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58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测设教案文档格式.docx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公路基础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修建的公路更多,且公路服务质量也越高。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好公路勘测设计,设计出更高质量的公路。

新课教学

70分钟

一、课程性质、教学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群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1、教材分析

课时安排表:

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全书共7章,包括道路勘测设计认知、道路选线与定线、线性平面设计、路基纵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

3、人才培养目标:

道路建设一线用人单位迫切需要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课程设计及道路勘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素养,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学以致用,使学生受到工程技术的基本训练。

4、课程教学应达到的效果

1、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深入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初步掌握道路野外勘测各作业组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4、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5、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程设计与讲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鼓励和引导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鼓励和支持教师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分钟

10分钟

复习巩固

学生看书、复习、做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本节小结

本课程为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必修课,希望大家在学习课程的同时,积极储备知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养。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课程性质、教学大纲: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四、人才培养目标:

五、课程教学应达到的效果:

课后备注

在教学中注重讲述道路勘测设计学科在本专业中所处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

学习情境一:

任务一公路发展概况

2课时2017年8月30

我国公路目前发展规划

40分钟

30分钟

一、公路的发展

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道路发展从商周时期开始,直到清朝修建约15万KM的“邮差路线”。

作为公路建设的起点,即真正按一定标准修建公路,是1913年在湖南长沙修建的湘潭公路。

新中国成立前公路发展较慢,成立后公路有一段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是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需要几十年才走完的路。

二、公路的发展规划

(一)国家的公路网发展规划“7918”网以及环线网络

(二)要求学生课下调查内蒙古的公路网发展规划。

三、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这些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

(一)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二)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

(三)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

(四)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授法

案例法

任务一主要介绍了我国公路发展史,以及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特点。

公路运输也与其他运输做了详细的比较。

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古代公路的建设

2、新中国成立前公路建设

3、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公路建设情况

4、1978年之后我国公路建设

1、我国公路的发展规划“7918”网

2、内蒙古公路发展规划网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应结合工程实例,生动、易懂

任务二:

公路的分级与标准、控制要素

与测设程序

2课时2017年9月4日

1、了解道路分类、公路分级及其功能

2、熟悉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控制要素和测设程序

3、分析各级公路技术指标的含义

熟悉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控制要素和测设程序

讲授法案例法演示法

无.

教师提问:

1、内蒙古公路网规划

2、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比较的优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

根据道路的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等

20分钟

一、公路的分类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定义

2、城市道路定义

3、林区道路定义

4、厂矿道路及乡村道路定义

二、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

1、公路分级

(1)、高速公路

(2)、一级公路

(3)、二级公路

(4)三级公路

(5)四级公路

2.技术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国家颁布的法定技术标准,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要求,是公路勘测设计、修建和养护的依据。

三、公路等级的选用

(1)、公路等级的确定

(2)、公路等级应与该路段所对应的设计交通量相适应。

(3)、公路里程较长时,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和路基宽度。

(4)、一级公路即可作为干线公路,也可作为集散公路。

(5)、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四、公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和程序

1、公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

2、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1)工程可行性研究

(2)设计任务书

(3)设计阶段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阶段可分为“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公路的分类

2、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

3、公路等级的选用

4、公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和程序

任务三: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及基本依据

2课时2017年9月6日

1、熟悉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控制要素和测设程序

2、分析各级公路技术指标的含义

50分钟

任务2、1道路选线概述

2课时2017年9月11日

1、熟悉道路线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2、掌握各种地形的路线特征及选线要求

道路线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掌握各种地形的路线特征及选线要求

1、道路的分类

2、确定公路等级应明确的问题

3、公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

平曲线哪些要素?

教师讲授

任务2.1道路选线概要

2.1.1道路选线原则

1、选用最优的路线方案。

不遗漏任何一个可行方案,运用各种先进手段,经过深入、细致的多方案比较和论证,选定最佳路线方案。

2、结合所采用的设计速度,正确运用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注意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

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处理好路线与名胜、风景、古迹的关系,注意生态保护,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5、对不良地质地段,正确处理路线是绕避还是穿越。

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

当必需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修建道路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问题,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引起的影响;

4)噪声对居民以及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

7、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2.1.2道路选线步骤和方法

1.道路选线步骤

1)路线方案的选择。

2)路线带的选择

3)具体定线

2.道路选线方法

1)实地选线

2)纸上选线

3)自动化选线

2.1.3路线方案的选择

1.路线方案的拟定

2.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3.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2.1.4路线方案的比较

1.原则性方案比较

2.详细方案比较

3.路线方案比较实例

1、道路选线原则

2、选线方案的比选

公路平面线形的基本原则

2.道路选线步骤

3.道路选线方法

方案比选部分,详细讲解

任务任务2.2.平原区、山岭区道路选线

2课时2017年9月13日

1、了解平原区地形特点

2、掌握平原区道路选线原则

平原区道路选线要点

1、平曲线哪些要素?

不同地形应用不同的选线原则。

2.2.

