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185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与设计可行性建议书Word下载.docx

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展会信息和其他各项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加大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培育重点地区和

行业的自主展会品牌。

要进一步加强展览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海口市展览

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建设条件

1、符合地区规划要求。

本项目拟在长流新区,在2003~2020年的《海口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海口的城市结构划分为三个组团,即以中心旧城区为核心的中心组团,以南渡江以西片区为主的江东组团和以长流片区为重心的长流组团。

2、市场容量大。

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密集,各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丰富,符合会展条件和要求。

3、交通运输便利。

长流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为27亿元。

本项目效益:

同时作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重要载体之一的会展经济,辐射能

力、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展览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展览业国际化水平不断

提升。

会展中心建设将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发

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进一步推进展览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会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本项目的建成推进海南省海口市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会展业带动当地交通、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相关产业的收入。

无论从财务评价还是社会评价角度看,项目都可以接受的。

三、项目开发的作用

(一)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是基于会展中心正式举办所必须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公路等交通运输、通信等都有海口市行政中心将迁移至长流新区,或通过招商引资配套建设,目前新行政中心对此

虽有很好的规划,有的已开始建设,但需保证进度,以满足项目需要。

(二)由于本项目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海南省海口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海南省经济整体竞争力。

建议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尽早给予批复,建设单位与各级管理部门紧密配合,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强经济核

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项目的顺利按期实施,争取项目早建成,早发挥效益。

第二部分会展业概述

一、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概念

(一)什么是会展业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会议

和展览服务,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按照一般国家标

准(GNS)服务部门分类法,根据日内瓦WTO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

(SISD)提供的数据,经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的一

种。

会展业通常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在西方,会展业一般被称为

会议展览业。

展览场地一般都同时兼有接待会议和举办展览会的功能,称为会展

中心。

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的场所,它发挥

的是一种桥梁和媒介作用。

会展业通常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经济学家将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新经济产业。

(二)什么是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更强,关联性更大,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可以作为该地区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

对于会展经济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为载体,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形成一个以会议展览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狭义的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使参展者从会

展中直接获得交易收入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主要指的是贸易型博览会

(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一些产生直接交易的会展。

二、本研究报告重点关注的会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展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例如按照性质不同,

可分为贸易性会展和消费性会展;

按照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会展和专业性会展;

按照规模不同,可分为国际性、国家性、地区性和地方性会展;

按照场地不同,可分为在大型展览场馆举办的会展和在酒店宾馆类场馆举办的会展;

等等。

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一般按照场地划分会展类别,即宾馆饭店接待会展和展

览场馆接待会展。

本研究对会展类型的划分,同样遵循这一做法。

从全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看,高容积率、高土地成本是一大特色,

大型会展场馆由于场地大、容积率低,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开发。

而根据会展市场

的现状看,无论是大型展览场馆的开发建设,还是大型会展的主办,都采取的是

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的开发/举办模式,由此更决定了大型会展场馆不可能进

行大规模开发,而要受诸多因素制约。

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关注酒店宾馆类会展

或类似的中小型会展场所;

较之大型会展场馆,此类会展场所的开发风险更小,

也更切合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与会展市场的现实。

三、会展业发展概述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概述会展活动最早出现在希腊,希腊最初的集市是交换、买卖奴隶的集市。

到了

古奥林匹克时期(公元前800-公元前700年),希腊有了常规的集市,与奥林

匹克运动会同时举行。

在古罗马,民众每隔8天就聚集一次,听官吏颁布法令、

宣布裁决。

同时也举办集市,农民、小生产者、商人在大街上搭起临时摊位,交

换、出售产品。

罗马帝国扩张版图时,把罗马集市带到了欧洲其他地区。

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号称最古老的博览会,始建于1165年,1894年由传统

的集市转变为样品博览会,于1918年发展成为工业技术博览会。

德国法兰克福

博览会是在1240年经王室授权之后开始举办的。

1798年,法国政府举办了“共和国工业产品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

组织的国家工业展览会。

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是一种宣传

鼓舞性质的展览会。

1851年英国举办了世界规模的“万国工业大展览会”,该展览会在伦敦海德

公园的水晶宫内举办,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展览会分为原料部分、机器部

分、产品部分和工艺部分等,参展者达17000家,其中约50%是英国的参展者,

50%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40个国家,展出产品约10万件,展览时间为141天,

参观者达6039145人次。

从性质上和形式上看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展览会,以后被

称作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并被认为是现代展览会的开始。

现代科技展览会、经济

展览会、贸易博览会、宣传展览会等都是在世界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成型的。

外,世界博览会也是许多国际活动和国际组织的先驱。

世界博览会直接导致产生

了国际评奖、国际会议等活动,世界博览会对扩大国际贸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并产生了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在此之后,各国竞相举办类似的展览

