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00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28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175

D.417

2-9.有一根阶梯轴,用45钢制造,截面变化处过度圆角的应力集中系数kσ=1.58,表面状态系数β=0.82,尺寸系数εσ=0.68,则其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Kσ=。

A.0.35

B.0.88

C.1.14

D.2.83

2-10.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如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疲劳强度将随之。

A.增高

B.不变

C.降低

D.提高或不变

2-11.当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

A.较高

B.较低

C.相同

D.相同或较低

2-12.绘制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简图时,所必须的已知数据是。

A.σ-1,σ0,σS,kσB.σ-1,σ0,ψσ,Kσ

C.σ-1,σ0,σS,Kσ

D.σ-1,σS,ψσ,kσ

2-13.在图示的σm-σa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间夹角θ=45°

,则该零件受的是。

A.不变号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B.变号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C.对称循环变应力

D.脉动循环变应力

题2-13图

2-14.在上题所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ON线与横轴之间的夹角θ=90°

A.脉动循环变应力B.对称循环变应力C.变号的非循环变应力D.不变号的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2-15.在应力变化中,如果周期、应力幅和平均应力有一个变化,则称为。

A.稳定变应力B.非稳定变应力C.非对称循环变应力D.脉动循环变应力

2-16.在静应力作用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

A.σB

B.σS

C.σ0

D.σ-1

2-17.已知45钢调质后的力学性能为:

σB=620MPa,σS=350MPa,σ-1=280MPa,

ο0=450MPa,则ψσ为。

A.1.6

B.2.2

C.0.24

D.0.26

2-18.塑性材料在脉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应力为。

2-19.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应力成分是。

A.最大应力

B.最小应力

C.平均应力

D.应力幅

2-20.零件表面经淬火、氮化、喷丸及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

A.提高

C.降低

D.高低不能确定

1.选择题答案

2-1D;

2-2B;

2-3A;

2-4B;

2-5C;

2-6C;

2-7B;

2-8A;

2-9D;

2-10C;

2-11A;

2-12C;

2-13D;

2-14B;

2-15B;

2-16B;

2-17C;

2-18C;

2-19D;

2-20A;

连接章、选择题

3-1.在常用螺纹类型中,主要用于传动的是。

A.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普通螺纹B.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管螺纹

C.梯形螺纹、普通螺纹、管螺纹D.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螺纹

3-2.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效率粗牙螺纹的效率。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3-3.螺纹联接中最常用的螺纹牙型是。

A.三角螺纹

B.矩形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3-4.用于薄壁形零件联接时,应采用。

A.多线三角粗牙螺纹B.三角细牙螺纹

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3-5.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

A.好B.差

C.相同D.不一定

3-6.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A.单线矩形螺旋副

B.单线梯形螺旋副

C.双线矩形螺旋副

D.双线梯形螺旋副

3-7.拧紧可以使一定公称直径的普通螺栓取得一定的预紧力,如果要以比较小的拧紧力矩T来得到要求的预紧力QP,可采用。

A.细牙螺纹

B.双线螺纹

C.适当润滑

D.增加螺母与被联接件支承面间的面积

3-8.在螺纹联接中,按防松原理,采用双螺母属于。

A.摩擦防松B.机械防松

C.破坏螺旋副的关系防松D.增大预紧力防松

3-9.重要的受拉螺栓联接中,不宜用小于Ml2~Ml6的螺栓,其原因是:

尺寸小的螺栓。

A.不用好材料,强度低B.需要的螺栓个数多C.拧紧时容易过载D.不能保证联接的刚度

3-10.当两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往往采用。

A.螺栓联接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栓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

3-11.当两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不需要经常拆卸时,往往采用。

3-12.某单个螺栓联接,要求被联接件接合面不分离,假定螺栓的刚度CL与被联接件的刚度CF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QP。

