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48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8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磨课材料Word格式.docx

我认为可以保留,因为从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了阅读童话的一些方法,有比较明显的痕迹。

另外,人教版本组教材中也提出了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阅读其它童话的要求。

但“捕捉角色”的说法不够专业,“串联画面”这条可以保留,但表述为“画面连缀法”是否更恰当?

刘红星:

我谈自己的两点看法:

一是所教的这种童话阅读方法是否是科学的?

是否是经得起学理检验的?

是否是基于课标的?

究竟是不是一种童话阅读方法?

这些我们都不明晰,所以我们不能以师昭昭令生昏昏;

二是我们在本课时确定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已经比较多了,再加一个,教学的目标就不够“相对集中”,诚如沈大安老师所说“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学目标更聚焦一下。

基于以上认识,我的意见是删掉此目标。

文玉燕:

我同意刘老师的观点,如果我们教的只是自以为是的方法,但不是一个通用的方法,我们作为目标来定位就显得非常随意。

牛同和:

作为一种策略应具有普遍意义。

在这里所呈现的童话阅读的策略仅是几个阅读理解方法的简单组合,并不能指向所有的童话或是大部分童话。

因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掌握的是阅读的几个具体方法,归结为童话阅读的策略就有些以偏概全。

商德远:

关于学习童话的方法可以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之中,本节课不必列于目标之中。

目标太多,掌握不好。

张淑英:

非常赞同商老师的看法。

每一篇课文,大家的解读不尽相同,而教学目标又可以分为有形(显性)和无形(隐性)两种。

辛老师在教学目标中提到的学习本篇童话的方法,我认为体现了她设计的思路和对引领学生体验文本的重要途径,所以可以把这条目标当作隐性目标不在“教学目标”中呈现,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渗透此方法,并在环节结束时总结,给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启迪。

大家的意见可以达成一致,要渗透方法,但是不要作为一个目标来出现。

下面针对其他目标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孙艳清:

为了让教学目标表述更准确,教学更明确,我觉得对于字词目标我们可以借鉴沈教授《盘古开天地》中增加的目标表述形式,改为“比较‘天天、看’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具体细致描述到表达树和鸟之间深厚感情方面。

还有,“分角色朗读”是朗读的一个方式、策略,而不是一个目标。

写进目标的话是否也应该这样表达“通过分角色朗读……”。

我接受刘老师和孙老师的建议,将目标表述更加清楚、规范。

宋桂贞:

我建议对于“天天”一词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来体会,而后面的两次“看”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体会,比如角色互换,把自己当成小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当时的内心活动,体会角色的情感。

而且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一个像总结“用画面连缀来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关于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鱼与渔”兼得。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学习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特别是品析词句,领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应作为第二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

此外,想象、分角色朗读提高朗读能力也应作为本节课的目标,因为此文对话较多,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应当加强朗读,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大家的研讨对执教教师很有启发,建议辛老师回去后再进一步的调整、规范目标。

下面我们针对教学流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策略及流程设计】

1、教学前测

曹立星:

学情前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设计好前测内容,既能展示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要展示学生不知道什么。

对,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应做到“以学定教”。

即要先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读不懂什么。

要进行梳理,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学不会的再教。

这是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前测,我们要扣着设定的教学目标去做预习单,使得每一项目标都能得到相应的测查,前测内容不能笼统模糊。

这样,我们才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学情,针对性地对我们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学生做的好的可以弱化,问题多或是不会的则要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那我们细化一下,前测是否可以考虑把新美南吉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

你对新美南吉有哪些了解?

这个内容可以,但是学生可能读过新美南吉的童话,但可能对作者不会太关注,可以将新美南吉童话的一些代表作列出来,让学生选一选读过哪些,了解学情。

关于新美南吉的前测,我觉得设计成选择题更有利于统计,再就是表达要贴近儿童,例如是否可以设计为:

你听说过新美南吉吗?

你读过新美南吉的作品吗?

另外,还可以设计上,有关生字词的考察,例如:

给本课生字词注音,再就是列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自己抄写一遍。

上课前,通过梳理预习单,确定出学情,然后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生字词的教学环节是否需要实施。

如果不妨碍阅读,关于写字的环节就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进行集中的教学。

我建议前测中还要有归纳课文内容,既然我们的目标里面有一个训练点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前测中就要设计归纳课文内容的题目:

如用心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单的话写出来。

这样便于了解学生概括课文的起点能力。

这样前测可以包括6个内容:

1和2是关于新美南吉及其作品的了解;

3和4是关于生字词的了解;

5是归纳课文内容;

6是关于课文内容和不明白地方的了解。

2、字词环节研讨

教学生字用不用顺口溜?

