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499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5.3 

25.1 

42.2 

4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4.6 

23.9 

61.4 

59.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34.4 

24.9 

86.1 

62.3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34.8 

35.2 

77.3 

78.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 

53.6 

46.3 

89.3 

77.2 

信息化指数 

0.86 

0.83 

47.9 

45.9 

企业“两化”融合应用指数 

0.787 

78.7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 

万元/亩 

85.8 

77.6 

42.9 

38.8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 

万元/吨标准煤 

1.2 

30.0 

27.8 

单位水耗工业增加值 

元/立方米 

278.6 

252.5 

69.7 

63.1 

  

二、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关于浙江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57号),对90个工业强县(市、区)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各县(市、区)工业创强的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根据评价结果,2013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较2012年总体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各县(市、区)评价总得分区间分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90个县(市、区)简单平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44.4分,比2012年提高3.5分。

90个县(市、区)中,81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比2012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占比达90%。

其中,提高5分以上、3~5分的县(市、区)分别达22个、27个。

90个县(市、区)中综合评价得分超过60分的县(市、区)达8个,除滨江区、鄞州区、萧山区和慈溪市外,新增诸暨市、乐清市、上虞区和余姚市;

综合评价得分在50~60分的县(市、区)有14个,比2012年增加4个;

综合评价得分在40~50分的县(市、区)有36个,比2012年增加10个;

综合评价得分在30~40分的县(市、区)有24个,比2012年减少14个;

综合评价得分在30分以下的县(市、区)8个,比2012年减少4个。

表2 

2012-2013年90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比较 

综合评价得分区间 

县(市、区)数量 

2013年度 

2012年度 

两年比较 

得分超过60分 

增加4个 

得分超过50分 

22 

14 

增加8个 

得分超过40分 

58 

40 

增加18个 

得分超过30分 

82 

78 

得分低于30分 

12 

减少4个 

   

  

(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3年,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涉及的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得分呈同步提升态势,平均得分分别为45.7、39.1、52.0、50.8和37.1分,比2012年分别提高3.0、2.4、4.7、5.1和3.4分,说明各县(市、区)工业发展加快由注重总量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和信息化向更高层次深度融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在做大中不断做强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从总量规模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有17个,新增长兴县;

超500亿元的县(市、区)有39个,新增新昌县。

  从单项指标得分看,除企业“两化”融合应用指数新纳入无法进行比较外,其余18个二级指标中有15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均值比2012年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其中,提高最快的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规模以上制造业主导产品采标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表3 

2012-2013年19个二级指标实现程度均值比较 

序号 

指标名称 

提高 

幅度 

44.7 

47.7 

3.0 

83.6 

86.0 

2.4 

65.0 

67.5 

2.5 

57.1 

58.4 

1.3 

45.8 

50.9 

5.1 

52.1 

57.0 

4.9 

44.3 

-0.4 

45.0 

47.4 

59.6 

62.6 

3.1 

10 

86.4 

0.0 

11 

58.6 

51.2 

71.8 

20.6 

13 

64.9 

65.4 

0.6 

71.1 

80.1 

9.0 

15 

45.7 

46.9 

1.2 

16 

-- 

54.7 

17 

41.1 

3.6 

18 

41.9 

44.4 

2.5 

19 

64.6 

69.6 

5.0 

  (三)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Ⅰ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60.6分,比2012年提高6.0分;

第Ⅱ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1000亿元)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49.3分,比2012年提高4.0分;

第Ⅲ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下)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39.0分,比2012年提高2.8分。

其中,20个工业强县(市、区)试点综合评价平均得分和5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70个非试点县(市、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3年,20个省级工业强县(市、区)试点平均得分56.6分,较2012年高5.0分,提高幅度比70个非试点县(市、区)高出2.5分。

表4 

2013年综合评价各档得分均值比较表 

档 

次 

规模 

效益 

自主 

创新 

结构 

调整 

“两化”融合 

绿色 

发展 

综合评价得分 

Ⅰ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63.4 

60.5 

71.1 

57.8 

47.4 

60.6 

Ⅱ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1000亿元) 

51.1 

45.2 

58.0 

55.2 

39.1 

49.3 

Ⅲ档(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下) 

39.7 

32.0 

45.5 

47.7 

33.9 

39.0 

三、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问题分析 

  从2012年度、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看,当前我省工业化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做强工业、发展现代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一)做强工业的步伐还有待加快。

个别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过低、县(市、区)之间得分差距过大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除少数县(市、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宜大规模发展工业外,我省仍有相当比例县(市、区)工业经济基础不够扎实,发展水平不够高。

全省还有半数以上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低于500亿元;

有32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得分低于40分,占1/3以上。

按近两年的得分提升速度,采用趋势外推法测算,到2020年,90个县(市、区)综合评价平均仅达70分左右,实现既定目标的难度不小,工业强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步伐还需加快。

  

(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大。

尽管2012年度、2013年度5个一级指标中结构调整指标平均得分得分最高、提升幅度也较大,但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调整和制造业主导产品采标核查力度的加强是该项指标得分提高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两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均值提升幅度较小。

2013年,90个县(市、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30%的县(市、区)只有24个,低于20%的县(市、区)还有38个。

  (三)工业发展方式还有待加速转变。

2012年度、2013年度评价中自主创新和绿色发展2个一级指标得分明显偏低,平均得分不足40分,说明我省工业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制约工业做强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

2013年,90个县(市、区)中,R&

D经费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低于2%的还有87个,低于1.2%的有51个,低于0.8%的有23个。

