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08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8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游知识专题复习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

每卦由爻组成,8卦重复组全成64卦,重卦或复卦每卦6爻,共384爻

其二:

阴阳五行体系: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之道先于天、地、人、万物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

五行为:

金、木、水、火、土

相克:

金木土水火金

相生:

金水木火土金

(熟)墨家:

春秋时墨翟(di)创

“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兼爱、非命、明鬼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

(熟)兵家:

春秋时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

战国时孙膑“孙膑兵法”

(熟)法家:

战国中期形成,集大成者韩非子

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法、术、势三位一体的体系

(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

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等

(二)儒家思想流派(2000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1、孔子学说(春秋末期)其理论见于后人所著的《论语》(了)

(熟)

(1)“仁”是孔子学说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

“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仁学”是从宗法血亲关系出发,推广到社会的、由血统到正统到道统的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熟)

(2)“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其功用是“整民”(治民)”“政之舆”(推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礼”为手段、工具,使之达到理想的要求。

(熟)(3)认知观:

“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

(熟)教育观: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掌)修身观: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掌)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四个阶段)

(1)战国孟子

n“仁政”把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以德行仁”

n“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n“性善”人之初,性本善;

“仁、义、礼、智”

(掌)(修身名言“三不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苦劳饿空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n

(2)汉代董仲舒

n“谶(chen)纬说”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天人感应;

神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心)学

n两宋周敦颐、程颐与程颢、张载、朱熹(理或道学)

周、程、朱主张宇宙本原是天理;

“格物致知”、“至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

张主张气为宇宙本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n明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n宋明理学融儒、释、道为一体

(4)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借助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所构建

(三)道家思想流派

(掌)道家不同时期人物及代表作

春秋时期 创始人 老子《老子》

战国时期     以庄子为代表《庄子》

魏晋时期 “玄学” “贵无”派: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

P22“贵有”派:

裴頠、郭象

(道教与道家不同,道教借《老子》为《道德经》,把道家学术思想改变为宗教神学)

(熟)1、老子思想

  核心存在于《老子》一书中,关键在于“道”。

  P19:

“道”的主要内容:

“道”是宇宙本源,又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运行的规律。

哲学上主静、取弱、居柔,因条件改变而制动胜强而克刚,体现了正与反斗争转化的辨证思想。

  治理国家应“无为而治”。

(熟)2、庄子思想 “自恣适己”,“无用之用”之道,“庄生梦蝶”、“超世”、“顺世”、“游世”

(熟)(四)佛教思想流派

宗派经典

天台宗:

《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 中国佛教宗派创立最早的宗派。

(隋朝)

三论宗: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创始人:

吉藏

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瑜伽宗、慈恩宗。

宣扬“万法唯识” 创始人:

玄壮

华严宗:

《华严经》创始人:

贤首,理论“四法界说”即:

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律宗:

《四分律》,创始人:

道宣。

学说:

心识戒休论。

密宗:

《大日经》《金刚顶经》 创始人:

开元三大士之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净地宗:

阿弥陀极乐净土为宗旨。

 创立者:

善导。

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禅宗:

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

创始人:

菩堤达摩。

“南能北秀”“顿悟”。

(掌)2、净土宗和禅宗的要义

净土宗:

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净土。

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顿悟”观。

(掌)3、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P22

(1)玄学贵有派,认为世界本原是有,他们调合儒道,提出“名教即自然”的主张

(2)魏晋开始,佛教思想注意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相通融,引玄入佛,用玄理解释佛理。

三、中国戏剧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中国戏剧、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

(了)

(一)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

●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

●奴隶社会:

祭祀性歌舞,“优孟衣冠”“优”西周末年出现

●封建社会:

汉代“百戏”

  盛唐:

“参军戏”、“歌舞戏”、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

  宋金:

多种形式歌舞杂戏融合产生“宋杂剧”,中国戏剧基本形成。

  元代:

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元曲”。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明代:

南戏发展成为传奇。

  清代:

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

(二)京剧(P29)

(掌)京剧传统剧目1300多个

(了)1、形成:

((熟)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

 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

徽班以唱徽调(以二黄调为主腔调)为主。

 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出现徽汉合流。

道光

十四年前后,皮黄腔即京剧形成。

(湖北艺人余三胜、谭志道)