现在对联接施加轴向载荷,当外载荷F达到与预紧力QP的大小相等时,。

A.被联接件发生分离,联接失效

B.被联接件即将发生分离,联接不可靠

C.联接可靠,但不能继续加载

D.联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载荷F还可以继续增加到接近预紧力QP的两倍

3-13.某汽缸盖螺栓联接,若汽缸内气体压力在0~2MPa之间变化,则缸盖联接螺栓的应力类型为。

A.非对称循环变应力B.脉动循环变应力

C.对称循环变应力D.非稳定循环变应力

3-14.在螺纹联接设计中,被联接件与螺母和螺栓头的联接表面加工凸台或沉头座是为了。

A.使工作面均匀接触B.使接触面大些,提高防松能力

C.安装和拆卸时方便D.使螺栓不受附加载荷作用

3-15.受轴向变载荷的螺栓联接中,已知预紧力QP=8000N,工作载荷:

Fmin=0,Fmax=4000N,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相等,则在最大工作载荷下,剩余预紧力为。

A.2000NB.4000NC.6000ND.8000N

3-16.当螺栓组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A.必受剪应力作用B.必受拉应力作用

C.同时受到剪切和拉伸D.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拉伸

3-17.当铰制孔螺栓组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A.必受剪应力作用

B.必受拉应力作用

C.同时受到剪切和拉伸

D.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拉伸

3-18.对于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在限定螺栓总拉力的条件下,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为。

A.增加螺栓刚度,减小被联接件的刚度B.减小螺栓刚度,增加被联接件的刚度

C.同时增加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D.同时减小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刚度

3-19.对于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当螺栓总拉力Q和剩余预紧力QP'

不变,减小螺栓的刚度,则螺栓的应力幅σa和预紧力QP也会发上变化。

一般随着。

A.σa减小,QP也应适当减小B.σa增大,QP应适当减小C.σa增大,QP也应适当增大D.σa减小,QP应适当增大3-20.随着被联接件刚度的增大,螺栓的疲劳强度。

A.提高B.降低

C.不变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3-21.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当增大螺栓直径时,螺栓的疲劳强度。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3-22.若要提高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的疲劳强度,可以。

A.在被联接件之间加橡胶垫片B.采用精制螺栓

C.减小预紧力D.增大螺栓长度3-23.采用悬置螺母的作用是。

A.使螺母中各圈螺纹受力均匀B.减小螺栓系统的刚度

C.作为联接的防松措施D.防止螺栓受弯曲载荷

3-24.一精致普通螺栓的螺栓头上标记着6.8(强度级别),则该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近似为N/mm2。

A.600

B.800

C.680

D.480

3-25.一薄板用两个螺栓与支架联接,其受力与尺寸如题

3-26图所示,则一个螺栓所受的总横向载荷Fs=。

 

A.P/2B.PL/aC.

题3-25图

3-26.仅受预紧力作用的紧螺栓联接,螺栓的计算应力为:

σ

式中的1.3是考虑。

A.安装时可能产生的偏心载荷B.载荷可能有波动

C.拉伸和扭转的复合作用D.螺栓材料的机械性能不稳定3-27.用普通螺栓联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T时,。

A.螺栓受剪切B.螺栓与孔壁接触面受挤压

C.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D.螺栓受拉伸与扭转

3-28.对普通螺栓进行强度计算时,安全系数的选择与其直径有关,是因为。

A.直径小,容易过载B.直径大,不容易控制预紧力

C.直径大,材料缺陷多D.直径大,安全

3-29.在同一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

A.外形美观

B.安装方便

C.受力均匀

D.降低成本

3-30.螺旋传动中的螺母多采用青铜材料,这主要是为了提高的能力

A.抗断裂B.抗塑性变形

C.抗点蚀D.耐磨损

3-1D;

3-2C;

3-3A;

3-4B;

3-5B;

3-6C;

3-7A;

3-8A;

3-9C;

3-10C;

3-11B;

3-12D;

3-13A;

3-14D;

3-15C;

3-16D;

3-17A;

3-18B;

3-19D;

3-20A;

3-21B;

3-22D;

3-23A;

3-24D;

3-25D;

3-26C;

3-27D;

3-28A;

3-29B;

3-30D;