会,从整体上影响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综合性质的贸易博览会获得了很大发展,成为展览的主

导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

技术更新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分工越来越细,新产品层出不穷。

从1945

年到1966年,市场上出现了约400万种新产品,这使包罗万象的综合贸易展览

会和博览会很难全面、深入地反映工业和市场,展览会开始走向专业化,专业性

质的贸易展览会成为展览主导形式。

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

会约有4000多个,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800亿美元。

展览业还没有完整

的全球统计数字,据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

在世

界展览业中的“超级大国”是德国和美国,其他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法国、意大

利、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

欧洲会展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销售功能阶段。

此阶段会展的作用在于将供需双方组织起来,

让他们见面。

第二个阶段是客户营销阶段。

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参展商意识到展会是

展现公司实力和形象的好场所,现场观众与参展商比较熟悉,买家自己出价,营

销围绕着数据库进行,寻找目标客户、目标群体。

在西方很多国家,专业杂志的

出版商与会展主办方的关系非常好,因特网则为消费群体与会展公司架起了非常

好的桥梁。

第三阶段是客户管理阶段。

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此时会展的中介作用、桥

梁作用更专业化。

(二)国内会展业发展概述1、中国会展业发展三步曲国内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三步曲”来概括:

(1)产品类会展阶段(产品密集型,产品贸易),参展商主要展示其产品。

中国第一展——广州广交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典型的商品产品展示会。

(2)技术类会展阶段(技术密集型,技术贸易),参展商主要展示其技术。

主要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技术创新的方针政策。

北京立足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特举办科博会以探讨科技产业;

深圳市立足特区高新技术成果多并靠近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特举办高交会以促进高科技成果交易;

上海市因为其工业发达特举办工博会,进行工业产品展览。

(3)服务类会展阶段(文化密集型,服务贸易),参展商主要展览其服务。

2002年海南博鳌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探讨亚洲论坛探讨区域经济合作;

广西南宁市立足东盟地区举办东盟博览会;

2002年上海举办现代服务业大会;

2004年北京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探讨服务业发展;

2004年首届深圳"

文博会"

召开,2006年第二届文博会召开;

2005年沈阳也举办了首届中国东北(沈阳)文化产业博览会。

2、近几年中国会展举办总数及增长趋势

全国会展举办总数及增长趋势

010*********

年份

展览数量(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展业以其强大的功

能、不可代替的作用及崭新的形象,正在迅速崛起并成为第三产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兴行业。

近几年来,中国会展业更是发展迅速,进入年均增长20%的快速发展时期。

3、中国会展产业带与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按照会展市场的发展规律,会展业开始向主要大城市集中。

现在全国初步形

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个会展产业带,分别以北京、上海、广

州为会展中心城市。

中国会展业区域分布

0%

5%

10%

15%

20%

25%

30%

华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西北

三大中心城市在全国会展市场中的份额

18%

8%

49%

北京上海广州其他

(1)环渤海产业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青岛、大连、沈阳、长春

为重点展览经济城市的产业带,以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

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览集中和辐射广而位居全国会展经济的龙

头地位。

另外,在北京的会展业中,由原中央政府部门转化出来的全国性专业行

业、协会成为办展主力是北京会展业的另一特点,使北京会展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2)长江三角洲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义乌、

常州、绍兴、海宁、永康等中小城市为依托的新兴会展经济产业带正在形成,其起点高,规划布局相对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和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而独具特色。

上海凭借其吸引外资力度大、进出口贸易额高、金融商业发达和正逐步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势头迅猛,成为我国继北京之后的第二大国际化会展中心城市。

(3)珠江三角洲产业带——以广州、香港地区为中心,以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东莞、顺德、南海等大中小展览城市群的兴起,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征突出、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广交会以其40多年的发展历史,17万平方米的展览规模和10万国内外专业观众,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而成为珠江三角洲会展产业带发展的助推器。

初步形成的这3个会展产业带都分布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分别有各自的中心发展城市,以点带面呈辐射状带动周边地区会展业的发展。

第三部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依据

一、项目建设背景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

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

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口市处于海南省东北角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从发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自北宋开埠以来,海口市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形成相应的规模。

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口市融汇在祖国历史的激流中,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脉搏搏动而涌动。

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合并,海口市规模明显扩大。

海口市2006年对外经济较快发展。

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28亿

美元,比上年增长23.4%。

其中,出口总额2.25亿美元,增长6.2%;

进口总额

9.03亿美元,增长28.6%。

新签外商投资协议合同149个,比上年增加48个;

协议合同总投资1.76亿美元,增长47.6%,其中合同外资1.01亿美元,增长

80.9%。

全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

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投资1.79亿美元,增长2.9%;

外商合资企业投资0.54亿美元,增长40.4%;

