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2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医学重点笔记.doc

3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

1.口腔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两部分。

2.口腔前庭:

为牙列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马蹄形的潜在腔隙。

3.固有口腔的范围:

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4.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

分为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临床牙冠是指眼睛所看到的露于牙龈的部位;解剖牙冠是由牙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是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

牙根:

由牙骨质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

牙颈:

牙冠与牙根的交界部位。

5.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6. 舌的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7. 舌乳头可分为以下4种: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8. 硬腭的骨质部分由两侧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水平板组成,口腔面覆盖以致密的粘骨膜组织;软腭主要由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肌,咽腭肌,悬雍垂,腭腱膜构成。

9. 正常乳牙有20个,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分别用Ⅰ~V表示。

萌出时间:

6~8个月,2岁半左右出齐,顺序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10. 正常恒牙有28-32个,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六龄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萌出时间:

6岁左右,12~13岁萌齐。

萌出顺序:

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分别用1~8表示。

恒牙的磨牙不替换任何的乳牙!

替牙期:

6~12岁。

11. 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其中一体为上颌骨体,四突即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2. 上颌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为3条薄弱线:

1)第一薄弱线——LeFort1型骨折,从犁状孔下部平行牙槽突底经上颌结节至蝶骨翼突。

2)第二薄弱线——LeFort2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至蝶骨翼突。

3)第三薄弱线——LeFort3型骨折,通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至蝶骨翼突。

13.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

14.咀嚼肌群包括:

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

15.表情肌起自骨壁或筋膜浅层,止于皮肤。

常见的表情肌有:

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颧肌,笑肌等。

主要由面神经支配。

16面部的动脉有哪四条:

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

17颌面部静脉常分为深、浅2个静脉网。

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

上颌结节血肿与翼静脉丛有关。

18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19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上颌神经中与口腔关系密切的有:

鼻腭神经,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

下颌神经包括:

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部神经。

面神经分为五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20.与口腔关系密切的上述神经所支配的牙齿等为哪些?

(一)三叉神经

1)鼻腭神经:

分布于两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唇侧黏膜(1~3)

2)腭前神经:

分布于尖牙,前磨牙,磨牙的黏膜等处(3~8)

3)上牙槽后神经:

分布于第1~第3磨牙(6~8)

4)上牙槽中神经:

分布于上颌前磨牙,第1磨牙颊侧等。

5)上颌牙前神经:

分布于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唇侧等。

6)下牙槽神经:

分布于下颌牙齿唇颊面

7)舌神经:

分布于中切牙~第3磨牙(1~8)的舌侧部分

8)颊神经:

分布于颊粘膜,下颌磨牙区的黏膜。

21.第1磨牙可受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尖牙可受鼻腭神经,腭前神经,上牙槽前神经支配,中切牙,侧切牙可受鼻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支配等。

22.面神经的分支所支配的区域和损伤后会有何表现?

(1)颞支:

主要分布于额肌和颞部,损伤后:

额纹消失。

(2)颧支:

分布于口轮匝肌上部和额肌,损伤后:

眼睑不能闭合。

(3)颊支:

分布于颊肌,提上唇肌,笑肌,部分口轮匝肌等,损伤后:

鼻唇沟消失变平坦且不能鼓腮。

(4)下颌缘支:

分布于下唇诸肌,损伤后:

口角偏斜,流涎。

(5)颈支:

分布于颈阔肌。

23.三对唾液腺:

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腮腺导管开口于:

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黏膜上。

舌下腺最易形成囊肿。

下颌下腺开口于:

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

21颞下颌关节上由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下由下颌骨髁突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所构成。

22颧骨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23.正常龈沟深度≤2mm,牙龈炎最易出血的部位是:

龈乳头。

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口腔前庭沟。

24.牙周组织包括:

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25.切牙孔:

又叫腭前孔,两中切牙后腭部有黏膜突起,称为切牙乳头,其下方的骨孔,称为~

26.腭大孔:

在硬腭后缘前0.5cm,从腭中缝至第二磨牙侧缘连线的中外1/3交接处,左右各有一骨孔,称为~

第四章牙体牙髓病

一、龋病

1.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组织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2.龋病常见并发症:

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

3.龋病常见病因(四联因素):

①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主要为变形链球菌)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4.龋病的表现:

①颜色:

牙冠颜色由原来的半透明乳白色→白垩色或灰褐色或墨浸状。

②形态:

在细菌的侵蚀下,牙冠破坏、缺损,形成龋洞,外形不再完整,形态发生改变。

③质地:

在酸性环境侵蚀下,牙冠组织中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崩解,质地变软。

5.龋病的分类:

①按进展速度分:

a急性龋,又称湿性龋(猛性龋)b慢性龋,又称干性龋(静止龋)c继发龋②按发病程度分:

a浅龋:

仅破坏牙釉质层,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b中龋:

龋坏已破坏到牙本质浅层;患者有自觉症状c深龋:

龋病发展到牙本质深层;无自发痛;有刺激痛,食物嵌入痛。

二、牙髓病和牙根尖周病

1、牙髓病临床可分为:

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兴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和牙内吸收。

2、可复性牙髓炎疼痛特点:

无自发性疼痛,对温度刺激一过性敏感。

3、不可复性牙髓炎中急性牙髓炎疼痛特点:

①自发性阵发性痛②夜间疼痛加剧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定位

4、不可复性牙髓炎分为:

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

5、慢性牙髓炎分类:

(可定位)①慢性闭锁性牙髓炎②慢性溃疡性牙髓炎③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6、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药物治疗。

根治: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常用】方法。

7、急性根尖周炎特点:

①自发性持续性疼痛、甚至跳痛②患牙有伸长感或松动感③明显咬合痛④扣痛明显⑤患牙定位准确⑥患牙周围软组织红肿、压痛甚至波动感。

分类: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8、慢性根尖周炎的分类及其X线表现:

①根尖周肉芽肿:

根尖部原形透射影、界清、范围小②慢性根尖周脓肿:

根尖部阴影、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一般无自觉症状,叩诊不适、亚冠变色、或在瘘口处有脓液排出)③根尖周囊肿:

根尖部较大的原形透射区,界清、周围有阻挡白线④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根尖部局限性骨质密度阻射影像。

(区分前三种)

第五章:

牙周疾病

一、牙龈炎

1、牙龈炎:

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炎症,它不侵犯深部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组织的炎症和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

2、牙龈炎的分类:

a、慢性龈缘炎b、青春期龈炎c、妊娠期龈炎

d、增生性龈炎f、药物性牙龈增生g、牙龈纤维瘤病h、牙龈瘤

3、引起牙龈炎的主要病因(始动因子)是:

牙菌斑

4、慢性龈缘炎的主要病损部位是:

游离龈和龈乳头

临床表现:

1)一般无自觉症状。

2)偶感牙龈胀、痒不适。

3)非自发性牙龈出血,在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牙龈可有渗血。

4)检查可见:

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龈乳头肿胀肥大,表面光亮,点彩消失,假性牙周袋形成,探诊出血。

5、青春期龈炎:

是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无自觉症状。

2)在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牙龈出血。

3)检查可见:

前牙龈缘和龈乳头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龈乳头球状突起,表面光亮,点彩消失,有龈袋形成,探诊出血。

6、妊娠期龈炎:

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慢性炎症或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临床表现:

1)轻者可无自觉症状。

2)在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牙龈出血。

3)检查可见:

龈缘和龈乳头变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水肿明显,点彩消失,有龈袋形成,探诊易出血。

7、增生性龈炎:

是指牙龈组织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受到某些局部刺激因素而发生的炎症性增生,主要表现为牙龈组织明显的炎性肿胀,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生。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较轻。

2)有牙龈出血、口臭或局部胀痒。

3)检查可见:

牙龈炎性肿胀,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探诊易出血,龈缘肥大,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甚至盖过部分牙面,形成龈袋或假性牙周袋,按压牙周袋溢脓。

8、药物性牙龈增生:

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苯妥英钠)而引起的牙龈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

9、牙龈纤维瘤病:

又名家族性或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为牙龈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增生。

10、牙龈瘤:

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常发生于龈乳头和游离龈。

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因其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为非真性肿瘤。

二、牙周炎

1、牙周炎:

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2、牙周炎的主要特征是:

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溢脓、进行性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3、牙周炎的分类:

a、慢性牙周炎b、侵袭性牙周炎c、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4、慢性牙周炎:

原名成人牙周炎、慢性成人牙周炎,为最常见的牙周炎类型,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

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是:

牙菌斑

【临床表现】:

a、牙龈炎症和出血b、牙周袋的形成c、附着丧失d、牙槽骨吸收e、牙松动,脱落

严重程度的评价:

轻度=牙周袋深度≤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

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中度=牙周袋深度≤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

牙齿轻度松动,轻度的根分叉病变。

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

5、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症

牙周袋

假性牙周袋

真性牙周袋

附着丧失

有,能探到釉牙骨质界

牙槽骨吸收

嵴顶吸收或硬骨板消失

治疗结果

病变可逆,组织恢复正常

炎症消退,病变静止,但已破坏的支持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6、侵袭性牙周炎:

(1)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局限型青少年牙周炎)典型的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左右对称,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除第一恒磨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