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62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妇科学完美打印版.doc

[键入文字]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并记载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4.《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5.宋代:

妇产科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血为根本”

产妇的生理特点:

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6.胞宫具有行月经和主胎孕的作用。

7.玉门:

指阴道口及处女膜。

8.冲任督带与女性的生殖生理: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而络于带脉。

冲任督带四脉与十二正经相交会,冲脉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司人体精血津液,主妊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带脉约束上下行之诸经。

脏腑所化生的气血通过十二正经汇集于冲任督带四脉而作用于奇恒之腑胞宫,最终使得胞宫得以行使其行月经、主胎孕等生殖生理功能。

9.月经:

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10.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11.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

正常经期为3~7天。

12.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13.并月:

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14.居经:

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5.避年:

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6.暗经:

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7.激经:

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8.天癸(考过):

含义——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一种物质。

属于阴精。

(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中,受肾中精气资助,赖后天水谷精微滋养,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成熟,当肾气充盛之后,始能泌至而发挥作用;进入绝经期后,又随着肾气的虚衰而逐渐竭绝)

作用——使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旺盛畅通,使冲脉广聚脏腑之血,下注于胞宫,从而使胞宫在脏腑、经络、气血、共同作用下开始有节律地定期藏泻。

是月经产生的动力。

19.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20.月经产生的机制:

(考过)是肾气、天癸、冲任、气血作用于胞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下使胞宫定期藏泻的生理现象。

(如图)

1)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

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天葵源于先天之肾气,需要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当肾气盛则蓄极而生;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胞宫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是藏泻功能的靶子。

2)其他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

3)气血充盛与和调是月经产生的重要条件

21.肾在月经中的作用。

(JD)

答:

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互相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肾气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宅,冲任之本,并能促进天癸的的成熟。

故有“经水出诸肾”之说。

22.从中医角度叙述肾在月经产生中的主导地位。

(LS)

答:

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

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血,在月经产生的生理中起主导作用。

①肾藏精,主生殖,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泻精气的作用,发挥其化生月经、主生殖的功能。

②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天癸竭,月经断竭。

③肾为冲任之本,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任虚冲衰则经水断绝,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

④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气血之根在于肾,气血久虚,常从肾治,补肾益精,生化气血,以调经助孕。

⑤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冲、任、督脉相关,与胞宫相系,直接影响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⑥肾与脑相通,直接参与月经的调节。

⑦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中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包括月经生理的正常。

综上所述,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

3、 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

1) 月经期即行经期,此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通过阳气的疏泄,胞脉通达,推陈出新,使经血从子宫下泄,故气血以下为顺;

2) 经后期即阴长期,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神奇的封藏,蓄养阴精,使经血长,为“重阴”阶段;

3) 经间期经过经后期的蓄养,阴精充沛,冲任气血充盛,重阴必阳,在肾气的推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氤氲之侯,乐育之时,的候;

4) 经前期阳长期,经前期后,阳气逐渐增长,达重阳状态,此期阴精与阳气皆充盛,子宫胞脉气血满盈,已为孕育做好准备。

若胎元已结,则肾气封藏,子宫继续藏而不泄;若未孕育,则在阳气的鼓动下,子宫胞脉通达,泻而不藏,经血得以下泄。

5、带下:

广义带下为泛指带脉以下的疾病,即妇女经、带、胎、产、杂病;

狭义的带下指女子阴中流出的液体。

生理性带下:

为润泽于阴户和阴道内无色无臭、粘而不稠的液体。

6、 受孕前提:

肾气充盛,天葵成熟,冲任二脉功能协调,子宫藏泻有期,月经正常。

其条件为男女生殖之精适时结合。

7、 正常孕妇整个妊娠期约280天,即10个妊娠月;预产期的推算,是从末次月经的首日开始算起,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病因:

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体质因素;环境因素;病理产物致病。

2、病机:

