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32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docx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

河北三年大变样中城中村改造研究

  提要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改造城中村则是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负效应正日益显现,越来越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

2008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并在省会率先启动了“三年大变样”工作,掀开了省会城市化的新篇章。

本文通过对城中村改造工作方法研究分析,力求把握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动因、主要方法、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三年大变样;城中村;改造

  中图分类号:

F127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改造城中村则是城市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河北省会石家庄是一个依村而建的年轻城市,随着全省、全市的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更多的农村被城市扩张包裹,成为城中村,同时变为城市现代化的严重制约。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推动现代化进程,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并在省会率先启动了“三年大变样”工作,掀开了省会城市化的新篇章。

本文以石家庄裕华区为例,分析城中村改造的成效与经验。

  一、裕华区概况和城中村改造动因

  裕华区成立于2001年,位于省会东南方向,总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2万,共辖7个街道、1个镇、23个村(其中17个已村改居)、56个社区居委会。

未成区面积高达3/4,全区23个村中,“城中村”和“城边村”占到17个,都已经进行了“村改居”,但是农村的形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被包裹在城市当中的11个典型“城中村”,已经成为了城市现代化的突出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城市总体规划。

由于城中村的存在,城市总体规划不能有效落实,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商业设施得不到合理摆放,一些管线的铺设需要绕村而行,也产生了许多断头路。

  

(二)破坏城市环境的整体协调。

“城中村”里私搭乱建现象非常严重,楼上楼、“贴面楼”、“拉手楼”、“一线天”等特殊“景观”比较普遍,建筑密度高,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同时绿化率低。

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脏乱差,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相去甚远。

  (三)社会问题突出。

一些城中村群众沿袭多年来的旧习,文明程度低,责任意识差,群众思想混乱,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

“城中村”也是外来人口聚集地,如尖岭村,本村只有6,000人,但外来人口近2万人。

而且形形色色、良莠不齐,存在严重的治安隐患和计生、疾控等各方面管理难题。

  (四)制约城市生产力。

“城中村”的土地使用普遍存在无序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的问题,集体经济规模效益不高。

虽然都位于“金角银边”优势地带,但是大多还基本处于“捧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境地。

  (五)加剧城乡二元矛盾冲突。

“城中村”虽然经过“村改居”,村民已经变成市民,但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社会福利方面,仍然遭遇制度的壁垒,无法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城中村已经成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对立最突出、最尖锐的区域。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城中村”成为了城市的“孤岛”和“角落”,加快“城中村”的城市化步伐,已经成为历史必然和现实的需要。

  二、裕华区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做法

  “三年大变样”启动以来,裕华区深刻理解省市决策意图,首先确定了“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实施成区连片开发”的思路,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中村拆迁改造战役。

2008年、2009年两年时间,共有13个村列入市改造计划,7个村彻底拆平。

回迁楼建设顺利推进,省市领导多次调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省内外近百个考察团前来学习考察。

裕华区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抓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坚持因地制宜,确定恰当的开发模式。

集体经济势力强或规模不大的村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如槐底、方北、大马、小马。

村集体经济实力弱和规模较大的村采取合作开发模式,如尖岭、东岗头、塔冢、赵卜口等。

并且在实践中逐步确定了以合作开发为主的模式,引进战略开发商,进行合作开发,为现实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双重保证。

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谋划了尖岭万达城市广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18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40万平方米,是集多样三产业态于一身的城市综合体。

建成后,可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年利税超亿元。

与上海仲盛集团合作谋划了南焦南茵河城市园林项目,总占地2,000多亩,水系环绕,建成后将成为现代宜居宜看新城区的范本。

  

(二)坚持理念先行,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针对城中村干部群众眼光狭窄、观念落后、土打土闹的现实问题,分期分批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大城市参观,到理念先进、布局科学、样式新颖、环境和谐的现代化小区里考察,引导城中村干部群众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理念,不断完善规划设计。

