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61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docx

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实施

——以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为例

潘有崇

作为首批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本文结合我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做一阐述,以供参考。

一、实施背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

建设初期,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如下: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共有专业教师33名,其中中青年教师25人;高级职称教师9人;本科以上学历30人(含研究生学历2名);“双师型”教师27人。

分析可知,该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青年教师比重过大,学历、学缘、职称等结构不够合理,高职称或是高级技师离建设目标有距离,“双师型”教师更要全面普及。

2.师资培训力度不够,每年只有少数教师参与国家级培训,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师培养成长计划。

3.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不够,没有突出的拔尖人才,教科研学术氛围不够。

4.教师聘任与考核制度不全,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

二、主要目标

针对师资队伍的现状,学校制定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以提高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和中青年专业带头人为重点,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工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要求,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专兼结合、品德高尚、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三、工作过程

(一)解放思想谋发展,更新理念促建设

思路决定出路。

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决定他的工作态度、能力和工作效果,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更新教师思想观念放在了首位。

通过每周组织思想政治学习,参与学校年度“思研会”和聘请专家开设讲座的形式,针对职业教育理念、发展趋势、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等不同专题,让教师及时更新思想观念,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对待这份职业。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学历提升步伐

根据学校确定的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5﹪以上的建设目标,对教师量身设定成长目标,通过报销费用、协调好课务等途径,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更多的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扩大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队伍。

2.“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每学年的专家来校讲学活动不少于四次;每学年组织全体青年教师进行外出观摩活动,开展与各地兄弟学校、友好学校的协作交流活动,创造一切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近名师。

3.认真抓好校内培训工作

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以及数控加工的能力,坚持按计划举办了多期培训班。

并开展了教师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团队力量,努力推进优质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抓好教师外出培训工作。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各种培训以及下厂挂职锻炼,做到派足派全;并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给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

在建设过程中,已选送了8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各种培训。

(三)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制定骨干教师队伍培训的长、短期规划,建立业务学习档案,实行登记制度,跟踪考核、动态管理,并为其外出学习、教改实践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经费补助。

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造就了一批如袁爱华、吴钰琳、熊明等有影响的名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一线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同时为青年教师量身制定成长目标,推动他们在教研教改等方面积极实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各种竞赛交流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他们的成长步伐。

如丁绍平、曾迎春等青年教师,已经达到了高级技师水平。

(四)注重校企合作,突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包括针对教师个体的,重在内强筋骨,以及针对教师群体而言的,重在外引活水。

因此学校与新钢公司、上海产兴、江西信达长林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签订了教师挂职锻炼与“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聘用兼职教师等协议,制定了教师挂职锻炼与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共同培养教师的机制。

先后安排了17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引进了7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参与教学,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这两种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加快教师的转化,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四、条件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使师资队伍建设落在实处,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1.组织领导保障

在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实施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由系主任为组长,教研室主任、教学干事、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数控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工作组,形成了校领导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齐抓共管共建师资队伍的有效责任体系。

2.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了《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建设目标,确定了建设内容,完善了配套措施,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

3.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数控技术应用国家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的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预算经费为62.5万元,切实保障各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4.激励机制

实施教师奖励绩效工资、教师竞争上岗、业绩与职称评聘挂钩等激励机制。

五、实际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实际成效

1.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经过两年的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有的专业教师34人,学历层次逐步提高,高级职称的教师从原有的9人增加到15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从原有的30人增加到33人,其中共有吴钰琳等8位教师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双师型”教师从原有的27人增加到32人。

整个教师队伍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内培外引专业带头人,稳定并扩大兼职教师队伍

从企业引进了一名专业带头人张志敏,培养了2名校内专业带头人袁爱华和聂晓庆。

在他们的共同带领下,本专业教学团队立项通过的省级课题6个;与江西信达长林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编写了《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虚拟数控教学与实训操作指导》两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并正式出版;校内专业教师主编出版了《数控电加工项目教程》、《CAD/CAM—MasterCAM软件应用》两部专业教材,已分别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3.职业技能赛事捷报频传

2013年丁绍平、曾迎春老师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取得了数控车工教师组第一名和数控铣工教师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直接由技师晋升为数控车工高级技师和数控铣工高级技师,其中丁绍平老师还为江西省代表参加全国数控职业技能竞赛。

建设过程中,熊明等4位老师分别获得“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龚令根等6位老师获得省“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吴钰琳等4位老师获得2013年省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说课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其中吴钰琳、邬金凤老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说课比赛,分别获得国家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4.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由于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职业技能考核合格率达98.2%,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2.1%。

在建设过程中,本专业学生陈粤、吴艳东、杜兵兵等16名在江西省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中,都获得了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

(二)推广情况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首先在本校其他工科类专业中进行了推广,其次其它兄弟学校也来我校借鉴交流,如吉安市青原区职高、青川职高、丰城职高等,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真正起到了示范效应。

七、体会与思考

经过两年的示范校项目建设,以“双师型”为重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与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培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师要具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综合能力,还要从制度、培养途径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JXZJJG024

作者单位:

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