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51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星期一阅读319今生难忘是师恩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是农家子弟,刚拜师时也只是个部队的普通战士,家庭条件自然不好。

而“文革”中,老师遭遇多次抄家,家徒四壁,也并不宽裕。

在我立志学画后,老师就为我准备好了颜料、画笔和宣纸,并多年如一日,不间断地送我。

还再三叮嘱我说,画画要多练,不能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我和老师虽是两代人,但遇事处事说的都是心里话。

1991年,“齐白石与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名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40多幅名家书画作品中,有28幅白石老人的精品之作,都是老师从各地借来,作品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布展前夕,老师因身体不适,就将这些作品交给我负责保管来回运送;

2003年,北京电视台拍摄一部关于白石老人的专题片,当时约请了白石老人的弟子许麟庐和师哥齐展仪、刘炳森、欧阳中石等谈白石老人的艺术,同时也安排我谈白石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爱国情操方面的内容。

老师看了我的发言准备稿后,甚是满意,叮嘱我发完言后把稿子从口述表达变成文字的东西,再严谨些,等研究会以后出书收辑进去。

老师对我的器重和信任让我感怀于心,永生难忘。

我和齐良迟老师相处28个年头,老人在教我作诗作画的同时也教我做事做人。

每当我有一点进步,老师总是鼓励有加。

记得有一次我拿着几张画去老师家,他一边看一边指点,并挑出两张给题了字。

老师的鼓励与赞语让我感动,但我深知老人的良苦用心。

就像小孩学做饭菜一样,有时候饭做糊了,夹生了,或者菜做咸了,没味道了,大人为了鼓励小孩学会生活,也总会说“好吃,好吃”一样,老师是希望通过鼓励,助我成才。

老师生前曾鼓励我,要以大自然为依归,走一条有自己面目的创作道路,把齐派艺术真正学好。

今生难忘是师恩,老师去世10年了,他的教诲,他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唯有继续全身心投入齐派艺术,把齐派艺术发扬光大,才能心有所安,不负师恩。

衡湖人家

文/李玉伟《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6日24版)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的“光环”,并不像许多名山大川般那样耀眼,但细细品味,那蒲、那苇、那水、那景,尤其是那人,无不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远眺衡水湖,白雾蒙蒙,芦苇丛丛,蒲草簇簇。

湖湾里,荷花盛开一直延伸到雾的深处,无边无际,间或空隙处,新荷露出尖尖嫩角,偶有蜻蜓立上头。

各种候鸟渐渐多了起来,或从湖畔杨柳树林飞出,穿入湖中,或从芦蒲丛中飘来,转瞬入林,或成群结队欢叫嬉戏,或独自盘旋俯冲点水。

正投入在湖光景色之中,“欸乃”一声,打断了沉醉,一只小渔船,从芦苇丛中荡了出来,摇桨的是一位中年渔哥,见我在岸,扬手招呼:

“早啊老哥!

上船来吧,我载你去拍鸟!

”上船开航。

我问,你的生意很好啊?

渔哥笑答:

还行吧,原来以捕鱼为职业,常年居住在湖畔,现在时有禁渔,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打鱼了,就顺便载客人入湖观鸟。

渔哥很健谈,和旁边另一只拉着五六位年轻人游玩的船主打着招呼,然后告诉我什么季节如何拍鸟、如何拍鸟蛋——那个鸟很巧很灵,在苇蒲的草叶尖上盘窝,鸟蛋就在上面托着,风一吹,鸟窝微微颤动,让人担心会抖落下来,但你不用怕,一点事情也没有,安全得很!

你看你看,丹顶鹤!

渔哥突然提高了调门,我顺过相机,一顿猛拍——大约百十米外,一只大丹顶鹤,敛翅俯冲,如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溅起老大的水花,而后有力地拍打着宽大的翅膀,振翅高飞,瞬间,不见踪影。

太阳渐渐升高了,小舟沐浴在强烈的光线里,望着渔哥荡舟的背影,我悄悄举起了相机……

沿着滨湖公路,越过几座桥,转到了湖心岛。

这里有一个村庄,路旁石牌标识“顺民庄”。

我来到岛畔湖边,见几叶小舟正在湖里忙活,一艘在提网,边捡着挂在上面不太大的鱼。

而另一艘则像是夫妻,男人荡桨,女人在近岸稀疏的苇丛水面上捡拾什么,我高声问道,大嫂,忙啥呢?