大马村在经过几次考察后,对改造项目双子星金色假日酒店的设计,进行了完善;小马村回迁楼也由起初的多层连体楼全部改为27层的高层住宅,腾出了更多的土地规划商业设施。

  (三)坚持民利至上,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造成果。

始终把保障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考虑群众利益。

在回迁安置标准上,一般每户分配300~330平方米住房;在发展商业上,每个村民可以分得25~30平方米的商业门脸或产权,作为失地、失业后永久的生活保证;在过渡安置费上,每户每月2,800元,对于提前按规定时间搬迁的还给予一定奖励。

拆迁户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也优先安置,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统筹兼顾,均衡各方面利益关系。

既照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也兼顾闺女户、职工户、大宅户等少数特殊群体的合法利益,均制定了合理的安置补偿办法。

  (五)坚持股份制改革与城中村改造同步推进。

在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的同时,裕华区也积极稳妥地不断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通过对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对村民身份界定,合理配置股权,把村集体资产量化到人。

做到了村集体资产明晰化,资产运行透明化,资产共享合理化。

同时,也明确了闺女户、职工户这些特殊群体到底能够享受到多少利益,为城中村改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坚持政府主导,凝聚强大拆迁合力。

变项目单位拆迁为政府主导拆迁,利用政府拥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组织手段和群众工作等手段多样化的综合优势,统筹开展拆迁工作,收到了“拆迁成本最低、拆迁手段最多、拆迁速度最快、拆迁效益最大、拆迁效果最佳”的“五最”效果。

尖岭村仅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全村1,462宅,学校、供销社等公用设施11处,共计8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腾地666亩,6,000多名动迁群众全部妥善安置,没有发生一起大的不稳定事件,没有发生一例重大事故。

大马村148户仅用了34天就拆迁完毕,槐底村469多户不到一个月内拆完,二十里铺654户也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拆迁任务。

  三、城中村改造效果

  

(一)极大地改善群众生活。

改造后提供了面积大、质量高、环境优的居民回迁房,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

开发商为村集体提供相当数量商业面积,其经营收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生活保障。

纳入城市管理系统,使广大居民享受到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二)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改造,城中村脱胎换骨,一大批新建高档小区及商业设施,出现在城市主要道路,高楼林立、节次鳞比,更不乏一些亮点建筑。

夜间流光溢彩,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其中,万达城市广场、剑桥春雨等项目,还将成为地标性建筑。

  (三)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城中村改造腾出的宝贵土地上,一些大型商业设施相继开工建设,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各种服务业态入驻经营,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和商圈,大大提高了城市生产力,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繁华。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城中村改造后,一些特殊区域社会管理难度大大降低。

原尖岭村流动人口超过2万,是本村人口的3倍,人员构成复杂,治安问题突出,发案率占裕华区的1/3,改造后这一问题得到根治。

在改造过程中,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些信访积案、“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合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建立新的更加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许多信访隐患和社会矛盾发生。

  四、推进城中村改造问题与建议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有的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有的则需要在政策、法律上作出相关规定予以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滞后。

目前,石家庄在城中村区域还缺乏区域性的详规,各地块招商引资各自为战,缺乏与周边环境的规划衔接。

既需要出台详规,为科学摆布项目提供框架,也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产业引导。

  二是资金缺口大。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庞大工程,所需资金投入相当大,亟须研究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为加快回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回迁楼布局集中。

现阶段,所有城中村项目都是将村民集中安置,与城市之间还存在相对的隔离,不利于农村城市化,需要积极引导各村在旧村改造中减少住宅性房产安置,增加货币安置和商业性股份安置,让村民更多地通过回购住宅实现回迁,从而引进大量城市人口与原村民混合居住,加快城中村城市化进程。

  四是一些特殊问题有待深层次研究解决。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巨大的利益分配带来了尖锐的冲突,突出的表现在“闺女户”、“职工户”的具体问题上。

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民主制度、法律、政策各个层面进行探讨。

  五是“新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村改居后,大部分“新市民”仍保持原来农村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婚丧嫁娶中的一些旧风俗,一时难以摒弃,需要通过市民学校等平台,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中。

  

  主要参考文献:

  马航.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张光文.城中村改造中的思考与启示[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2006.

  毛永强,马强.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以济南市为例[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