带传动、选择题

5-1.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A.带的紧边拉力B.带的松边拉力

C.带的预紧力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5-2.下列普通V带中,以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A.A

B.C

C.E

D.Z

5-3.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_______。

A.强度高B.尺寸小

C.有楔形增压作用D.没有接头

5-4.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A.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弹性滑动5-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A.带的初拉力不够B.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C.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D.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5-6.带传动发生打滑总是。

A.在小轮上先开始B.在大轮上先开始

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D不定在哪轮先开始

5-7.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v1=v2=v

B.v1>v>v2

C.v1<v<v2

D.v1=v>v2

5-8.在带传动的稳定运行过程中,带横截面上拉应力的循环特性是。

A.r=-1

B.r=0

C.0<r<-1

D.0<r<+1

5-9.在带传动的稳定运行过程中,带截面上的拉应力是。

A.不变的B.有规律稳定变化的

C.有规律非稳定变化的D.无规律变化的5-10.一增速带传动,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处。

A.进入主动轮

B.进入从动轮

C.退出主动轮

D.退出从动轮

5-11.带传动中,带速v<10m/s,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

当空载时,F1和F2

的比值是。

A.F1/F2≈0

B.F1/F2≈1

C.F1/F2≈eα1f

D.1<F1/F2≈eα1f

5-12.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A.使结构紧凑B.限制弯曲应力

C.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D.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5-13.用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是不合适的。

A.适当增加初拉力F0B.增大中心距a

C.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D.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d5-14.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

A.带的型号

B.带的速度

C.主动轮转速

D.传动比

5-15.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调节带的初拉力

5-16.确定单根V带许用功率P0的前提条件是。

A.保证带不打滑B.保证带不打滑,不弹性滑动

C.保证带不打滑,不疲劳破坏D.保证带不疲劳破坏

5-17.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是:

保证带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

A.不发生弹性滑动

B.不发生打滑

C.不发生疲劳破坏

D.既不打滑,又不疲劳破坏

5-18.带传动传动比不准确的原因是。

A.大小带轮包角不等B.摩擦系数不稳定

C.总是存在弹性滑动D.总是存在打滑现象

5-19.在V带传动设计中,一般选取传动比i≤7,imax受限制。

A.小带轮的包角B.小带轮直径

C.带的速度D.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

5-20.带传动达到最大工作能力时,弹性滑动发生在接触弧上。

A.小轮和大轮的全部B.小轮部分和大轮全部

C.小轮全部和大轮部分D.小轮部分和大轮部分

5-21.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带的根数过多,可采用来解决。

A.换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B.增大传动比

C.增大中心距D.减小带轮直径5-22.V带带轮槽形角ϕ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23.与齿轮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优点是。

A.能过载保护

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

D.使用寿命长

5-24.设计V带传动时,选取V带的型号主要取决于。

C.传递的功率和小轮转速D.带的线速度

5-25.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包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5-26.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小带轮包角减小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传动效率降低

5-27.带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带的寿命缩短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带在工作中发生颤动5-28.一定型号的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B.带轮的直径

C.小带轮上的包角D.传动比

5-29.一定型号的V带中,离心拉应力的大小与带线速度。

A.的平方成正比B.的平方成反比

C.成正比D.成反比

5-30.V带轮是采用实心式、轮辐式或腹板式,主要取决于。

A.传递的功率

B.带的横截面尺寸

C.带轮的直径

D.带轮的线速度

5-1D;

5-2D;

5-3C;

5-4D;

5-5B;

5-6A;

5-7B;

5-8D;

5-9B;

5-10D;

5-11B;

5-12B;

5-13C;

5-14A;

5-15D;

5-16C;

5-17D;

5-18C;

5-19A;

5-20C;

5-21A;

5-22A;

5-23A;

5-24C;

5-25D;

5-26B;

5-27D;

5-28B;

5-29A;

5-30C;

链传动、选择题

6-1.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

A.传动效率高

B.工作平稳,无噪声

C.承载能力大

D.传动的中心距大,距离远

6-2.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的最多齿数限制为zmax=150,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