女人回答,捡蜗牛。

这才知晓原来蜗牛还可以生长在湖面上的。

驱车驶离湖边。

忽然回忆起已是大雪纷飞的初冬时节,曾路过衡湖,在路边稍停,见一门窗陈旧的老屋,窗下有一深凹下去的方形地窨子,宽有二尺,长约一米,一老者佝偻着身子在忙碌着什么。

我按捺不住好奇,上前问道,您老做什么哪?

老人缓缓回转直立起身来,淡淡望一眼,答,烧炕。

烧炕?

我是北方人,熟知北方农村到冬季都是烧炕取暖,但那是外屋烧灶里屋炕热,没有见过在当街临公路烧炕的。

嘿!

老人添了一把木柴,然后说,我这叫“地龙”!

见我不解,老人热情地把我让到简陋的屋里。

里面是里外两间屋,外间大,散放着一些农具;

里屋小,是居室。

甫进里屋,一团热气扑面而来。

老人跺跺脚,我顿时感觉到脚下是热的,原来“地龙”直接通到里屋。

抬头,见一镜框,镶满了照片,其中有一威武的解放军战士,骑着战马,虎视远方,旁边一张是胸前挂满了军功章的半身照——这是您老吗?

是的。

您是一位老革命啊!

新中国成立前吗?

打过仗吗?

参加过渡江战役,跟随刘伯承元帅解放大西南,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回乡务农。

那您现在的待遇?

离休,前几天还有领导来看我。

我怀着敬意告别了这位叫王万志的老人。

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

又是一个“春风烈,夜浸袤原衡湖月,人勤履轻,落花如雪”的时节,依是驻足湖畔,望着满目苍翠,游荡小舟,十里荷花,一湖碧色,畅想着远古大禹曾开湖于此……而今,历经五千年文化洗礼的衡湖人,一如那清新隽永的衡湖,还依然执着地守护着那份淡泊、那份宁静、那份坦荡、那份自然……

也许,这,就是永久。

公刘致董其中信论文说画

“只要画家心里有受苦人”(名人书简)(1998年)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6日24版)

编者的话:

本期“名人书简”栏目刊登的是诗人公刘1998年间写给版画家董其中的两封信(略有删节)。

公刘是江西省南昌人,1957年到山西省平遥县工作,后调省文联编辑《火花》杂志。

董其中也是江西人,长期在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任职。

他们共事20年,以文交友。

当画家在创作之余,感到有些题材不适于作画,而写文章则可,即希冀多掌握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并在写作与绘画两方面都有所成。

诗人通过这两封信,对画家为文道出心得和建议,也对其画吐露真切感悟。

“只要画家心里有受苦人”这句话似说出一个道理:

文学艺术家不能没有苦难,它既饱含对国家、民族热切的情感,也蕴蓄对劳苦大众深切的悲悯与热爱;

同时,文学艺术的创作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快乐的历程。

其中乡党:

六月五日发出一函。

翌日逢端午节,我花了半天时间,静心一一拜读你寄来的全部复印件,自觉应遵嘱再写几句话,算作心得。

第一,你既已是版画方面的卓然大家,“转益多师是吾师”,泼点余墨兼写散文随笔札记之类,自属水到渠成,势所必然。

第二,从已刊大作看,你将来的走势,可能会取观照于心,信手拈来的一路,不拘一格的。

这很好。

因为这不限制思想感情的驰骋也。

第三,下面似乎应该提一点建议了:

多读、多看、多想、多改,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

记得你在某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句子:

“民歌是无形的剪纸,剪纸是无声的民歌”。

似这等既富形象感、又有哲理性的造句,就能给读者留下非同寻常的印象,希望你今后常有神来之笔。

第四,吴冠中是你的老师吧?

他就能画能文,而且都自成一家,行云流水,各适其所,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有心人学习。

第五,题材和视界宜再扩大一些。

文字要有性情,一如版画要见风骨,道理相通,无待烦言。

最后,祝你不断进步,达到二水分流、双峰对峙的辉煌!

