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570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海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2018年10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

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消除市场关于“国进民退”的担忧。

这是因为民营经济

A.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D.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详解】因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消除市场关于“国进民退”的担忧,故C正确;

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A错误;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错误;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D错误。

4.小吴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月薪5000元,其名下有一套房屋用于出租,月租为2000元,又将自己的专利以2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某企业。

小吴的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计

A.5000元B.22000元C.2000元D.27000元

【答案】B

【详解】在国有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可见,材料中的5000元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其具体形式:

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可见,材料中,小吴的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计2000+20000=22000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

a、按劳动要素分配:

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

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下列属于再分配措施的是

①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

③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④2018年海门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020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详解】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①④选项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排除;

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集体福利事业、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可见,②是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扶贫,属于再分配,③选项是通过个税调节收入分配,属于再分配,故②③正确。

【点睛】按劳分配:

关于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6.“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祝。

”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合理启示是,要

A.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B.兼顾效率与公平

C.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D.大力发展生产力

【详解】要实现的是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而不是均等化,故A错误;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故C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没体现大力生产力,故D排除;

材料中“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祝”体现了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故B正确。

【点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3)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7.北京同仁堂蜂蜜的一家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回收后被送入原料库,或更改生产日期再次销售。

这种现象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A.盲目性

B.竞争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详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主要强调市场主体为了眼前利益、为了不正当利益而产生了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可见,材料中,该生产商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回收后被送入原料库,或更改生产日期再次销售,这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故C正确;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强调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A;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B;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强调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D。

【点睛】市场经济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的特征,要树立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放意识。

 

原因

作用

平等性

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

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竞争性

价值规律作用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法制性 

协调处理矛盾

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规范经济行为

开放性

竞争的必然结果

优化资源配置

8.2018年10月25日,国务院银保监会网站就修改《投资银行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拟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相关限制。

这一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财政手段

【详解】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可见,国务院银保监会网站就修改《投资银行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拟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相关限制,这一措施属于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故B正确;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A;

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C;

财政手段属于经济手段,而材料体现的是法律手段,排除D。

选项B。

【点睛】区分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

含义

内容

实例

经济手段

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十三五规划,央行加息,调整准备金率。

律手段

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

物权法、反垄断法对矿难责任人绳之以法。

行政手段

通过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

卫生许可

9.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表明

A.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

B.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C.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详解】材料不涉及市场调节的局限,排除A;

材料强调,针对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问题,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可见,这表明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故B正确;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故C错误;

社会主义市场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故D错误。

10.一段时间以来,抗癌药短缺、价格昂贵等问题备受关注。

国家将加大对抗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这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的根本之策。

此举

A.大幅提高了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B.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C.贯彻了开放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D.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详解】材料中的做法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但不是大幅度提高,A选项中的“大幅度提高”表述错误,故排除A;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平衡等,可见,材料不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可见,材料没体现,故排除C;

国家加大对抗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能够减轻人民用药负担,这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故D正确。

11.2018年1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以有效打击严重税收违法失信行为,深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这是

A.杜绝税收违法的根本之策B.弥补市场局限的主要手段

C.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效举措

【详解】A选项中的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

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局限的主要手段,故B错误;

材料中做法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故C错误;

为有效打击严重税收违法失信行为,深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国家税务总局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可见,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效举措,故D正确。

12.当前,国家在持续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教育乱收费、看病贵、看病难等一大批人民群众十分不满的社会问题。

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促进城乡协调发展D.把握社会总体布局

【答案】A

【详解】材料强调,国家在持续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教育乱收费、看病贵、看病难等人民群众十分不满的社会问题,这表明国家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故A符合题意;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B;

材料主要强调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没体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排除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指的是: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D。

故选A。

13.在欧美或东亚,女性穿黑色镂空长裙是无可厚非的。

但埃及女演员拉尼娅・尤塞夫因在第40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上穿黑色镂空长裙而面临起诉。

起诉者认为,尤塞夫的着装“不合(埃及的)社会价值且影响埃及女性声誉。

”这表明

A.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粹

B.不同民族的文化有高低贵贱之别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各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和借鉴