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子宫、胞脉、胞络受损。

第四章妇女疾病的诊断概要

1、月经病的辨证要点:

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

2、带下病的辨证要点:

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舌脉。

3、妊娠病的辨证要点:

首先要辨明是胎病抑或母病;其次要辨别胎之可安与不可安;最后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4、产后病“三审”(考过):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并结合脏腑气血进行辨证。

第二节辨证要点及常见证型

1.脏腑辨证证型:

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

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脾虚血少、脾虚湿盛、脾失统摄、脾气下陷。

2.气血辨证证型:

气病(气虚、气郁、气滞)、血病(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第五章妇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补肾法是治疗妇科的疾病最重要的治法

1、根据妇女血常不足、气常有余的特点,治疗时要注意固护精血。

2、滋肾补肾的代表方有:

杞菊地黄丸、真武汤、内部丸、肾气丸。

补益气血法包括:

补气固摄;养血益精。

调理奇经包括:

温补奇经;滋养奇经;通理奇经;镇安奇经;固摄奇经。

3、周期疗法:

结合月经周期在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时期的肾阴阳转化、消长节律和气血盈亏变化的规律,遵循滋肾养血—补肾活血—调补肾阴肾阳—活血化瘀的原则,采取周期性用药的方法。

4、《金匮要略》开创了中医妇科学外因冲洗、阴道纳药外治法之先河。

l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一是重在治本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XZ、PD)

答:

①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调经是针对病机运用各种治法使月经恢复正常,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法调治。

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

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除,若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

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不调:

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间期、经量的病变;月经不调主要指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

月经先期

1.概念:

月经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内,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2.病因病机:

病机为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冲任失调。

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热——阳盛实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DX)。

3.辨证论治

l气虚证:

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气虚。

健脾益气,摄血调经,方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l阳盛实热证:

月经先期,量多,色紫红,质稠臭秽+实热证。

清热凉血,养阴调经---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大熟地、青蒿、白茯苓、黄柏

l阴虚血热证:

月经提前,量少,色鲜红,质稠粘+阴虚。

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调经,方用两地汤---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

l肝郁血热证:

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质稠有块+肝郁。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有热丹栀可参酌。

★月经过多★(证、方)

1.概念:

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或每次经行总量超过80ml,在一定时间内能自行停止,且连续2个周期以上。

可伴有月经提前或推后,但尚有一定的周期,可继发贫血,称为月经过多。

亦称“经水过多”。

2.病因:

气虚、血热、血瘀。

病机:

冲任不固,胞宫藏泻失职。

3.辨证论治

(1)气虚证:

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

补气固冲,摄血调经---举元煎---参芪炙草升白术

(2)血热证:

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块;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3)血瘀证:

经行量多,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失笑散(蒲黄、五灵脂)加益母草、三七。

经期延长

1.概念:

每次月经持续达七天以上,但一般在15天内能自然停止,月经尚有一定的周期,可伴有月经量过多称为“经期延长”。

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

2.与崩漏鉴别:

崩漏之漏下常超过半个月不能自止,且月经周期紊乱。

3.与真假鉴别:

伴有月经量过多和经期延长,常表现为经前点滴下血,月经量增多,淋漓而下。

通过盆腔B超可发现子宫、卵巢的肿物,或借助宫腔镜、诊刮等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4.病因病机:

虚、热、淤。

①气虚:

冲任失约;②血热:

多属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血海不宁;③血瘀:

瘀阻冲任,血不循经。

5.辨证论治

①气虚证:

经行时间延长,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气虚,补气健脾,止血调经---归脾汤加乌贼骨、棕榈碳、仙鹤草。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②血热证:

经行时间延长,量不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阴虚血热,滋阴养血,清热调经---固经丸(龟板、白芍、黄芩、椿根皮、黄柏、香附)

③血瘀证:

经期延长,紫暗有血块,行经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海螵蛸。

月经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