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588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10讲 材料力学六新版文档格式.docx

V、M图如图(d)、(e)所示。

[例5—6—2]写出图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

 

故所求的支座反力正确。

2.分段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根据AC段,CB段剪力方程绘制剪力图

AC段V为常量,故y图为水平线。

CB段V为一次函数,因而y图为斜直线:

只需确定两个截面V值。

根据AC段,CB段弯矩方程绘制弯矩图

AC段M为一次函数,因而M图为一斜直线,只需确定两个截面M值。

CB段M为二次抛物线,只少要确定三个截面M值,然后用光滑曲线连起来。

抛物线顶点在V=2qa-qx=0处

x=2a

[例5-6-3]根据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间的关系作图5-6-6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首先求支座反力(悬臂梁可以不求)

Rb=4kN(↑)MB=4kNm(顺时针)

根据q、V、M关系作V、M图通常步骤为

1.分段根据梁上荷载不连续点(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处,分布荷载起讫点)为界点。

2.定形根据各段荷载情况,定出V、M图形状。

3.定控制截面V、M值

用截面法

或用积分关系式

本例题的分段和定V、M形状情况见下表。

有关控制截面值确定如下:

V图AC段定两个控制截面值

CB段定一个控制截面值

Vc=已求出

M图AC段只少定三个控制截面值

因为A截面处V=0,M有极值,即为抛物线顶点。

CB段只要定二个控制截面值

因C截面作用有集中力偶,故M图有突变

第七节弯曲应力

弯曲正应力正应力强度条件

(一)纯弯曲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时的弯曲,称为纯弯曲。

(二)中性层与中性轴

中性层杆件弯曲变形时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一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即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的各点的连线。

中性轴位置当杆件发生平面弯曲,且处于线弹性范围时,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且垂直于荷载作用平面。

中性层的曲率杆件发生平面弯曲时,中性层(或杆轴)的曲率与弯矩间的关系为

式中ρ为变形后中性层(或杆轴)的曲率半径;

EI2为杆的抗弯刚度,轴z为横截面的中性轴。

(三)平面弯曲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布规律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至中性轴的垂直距离成正比,中性轴一侧为拉应力,另一侧为压应力,如图5—7—1(a)。

计算公式

任一点应力

最大应力

式中M为所求截面的弯矩,Iz为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Wz为抗弯截面系数。

Wz是一个只与横截面的形状及尺寸有关的几何量。

对于矩形截面:

对于圆形截面:

其余Wz按式Wz=Iz/ymax计算。

讨论:

1,公式适用于线弹性范围、且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弹性模量相等情况。

2.在纯弯曲时,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保持平面;

横力弯曲时,由于剪应力的存在,横截面发生翘曲,但精确研究指出,工程实际中的梁,只要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L/h>

5,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仍适用。

(四)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强度条件梁的最大工作正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正应力,即

注意,当梁内σtmax≠σcmax,且材料的[σt]≠[σc]时,梁的拉伸与压缩强度均应得到满足。

弯曲剪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

(一)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

两个假设:

1.剪应力方向与截面的侧边平行。

2.沿截面宽度剪应力均匀分布(见图5—7—2)。

式中V为横截面上的剪力,b为横截面的宽度,Iz为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Sz*为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y处横线一侧的部分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

最大剪应力发生在中性轴处

(二)其他常用截面图形的最大剪应力

工字型截面

式中d为腹板厚度,

工字型钢中,Iz/

可查型钢表。

圆形截面

环形截面

最大剪应力均发生在中性轴上。

(三)剪应力强度条件

梁的最大工作剪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剪应力,即

式中Vmax为全梁的最大剪力;

为中性轴一边的横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b为横截面在中性轴处的宽度;

Iz为整个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矩。

三、梁的合理截面

梁的强度通常是由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的。

由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可知,在截面积A一定的条件下,截面图形的抗弯截面系数愈大,梁的承载能力就愈大,故截面就愈合理。

因此就Wz/A而言,对工字形、矩形和圆形三种形状的截面,工字形最为合理,矩形次之,圆形最差。

此外对于[σt]=[σc]的塑性材料,一般采用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使截面上、下边缘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应力。

对于[σt]≠[σc]的脆性材料,一般采用不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如T形、门形等,使最大拉

应力σtmax和最大压应力σcmax一同时达到[σt]和[σc],如图5—7—3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