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把高效课堂教学及高考探究试题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对全体师生进行问卷调研。
完成课题终极总结报告。
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31日,完善各种材料,举行县级研讨会。
写出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2013年6月,上报课题结题材料。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重要概念
1.“教学”:
一般意义上,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
本课题所讨论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为上好课所作的事前准备及课堂教学中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高效教学”:
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
本课题所讨论的“高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优化。
“高效”的内涵主要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指标体系构成如下: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教学目中有“人”,有对象意识,有“全人”概念,能因材施教;
教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其达成度力求能够检测。
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能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的最基础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高效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
能通过实践不断优化地域教学的准备、实施和评价策略。
3.“高效课堂教学”:
上述内容和要求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集中呈现和完美体验。
4.“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学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一般的规律。
课堂教学能围绕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展开。
5.“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指在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改善学生阅读的基本生态,形成学生优良的精神建模,同时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6.“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不断提升的所有教、学行为及策略。
重点研讨高中语文教材处理过程中的文本有效解读及能力迁移问题,清晰回答文本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形成区域内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规范。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
“高效教学”在多年以前就是热门话题,已经产生研究成果的相同课题比比皆是,正在研究的类似课题也很多,如何确定我校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和方向,找准我校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基于我们对高效教学的认识,我们将《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定位于让每一位教师去研究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研究自身的弱项、研究针对本班实际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研究解决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推广教师自己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特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指向与教与学的同步相长,突出本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及针对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打造课堂的高效教学。
(毛铁刚、何海霞)
2、历年全国高考探究性的语言应用试题。
(贺建光、王秋香)
3、展现课堂教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战彬、宋振生)
4、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宋振生、娄和欣)
5、深化对课堂知识的分析,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
6、拓展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等。
1、文献检索法。
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报刊、网络、考察等)关注影响语文教学因素的存在及其变化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及时了解最新语文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
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2、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等方式方法。
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带动教研组学科教师学习研究教材和全国各地高考题,并以教材或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设计高效有效课堂,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3、综合调查法。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4、个案研究法。
依托实验学校的力量进行分项研究,将同类学校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矫正行动策略,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区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基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指标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年来,课题研究得到了市县教研室的指导和许多专家行家的具体帮助,在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观念,对“高效教学”进行了价值的理性思考,探索高效教学的路径和行为,开发了一批优秀的课例,学生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可喜成长,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成果:
(1)低效课堂面面观及应对措施
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课堂教学由诸多环节组成,只有各个环节优化了,各个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
根据教学实践和课堂观测分析,我们归纳了一些课堂教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低效教学行为,并探讨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1.低效课前准备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出现某些教师上课铃响过后,因为手头作业还没有批完或其他事情拖延晚进教室,个别学生课间自己有事或者被别的老师叫去处理事情而等到上课以后才匆忙跑进教室,这些行为都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
解决策略:
教师应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提前2-3分钟进教室,让学生有过渡时间做好上课准备,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部分学生沟通,这样,上课铃响后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效率。
2.低效时间利用
有些教师由于课前批作业或其他事情的影响,一进教室就发火批评学生或者讲评作业,过了很长时间才匆忙上新课。
批评学生或讲评作业都会影响学生情绪,特别是那些挨批的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听课,而课前15—2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高效学习时间,教师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新课教学。
3.低效课堂管理
某堂课,教师正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听的聚精会神,忽然有一个学生高声叫道:
烦死了!
原来爱做小动作的同桌弄了他,这位教师马上停下讲课去详细了解情况,认真听完他们的争吵……
①对于课堂中轻微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用眼神、声调、肢体语言等暗示学生;
②对于某些想故意通过行为获得别人注意的学生课堂上最好视而不见;
③可以让有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转移注意力。
4.低效学习方式
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也是常见的,例子随手拈来,而且执教者课前甚至课后很难知道这一点。
别把“探究”、“操作”、“讨论”等当作百病良药或课堂教学必用品,每一种教学法都是辨证的,要了解每种方法的优势与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学习方式。
5.低效课堂提问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
”“你有什么发现?