公刘匆匆

手抖潦草不恭

1998年6月10日

其中:

你好!

今日鲍加来访,携来你赐赠之《走西口》版画一幅,还有黄芪一盒,真是从精神到物质,从友情到药品都全了,感和为之!

……

你也是江西的骄傲。

你的版画,始终有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技巧。

遗憾的是,应该跟水走的,偏偏进了山。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有山必有水,山西的老百姓不是同样善待了你么?

——只要画家心里有受苦人。

版画,你的终生事业之所系,如今似乎运交华盖,商业大潮,把多少值得珍惜的事物都冲得七零八落了啊,可叹息无用:

事在人为,好自为之。

对否?

朋友!

……我因手抖写得潦草,你慢慢地分辨吧。

握手

公刘

1998年9月16日

青藏公路三过格尔木(美丽中国)

文/王宗仁《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6日24版)

坐落在巍巍昆仑山下的格尔木,是青藏高原上一座新兴的城市,被誉为昆仑山下的明珠。

格尔木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它诞生时只有撑在荒原上的6顶帐篷。

那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安营扎寨的修路驻地。

这个春天是富有创造力的,将军率领人马在帐篷一侧栽上象征蓬勃生命的杨树、柳树之后,便挥镐扬锹在世界屋脊上筑路。

1954年12月青藏公路通车,格尔木随着进藏车轮的滚动,一天比一天拓展,一年比一年繁荣。

现在从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大城市乘火车去拉萨,格尔木是必经的咽喉。

在亘古生长荒凉、贫穷的地方,新中国的阳光春色孕育了欣欣向荣。

我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有过上百次来往格尔木的经历,它最初的简陋,后来在“文革”中的荒芜以及这些年来突飞猛进的繁荣,我都是见证人。

我要用我自己的视角看格尔木的变化,最亲切最有说服力的是我看到三条路的变迁。

这三条路即由东向西穿市而过的青藏公路。

格尔木的城市建设发展可以说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因而也就出现了青藏公路三次改变过境的路线:

一条是最早的金峰路,一条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柴达木路,另一条是眼下正穿市而过的黄河路。

青藏公路的这三条过境路记载着格尔木的历史,交响着时代前进的足音。

不断改变的过市公路,非但没有磨损格尔木的美丽形象,反而使它变得更繁华更强劲。

新路的每次出现就宣告了旧路的死亡,这死亡是新生事物的催生婆。

金峰路是格尔木最初的路。

确切地说,我当初走在这条路上时它还是一条无名路,“金峰”是后来人们赐给它的。

1954年青藏公路一通车,它就迫不及待地从荒漠上钻了出来,成为格尔木市委所在地的街道。

尽管它是一切从简,坑坑洼洼,有点微风就卷土扬沙,见点雪片就泥泞打滑,但格尔木人还是对它亲热得恨不得抱起亲几口。

路边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的平房,或半地上半地下的“干打垒”。

金峰路上的主要单位是市委院——我实在不敢称它为大院,坦率地说,它很像一户殷实人家的院落,几排平房很踏实地站在院子中央。

没有门楼的黑漆门,白天黑夜都敞开着。

进出院门的人员多是步行,偶尔可见骑自行车的。

市委院的一侧是只能容纳一二十人阅读报刊的文化馆,很小的电影院。

我今天仍可以清晰记得的是,这条路上还有饮食服务店、粮食局,有一个只能称作小卖部的综合商店。

倒是那几个汽车团方方正正的营院,很让格尔木人关注,有节奏有素养的兵的生活给这个新生的高原小城市平添一种活力。

那时候人们习惯称格尔木为兵城,一到节假日路边那些并不宽敞的商场、书店、邮局便涌满了绿军装。

金峰路上日夜奔驰着进藏的车队,车轮从小城驶过时,虽然放慢了车速,但仍然大于设计的速度。

当街墙上出现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这8个醒目的大字时,原先雕刻的已经斑斑驳驳模糊不清的那个“保障供给”标语,才很不情愿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格尔木就这样一步三回头地告别金峰路,迈进了柴达木路。