“融”字根据我们的预测,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较大。

即使前测时,有少部分学生出错,可以先由不出错的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巧妙记忆的,比如:

用曾经学过的“隔”字换偏旁法,也可能有的学生由自己编的顺口溜去记忆,这时教师顺口溜的出现就变得随机,或是与学生交流的性质也未尝不可,而不是生硬的强加了。

对!

根据学情,展示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教学生,学生教不明白时,教师再站出来指导。

再就是,这个环节分两层,先教把字写对,再教把字写好。

我同意刘老师的观点。

上次研讨大家建议四个字一起写,因为都是左右结构,我这里说明一种观点,这四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是不相同,我们本次写一个字“融”字,是因为“融”字是左右等宽的字,要写美观,要掌握它的规律。

其他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或者左宽右窄的字,分散写字的难度,下节课指导书写。

还有,对于生字的教学,要以学生的预习前测情况为依据,再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体现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基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建议老师在指导订正时,不重复学生的错误写法,而强调这个字的正确写法。

如:

“伐”字不是说千万别丢掉一点,而是边写边强调“伐”字右上角有一点。

或编儿歌、顺口溜等更好的办法记住。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会。

让学生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加强。

3、归纳课文内容环节

针对归纳课文内容环节,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根据预习单做好预设:

班级概括能力训练好的,学生先说说以前运用的概括方法;

班级概括能力训练不够的,老师在这里就要训练归纳的方法。

我建议我们必须再给学生一个整体感知的机会,在根据预习单汇报交流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再给学生一个整理的机会:

学生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出声的把自己归纳的内容说一说,再汇报。

也就是沈教授所说的“出声的思考”。

我同意老师们的说法。

4、关注词语的反复使用,有感情朗读环节

我们就“关注词语的反复使用,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环节”这个环节发表意见。

感觉这个环节与上一环节上过度衔接不够,欠自然!

如果有好的衔接就好了。

对,整个第二稿感觉有些零散,各板块缺少衔接,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不符合学生认知和故事情节推进过程。

建议用一个大的活动贯穿教学的各个板块,譬如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可否以“讲故事”的方式进入学习?

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活动版块,先检查学生读书——“同学们,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咱们一起读读课文接力讲讲这个故事。

”来完成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学习串联画面概括的方法。

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话想说,说一说,落实课标中“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的要求。

然后和学生一起带着问题“走进故事”, 

根据学生疑问,适时调整学习版块儿,设法将目标中涉及的其它语文实践活动整合进来,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最后可以让学生讲自己的故事——“续写故事”。

这样来处理,让整堂课的学习实践活动用一条线贯穿起来。

大家看有没有其它更好的设计?

我觉得王老师的观点挺好。

李家栋老师就提倡:

抓住一个点来设计,提出问题,把全文来串起来。

这样以点带面,既注意到了故事性课文的整体性,又条理清楚。

我的思路是,生字词教学和归纳课文内容两个环节沿着预习单的学情进行教学,这个环节继续沿着预习单走:

出示具有共性的学生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各小组负责一个问题的探究(小组全体成员读文——然后讨论集中意见——小组汇总意见——各小组汇报),期间教师进行对话组织,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穿插期间完成,然后把体会在小组内通过分角色朗读进行朗读实践。

这样设计当然是最理想的。

我的建议是整体思路:

前面不用大变,概括内容板块,通过找画面,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总结方法。

接下来引出“天天”等,感悟一个词语进行反复也能很好的表情达意,然后再找后面的迁移运用。

之后感情朗读、理解词语,总结方法等。

我同意商老师的看法。

对话的分角色朗读指导方面,老师可以只侧重于一组角色之间对话的指导,通过想象加深对情感的体会,以帮助学生更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其余对话可以让学生尝试分组练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检测和指导。

对话的指导我同意孙老师的看法。

但是从感悟前面的两个“天天”对表现树和鸟情深的表达效果,看文中是否还有类似的表达方法,从最前直接跨越到最后,是不是会破坏学生感悟故事的整体性呢?

同时为了找表达方法而找,也有揣摩老师意图的嫌疑,况且两种表达的指向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意图是好的,但是建议顺应着学生的感受,自然读到后段时再进行点拨,如此水到渠成,也是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小组合作读,在合作小组的划分上原则应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这才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有点拨,有讲说,却做好准备少讲解、少点拨。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学生就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树为什么被砍掉了?

这个童话为什么取名为去年的树?

为什么树已经变成火“灯火”了鸟还为他唱歌?