此外,企业研发机构数、发明专利数、单位工业用地产出、单位能耗产出等数据与做强工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要素产出效率,将是今后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

  工业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和支撑。

从评价结果看,尽管近年来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以量取胜”的粗放式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尚未真正扭转。

下一步,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决策部署,坚定工业创强和发展现代工业的信心和决心,继续深化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强省建设,全面提升浙江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附件:

1.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 

2.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分档排名

附件1

2013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结果

县(市、区)

质量效益

自主

创新

结构

调整

“两化”融合

绿色发展

总得分

总排名

滨江区

81.8

92.7

93.6

84.8

80.5

86.36

1

鄞州区

71.8

84.0

81.9

57.1

74.8

75.39

2

萧山区

82.2

70.5

78.6

61.9

57.0

72.08

3

慈溪市

58.7

86.2

89.3

63.2

48.6

68.74

4

诸暨市

71.0

61.0

68.9

52.4

63.1

65.13

5

乐清市

57.8

40.0

92.4

52.2

75.4

64.13

6

上虞区

62.3

81.7

51.1

41.6

61.10

7

余姚市

54.1

77.0

73.1

59.7

42.4

60.69

8

北仑区

74.7

50.5

63.3

34.5

59.51

9

新昌县

54.4

68.0

71.6

50.0

50.1

59.23

10

余杭区

60.0

61.1

57.16

11

海宁市

56.3

63.0

63.6

59.1

39.9

56.11

12

上城区

73.8

25.9

24.3

64.6

84.5

55.53

13

海盐县

67.5

44.8

66.2

50.8

37.2

54.97

14

柯桥区

73.9

43.5

46.1

53.70

15

永康市

47.2

62.9

53.5

48.3

53.34

16

镇海区

69.3

38.5

58.3

46.3

53.05

17

桐乡市

50.6

56.6

64.9

55.8

35.8

52.21

18

温岭市

44.7

43.2

53.2

51.9

52.09

19

宁海县

57.9

45.6

57.7

43.9

51.20

20

临安市

52.6

74.6

25.1

50.23

21

瑞安市

44.9

63.5

49.2

50.06

22

平湖市

56.7

42.8

55.2

33.0

49.87

23

玉环县

49.4

50.3

50.2

49.77

24

富阳市

53.7

60.4

57.3

24.2

49.52

25

长兴县

54.6

47.9

65.0

53.9

49.37

26

西湖区

32.0

49.1

64.1

66.3

51.4

49.15

27

江干区

39.3

44.0

46.0

47.88

28

永嘉县

42.9

40.2

46.4

42.1

67.3

47.84

29

龙湾区

40.7

49.7

44.3

47.72

30

下城区

35.5

63.8

54.8

47.28

31

江东区

56.4

23.1

21.5

63.7

74.3

47.08

32

椒江区

41.3

49.0

68.5

52.0

25.7

46.25

33

嘉善县

45.0

50.4

56.9

47.6

46.12

34

拱墅区

34.2

71.2

64.2

26.2

45.77

35

德清县

51.7

43.3

55.0

53.8

25.8

45.71

36

岱山县

22.5

61.6

39.4

45.9

45.36

37

江北区

27.0

58.4

37.3

44.97

38

东阳市

42.2

37.1

67.7

55.9

27.4

44.68

39

南浔区

46.8

47.3

51.8

53.3

44.45

40

桐庐县

33.1

44.34

41

南湖区

39.7

52.3

50.7

54.2

31.9

44.33

42

定海区

29.6

65.8

44.23

43

秀洲区

51.0

41.0

26.9

44.12

44

青田县

31.2

43.7

41.4

50.9

44.04

45

临海市

42.6

62.4

47.5

28.4

43.68

46

路桥区

35.0

32.1

69.2

48.0

38.6

43.25

47

嵊州市

35.9

46.6

53.4

33.9

42.90

48

黄岩区

39.6

39.8

28.9

42.31

49

奉化市

30.7

54.9

35.4

42.22

50

象山县

40.9

49.6

33.5

42.11

51

瓯海区

34.3

33.3

36.8

63.4

42.04

52

义乌市

40.1

32.5

36.6

41.57

53

建德市

37.7

54.5

17.9

41.51

54

江山市

28.6

46.7

16.9

40.87

55

普陀区

35.7

30.9

59.2

44.4

38.2

40.82

56

吴兴区

48.8

25.4

40.15

57

鹿城区

37.9

39.0

54.3

40.13

58

越城区

41.8

29.8

39.97

59

缙云县

46.5

22.7

39.35

60

天台县

39.2

35.2

45.2

25.3

39.09

61

仙居县

34.1

38.9

43.4

38.86

62

安吉县

49.3

26.3

38.68

63

武义县

39.5

27.2

38.16

64

磐安县

29.9

40.8

38.0

37.70

65

婺城区

57.6

52.9

18.9

37.67

66

开化县

29.3

45.7

47.0

37.47

67

洞头县

34.7

36.5

40.3

30.8

36.56

68

庆元县

34.8

28.7

31.3

35.46

69

海曙区

36.1

15.0

23.6

53.0

35.01

70

兰溪市

45.3

21.8

45.1

43.1

17.7

34.83

71

浦江县

38.4

36.7

31.4

26.5

34.77

72

三门县

33.7

29.2

53.1

20.4

34.74

73

金东区

30.2

46.2

34.48

74

泰顺县

35.1

29.0

32.7

33.25

75

莲都区

19.6

33.8

30.3

32.99

76

淳安县

19.4

45.8

32.91

77

平阳县

34.6

19.7

37.0

41.5

32.77

78

云和县

39.1

19.1

24.9

32.00

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