这是一条比金峰路宽阔得多也平直得多的柏油沥青路,它代替了青藏公路过境路的使命,即刻向世人宣布:

格尔木要从高原新城向资源开发型的城市转型。

柴达木路诞生的那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三年,火车即将进入格尔木。

新的城市建设正搭框架,出现了好几条新路,有南北走向的昆仑路,东西走向的柴达木路,柴达木路向南去接通火车站的路成为江源路。

还有盐桥路、察尔汗路、迎宾路……这些路的诞生不仅标志着格尔木面积的扩展,更标志着城市内涵的丰满。

路旁随之而起的是新的商厦、新的饭店、新的工矿企业、新的街心花园、新的居民区。

尤其惹人上眼的是那几个新建的工厂:

高纯镁砂厂、硫酸钾厂、昆仑宝玉石矿厂和磷合金厂……城市总体规划将格尔木定为“青海省西部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基地,以发展盐化、石化工业为主的园林型城市。

”生活多么美好!

阿尔顿曲克草原的牧歌是美好的,昆仑山巅的六月雪是美好的,望柳庄前新栽的杨柳是美好的。

当然柴达木路西端新耸起的那座“军民共建文明青藏运输线”纪念碑更加美好,因为碑下有一对恋人精心留下了他们新婚的第一张照片!

是的,格尔木穿过了长长时光的隧道走到改革中诞生的这条柴达木路上,犹如一个中年汉子,虽然寒霜打湿了衣襟,赤脚上沾着新鲜泥巴,但却抑制不住满脸豪情奔放的笑容!

格尔木的路没有终点,它还要前行。

它是层岩封不住的热流,是酷寒冻不死的花瓣,即使最具未卜先知的高人,恐怕也难预测它最终的落脚点。

你瞧,青藏公路又改变了穿市而过的路线,这是第三次过境:

黄河路。

这条成为城市东西主轴的路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以最现代化的高等级过境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

它基本上为封闭式道路,涵洞、管道等设施更加完善,使过境的车速更高更稳健。

它是格尔木资源更大规模开发的产物,承载着青海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东向西:

昆仑经济开发区、格尔木炼油厂、花海子至格尔木原油管道输油处、天然气开发公司、格尔木至拉萨地下输油工程、格尔木自来水公司、青藏铁路研究院、察尔汗盐湖工业集团大厦、格尔木铁路职工生活区、格尔木供电公司、格尔木建材市场……站在黄河路上的每一个单位、每一座大楼乃至每一条小巷,都凝聚着厚重斑斓的昆仑山文化,又汇集着格尔木人崭新的现代意识。

格尔木在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更换着自己的衣服——街市上的那些建筑、道路、树丛等,但始终保持清醒的方向:

从容而豪迈地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这个和煦的阳光洒满昆仑山的时刻,我不能淡忘一个地方。

我沿着已经显得有些古旧的金峰路走到它的尽头,看到一栋破旧的低矮的小楼房,岁月的烟尘已经使它成为一处文物了。

这就是当年出现在格尔木的第一栋楼房,人称“将军楼”。

也就是慕生忠将军撑起6顶帐篷的旧址。

我在这里流连忘返,沉思了好久……

珍惜

李书程《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6日24版)

感谢每一个来临的日子

阳光普照或霜雪的覆盖

风抚摸过雨抚摸过

每个季节都轮番疼爱过

赞美与讥讽也来过

它们告诉我成长的

艰辛与快乐以及

生命和岁月里真实的消息

一株嫩芽破土的疼痛

一朵小花淡淡的清香

一只蚂蚁的奔波

一只飞鸟的远行

都是生命的意义与虔诚

岁月的苍茫及生命的昂扬

感恩与珍惜让每一个生命

都不曾错过属于自己的季节

不错过短暂又执着的自己

迎着坎坷或喜与忧的日月

忍着热泪燃烧

如火焰

像我如一棵草

怀揣着疼痛与梦想

聆听着尘世的喧哗与美妙

在角落里执拗而默默地长

和鲜花松柏一样

秉承着生命的本质

坚韧而顽强

暴殄天物的底气何来

2013-08-2508:

00 来源:

