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22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

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

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

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

生答后师简要小结:

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

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互评后教师点拨:

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

(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 激发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00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

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①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②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③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引导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统计图。

在观察图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画法,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再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完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细节,突破难点。

学生在前一段时间里已经学习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内容,也学会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情况。

如何才能画一个美观、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呢?

其中包括统计图的题目、时间等一些细小的地方。

我启发学生会看图中的信息,分析统计图是统计的什么、一个小格代表多少、你还能从中得出哪些信息?

怎样来确定纵轴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数量最合适,分析图中信息的发展趋势等。

本课的不足主要是:

1、前面导入的时间过长,导致练习时间有些仓促,造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

2、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学生统计的过程以及作图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应过高估计每一位学生的水平,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做图中的问题。

对统计图中数量不满一格的画法还应该再加强练习,板书清楚,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随《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加深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2、能够准确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

3、加强知识间的对比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判断。

数量关系中含有常量的两个量关系的判断。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1、小故事

2、关于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几组吗?

3、相关联的两个量,我们学过哪些比例关系?

(引出课题)

二、知识梳理,形成体系

1、教师出示三个表格

2、观察思考:

表中相关联的量是和,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一定,也就是和的一定,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3、对比分析正反比例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归纳总结并出示课件。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

1、变化方向相同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X:

Y=K(K一定)

3、图象是一条直线。

1、变化方向相反

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XY=K(K一定)

3、图象是一条曲线。

三、简单应用:

1、小明买同样的练习本,每本1.5元,可以买10本,如果用这些钱全部买另一种练习本,能买15本,每本()元;

题目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一定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比例。

2、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四、综合运用:

1、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1)图中点A表示时间为1分钟时,磁悬浮列车驶过的路程为7千米,请试着描出各点

(2)连接各点,发现了什么?

(3)时间和路程成什么比例关系?

为什么/

五、全课小结

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然而,在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简单浅显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学生按照预先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学习。

往往造成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难以得到发挥的。

这正是长期以来教师习惯的教学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而信息化教育(即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一种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年来,我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面就《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教学案例:

《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一部分:

自主探究阶段: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咱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

那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哪些计算的工具呢?

它们发展的进程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

(板书: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

计算器、算盘……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老师也搜集制作了一个网页,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去了解计算工具。

  (学生4人一组在教师制作的网页上进行浏览,查找有关资料。

通过在网上学习,你又对计算工具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结合网页内容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再给几分钟时间,同学们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查阅。

感兴趣的问题可两人讨论。

  第二部分:

了解应用阶段:

  

(一)认识计算器

那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你会使用计算器吗?

  (学生介绍)

那位同学愿意出一题大家帮忙算一算?

  

(二)练习应用: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

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3、遇到困难可使用求助热线进行帮助。

  第三部分:

拓展延伸阶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老师制作的网页中继续去了解,或者从互联网中查找资料进行下载,我们来办一个相关的展览。

  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被动接受向自主获取知识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来源于教师和书本:

教师讲什么,书本中教什么,学生就接受到什么。

这大大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在本节教学的第一部分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报,之后根据自身情况继续查阅的环节。

在这一过程之中,网络的信息量大、选择性强等特点体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大了知识的容量,并且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自身差异,彻底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地位,掌握学习的绝对主动权,自己驾驭学习的进程,与此同时也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探索实践转变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先由教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按键功能,在逐步的通过一道一道的题目计算来巩固。

然而,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环境注定,学生已不再是、也绝不可能是一张白纸,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对经验现象的逻辑归纳和引申。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更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

  而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使用计算器的经验,就设计了一个“闯关游戏”,在游戏的进程中去解决计算器使用的一些重点,如:

按顺序的两步计算、不按顺序的两步计算等,并在其中贯穿所谓的“求助热线”,加强对有困难学生的引导。

  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只是在自主的运用,其思维也在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被深化。

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已不是指令性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而是“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在教学中,“通过网页搜集整理资料”和计算机设计“闯关游戏”这两个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特别是后一环节,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加强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同时,学生将主动承担任务,如:

读题、计算、键盘输入等,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可贵的是,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成功的体验。

  以上只是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其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

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另一方面教师要勇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特别是要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机会,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