”之类的大问题,学生容易泛泛而谈,有时学生学习已经进入新的高度,教师却回过头提了一些低级问题……
教师要学习课堂提问艺术,可以在学习的“要点”提问,可以提高自身提问的清晰度,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提问的类型与特点,提高问题选择的准确性。
6.低效课堂练习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练习形式内容重复单调,布置的课堂练习没有层次坡度,要么少部分同学很快做完没事干要么大部分学生苦思冥想做不出来……
课堂时间有限,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学案中的知识点分成ABC三个等级,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要精心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清晰的层次性和一定的开放选择性。
(2)课前、课中、课后高效教学讲究方面
一、高效备课——高效教学的保证
备课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备教材要过“五关”:
一是教材知识纵横联系关(吃透);
二是教材编排体系关(领会);
三是教材内涵重、难点关(把握);
四是教材育人因素关(渗透);
五是素质教育要求关(落实)。
2、备学生。
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课既要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针对全班学生的实际,认真分析他们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了解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思维特点,学生会怎么想,出现几种不如意的地方,教师怎么处理,这些都要细致地考虑到。
总之,教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一点点的进步,才能更加有效地确定施教方案。
3、备教法。
选择和动用教学方法要有艺术性,这种艺术集中表现在教师要在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把多种教学方法有主有从地配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选择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教育与教学的统一,有利于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先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
教师的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个人备课要遵循以下四条:
第一,要根据学科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要在确定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及每节课目标要求。
第三,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和意志,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四,要在全面掌握全局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程序。
对讲授的内容、基本训练、教学方法、教具使用、复习提问的内容、板书设计、作业选择等,怎么设计、怎样安排、都要周密计划好,使教学成为有目的的系统活动。
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写出课时计划。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的,在教学、教研中应该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
为了便于研究,可以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
主讲教师应事先准备,拟定近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再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各教师拿出个案,进行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备课。
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对课堂中学生主题性的凸显、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然后再对个案进行修改,变成一个比较优秀的教案。
这样的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5、课后备课。
在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注重的是“课前”和“课中”。
对课后往往不够重视。
实际上,在课后作些教学反思,写些教学心得,然后再改写教案,进行课后备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上课——高效教学的精髓
我们现在所用的是昌乐二中的“271模式”,“271模式”有三个含义:
一是对时间的划分。
“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
“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
“1”是5分钟反刍过关。
二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
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
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教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帮助这五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对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10名优秀学生资源,但又要给他们提供自助餐以保证他们学得更好;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扩大优秀生比例;
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70%的群体推进。
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能消灭差生,体现教育对每位学生的尊重。
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
“2”就是20%的内容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是70%的内容通过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10%的内容是通过同学之间的课堂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和反复训练才会的。
课堂步骤:
学生的“7”的部分(三个环节,占30分钟左右)包括:
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探究问题,用红色笔标注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②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做学案一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注重题型、思路与规律的总结。
③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关键环节。
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
组内分层一对一讨论,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讨论一是要控制好时间,二是要有效,三是要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教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的点拨。
教师的“2”的部分(一个环节,占10分钟左右)包括:
教师点拨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问题;
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答复;
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主题,点深点透;
四是教师评价要科学,要激励到位。
学生的“1”的部分(一个环节,占5分钟左右)包括:
学生在思维活跃之后,需要静心总结,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
期间,可以是口头检查,可以是达标检测。
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
作为一所高中,昌乐二中有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即:
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导学案。
以前,我们用的更多的是教案,但现在在课改区,导学案是普遍使用。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很大。
教案是以教师为主,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一天备一周的教案都不成问题。
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即使从教多年,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可能制订出详细可行的导学案。
它需要承担教师的教学目标;
它不是“剪刀加浆糊”般的知识的堆砌,它应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应当还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思想。
因此,写一个好的学案,是很难的,导学案要做到两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的教是认真学的前提,认真主动的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这两化能极大考验教师的真诚付出,检验教师专业功底。
三、有效作业——有效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有效作业要打破作业的形式单一,根据教学内容实行多元化作业。
要打破作业要求的一刀切,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
内容上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过程上做到“有选必做、有发必收、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其中,批改要及时,批语要具体,重在指导和激励;
讲评上要有针对性、时效性、激励性;
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对纠错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跟踪监测,巩固纠错效果。
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四、课后反思提升有效性
由于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计划好的教学与实施之间会有一定的落差。
因此,在每堂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及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
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
只要我们细心思考,用心去做,就可能把教学中的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当我们以经验的方法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
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
叶澜教授曾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利于教学的见解,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见解,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教学,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的教是认真学的前提,认真主动的学才是提高课堂高效教学的关键。
实施高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教育的过程与实效,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只有提高高效课堂,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和发展。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利用现代多媒体科学、准确、形象、生动、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利用现代媒体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具体场面的创设和刺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高二下学期语文课分两种类型,一是小说,二是戏剧。
我们可以在课前寻找一些影视资料,先让学生有个视觉的感受。
如小说《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断,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快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又如《茶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茶馆》录像片断,使学生形象、具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茶馆”的兴衰,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这篇课文提供了很大帮助;
反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提问、讲解方法,不够具体、形象,方法简单、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失去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中语文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教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定理、变化过程具体化、形象化。
使学生对课本的重点、难点通过具体材料的感知,直奔中心,分散难点。
例如,高一年下学期语文课《神奇的极光》,我们可以网上下载一些极光图片,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这一概念,并对它的形色状有个直观的认识,对它的形成也就比较容易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这就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能有效地缩减教学时间,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现代媒体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等长处,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高二上学期语文教学,以欣赏、了解诗歌、散文作品为主。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比较空洞、枯燥,缺乏艺术气氛,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机播放朗读带,并用多媒体微机播放一些诗歌里面出现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物象的展示和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如同步入诗歌的意境一般,去领略诗歌中的诗意。
通过多媒体微机的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4)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课题研究遵循“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课堂教学精彩引领”的原则,以提高教师素养为前提,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立足校本,聚焦课堂,追求有效,引领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行了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5)成立分组合作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
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
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校领导还专门出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方案”,合作的小组一般以5—6人为小组,也可以同桌同学讨论,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要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目的就是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这种方式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允许学生在讨论中展开争辩,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调整、控制和及时答疑,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
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6)、教学实践成果方面
通过探讨与研究,把研究取得的经验付诸于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情趣都发生了很较大的变化。
(1).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验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更加重视,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处理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2).学生学习的情趣更加浓厚,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更加浓厚了。
(3).课题研究中教学实践成绩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