这些问题还是很有价值。

刚才大家的发言不但就“抓关键词,体会表情达意作用”发表了建议,实际上也讲到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策略。

下面对 

“想象、写作” 

环节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5、想象、写作点的研讨

关于辛老师设计的这个想象的点,我有点不同的想法,觉得就像走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应该在学到一个点的时候就教到位、学扎实。

前面我们在朗读的环节已经涉及到了关于两处“看”的语句,前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在感受角色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而这个想象练笔的环节只是在重复或者稍微加深一下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为“练笔”而练笔,意义不大,完全可以把这一处归到朗读的环节。

我也这样认为。

鸟儿的两次“看了一会儿”,是我们要抓的关键词语,在上一环节我们是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方法来引领学生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的。

在这一环节,再针对鸟儿的两次“看了一会儿”进行想象写话就有些重复。

因此,建议采纳老师们提出的续写或改写的建议。

大家想一想,拓展想象,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结局拓展想象方面还有没有其它的角度。

前面我们把第三和第四环节整合了一下,我觉着就非常顺畅了,教师在根据画面串联起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板书上有了树和鸟儿“许下诺言”“千里寻找”“践行诺言深情唱歌”接下来的想象环节是我们设计的语言训练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以就着板书板出一个空白画框,让学生续写故事。

这样学生能广泛思维,在反馈交流时发现有创意的想象写话,达到我们的训练目的,而且使得我们的板书具有延展下去的绘本故事那样的美感!

赞同钱老师的设计。

前面一备时我们就设计了续写故事的环节。

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概括主要内容时凭借的“画面”,既提示了学生的续写要保证故事的连续性,对学生模仿新美南吉童话的语言、结构也是一个暗示,四年级学生对保持作品前后风格的一致性还是有一定的自觉的,这样也正好指向了“了解新美南吉童话特点”的教学目标。

好,根据大家的建议,我们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结尾的续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可以从美好结局出发,也可以从悲伤处落脚,既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有助于文本内涵的理解和体会。

大家同意吗?

大 

家:

同意

今天大家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上又一次进行了备课研讨,让我们的课例更加贴近我们的磨课目标和研究问题。

今天的研讨到此结束。

观课准备会纪要

时间:

2013年4月21日下午

主题:

讨论观课纬度及分工

参加人员:

贺成金逄是涛牟敦荣李凤君毕英春殷惠 

郑广杰 

赵红房雪冰赵晓蕾

记录员:

赵晓蕾

研讨过程:

逄是涛:

各位老师,围绕本次磨课我们组研究的两个问题来想一想,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观课呢?

请大家思考一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殷 

惠:

因为我们研讨的问题是“以学论教”,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察方面。

可记录课堂上学生个体发言、集体发言的次数等。

房雪冰:

对,除了这方面,教师的评价语是否有效,也需要关注。

赵 

红:

我认为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

李凤君:

大家别忘了课堂教学中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及实施,这可是本次我们磨课的一个主问题,包括活动设计内容及用时等。

毕英春:

这次把们研讨的重点是把改变“教师问题的设计”为“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提问可以不去观察,而重在观察“语言实践活动“版块中,哪些是语文本体性的活动,哪些是语文非本体性的活动,所用时间是多少。

赵晓蕾:

对,除了这些以外,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是评价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

郑广杰:

是的,我们可以通过课前检测和课后检测,看学生的变化,判断课堂教学有效还是高效。

牟敦荣:

我们是否也应记录教师、学生所占时间的比例?

这样能从时间上看学生是否是主体。

好的。

根据大家交流的意见,我总结梳理了一下,现在初步确定一下观课的分组情况。

殷惠、牟敦荣:

负责“学生参与度”量表的设计和观测;

赵晓蕾、房雪冰:

负责“语言实践活动”量表的设计及观测;

郑广杰、孔波:

负责“教师和学生用时分配”量表设计及分析;

赵红、董梅:

负责“课堂教学效果测试”量表设计及分析。

请各位老师根据分组情况提前设计好量表,明天发给我。

贺成金:

如果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还有需要补充的观课纬度,可以再及时提出来,我们共同来思考、解决。

《去年的树》课堂教学观课分工表

观课主题

面向学生学习

观课内容

观测重点

观测工具

观课

教师

1

学情预设与课堂生成效果分析。

包括预设内与预设外(预设外学生生成与教师调控观测)两个方面

前测调研

课堂观察

房雪冰赵晓蕾

2

学习目标达成度观测与评价

针对教学目标,包括课堂观测与结果测评两个方面。

学生学习结果测评要与前测对比,检验教学目标制订与落实。

课后检测或问卷调查等

赵红

董梅

3

学生参与度和参与时间观测分析。

一参与度,二学习时间。

(包括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学生讲解、师生互动)

观测量表

(定量与定性结合)

殷惠

牟敦荣

4

语言点的选择、语言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

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优势学习?