【详解】女性穿黑色镂空长裙在欧美或东亚无可厚非,但在埃及却遭到“不合(埃及的)社会价值且影响埃及女性声誉”的起诉,这说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故C正确;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选项的说法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没体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粹,故A排除;

各民族的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借鉴,D错误。

14.2018年,一档名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微纪录片”火热荧屏。

一向高冷的文物,“开口”讲述自身传奇,观众由此感知文物背后的文化大世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厚与浩瀚。

①文物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②文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大众传媒提高了文化传播的功效

④大众传媒开创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详解】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②错误;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途径,故④错误;

材料强调,一向高冷的文物借助《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微纪录片”,“开口”讲述自身传奇,让观众感知了文物背后的文化大世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厚与浩瀚,可见,这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物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也体现了大众传媒提高了文化传播的功效,故①③正确。

15.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但中医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统医学。

目前,中医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应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B.中医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C.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详解】中医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中医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应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A正确;

B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没体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C选项概括不全面,排除CD。

【点睛】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6.从汉代开始,我国历史上有数次移民东南亚的浪潮,下南洋的风潮一直延续到民国。

中华文化,如汉字、医学等随之传播到东南亚。

A.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人口迁徙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媒介

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详解】材料强调,通过移民,中华文化,如汉字、医学等随之传播到东南亚,这表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A正确;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手段,故B错误;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故C错误;

材料强调的通过人口迁徙传播了中华文化,没体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故D排除。

17.前所未有的“汉语热”正在兴起。

例如,在校学习汉语的美国中小学生人数近几年出现爆炸性增长;

2019年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将首次把汉语作为选考科目;

在英国家长的心目中,中文是除印欧语系之外最重要的语言。

汉语热的兴起

①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使文化传播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④发挥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详解】①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错误;

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故③错误;

材料强调,美国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学习汉语的人数在增长;

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甚至将汉语作为选考科目;

在英国家长的心目中,中文是除印欧语系之外最重要的语言,可见,汉语热的兴起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故②④正确。

18.魏晋南北朝时,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开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①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②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④外来文化的传入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一方面,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外来文化会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材料也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故④错误;

材料强调,在中国盛行的外来宗教佛教,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同时,中国的儒学也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②③正确。

【点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

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畜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

19.李白名下有一首《菩萨蛮》,“冥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写一个高楼之上盼望归程的女子,这首词被认为是百代词曲之祖。

随后,众多文学巨匠开创了诗歌以外的艺术形式一一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词在宋朝达到顶峰。

A.文化创新促进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C.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之源

D.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价值追求

【详解】材料强调,李白创作《菩萨蛮》这一词曲之后,众多文学巨匠开创了诗歌以外的艺术形式一一词,经过长期的发展,词在宋朝达到顶峰,这说明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故B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新对文化繁荣的作用,没体现对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故排除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之源,故C错误;

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途径,而不是其价值追求,故D错误。

20.冬至之日,我国各地风俗各异。

华北吃饺子,南方大部分吃汤圆,宁夏回族自治区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苏州人喝冬酿酒,湖南人吃糯米饭和腊肉。

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民族节日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

【详解】冬至之日,我国不同的风俗各异,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故B正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故A错误;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故C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没体现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渐趋融合,故D排除。

【点睛】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

从外部看:

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

从内部看: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

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

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

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21.2018年度汉字(如下图)新鲜出炉(注:

念“qiou"

)。

有网友认为,"

qiong+chou+tu=qiou"

正好概括了草根阶层的生活状态,但也有人认为"

qiou”字的意思是上有房产下有田产中间人口,是典型的小康生活。

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

④汉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详解】对于“qiou"

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正好概括了草根阶层的生活状态,但也有人认为"

qiou”字的意思是上有房产下有田产中间人口,是典型的小康生活,这说明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②③正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强调的是历史悠久,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可见,材料没体现,排除①;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故④错误。

【点睛】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别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说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点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或表现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