加上二分之一杂合子的频率,所以当0<

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A正确;

当p=b时,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Hh的基因型频率等于1/2,B正确;

分析图示可知,当p=a时,hh%=Hh%、hh%+Hh%+HH%=1、H%+h%=1,即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C正确;

p=c时,hh的基因型频率为1/9,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各为4/9,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1/9+4/9+4/9×

1/2=7/9,D错误。

【答案】D

9.【2018届江苏泰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

(多选)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判断是()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物种

【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对个体生存的选择作用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虽然能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但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因此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发生了进化,并不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答案】BCD

10.【2017届湖北襄阳四中高三三模】关于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只有自然选择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C.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D.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解析】迁入、迁出或基因突变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错误;

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B错误;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正确;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比如鲨鱼、鳄鱼在进化地位上不高,但是却一直生活在地球上,而像有些哺乳动物比如大熊猫、老虎,在进化地位上高等的生物却濒临灭绝,D错误。

11.【2018届山西实验中学、南海桂城中学高三联考】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B.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D.共同进化是指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与发展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A正确;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正确;

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C正确;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与发展,D错误。

12.【2017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

D.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的a基因频率

【解析】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属于同一物种,而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因此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的表现不属于共同进化,A错误;

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对细菌的不定向的变异起到了定向的选择作用,促使细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B错误;

持续选择条件下,具有不良性状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断被淘汰,导致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C正确;

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因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相等,所以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D错误。

13.【2018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期初考试】关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生殖隔离的形成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包括基因重组在内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B正确;

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C错误;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D错误。

【答案】B

14.【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现有一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无自然选择。

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由于人类干扰使种群中AA个体30%死亡,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A.24%B.56%C.75.2%D.60.8%

【解析】依题意可知:

在人类干扰之前,该种群中的基因型AA的频率=80%×

80%=64%,基因型Aa的频率=2×

20%×

80%=32%,基因型aa的频率=20%×

20%=4%;

在人类干扰之后,该种群中的基因型AA∶Aa∶aa=64%×

(1-30%)∶32%∶4%=11.2∶8∶1,所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11.2×

2+8)÷

(11.2×

2+8×

2+1×

2)≈75.2%,C正确。

15.【2018届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某种群产生一个突变基因F,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C.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解析】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

曲线图表明进化过程中F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无限趋近于1,说明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B正确;

曲线不能表明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C错误;

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只能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表示新物种的产生,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D错误。

16.【2017届湖南衡阳高三第一次联考】甲、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能进行交配,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存相同的基因库

C.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则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甲乙能够进行交配,但是不一定能够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它们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A错误;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基因库不一定相同,B错误;

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对生物进化是有利的,C正确;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自然选择、突变、遗传漂变等,D错误。

17.【2018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若干年之后,此种蛾的一部分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避蝙蝠的捕食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

对该材料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

B.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C.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是两个物种

D.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解析】蛾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A正确;

蛾与蝙蝠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正确;

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不能自然交配,属于两个物种,C正确;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18.【2017届山东淄博高三一模】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y和b基因的控制。

研究发现:

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毛且毛色不再改变。

A.深灰色个体毛色的季节性变化是一种适应现象

B.毛色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影响

C.紫外线引起深灰色个体毛色的改变是突变的结果

D.紫外线能引起B、by和b基因结构的定向改变

【解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是一种适应现象,A正确;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构,所以毛色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基因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B正确;

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色且毛色不再改变,说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紫外线引起深灰色个体毛色的改变是突变的结果,C正确;

紫外线能引起B、by和b基因结构的改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19.【2017届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三第四次模拟】科研人员以果蝇为材料研究进化时发现,野生种群中个体刚毛平均数为9.5根,科研人员从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为起始种群,从起始种群开始进行多代选择,在每一代中选出刚毛最多的20%个体来繁殖子代,反复进行86代后,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

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存在竞争关系

B.20%的小种群与原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C.实验过程中,人工培养20%的小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D.最后的多刚毛种群和起始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果蝇没有进化

【解析】竞争关系属于种间关系,多刚毛果蝇与少刚毛果蝇属于种内斗争关系,A错误;

科研人员将选出的20%的小种群作为起始种群,不与其他种群进行基因交流,存在地理隔离,B正确;

人工培养时,果蝇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是有限的,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C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最终种群中个体刚毛的平均数接近40根,说明发生了进化,D错误。

20.【2018届河南新乡一中高三8月月考】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

【解析】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A正确;

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说明它们之间的基因库出现较大的差异,B正确;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判断d与b是否同一物种,不仅需要b与d能否自由交配,还需要能否产生可育的后代,D错误。

21.【2017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三模】下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入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

B.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受阻

C.种群1、2基因库的差异是导致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种群1、2受不定向的选择,保留部分个体

【解析】种群1、2出现的突变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正确;

隔离的本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

生殖隔离的本质是不同种群基因库不同,C正确;

自然对不定向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D错误。

22.【2017届江苏江浦高级中学高三三模】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

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D.图丁中捕食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解析】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以及图丙中两种体色的桦尺蛾的性状分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而不是性状分化,A、B、C错误;

捕食者的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所以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

而且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正确。

23.【2018届吉林百校联盟高三TOP20九月联考】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

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

B.该植物与传粉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C.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

D.植物的花色变化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

【解析】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A正确;

当地的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数量增多,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是该植物与传粉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

8月该植物种群中开红花的数量减少,但红色基因频率不会改变,C错误;

植物的花色变化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有利于植物的繁殖,D正确。

24.【2018届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期中考试】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①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中A、B、C表示个体

②图中显示物种在不断进化,说明种群基因型频率在定向改变

③图解说明了大多数变异个体不适合生存在现有的环境而被淘汰

④图解说明了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因此A、B、C表示种群,①错误;

图中显示大多数种群中的个体被淘汰了,没有被淘汰的个体沿着A→B→C→D方向不断进化,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②正确;

自然选择是指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图中大多数箭头是两条短线,说明大多数变异个体不适合生存在现有的环境而被淘汰,③正确;

图中箭头方向不定,表示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没有被淘汰的个体方向是一定的,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其方向可表示为A→B→C→D,④正确。

25.【2018届陕西西安一中高三第一次考试】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3随机交配以后(3/4A+1/4a)2,即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以后为3/5AA+2/5Aa,Aa基因型频率为0.4,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A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正确;

线Ⅳ是自交的结果在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数值是1−(1/2)n−[1−(1/2)n-1]=(1/2)n,C错误;

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进化,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D正确。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XX文库的上传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