光明日报 杜卫东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已是极为奢靡了。

不过时光若能“穿越”,贾府中人面对今人怕也不敢“独善其美”:

天价香烟,极品宴席,大款炫富,美女拜金……一位“九品小吏”在高尔夫球场挥杆潇洒之余,竟动用直升机为自己送来了一碗不知包了什么馅的馄饨。

何为奢靡?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奢侈浪费。

历史上最为典型的奢靡事例当属王恺、石崇斗富。

后军将军王恺几次炫富都被荆州刺史石崇“盖了帽儿”,于是求助于外甥晋武帝,把皇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搬回家在宴席上显摆。

不想,应邀赴宴的石崇用一只铁如意将珊瑚树一击而碎,然后命人悉数搬来自家的珊瑚树,其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

一般而言,奢靡之风总是与盛世相伴。

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质极度匮乏,皇帝老倌儿要找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拉车都不易,更别提什么奢靡。

所以,历代开国初期总是崇尚节俭。

宋仁宗听说餐桌上“有新蟹一品”,每枚“直一千”,不忍下箸。

明朝立国时,淳朴未漓,崇俭黜奢,朱和尚也以身作则。

可是一旦生产力发展了,奢靡之风就会滋生成患。

上行下效,人心难免攀比。

宋徽宗时,朝廷和王宫大臣的奢靡之风曾弥漫于整个社会,以致“后宫朝有服饰,夕行之于民间矣”。

老百姓出门也要衣着华贵,唯恐身穿褐衣惹人耻笑。

整个社会奢靡至此,宋徽宗焉能不做亡国之君?

而历史上又有哪个朝代的兴衰与奢靡无关?

“现在社会财富极度丰富,一切消费都无可厚非”,有学者这样说。

不错,中国的GDP总量是位居世界第二,但用人口平均,在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仅在124位。

于是我们看到:

一边是四面透风的乡村校舍,一边是豪华阔绰的政府办公大楼;

一边是家徒四壁的农家土屋,一边是耗资甚巨的造节庆典;

一边是用江水泡饭的小学生凄苦的眼神,一边是高档会所倒入泔水桶的燕窝鱼翅;

一边是几千万没有摆脱贫困的老百姓在为生计奔波,一边是跃居世界第二的奢侈品消费额。

这种“倒挂”,已经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更何况,某些官员权力寻租,商人投其所好,二者勾肩搭背出入高档场所挥金如土,这样的疯狂消费亡党误国。

况且“极度丰富”论还是个伪命题!

“高档消费可以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进步。

”这又是一朵“奇葩”。

明代中后期宫廷奢靡之风甚烈,连皇帝用的手纸都是由四川野蚕茧织成,只用一次。

后来皇帝佬儿也觉得过于奢侈,下令停用,但听说因此可能会断了部分织户生计,又坦然享用起来。

其实,皇帝佬儿不过是为自己暴殄天物寻找心理安慰而已。

靠这种办法拉动地方经济,哪里能够挽救王朝衰败?

今日,如果我们靠兴建高尔夫球场、豪华夜总会、顶级休闲会所来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则完全背离了党的宗旨与执政理念,无异于饮鸩止渴。

再者,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环境危机,为了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在推动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可是仅由奢靡之风繁衍出的“椟贵于珠”的过度包装,就制造了大量生活垃圾,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更重要的是,奢靡与腐败如影随形。

朱和尚就深明此理,认为“奢侈则用必多,用多则财必不足,财不足则贪暴行。

”一旦人非才举,政由贿出,国之基石就动摇了。

所以历史上一些当权者在奢靡之风日盛时,为了不重蹈前朝盛极而奢、由奢入衰的覆辙,对奢靡之风也有过严厉的遏制措施。

据《皇明条法事类纂》记载,一些官吏因“擅作威福、谋为不轨”招来杀身之祸,而“不轨”的表现之一只是用度逾制。

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禁令屡颁,奢靡依然,王朝倾覆,前仆后继?

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曾向毛泽东发问:

中共取得政权后,能否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律?

毛泽东说:

能,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今天,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剑锋直指奢靡等不正之风,就是民主这条新路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延伸。

党风清廉,何患社会风气不正?