(一)平原区道路选线

1、基本特征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

以内。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

地面自然坡度在20°

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

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

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

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

以下。

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布线要点

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短捷顺直,应注意高、低标准的过渡。

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1)占用田地要与路线的作用

(2)注意处理好路线与农田水利的关系。

(3)注意筑路与造田、护田结合

(4)路线布置要尽可能考虑为农业服务

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关系

4)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5)充分利用旧路

(二)山岭区选线

(1)地形复杂:

山区选线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

山区地形是影响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2)地质复杂:

常见有:

滑坡、碎落、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构造。

在选线中,应特别注意对于这些不良地质现象,是绕避、靠近还是穿越。

(3)水文径流复杂:

表现在沟底比降大,导致水流很差。

平时水量不大,但在雨季时水量很大,山洪猛起猛落,破坏性大。

对公路的危害主要是水毁。

因此,在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洪水的威胁。

(4)气候多变复杂:

表现在气候的多变性。

夏季雨多,冬季雪多,冰冻严重,高山地区雾多,高原地区气压低,气温变化大。

这些气候条件对汽车行驶不利。

(5)材料来源方便:

砂、石、水源丰富,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减少造价。

沿河(溪)线

优点:

路线走向明确,只能顺山沿水布线;

线形好,纵坡一般<

5%,线形平缓、顺直,可达到较高的标准;

材料来源方便,河谷内一般都有丰富的砂、砾、石料以及水,可就地取用,为施工和以后养护工作创造了条件;

联系居民点多,服务性好,山区居民一般沿河谷两岸居住,沿河谷修路,能很好地为群众服务。

缺点:

洪水威胁大。

暴雨时水位猛涨猛落,冲刷力大。

若线位高度设计不合理时,公路常常受到水毁,使交通中断;

艰巨工程多,河谷一般含石头较多,悬崖陡壁多,而且间断出现,导致石方工程集中,开挖困难;

桥涵防护工程多,由于沿岸两侧地质、地形复杂,常常需要跨河换岸以避让艰巨工程,另外支沟多,使得桥涵多,路基支挡防护工程多;

占地多,主要指占用农田较多,山区良田大多是沿河两岸阶地分布,而线形也要利用阶地布线。

越岭线

垭口的选择

垭口是指分水岭上一些马鞍形凹口。

对越岭线来说,垭口是路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

垭口的位置、高低,决定了将来路线的长度和标准。

一般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较大范围内选择,综合考虑垭口的位置、高程、展线条件以及地质情况。

(三)丘陵区选线

1)地貌特点

2)路线特点

3)路线布设原则

4)丘陵区的路线布设

(1)平坦地带――走直线

(2)具有较陡横坡地带――沿匀坡线布线

(3)起伏地带——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演示法

1、道路选线原则

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一)平原地区选线

1)地形特点

2)路布设要点

3)线特点

(1)地形复杂

(2)地质复杂

(3)水文径流复杂

(4)气候多变复杂

(5)材料来源方便

三)丘陵区选线

任务2、3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

2课时2017年9月18日

1、了解纸上定线和实地防线的注意点

2、了解纸上定线的概念

3、分析纸上定线和实地防线的步骤

1、纸上定线和实地防线的注意点

2、纸上定线和实地防线的步骤

1、纸上定线和实地防线的步骤

讲授法实例法

投影仪

1、平原地形的特点?

2、平原布线的原则?

公路定线是指在选线布局中确定的“路线带”范围内,根据公路等级,结合地形、地质及其他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最终确定公路中线的确切位置。

公路定线是公路测设中的关键,它不仅要解决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及工程技术标准、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求定线人员在把握定线技巧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吃透路线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通过设计方案的比选、反复试线在众多相互制约的因素中,定出一条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公路定线根据公路等级、要求和条件,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定线三种方法。

对技术等级高、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必须先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所定的路线敷设到实地上;

实地定线就是省略了纸上定线这一步,直接在现场实地定线,一般适用于公路等级较低和地形等条件简单的路线;

航测定线是利用航摄像片、影像地图等航测资料,借助于航测仪器建立与实地完全相似的立体光学模型,在模型上直接定线。

(一)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是指在大比例尺(一般1:

1000和1:

2000)地形图上确定公路中线,再将中线敷设到实地,经核对后定出路线位置。

1)拟定线路走向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根据路线的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仔细分析控制点间的地形、地质及地物情况,选择地势平缓、山坡顺直、河谷开阔及有利于回头展线的地点等,拟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完成路线的总体布局

2)放坡试线

3)定导向线

4)修正导向线

(二)试线

纸上定线是在已定修正导向线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最后定线,有两种做法:

1)直线型法:

在修正导向线上,按照弃少就多,保证重点的原则,先用直线尺绘出与较多地形相适应的各个直线段,然后用半径适当的圆曲线把相邻直线连接起来。

2)曲线型法:

此法适应于以曲线为主的连续线形。

具体定线时仍以修正导向线为基础,先用不同的圆弧分别去吻合曲线地段,定出圆曲线部分,然后在相邻曲线之间用合适的缓和曲线顺滑连接,形成一条以曲线为主的连续平面线形。

(三)实地定线

要求定线人员有一定的选线经验,要不怕辛苦,不怕麻烦,要多跑、多看、多问,摸清路线所经地带的地形、地质等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