(熟)2、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P30):

 规律性;

规范性

(熟)3、流派、名家(P32)

●咸丰同治年间:

“老三鼎甲”: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

●光绪年间:

“后三鼎甲”:

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

●民国初年:

“四大须生”:

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海派:

王鸿寿、盖叫天、周信芳等

(掌)4、京剧的角色、脸谱等(P31)

(1)角色: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旦--表演女性人物的行当(正、花、武、彩、老旦)

净--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也叫花脸(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

丑--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扮演人物种类繁多又称小花脸与正、副净合称三花脸

(2)脸谱(主要用于净角)

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的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为剧情服务。

红表示忠勇;

黑:

粗直;

白:

奸诈。

(掌)“四功五法”――我国戏曲演员的基本素养。

四功--唱(唱功)、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

五法--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台步)、法(上述四种技艺的规格和方法)

(掌)四大名旦

梅兰芳:

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扮相典雅,世称“梅派”,《贵妃醉酒》。

程砚秋:

唱腔幽咽婉转、回肠荡气,世称“程派”,《琐麟囊》。

荀慧生:

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红娘》。

尚小云:

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清晰爽利,世称“尚派”,《梁红玉》

4、怎样欣赏京剧

京剧的服装又称“行头”。

京剧的虚拟和程式为主要表演特征:

(1)时空的虚拟

(2)人物的虚拟

(3)道具的虚拟

(掌)(三)主要地方剧种的产生时代、流行地区、代表剧目、著名演员和唱腔特点(P35-P40)

1、昆剧

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

“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黄梅戏

以歌舞并重为特色。

唱腔分:

花腔、彩腔、正腔。

  剧目:

《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

演员:

严凤英、黄新德、韩再芬

3、豫剧

东调和西调两大支流。

以梆子击节、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

《穆桂英挂帅》、《朝阳沟》

常香玉、马金凤

4、越剧

受京剧影响,在表演、音乐方面发展。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

袁雪芬、尹桂芳、傅全香、茅威涛

5、粤剧

以梆黄(西皮、二黄)为主,称“广东梆黄”  剧目:

《关汉卿》、《搜书院》

  演员:

千里驹、马师曾、红线女

6、秦腔

梆子腔系统中的代表剧种。

《血泪仇》、《赵氏孤儿》、《三滴血》

7、川剧

分:

川西、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派四个支派。

《柳荫记》、《夫妻桥》

8、汉剧

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个流派,清道光与京微调合流演变为京剧。

《宇宙锋》

9、晋剧

  清咸丰、同治山西、内蒙古和冀北、陕北等地《打金枝》《三上桃峰》

10、湖南花鼓戏清末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广东等省

11、江西采茶戏清末江西和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

12、藏戏14世纪末、15世纪初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

13、评剧9世纪末河北《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黑猫告状》、《杨三姐告状》  

   演员:

成兆才、月明珠、金开芳

14、话剧

  (了)舶来的西方戏剧品种,“五四”之后,欧阳予倩等人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引入国内,为中国话剧奠定基础。

1866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

  《官场丑史这》

  (熟)田汉:

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独幕剧《获虎之夜》、多幕剧《名优之死》

(熟)曹禺:

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剧种

产生时代

流行地区

代表剧目

著名演员

腔调特点

昆剧

明初

昆山

《十五贯》

俞振飞

曲调舒徐婉转

黄梅戏

清乾隆末期

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

严凤英、黄新德

韩再芬

受青阳腔、徽调影响

豫剧

明代

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

《穆桂英挂帅》、

《朝阳沟》

常香玉、马金凤

越剧

清道光末年

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的大城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

袁雪芬、尹桂芳

傅全

粤剧

清初

广东、广西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

《关汉卿》、搜书院》

千里驹、马师曾

红线女

秦腔

明中叶以前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血泪仇》《赵氏孤儿》

《三滴血》

音调激越高亢

川剧

四川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柳荫记》、夫妻桥》

汉剧

湖北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都分地区

《宇宙锋》

晋剧

清咸丰、同治

山西、内蒙古和冀北、陕北等地

《打金枝》

《三上桃峰》

湖南花鼓戏

清末

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广东等省

江西采茶戏

江西和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

藏戏

14世纪末、15世纪初

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

《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

评剧

9世纪末

河北

《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黑猫告状》、《杨三姐告状》

月明珠、金开芳

四、中国书法

(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

1、汉字的起源

萌芽:

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等地陶器上发现的刻画符号。

2、汉字书休的演变

(1)古文字

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汉字体系。

金文

篆书:

广义大篆:

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各国的文字。

狭义大篆:

是指籀(zhou)文。

今存石鼓文是这种字休的代表。

石鼓文是我国最古的刻石文字。

小篆: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在大篆基础上规范的文字。

     《泰山古刻》、《琅邪台刻石》

(2)今文字

隶书:

经过简单化、草化篆书演变面来的一种书体。

“隶变”是汉字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豪放:

《石门颂》、《孔宙碑》。

工整:

《礼器碑》、《华岳庙碑》。

秀丽:

《乙瑛碑》、《曹全碑》。

楷书:

  兴于汉末,盛于魏晋,成熟于唐代。

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九成宫醴泉铭》、《雁塔圣教序》、《多宝塔》、《玄秘塔碑》。

草书和行书:

草书自草篆而来,称“隶草”。

东汉盛行“章草”。

“章”即规矩之意。

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东晋盛行“今草”,笔画连接,多省略。

  

(二)中国书法的特色

1、汉字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2、笔墨、笔韵是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3、书法艺术的情感性和个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三)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1、篆书  中国书法的开端在商代。

《峄山碑》、《泰山刻石》。

2、隶书  东汉盛行。

《礼器碑》、《张迁碑》、《曹全碑》、《华山碑》《石门颂》。

3、楷书  东汉之后三国至魏晋南北朝。

  王羲之:

《黄庭经》  

王献之:

《洛神赋》又称“玉版十三行”。

 

唐代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  颜真卿:

特点是以“难”代“秀”。

4、行书  王羲之: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

《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宋行书代表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fei)、蔡襄

5、草书  张旭:

  怀素:

《自叙帖》

(四)怎样欣赏中国书法

1、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

(1)书法伤口的抒情性

(2)欣赏进入的同步性

(3)书法感觉的双重性

2、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

(1)书法作品的线条美。

  圆厚的立体感、笔力的力量感、起伏的节奏感

(2)书法作品的结体美。

  和谐自然之美、流转变化之美

(3)书法的章法美。

  阴阳调和,气血贯通;

设计当黑,虚实相生;

(4)书法的墨法美。

(5)书法作品的神韵美

前人将书法作品的美分三种境界:

“能品”“妙品”“神品”。

所谓“能品”,是指仅能达到视觉形象美的作品。

所谓“妙品”,是指在形象美的基础上具有巧妙之趣的作品。

所谓“神品”,是指能在集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自辟蹊径,表现出自我精神,个性的作品。

进入书法的艺术境界,一须人品正,二须学养厚,三须悟性高,四须方法妙。

五、中国绘画

 

(一)中国绘画的特点

1、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

一般以卷轴式展现,现存卷轴画多为魏晋南北朝以后的作品。

(P59)

(二)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法

(1)艺术特征:

强调融物化我,创造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书画同源,绘画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使诗、书、画、印相彰相益。

(2)基本技法

•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

•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

•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经过汲取、净化丰富自己。

•中国绘画与诗、书、印的有机结合。

3、中国绘画的题画诗

中国传统绘画将构图色彩、书法线条、诗歌意境以及印章融为一个整体。

题画诗始于唐代,具有艺术功用和欣赏价值,能够发掘两画意,增加画趣。

4、中国绘画的画款书

5、书画同源

  主要是指二者在抒情表意上、骨法用笔上、线条的运行上都有朴素影响。

(1)二者都借绢素、宣纸、墨,通过毛笔作为表现的工具。

(2)通过点线和黑色变化描绘对象,抒发情趣。

(3)都强调笔性、笔趣和笔势。

(4)都强调气韵生动、意到笔不到。

(5)都强调惜墨如金计白当黑。

(6)都强调人品与作品的统一性。

(7)都强调学问与技艺的同促共进。

6、诗情画意

是人们在读诗赏画时,欣赏到的一种诗意如画、画境如诗的美。

(二)中国绘画的分类

1、中国绘画的基本画料

四大基本画料:

人物、山水、花鸟、界画

《阙楼图》是中国目前现在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

道释画在中国存量很大,其中以甘肃敦煌和山西永乐宫最为著名。

按照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分为:

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

2、文人画

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艺术之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四要素:

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3、院体画

也叫院画或宫廷画,是由封建帝王设立于宫廷的画院,特聘的画家为满足封建帝王的好恶而画的。

 起始于汉唐。

4、水墨画

三要素:

单线性、象征性、自然性。

墨五彩:

焦、浓、重、淡、清(浓、淡、干、湿、黑)

5、壁画

6、年画

7、风俗画

8、画像石与画像砖  

(三)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

1、历史的著名画派

(1)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以江南山水为主

(2)吴门画派  吴门“明四家”:

文微明、沈周、仇英、唐寅

(3)清代的“四僧”和“四王”

  四僧:

弘仁、髠(kun)残、八大山人、石涛

  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4)扬州八怪  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

(5)海上画派  上海成为绘画中心,吴昌硕提倡以金石之笔入画,创造了许多佳作巨构。

(6)岭南画派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雨景图》

2、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流派

(1)传统派  晋唐宋元的传统派:

吴湖帆、谢稚柳、于非闇、陆俨少、溥儒   特点:

画风谨严规整、注重形神兼备,主观个性的表现和笔墨形式的表现。

  明清的写意派:

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唐云、程十发   特点:

画风纵逸恣肆,注重个性情感的抒发、讲求形式自律的笔墨趣味, 以文会友,以画会友的“雅”文化氛围。

(2)中西融合派

写实派:

徐悲鸿   特点:

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侧重于客观的“再现”方面。

现代派:

林凤眠、刘海粟   特点:

讲求形式的构成,侧重于主观的表现。

3、20世纪50-60年代两个画派

(1)江苏画派  代表人物:

傅抱石。

《井冈山黄洋界》、《烟雨莽苍苍》、《千峰送雨图》

(2)长安画派  代表人物:

赵望云、石鲁、方济众、康师尧。

石鲁《转战南北》

(四)怎样欣赏中国画

1、如何评价中国绘画

(1)评价绘画的基本功(造型变型、用笔用墨、章法构图,笔墨技法。

(2)评价绘画的画面语言(绘画给人的客观印象。

选题新颖,气韵生动,意境深邃,格调高雅)

(3)评价画家的档次(评价一幅画的价值及人品、沉积、才情和思想。

2、如何欣赏中国绘画

(1)欣赏中国绘画的气韵:

生动(超越神貌的神气、韵味)

(2)欣赏中国绘画的意境(意趣、境界):

A庙堂:

富贵气。

B:

山林:

高逸气。

C江湖:

穷酸媚谷气。

(3)欣赏中国绘画的笔墨(与情感结合,线条凭借其活力,赋形象以生命):

艺术的最高境界,线条活力。

(4)欣赏中国绘画的画法:

(正规画法形神兼备;

写意画法不求形似,以无法为法;

商品画法无雅可言)

(5)欣赏诗、书、画、印:

中国画家的四绝。

(画中题诗,诗意如画,画境如诗,抒发心境;

以书入画,产生神采;

画上盖印,画印同辉;

(6)欣赏中国绘画的留虚(空白):

画家的一种绘画语言。

•留虚(计白当黑,是绘画语言)

3、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品杰作(P77)  

(五)中西绘画的比较p78

  西画产生于公元15世纪前后,又分为古典油画、近代油画和现代油画三个阶段。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绘画题材各有侧重:

古典油画题材多为宗教、神话故事,或者现实生活。

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2、写意与写实

3、“点线结构”与“场面结合”

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

5、西方重视光影与透视

6、构图:

留空与全部着色。

中国空灵单线,讲究意境和情调;

西方全部绘图着色,表达烘托主题。

7、诗、书、画、印与签名:

中国四绝成构图;

西方不成构图。

中国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西方仅签名、留日期

8、绘画形式与题材:

中国形式多样、题材丰富。

西方形式镜框式,油画多写实。

形式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