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7948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朱元思书文档格式.docx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写景文字。

学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

出处、作者、朝代、评价。

2、能疏通文义,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5、能熟练地背诵并准确地默写课文。

学习重点:

1解释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熟练地背诵并准确地默写课文。

学习难点:

翻译重点句子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言,揭示课题。

生看注释识记文学常识,师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二、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课文,要求解决生字词。

然后完成下列练习,并以单独提问和同桌互查的方式反馈矫正。

1、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朝文学家。

2、给下列划线字注拼音。

并抄写一遍词语。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千转()

嘤嘤()鸢()戾()横柯()经纶()

三、学生朗读课文,继续正音,并注意断句。

做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如指名读、自读、齐读等),并整体感知文章的体裁。

四、学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的句子,并由此感知本文的结构方式。

五、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理解识记课下注释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然后完成下列练习,以单独提问的方式反馈矫正。

1、解释下列词语。

从流飘荡从流:

一百许里许:

水皆缥碧缥:

急湍甚箭湍:

猛浪若奔奔:

负势竞上负:

互相轩邈轩邈:

泠泠作响泠泠:

嘤嘤成韵嘤嘤:

千转不穷转:

鸢飞戾天者戾:

窥谷忘反反:

横柯上蔽柯:

风烟俱净俱:

2、翻译下列句子或短语。

⑴风烟俱净:

⑵急湍甚箭:

⑶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⑷鸢飞戾天:

⑸望峰息心:

⑹经纶世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天下独绝:

百叫无绝:

犹:

甚:

经纶:

窥:

2、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⑹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小组研讨下列问题,

1、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运用了什么写法或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

运用了什么写法?

3、“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结合上面的板书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默写练习。

1、文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之美的句子是:

3、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5、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

6、写优美的自然景物深深吸引游人的句子是:

20《五柳先生传》导学案

1.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难点)

3.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学习准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给下列字词加拼音。

嗜()辄()吝()箪()黔()

汲()俦()觞()欤()褐()

3、了解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地名)人。

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研讨

1、自主阅读,对照注释,逐段逐句地解释全文。

2、填写下面的表格

主要方面

相关内容

籍贯姓字

思想性格

乐趣爱好

生活状况

3、本文主要赞美了五柳先生什么样的思想品格?

4、本文是否可以看做是陶渊明的自传?

5、找出课文中的否定句,谈谈大量使用否定句的作用。

6、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和志趣?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7、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我的收获:

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四、小结

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

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

后一段以议论为主,重在对五柳先生的品德进行歌颂和赞扬。

阅读这篇课文,要学习文中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优秀品格,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五、布置作业:

学习课文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多层面写人的方法写自己,要求写出自己的性格志趣,200字左右。

21《马说》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重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重点)

2、体会灵活多变的语言(难点)

3、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寓意。

二、导学过程:

㈠作者链接:

韩愈,字_______,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称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家,散文尤为著名,苏轼称其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_______并称“韩柳”,有《_____________》。

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

㈡背景链接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㈢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㈣自我正音:

伯乐相马马厩骈死槽枥一食

食之一石外见称执策邪

㈤疏通文意:

结合课本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先自我进行释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1.而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一食或尽粟一石

5.是马也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安求其能千里也

8.策之不以其道

9.食之不能尽其材

10.执策而临之

11.其真无马邪

㈥整体感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4、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寓意?