郑广杰孔波

《去年的树》2组观课准备会纪要

主持人:

文玉燕

课程专家:

商德远

指导教师:

刘红星

小组成员:

徐慧颖、牛同和、钱占慧、王盛芬、张淑英、孙艳清、文玉燕、宋桂贞、曹立星

王盛芬

老师们,今天我们召开的是观课准备会。

首先我们一起再来重温一下我们团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

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如何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

2.如何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观课来检测“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的情况。

观课中大家一定要围绕本次研讨主题和研究问题进行。

下面请大家各抒己见,说说你打算从哪个角度观课评课?

前面我们已经针对课标、文本和我们能够预测到的学情,选择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

课堂观察中,我们观察的重点应该在基于前测了解的学情,执教教师抓住了哪些文本内容的学习点,来达成了哪些“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点,是否真正落实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的原则,学习过程是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

是的,基于学情,以学定教是我们这次研课的目标,在这次课上,我想和牛老师一起观察我们上课的各环节选择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对应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发挥文本给予我们的资源优势?

在课堂上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难易程度怎么样?

我们这次磨课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

”我想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哪些语言实践活动、活动是否合适这个方面来观课。

观课中随时将每个版块的活动与相应的教学目标相对照,同时注意关照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思维活动、课堂氛围等情况,以此评价语言活动设计是否合适。

王老师是从教学目标来观测语言实践活动设计以及合理性,我想从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多少时间指导学生,运用了哪些策略,如何指导的进行观课。

我同意张老师的观点,观测教师课堂用时的多少和学生活动用时多少进行对比,可以很好的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是否发挥。

这项工作较繁琐,我想我们两个人是否可以合作,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观课。

我们这次的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学习。

所以在课堂上一定不能忽视学生这个观察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面、参与的次数、活动时间会很好地体现本次主题,我想从量上通过详细的数据来呈现这一观测点。

对,对于学生的观测很重要,不仅要有量上的观测,还有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使用了怎样的学习策略,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主要从这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曹立星:

本次研修的重点问题已经明确,要面向学生,很好地实现语言文字实践的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成为本次研修重要的观察指标。

我想设计课后检测或问卷调查,如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概括、对童话特点的把握等.还可以把课后检测与教前前测相对照,来观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经过梳理,我们就确定下面三个观课点

1、观测基于学情,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

2、观测“语言实践活动”,从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两个方面观测。

3、观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我们以此为据设计观课量表进行观课,观课时做好记录、分析,形成科学、有效的观课报告。

附:

基于学情,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

选择了哪些语言文字运用“点”

牛同和钱占慧

选取“点”是合理(课标、文本、学情等)

“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

设计了哪些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是否合适?

教师指导时间多少?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有哪些指导策略?

如何指导的?

张淑英

孙艳清

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参与度观测

参与时间、参与人数、参与次数

(定量)

宋桂贞

学习策略、参与效果等

教学目标落实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1.课堂观察

2.课后检测或问卷调查等

曹立星

去年的树》2组观课会议纪要

5月7日

地点:

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

参与人:

沈大安、张志刚、商德远、刘红星、曹立星、文玉燕、

宋桂贞、孙艳清、王盛芬、牛同和、张淑英、辛翠焕、徐慧颖

整理人:

徐慧颖

徐慧颖:

刚才我们观摩了辛翠焕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这次磨课我们是希望借助《去年的树》这个课例,进行“面向学生的学习,培养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专题研究,所以大家在观课研讨时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

还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的研究问题有两个:

2.如何根据学生基础 

,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

大家的观课要尽量针对这两个问题,有追踪,有回扣。

好,现在就按照观课准备会上大家选择的观课视角来交流一下对这节课的看法吧。

我先来说,通过观课,我认为辛老师执教《去年的树》一课选择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点”主要有如下四个:

一是学习生字“融”,写对写美;

二是进行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

三是感情朗读的指导;

四是续写故事。

这四个训练点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团队经过两次备课研讨反复推敲、筛选出来的。

这些语言文字训练点的选择是否合适?

教师教得怎样?

学生学得如何呢?

我们可以逐个解剖,分析。

【针对实践活动一识字写字的观课讨论】

好的,那就先说说识字写字活动。

本课共有4个生字需要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