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数六下第二单元教案含教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小数六下第二单元教案含教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数六下第二单元教案含教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说明什么?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6、师小结圆柱的特征。
㈡认识圆锥的特征
1、出示圆锥的实物,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简称圆锥。
我们教材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的物体?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5、测量圆锥的高。
⑴引导学生讨论:
圆锥有几条高?
⑵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学生自己操作)
㈢比较圆柱和圆锥
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学具,指出它们的底面和侧面。
(练习五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练习五第2题。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圆柱和圆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
3、开放练习,拓展延伸。
⑴将课前做的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快速旋转一周,观察并想象一下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师演示。
⑶自己设计小旗的形状,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一下所形成的形状,在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圆锥体和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层次清楚,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形体,圆柱和圆锥,接着让学生举生活实例,你在周围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
然后由学生自主交流,观察自带的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发现特征,你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特征.特别是教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只有一条,这两个知识点时,由学生通过测量它们的高,并经过对比,得出结论,让学生亲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21-22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
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
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
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
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
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
底面直径11厘米 高:
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
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
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
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
师板书:
长:
3.14×
2=6.28(厘米)宽:
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
直径2厘米 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
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
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
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
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照板演,讨论: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知道底面圆的直径怎么求圆柱的底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
知道圆的半径呢?
想一想:
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各自填表,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六第1、2题。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六第4-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包括哪几个部分?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
侧面积呢?
2、揭示要求:
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对圆柱表面积的认识。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求做这个通风管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算哪个面的面积?
为什么?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么?
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的哪几个面积?
⑵各自练习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3、讨论练习六第7题。
⑴出示“博士帽”问:
认识它吗?
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帽?
⑵看看,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几个部分?
⑶出示条件:
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径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
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纸?
⑷各自计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⑸如果要做10顶呢?
怎么算?
3、讨论练习六第8题。
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
塑料花分布在这个花柱的哪几个面上?
要算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几个面的面积?
分别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侧面的面积后,怎么算?
4、讨论解答练习六第9题。
⑴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⑵尝试列式。
⑶交流算法:
这题先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积的?
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练习。
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材内容:
25-26页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1、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把圆柱沿地面等分成16份的教具。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
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
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
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猜想一下:
圆柱的体积怎么算?
3、引入:
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
2、实验操作
⑴谈话:
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
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
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
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
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
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
三、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
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
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如果从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
五、全课总结
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第五课时练习课
(1)
教材第27页练习七第1-5题。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的体积公式。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小黑板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我们是怎么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的?
3、知道哪些条件,我们就能算出圆柱的体积?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七第1题。
各自算了填在书上,然后校对。
2、算出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8平方米,高1.2米
⑵半径5厘米,高15厘米
⑶直径6分米,高8分米
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对照板演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三、讨论实际问题
1、讨论练习七第2题。
⑴猜猜看,哪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⑵算一算,看到底是哪个杯子里的饮料多?
2、讨论练习七第3题。
怎么知道这个保温茶桶能不能盛150千克的水呢?
3、讨论练习七第4题:
怎么算一枚硬币的体积?
4、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讨论:
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怎么量?
第六课时练习课
(2)
教材第28页练习七第6-9题,思考题
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⑴底面积0.6平方米,高0.5米
⑵半径4厘米,高12厘米
⑶直径5分米,高6分米
2、做练习七第6题。
⑴各自练习。
怎么算这个油桶的容积?
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要看清单位。
怎么算这个油桶能装柴油多少千克?
二、综合练习
1、讨论练习七第7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小组中讨论:
要求一年里每个人大约要比原来多用去多少立方厘米的牙膏,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然后求什么?
⑶说说怎样算一天里,每个人大约比原来多用多少立方厘米的牙膏?
2、讨论练习七第9题。
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三、讨论思考题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
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第七课时圆锥的体积
教科书第29~31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以及练习八1~3题。
1、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操作、观察、归纳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理解为什么要乘1/3?
对策:
通过操作、演示、推理得出计算公式。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自制圆锥、圆柱,教学光盘
教学预设:
一、以旧引新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
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圆锥的体积)
二、探索公式
(一)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
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
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二)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三)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
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
你发现到什么?
(这个圆柱体和这个圆锥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
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
等底等高"
。
(板书:
等底等高)
(2)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
底面积×
高"
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
(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
(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指名回答)
拿出课前准备的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
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
(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
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
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1/3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
(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沙子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
(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
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
(指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思考:
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追问:
“170*12”算出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170*12”的积去乘1/3?
2、完成“练一练”
提醒学生一要正确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要注意题中已知条件的变化。
3、练习八第3题
主要使学生明确帐篷的占地面积就是指圆锥的底面积;
而帐篷的空间就是指圆锥的体积。
4、练习八第2题
要引导学生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因为题中圆锥容器与圆锥容器等底等高,所以圆锥容器中的水倒入圆柱容器后,水的高度是12厘米的1/3,也就是4厘米。
第八课时练习课
圆锥的体积练习
1、进一步巩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2、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预案: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圆锥的体积
1、提问:
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板书公式)追问:
为什么要乘1/3?
2、填空:
(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
3、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2)底面积0.4平方分米,高45厘米。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半径是1米,高0.6米。
这个沙堆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
(1)出示题目后,学生解答。
(一人板演)
(2)解答后交流自己的思路。
2、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谷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8分米。
这个谷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每立方分米的稻谷约重200千克,那么这个谷堆的稻谷约重多少千克?
3、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图)削成一个圆锥。
(1)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最少削掉多少木料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圆锥?
4、如图,是一个草垛,请计算这草垛的体积
(1)让学生看图后发现这个草垛是由一个圆柱和圆锥组成的。
(2)这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是相等的。
(3)请学生解答后交流。
三、应用与拓展
1、第32页上第10题,将带来的圆锥物体进行测量并计算,交流测量方法合计算方法。
2、思考题:
读题后分析理解。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1)
教材第34-35页第6-9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课件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2)
V=abh
V=Sh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
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
长方体的体积=长×
宽×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棱长×
棱长
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