5、本文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㈦文言文知识

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观点,可以叙事或议论,最后是要说明一个道理。

记: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二、一词多义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食不饱,力不尽,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3、其真无马邪()

四、回答问题

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22《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

1.疏通文句,掌握课文文意。

熟读进而背诵课文。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一、知识链接:

宋濂(131—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以文章著名。

负责和参与了《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明王朝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当时影响很大。

解题: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

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

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本文是是一篇赠序。

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二、朗读课文

1.生字学习,注音朗读。

嗜弗怠俟箧屣皲媵衾

烨緼廪馁谒撰贽叱咄

2、全班朗读。

教师范读。

三、探讨讲析

1)将重要实词、虚词、文言现象整理。

即:

致:

每:

逾:

既:

降:

或:

卒:

箧:

穷冬:

寓:

再:

食:

臭:

   以:

中:

口体之奉:

四、教师指导学生辨别词意:

1)一词多义:

和:

久而乃和冠:

勇冠三军

言和而色夷既加冠

请:

战则请从再:

一而再,再而三

俯身倾耳以请日再食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

古义:

 今义:

走送之走:

 今义:

尝趋百里趋:

今义:

或遇其叱咄或:

卒获有所闻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3)词类活用:

(自己总结)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与之论辨辨:

5)虚词辨析:

以:

以衾拥覆之:

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无鲜肥滋味之享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弗之怠

无从致书以观

五、感知研讨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中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5)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六课堂检测:

1、弄清下列实词的形、音、义

嗜():

逾():

俟():

衾():

烨():

叱咄():

皲()裂:

媵()人:

容臭():

负箧()曳()屣():

2、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1)以衾拥覆()

(2)生以乡人子谒余()(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俯身倾耳以请()(5)以中有足乐者()(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课外阅读:

俭啬老(汉)邯郸淳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疏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

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以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瞩云:

“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

老人饿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1.译成现代汉语。

2.鉴赏本文描写人物的形象性。

2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注音或写字

畔绮闻笛fǜ折jí

干gē风piāoxù

nqīng宫què

qió

ng楼chá

njuānfēngluá

n

二、填表

项目酬乐天……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

作者

朝代

体裁

名句

押韵

韵脚

修辞

表达的感情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绮户经行

三、按原文填空:

A、____________,到乡翻似。

,。

B、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C、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E、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百姓苦;

亡,____________。

五、诗句的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含有怎样的哲理?

4、如何理解"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7、请写出《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月》中作者

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8、"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乃写景之句。

"

转"

、"

低"

是从人的视角看月,这使我们联想起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什么诗句,写的是思乡之人,抒的是思乡之情。

9、在苏轼这首词中"

无眠"

之人特指的是什么?

10、《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意思?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4《小石潭记》导学案

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重难点通过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轻松预习

一.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积累字词。

自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

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⑵斗折蛇行斗:

蛇: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⑷凄神寒骨凄:

寒: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应:

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

写其动态的一句是: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

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5、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课堂学习

1.交流预习内容。

质疑交流解决疑难。

2.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交流回答。

发现小石潭-----------------------

3.精读文章,品味写法:

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提示:

(1)先声夺人。

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

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呼应。

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

4.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刚才同学们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柳宗元满怀壮志地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不幸失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湖南永州,那种心境不言而喻。

你能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吗?

试着谈一谈。

5.背诵全篇

【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小石潭记》全文。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

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梁攦(lì

):

屋的正梁。

②堡坞:

土筑的小城堡。

③箭:

小竹子。

④疏数(cù

疏密。

⑤中州:

中原。

⑥更:

经历。

⑦伎:

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乃悟前狼假寐C、乃不知有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

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小石潭记》

〔乙文〕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

两岸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

汇入营溪。

③敧:

倾斜。

④嵌:

凹陷(又作“张开”)。

⑤逸民退士:

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

设置州郡。

1、甲文第二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⑵以其境过清清:

⑶南流数十步南:

⑷不可名状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附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一】

1、①大约②忽然2、①名词作状语,在空中②名词作状语,像北斗那样曲折;

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蜿蜒爬行③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3、①伐竹取道②水尤清冽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文章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寂寥、凄寒、幽怆的气氛,借以抒发了作者在失意苦寂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

5、观鱼时的心情:

“似与游者相乐”,在这种环境中,作者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烦恼,产生了与鱼同乐的情趣。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浸透着作者凄苦悲凉和压抑的心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写触景生情,忧伤至极,从此可以看出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