当然,砸碎珊瑚树与调动直升机送馄饨,在奢靡的程度上还有些距离。

只是,石崇斗富的极端事例倘若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那么纵然有莺歌燕舞的鸣唱,我们真正听到的怕也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亡国之音了。

心怀“中国梦”的中国人民,断然不会答应!

(作者为作家、《小说选刊》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照壁

2013-08-2606:

06 来源:

光明日报 盛文强

照壁是胶东房屋的常见格局,打开院门就会先看到它,其实就是一人多高的半堵墙,四边青砖凸起,中间留出大片白月光的镜心,用石灰水刷成白底子,再装饰一些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还有的人家请能工巧匠做了整本的折子戏剪纸,嵌在照壁上。

这样的人家,天一亮就打开院门,还要把两扇门撑住,免得被风合上。

即便到了夜里,也要亮起灯来。

过往的行人无不停下观看,有时为了折子戏的内容各执一词,甚至引起过争斗,主人家自然洋洋得意,笑着出来劝架。

照壁正好挡住院里的正房,对于正房里的饮食起居,路人只能靠想象了。

我离开半岛以后,见到了更多和照壁一样的遮挡,虽然美到无以复加,却让人敬而远之。

有一回邻居家要起新照壁,我们都跑去看。

门前的空地上堆着黄沙和水泥,门里的墙已经垒好,刷了白灰。

施工的匠人正盼着照壁的花样快点送来。

一个老太太颤着小脚赶来了,红纸剪成的花样包在白手绢里,叠得整齐,铺展开来,是两条大鱼在滚动,被一个胖娃娃搂在怀里。

红纸上的镂空小扇形鱼鳞,精准的序列让人着迷,是老人用剪子一个个抠出来的,她的食指肚,发黄的厚茧上是密密匝匝的剪刀眼,她抖落的几片鱼鳞散落在院子里,和地上日积月累的真鱼鳞混杂在一起,难以分清。

为首的匠人早在照壁中心抹出了圆形的镜心,接过花样蘸水贴上去,趁水泥半干时,依着花样用半片剪子抠出了图案,与花样不爽毫厘。

第二天水泥干透,花纹描上黑漆,衬着白石灰的照壁墙,白底黑花,令人窒息的美。

主人的日常生活深藏在照壁后面,我们一无所知,只有照壁上的黑漆鱼纹在滚动着,象征着“有余”的美好日子。

照壁也发生过惊悚之事。

一位老太太选择在这里结束了生命。

看热闹的人散去后,我们才看清,照壁上刻着笑嘻嘻的寿星。

原来寿星也有不灵的时候。

回老家时,正巧路过一个女同学的家门,她的说笑声在照壁后面。

上学时我被老师叫到黑板上做题,面对裂缝的水泥黑板,脑子里常常是一片空白,她在下面偷偷地笑。

十几年了,笑声依旧,只是人被挡在照壁后面了,模样可能早就认不出来了。

我在台阶前停下,灰白的水泥台阶也没有多少改变,而踩在台阶上的这双鞋,却从汗渍斑斑的球鞋变成乌黑锃亮的尖头皮鞋了。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有了片刻的重合,然后朝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

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有了各自的生活,正如这照壁后的生活,谁也看不到谁,照壁无处不在。

照壁的角落里,一本卷了边的旧书扔在地上,从院门涌进的风不断翻起书页。

书中字迹模糊了,纸页的外缘开裂了,碎成条状,衣衫褴褛。

风势愈大,整本书以书脊着地,在暴涨的风势中骤然站起身,靠在了照壁上,人有寿命,书又何尝不是,它已经走到了迟暮之年,需要靠在照壁上歇歇脚了。

(作者为80后作家,供职于山东某媒体,已出版《半岛手记》等)

遮盖

2012-04-2509:

34:

58 来源:

广州日报 韩少功

太平墟有一个大宅院,久经风吹雨打,已成断壁残垣,主人不知去了何方,留下这个地方建成了一所村办小学。

宅院大门外有一堵青苔斑驳的方墙,正好挡住院门,就是人们常说的“照壁”。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

”(见《大略篇》)说的是帝王之家照壁在外,大夫之家照壁在内,是很有讲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