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45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①②③④⑤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康复治疗学专业》2017年春季招生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康复治疗学专业

 

2017年2月

人体生理卫生

第一章人的身体

一、人体的分部和体腔

(1)人体通常分为5部:

即头部、颈部、躯干部、上肢和下肢。

(2)人体内较大的腔

头部的颅腔

胸腔

躯干部的体腔

腹腔

腹腔

盆腔——腹腔的最下部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八大系统及其主要功能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

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生殖系统——生殖。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的结构

一、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1.骨膜:

位于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其内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其内还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骨折后骨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2.骨质:

分骨密质(位于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和骨松质(位于长骨的两端,呈蜂窝状、疏松)两种,是骨的主要部分,使骨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张力。

3.骨髓:

分红色骨髓和黄色骨髓两种。

人在幼年时,骨中的骨髓均为红色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色骨髓转变成黄色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当大量失血时,黄色骨髓又可转变成红色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骨松质中始终存在红色骨髓。

 

第二节骨骼

一、人体骨骼的组成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1、颅骨包括:

脑颅骨(如额骨、顶骨、枕骨等)和面颅骨(如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主要保护脑及眼等器官。

2、躯干骨由肋骨(12对)、胸骨(1块)和脊柱组成,脊椎包括:

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3~5),成年后,骶、尾椎分别融合成骶骨和尾骨。

3、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上臂骨(肱骨)、前臂骨(尺骨、桡骨)以及手骨(腕骨、掌骨、指骨)组成。

4、下肢骨包括髋骨、大腿骨(股骨)、膝盖骨(髌骨)、小腿骨(胫骨、腓骨)以及足骨(跗骨、跖骨、趾骨)组成。

第三节关节

1.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1)关节囊:

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2)关节腔:

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关节面:

两个相邻骨的接触面,凸起面叫关节头,凹进面叫关节窝;关键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振动。

关节的特点是既坚固又灵活。

第四节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收缩特性

1.骨骼肌的结构:

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肌腹有收缩能力,肌腱无收缩能力。

2.收缩特性:

肌肉受到刺激,就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就舒张。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各种动作。

注意: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不是固着在一块骨上,如果固着在一块骨上就不能产生运动,因此要明确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必须分别固着在两块或多块不同的骨上,并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这样骨骼肌接受刺激后产生收缩时,就能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

注意: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或一个肌群所能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或多个肌群在神经系统的同一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例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

当屈肌群收缩时,伸肌群舒张,便能产生屈膝动作;伸膝动作则正好相反。

在上述屈伸运动中,屈肌群诸肌协同动作,是协同肌;伸肌群诸肌也是协同肌,而屈肌群与伸肌群在作用上是相互对抗的,是拮抗肌。

这两群互相拮抗的肌肉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拮抗肌之间的协同或拮抗关系,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例如,人体在维持直立姿势时,则上述屈肌群和伸肌群都是共同收缩的。

这时,它们就由拮抗性协作关系(一方收缩,一方舒张,协作完成动作)转化为协同性协作关系(双方共同收缩,或共同舒张,协作完成动作)。

第三章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比较

成分

形态和结构特点

成年人正常值

寿命

主要功能

血浆

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占血液总量50%左右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成熟后),细胞里有血红蛋白

男性:

5.0×个/升

女性:

4.2×个/升

120天左右

运输氧,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一般比红细胞大,有明显的细胞核

(4~10)×个/升

几小时至几年不等

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细菌,起防御、保护作用

血小板

比红细胞、白细胞都小得多,无细胞核,呈圆盘形或椭圆形

(100~300)×个/升

10天左右

受伤时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2.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

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

男性的血量约为5.0-6.0L,女性约为4.5-5.5L.

3.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是体内重要的运输工具,通过血液的循环流动把肺吸入的氧气和消化管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并将其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尿素、水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2)维持内环境稳定

3)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许多免疫物质、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对抗、消灭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

4)调节体温:

血浆中水比热大,可吸收大量的热量,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4.红细胞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凹圆盘状,平均寿命为120天。

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成年男性红细胞正常值(4.0-5.5)*1012/L,成年女性红细胞正常值(3.5-5.0)*1012/L。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10-150g/L,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由血红蛋白完成。

5.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促进凝血过程,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

6.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消化和免疫反应实现对机体的防御保护功能。

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7.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里面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红细胞之所以呈现红色,就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成年人每100ml血液里血红蛋白的含量,男子平均为14克左右,女子平均为12克左右。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8.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和静脉血都是血液,区别在于它们含氧的高低及颜色。

动脉血中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含氧高,颜色鲜红,而静脉血中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含氧低,颜色暗红。

9.血浆和血清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

血液在凝固过程中,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血小板释放的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作用下,变成了纤维蛋白。

因此,血浆和血清的最大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因此,可以说血液包含血浆;血浆包含血清;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10.血液凝固和红细胞凝集

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血凝块,这一现象称为血液凝固。

红细胞凝集是指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与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的凝集反应,致使红细胞凝集。

11.贫血

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称为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现象。

贫血患者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12.血型

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蛋白抗原,称为凝集原。

血型即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抗原类型进行分类的。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凝集原与B凝集原而将血液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红细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其血型为A型,红细胞膜上只含B凝集原者其血型为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有为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为O型。

第二节血管和心脏

一、血管

种类

定义

功能

管壁

官腔

血流速度

分布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

离心送血

厚,弹性大

较小

多在较深部位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向心送血

薄,弹性小

较大,常有静脉瓣

深层和浅层部位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血液组织细胞

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最小

最慢

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二、心脏

1.心脏的位置、大小、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左下方,夹于两肺之间。

形状像桃子。

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2.心脏的结构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2)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

同侧的心室和心房相通。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这就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这些特点与心脏的功能相适应。

3.心率

心脏的单位时间内(一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

4.血压: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第四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营养物质

一、营养物质

作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也可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来源——瘦肉、鱼类、蛋类和谷类等食物

 

作用——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有机物糖类

来源——食物、谷类等食物

作用——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脂肪

来源——肉类食品和烹调油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物

作用——构成人体的组织

无机盐

来源——肉类、奶类、蛋、鱼类、豆类、蔬菜和海带等食物。

第二节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协助吞咽

咽:

借助咽壁内肌肉的收缩,将食团挤入食道

食道:

借助本身的蠕动,将食团向下推移入胃

消化道胃: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并继续消化大部分的淀粉,消化食物和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

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总面积大(有皱襞、绒毛),肠内含的消化酶种类多,食物停留的时间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肛门:

直肠的末端,粪便的排出口

 

唾液腺——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

胃腺——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

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

胰腺——分泌胰液(内含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肠腺——分泌肠液(内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肽酶)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吸收是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2.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3.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腔:

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