外商合作企业投资0.11亿美元,下降4.4%。

旅游业稳定增长。

继续着力构建“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和“海口旅游圈”,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成功举办海南岛欢乐节、横渡琼州海峡和亚太市长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培育观光度假、商务会展、体育健身等旅游精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年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39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

其中,旅游饭店接待过夜游客287.72万人次,下降1.2%;

社会旅馆接待过夜游客103.68万人次,增长23.4%。

在旅游饭店接待过夜游客中,海外旅游者8.31万人次,国内游客279.41万人次,分别下降26.1%和0.2%。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75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酒店69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2家。

泛珠三角区域确定,该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

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有利于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部经

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有利于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有利于“9+2”

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海南日报24号《我省出台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这一报道,在海南省旅游界引发热议。

游界人士希望,要以特区精神,创新体制来建设国际旅游岛,并调动全省人民的热情,共同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如果说建省办经济特区是海南发展的第一个春天,那么,建立自由贸易区,

则是海南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可使海南迅速走向世界的前沿。

”今天下午,在北

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

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对海南今后的发展表现出急切

的期盼:

“海南当前最需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要重新理解海南在中国、

在亚洲、在世界的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和发展道路。

”“得寸进尺”的海南人开始谋划跨海大桥或隧道项目了。

2004年,海南省

启动22.5公里长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

天堑变“通途”将不再遥远。

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厅长许晓民在海南省三届人

大三次会议上表示,海南省今年将开展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

据悉,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需要5至10年时间,项目会在适

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海南省自身发展条件时启动。

二、项目提出理由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

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

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

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

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

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

(一)加快发展会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

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海口国际会展中心是海南省面向二十一世纪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设和经营好这个项目,对于改善海南省对外形象、扩大海南省对外影响、海口市

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展经济犹如一个加速滚动的车轮,拉动着会展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城市经

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了快车道。

因此以大型国际性的展览、会议的举办为中

心,带动交通、通讯、旅游、住宿、餐饮、商贸、物流、广告、装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依托于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的巨大优

势,会展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迅速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高收益性、推动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产业带动效应巨大、聚集效应强、创造大量

就业岗位的特点。

会展经济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日益显示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带动效

应。

近十年来,我国的会展业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加入WTO,服务贸易壁垒将逐步解除,对外开

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扩大,

呼唤着会展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通过最新技术、产品展示和最新思想理念、信息交流,促进商品、

生产要素流动,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为会展举办城市、会展举办国家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会展活动十分兴旺,会展行业成长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社会各界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如巴黎、伦敦、纽约、日内瓦、慕尼黑、新加坡、香港等国际知名会展城市,每年都能从会展经济中获取巨大的收益。

据美国展览研究中心统计,2000年美国举办各类展览会13000个,销售收入120亿美元,创造相关的社会综合消费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经济拉动比例为1:

10;

德国2000年展览会销售收入45亿马克,拉动参展商和参会观众直接消费170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价值410亿马克,产生新的就业岗位23万个,会展经济的拉动比例为1:

9;

香港展览业每年直接和间接收入为80亿港元左右;

法国展会每年的营业收益达到85亿法郎,展商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参展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为250亿法郎左右。

据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对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进行的抽样

调查测算,国际周期间,展会各方面的直接收入合计为9089.9万元;

展会期间接待普通观众约12万人,人均消费314元,接待专业观众约8万人,人均消费3578元,参展商1738家,平均花费7.7万元,普通观众、专业观众和参展商在旅游、交通、通讯、餐饮、购物等方面的综合支出合计45774.6万元,其拉动效

应约为1:

5。

会展经济——经济生活的晴雨表,现在,展览业、会议业已成为颇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它不但能带动房地产业、宾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还能

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会展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活的晴雨表,经济越发达,

会展活动就越丰富多彩。

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带来直接或间

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

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

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

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

展览会能起到推广和展

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作用,能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国外与国内、

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社会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利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在海南举办优势,将会议和展览结合起来发

挥更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会展是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

条件,通过专业化运作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和专业化运作手段,以展览和会议

为载体,能够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经济经营活动。

在现代社

会中,会议和展览日益融合在一起,会中有展,展中带会,司空见惯,密不可分。

经济理论研究的会议和展览一定是带有专业化经营性质和能够为社会和运作主

体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活动。

(三)利用会展市场,扩大海南省对外开放力度1、对外开放是会展经济内在运作规律的客观要求。

会展属于人员密集的社会性活动,没有人气的积聚办不成会展。

会展活动运

作的开放性、问题探讨和成果产品展示的先进性、会展主题和参与群体的广泛性

都离不开国际化参与,都需要国际化支持。

因此,可以说,会展行业产业化、会

展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不能没有国际化参与,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全球化的今

天,缺乏国际化运作和参与的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